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坪湾矿区位于南秦岭南部逆冲推覆系迎丰-搁河口推覆体。北邻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西邻扬子准地台汉南凸起,南接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矿区出露地层由南西向北东依次为洞河群(Z2-O)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其中洞河群分布于矿区的西南部,呈北西向展布,总体北东倾,倾角15°~45°,主要为硅质板岩,板岩中局部夹薄层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倾向北东,倾角一般15°~50°,局部倾角最高可达75o,地层沿倾向及走向具波状起伏特征。梅子垭组以绢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含炭绢云石英片岩为主,以及夹有少量灰岩、大理岩条带等。金矿均赋存于志留系梅子垭组二云母石英片岩和含炭二云石英片岩中,以前者为主,约占90%以上。黄龙金矿区出露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岩性为一套巨厚的浅变质细碎屑岩系,主要为绢云石英片岩、变砂岩、含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炭绢云石英片岩、含石榴子石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等。其中与矿(化)体关系最为密切的岩性为含炭绢云石英片岩、含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石榴子石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1975,(3):6-9
我队在某矿区施工采用取出式导斜器进行定向钻进和纠斜,对解决矿区钻孔弯曲有一定效果。现将使用情况介绍如下:一、矿区岩矿层及孔斜概况1.岩矿层矿体位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岩体近南北(155°——335°)走向,倾角50°——80°,向245°倾斜。矿体大部份在围岩(片岩及片麻岩)以下。片岩及片麻岩倾角40°——65°,向110°——140°方向倾斜,片理、层理发育,软硬不均,可钻性4——9级,绝大多数孔段采用钢粒钻进,极易孔斜。  相似文献   

3.
王雁宾 《地质论评》1983,29(6):534-537
五部铅锌矿产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岩系的断裂带中。矿区地层由一套以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组成。铅锌矿体产于火山岩断裂带中。断裂带走向340°—360°,倾向西,倾角60°—70°,断裂带宽数米至40余米,沿走向长大于12公里。矿体沿断裂带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形态较规则,产状较  相似文献   

4.
河北崇礼谷嘴子金矿床是小营盘金矿外围的一个卫星式金矿床。它位于华北地洼区冀晋地穹系冀北地洼列崇礼地穹,现阶段大地构造发展为地洼余动期,在此之前曾经历过前地槽、地槽和地台阶段。 1 矿床基本地质特征矿床赋存于太古界桑干群涧沟河组的变质岩系中,围岩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燕山早期的谷嘴子区斑状花岗岩(πr_s~(2-2));矿区构造复杂,主要断裂有北面向的F_1和南北向的F_2,次级断裂及各式褶皱众多。矿区中已发现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带60多条。矿体(以南冷沟矿段为例)特征有:①呈脉状,扁豆状产出,总体走向70°,倾向160°,倾角平均10°;②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展布,矿脉分支膨  相似文献   

5.
金坑冲金矿位于双峰县城北东19km,矿区东起井冲,西至王家湾,东西长3km,南北宽1km。区内为板溪群高涧组含钙质板岩和深灰—灰黑色粉砂质绢云母板岩。地层呈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50°—70°。区内断裂和次级褶皱发育,断裂有两组:一组走向北西西,倾向北,为压扭性断裂,另一组为近南—北走向的张性断裂。断裂内有花岗斑岩和含金石英脉充填。区内共有花岗斑岩脉7条,最大者长460m,厚4—34m,其内有石英脉产出,经测定花岗斑岩中之石英脉地表样含金微,为0—  相似文献   

6.
武山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浙西——皖南台褶带、横立山——黄桥向斜东段北翼。 区内自北向南依此出现志留系——三迭系地层、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165°、倾角60~70°。矿体赋存的围岩为中石炭统——中三迭统的碳酸盐类岩石。 矿区内岩浆岩为中酸性的浅成岩体及脉岩,按侵入顺序依次出现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石英斑岩、花岗细晶岩等组成一个复式岩体。  相似文献   

7.
新晃汞矿矿区广泛出露寒武系灰岩、白云岩和页岩。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倾角15~25°。工业矿体赋存在中寒武统∈_2~(3-6)白云岩中(见附表),为规模不等、形态多变、成群出现的似层状、透镜状和囊状体。矿体群间沿走向相距200~500米。在每个矿体群中,各个矿体的长度为20~200米,宽度为10~50米,厚度为0.5~18米,埋深0~348米。  相似文献   

8.
潘家冲铅锌矿区,大地构造上处于东南地洼区,湘赣地洼系,湘东地洼列,衡山地穹和株洲地洼以及攸县地洼的交界处。与矿有关的地层主要是元古界板溪群地槽沉积。地洼建造在矿区东南部为砂砾岩及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板溪群主要由浅变质千枚岩、板岩组成。 1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北北东一南南西构造带内,地层单一,由板溪群组成一复背斜,东翼被一近南北走向的大断裂所切,断层倾向北西、倾角50°,为本矿区主要控矿构造;背斜东缘板溪群与中泥盆统跳马涧组呈高角度不整合。由于构造活动的长期性和多期性及应力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溧阳发现硅灰石矿,为江苏省找到了一个新的工业矿种,提供了一个新矿物原料基地。地方已建立“江南硅灰石厂”,开始开采和销售。一年来在苏南各地试销矿石或矿粉2000~3000吨,销路很广,很受制陶(面砖)、涂料、橡胶、塑料、电焊条等厂家欢迎。现已规划年开采置2~3万吨。一、矿床主要特征 (一)矿区地质矿区位于溧阳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南缘的中古生界隆起区。地层呈现向北东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出露地层由老而新为石炭系高骊山组、黄龙组、船山组、二叠系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三叠系下青龙组。总体产状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15°~25°。矿区北部和西部分布侏罗系龙王山组。矿区断裂比较发育,主要有北北东向、其次北西、北东等方向  相似文献   

10.
涂登峰 《地质论评》1984,30(3):270-274
上堡黄铁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之中部。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侵入于轴向近南北之背斜轴部附近。矿体主要分布在两个部位: 1.呈似层状产于花岗岩与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大理岩之接触带中,亦即无矽卡岩或仅有矽卡岩化之大理岩一侧; 2.呈脉状产于近花岗岩之大理岩内之裂隙中。矿脉走向0°~20°,倾向270°~290°,倾角陡,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质概述矿区位于吴川-四会大断裂西侧,粤桂加里东云开隆起大田顶弧形构造带轴部,轴向北东-南西,向南西突出(图1). 地层为寒武系八村群,岩性由石英片岩、片麻岩、眼球状混合岩等组成.混合岩与片岩、片麻岩呈互层产出,彼此相互过渡. 构造为大田顶混合岩田弧形构造,位于阳春北北东向新华夏系与罗定纬向构造带斜交复合部位,在构造带内其片理、片麻理呈弧形展布.在弧  相似文献   

12.
晚古生代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峨眉地裂运动",与此相关的深部热液作用在西昌盆地非常发育发育.对QB1井的研究表明,志留系第Ⅲ期裂缝及其中充填的异形白云石和石英是东吴期热液作用的产物,异形白云石的δ~(13)C值、δ~(18)O值异常偏负、锶同位素值异常偏高、异形白云石和石英内原生包裹体气相部分富含氮气(N_2)是这一期热液作用的地球化学标志;深部热液为幔源岩浆热液与盆地基底深变质岩地层热液的混合液,它们沿垂向断裂通道和侧向裂缝系统运移进入志留系,导致了不规则的张性热液破裂裂缝的形成、裂缝内异形白云石和石英的部分沉淀、以及溶蚀作用的发生;它们产生的缝洞系统,对西昌盆地志留系裂缝性储层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天地冰川位于四川绵竹市天池乡 ,属于第四纪中早期的冰川遣迹 ,距今 1~ 2Ma。天池冰川位于龙门山褶断带中段太平推覆构造体的天池向斜中 ,天池向斜呈纺缍形 ,轴的走向北东 ,两翼由二叠系地层组成 ,中部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地层。北西翼地层倒转倾向北西、倾角 5 0°~ 70° ,南东翼倾向北西、倾角 4 5°~ 6 0° ,向斜的中西部褶皱呈斜卧的∑形 ,天池冰川受天地向斜中的高家坪向斜控制 ,冰川长近 5km ,宽 10 0~ 10 0 0m ,走向北东 4 0° ,根据它的结构特征可分为三段 ,即冰川源头段 ,中部冰碛丘陵段 ,前缘冰舌、冰槽谷段。冰川源头…  相似文献   

14.
金厂峪大型金矿赋存在燕山早期剪切带内,走向北北东,倾角70—80°,由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初糜凌岩、糜凌岩组成。矿体为复脉和单脉两种,以后者为主。含金复脉形成于韧性转向脆性的过渡环境。晚期构造作用、再生岩浆作用,使剪切带内的金再一次富集而形成含金单脉。金厂峪金矿床是较典型的韧—脆性剪变质带型金矿床。1.韧性剪切带的宏观特征野外呈狭长带状产出,宽度360米,走向延长6000米,6条大小不等的剪切变质带分布于五厂组斜长角闪岩类中。从剪切带边缘到中心,变形强度总体上  相似文献   

15.
走马坪石英脉型金矿位于湖北省鹤峰县境内。矿区位于雪峰古陆北侧、黄陵背斜南缘,南接古文背斜,北与八字背斜毗连。区内出露地层有下寒武统、震旦系及元古界板溪群。区内无火成岩出露。含金石英脉产于震旦系陡山沱组底部,层间压扭性构造控制着含金石英脉的分布。由于多次构造活动的影响,产生雁行状排列的次级羽状裂隙和网状节理。含金石英脉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蚀变现象不明显。矿区内的石英脉呈脉状、串珠状、囊状及不规则状透镜体产出。石英脉的产状有四组:①走向北西75~80°,  相似文献   

16.
新疆铜花山钴—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矿区地质概况铜花山钴—多金属矿区位于托克逊县库米什东南23公里处。构造上属天山地槽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区内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以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为主,次有北北东或北东东向断裂。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阿拉塔格组的浅海相碎屑岩。因变质作用的影响,碎屑岩变为千枚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和绢云母绿泥石片岩;灰岩变为大理岩成钙质片岩。铜花山超  相似文献   

17.
一、矿区地質概況 本矿区位于胶辽地盾复县复向斜北翼(半稳定地块北翼),附近地层为大石桥統白云質石灰岩及盖平統片岩类;震旦紀石英岩成斜交不整合被伏其上;中生代斑状花岗岩成楕圓形穿过上述不同时代之地层,前震旦紀地层在矿区北部靠近花崗岩区成半穹窿构造,岩层傾斜20—40°,片岩区为向斜构造,南部为反转背斜(图1)。  相似文献   

18.
对穆棱县的磨刀石、椅子圈地区的蓝片岩研究,确定其经受过三期叠加变质作用:第一期为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第二期为蓝闪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第三期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动力变质作用,形成脉状青铝闪石、钠长石等变质矿物。通过对脉状产出的青铝闪石^40Ar-^39Ar年龄测定,获得较好的年龄谱,坪年龄为154.7±0.7Ma。此年龄表明了该期变质作用与敦-密断裂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有关,由于大型走滑断裂造成局部构造超高  相似文献   

19.
我队曾在大河沟矿区进行金刚石钻探.该矿区矿体产状陡,变化较大.勘探设计有直孔,也有斜孔.施工中,直孔顶角有不同程度的上漂,斜孔顶角则普遍下垂,一般每百米下垂2~3°,严重的达6~7°. 通过对该矿区地层与孔斜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地层情况是造成钻孔弯曲的主要原因.当钻孔与层理面成某个角度钻进时,往往垂直于层理面的方向发生弯曲. 该区地层倾向北东20~40°,倾角一般为20~40°;矿体产于断层破碎带中,断层破碎带倾向南偏西190~210°,倾角75°左右.所以斜孔设计方向为北北东,与地层倾向一致.钻孔弯曲情况如表列.金刚石直孔钻进,钻孔与层理面交角大约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区域、矿区及矿床地质概述合川锶矿地处川东褶皱带的西部,华莹山帚状褶皱束的西北分支,沥鼻峡背斜的东北段。背斜长约28km,轴向北东45°~50°,北西翼倾角60°~85°,南东翼倾角30°~40°。背斜轴部出露少量二叠系长兴组(P_2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_1f)。两翼分布有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_1j),中统雷口坡组(T_2l),上统须家河组(T_3xj)。矿区位于沥鼻峡背斜北东段的西北翼,地层走向北东50°~55°,呈带状出露(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