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泽头镇是山东省文登市的对虾养殖大镇,近几年,他们先后推广了大棚暂养、两茬虾养殖等先进技术。为进一步解决虾病的困扰,他们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在全镇划出800亩虾池做为“实验田”,通过“长池改方池、大池改小池、浅池改深池”的虾池改造,大大促进了池内水体的循  相似文献   

2.
2002年5~7月对杭州湾萧山现代农业开发区农发养殖实验场的4口大小不同、放苗量不同、产量不一的淡化对虾养殖虾池水体中的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养殖过程中,4口虾池的叶绿素a含量均较高,各虾池叶绿素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变化幅度不一,所测数值中有68%超过富营养化阈值,因而该水体在养殖期间已呈富营养化状态,但此间没有发生赤潮。(2)4口虾池水体中的脱镁叶绿素与叶绿素a含量比值的变化有所不同,1、4号虾池在养殖过程中该比值呈下降趋势,表明1、4号虾池水质相对正常、稳定;2、3号虾池在养殖中期该比值急剧上升,表明2、3号虾池在养殖中期水质曾发生剧烈变化,这直接导致了养殖对虾的减产。因而,养殖水体水质的剧烈变化较其富营养化程度更能直接影响对虾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对虾是我国海水养殖生产中的主体产品之一。但是,在发展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对虾养殖环境在发生着某些不利的变化:如虾池“老化”,泛池浮头,底质败坏;沿岸海水污染日趋严重,自然海水的溶解氧出现低于正常指标的现象。由于养虾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对虾养殖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致使有的养虾单位投入大,效益低或亏损。因此,应对养虾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1.改善养虾生态环境,实现稳产高产随着养虾生产的发展,虾池环境逐年恶  相似文献   

4.
虾贝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养虾池中,采取合理的方法、科学的手段,将某些经济贝类与对虾同养一池,在对虾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同时获取一定数量的贝类产量。此种综合性开发利用虾池的养殖形式,我们称之“虾贝混养”。这是进一步挖掘虾池生产潜力、合理利用虾池资源、提高养虾生产效益的  相似文献   

5.
斑节对虾全封闭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韦受庆 《海洋通报》1999,18(3):92-96
对6次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全封闭养殖试验进行了介绍。试验表明,在虾病多发区采取全封闭养殖可以有效地避免虾病的发生,使养殖获得成功。文章对杀灭虾池病原菌和敌害生物所用的药物,以及保持虾池水体生态平衡所采取的措施匀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对虾养殖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养虾生产中存在着虾池“老化”,沿岸水域受到污染,养虾用水的溶解氧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有害生物泛滥等问题,给对虾养殖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1 改善虾池环境,稳步发展对虾养殖 据有关资料介绍,100亩(1亩=666.7m)的池内养虾5000kg,人工饵料以虾体重的5%计算,每天有  相似文献   

7.
虾池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虾病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郭皓  于占国 《海洋科学》1996,20(1):39-45
1991年6月至9月对大连地区3个虾场养殖的中国对虾及虾池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虾池浮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数量分布、演替特征及其与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虾池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数量分布具有较大的突发性;优势种单一,多为赤潮生物种类,有些种类原本为底栖生物;群落演替时间短,变化快;养殖对虾发病症状为红腿和黄鳃,严重出现死亡。浮游植物的总量尤其是赤潮种类的总量与对虾的发病程度有正相关性;群  相似文献   

8.
对虾塘立体混养贝类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祖祥 《海洋科学》1994,18(4):9-11
虾池立体混养是应用生物学原理,根据“虾、贝、鱼”不同品种的不同饵料、栖息水层(位置)和底质要求及其相同(相近)的水温、pH值、环境因子等要素的共同特点,选择1~2个品种混合养殖在一起。达到充分利用水体的上、中、下及底(泥)层,充分利用虾(贝)类残饵(或粪便)和浮游底栖生物,有利调节生态平衡,促进各品种生长,从而提高虾塘生产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中国对虾可与坚、蚶、蛤、蛎类及海湾扇贝等贝类品种混养。1场地选择进行虾贝混养的虾池除具备一般对虾养殖地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1虾池内(指混养穴居…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虾人工促熟和幼体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80年代期间,福建沿海对虾养殖以长毛对虾和中国对虾为主,每年秋末冬初对虾收成后,养虾池基本上闲置着。1989年已有少数虾池在秋季放养日本对虾苗种,饲养至翌年春末夏初收获,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1990年多数虾农为了充分利用虾池生产力,要求养殖日本对虾。但由于苗种供不应求,养殖面积受到限制。开展日本对虾养殖,对于对虾养殖业的发  相似文献   

10.
对虾养成环境中水溶性硫化物的分布及其对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实验模拟的方式探讨了对虾养成环境中的水溶性硫化物的数量、分布和随时间变化以及与溶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仅在水质严重恶化时,在有机物污染程度高的旧池底层水中产生一硫化物薄层;2.对虾养成水体中是否产生硫化物不仅与溶氧量有关,而且与有机物污染程度有关;3.底泥间隙水中硫化物含量并非随有机物污染程度的增高而增大;在整个对虾养成期间,水溶性硫化物对对虾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