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南天山地区土层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天山地区是天山地震构造区现今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该地区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本文选取了南天山地区1985~2010年6月15日M≥3.5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共360条,采用改进的两步回归法拟合了该地区土层加速度衰减规律。通过回归结果和实际记录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模型Ⅱ的衰减曲线与实际观测资料拟合度更高,同时也发现水平向回归结果好于垂直向的回归结果。与该地区的其它地震加速度衰减关系研究成果相比,此衰减关系与实际记录的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动衰减关系是影响地震安全性评价特别是地震区划结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的地震动衰减关系主要是依据6级以上地震的地面运动资料得到的,并没有考虑中强地震的衰减特性.为此,文中利用现有的烈度资料和其他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来建立我国中强地震活动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收集了我国华中、华南、东北等地区的51次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运用单随机变量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法得到中强地震活动区烈度衰减关系.然后以美国西部地区为参考地区,运用缺乏地震动参数的地震动估计方法-地震对映射法得到中强地震活动区峰值加速度和有效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最后,通过与我国强地震区和中强地震区已有的烈度衰减关系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对比,验证了得出的我国中强地震活动区烈度衰减关系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天山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地区较丰富的地震等震线资料,在同一个统计单元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天山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所得到的地震烈度衰减曲线与实际资料吻合较好,以此衰减关系进行天山地震区划计算,结果较为理想,同时,把此衰减规律与西北地区及新疆地区烈度衰减规律的衰减特征做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天山地区烈度衰减规律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姜慧  胡伟华 《内陆地震》1998,12(3):263-267
利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天山地区较丰富的地震等震线资料,在同一个统计单元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天山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所得到的地震烈度衰减曲线与实际资料吻合较好,以此衰减关系进行天山地震区划计算,结果较为理想,同时,把此衰减规律与西北地区及新疆地区烈度衰减规律的衰减特征做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天山地区烈度衰减规律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地震波衰减规律及其恢复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面地震分辨率低,不能有效识别薄层储层、薄层地层等问题,本文通过地震波衰减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恢复地震波高频衰减获得宽频带地震剖面的方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应用双井微地震测井资料对松辽盆地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地震波衰减规律是在近地表低速层和近地表低速层的近震源区地震波高频衰减巨大,而在高速层地震波高频衰减很小.药量大近震源区地震波高频衰减大,药量小近震源区地震波高频衰减小.那么,近震源区和近地表低速层对地震波的衰减是地面地震资料频带窄、分辨率低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如下确定性反褶积方法,用双井微地震测井资料求取近震源区、近地表低速层和虚反射等滤波因子,用其对地面地震资料作确定性反褶积处理,从而恢复近震源区、近地表低速层等几种因素的地震波衰减,将大药量激发地表接收的地面地震延拓成小药量激发高速层接收的宽频带地震.应用该方法对松辽盆地优势频带宽5~90 Hz,视主频50 Hz的地面地震资料处理后,地震剖面优势频带宽达5~360 Hz,视主频达180 Hz,使常规地震剖面分辨率提高2倍.具体的说松辽盆地中部含油组合的地面地震分辨能力由9~15 m提高到3~5 m.宽频带地震剖面与160 Hz的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对比符合的很好,表明其处理结果是正确.该成果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油气储层预测、构造学研究、沉积学研究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叠前地震资料中,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随传播距离的衰减特性不同.本文给出了一种在小波域定性估计叠前地震资料衰减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提取共反射点道集的高、低频分量,以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之差定性反映地震波的衰减.通过累加不同偏移距的衰减,提高了估计的稳定性;采用幅度归一化方法,降低了信号幅值对衰减参数估计的影响.将本文提出方法与常用的基于叠后地震资料衰减估计方法用于某油田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衰减估计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油气的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7.
缺乏强震观测资料地区地震动参数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本文提出了一个在缺乏强震观测资料的地区估算地震动参数的新方法。建议方法的基点是:(1)缺乏强震观测资料的地区有烈度衰减资料,参考地区则既有地震动衰减资料又有烈度衰减资料;(2)在震级相同的条件下,利用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的换算关系求得所需要的地震动衰减规律。文中利用几个地区已知的地震动和烈度衰减资料对建议的方法作了比较验证。使用本文建议的方法可直接估算重点工程抗震设计所需要的场地地震动参数,也可供修改我国抗震规范规定设计地震动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美国西部地震烈度衰减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家和地区地震动区划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区域地震动衰减规律的确定是重要环节,而借用法是目前常用的建立区域地震动衰减的方法。我国借用法通常都把美国西部作为参考地区,但一般都采用调整美国学者已有烈度衰减规律的办法确定美国西部烈度衰减规律。本文讨论美国西部已有烈度衰减规律,并直接采用美国西部烈度调查资料建立烈度衰减规律,结果可供我国工程地震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简要地介绍了经验关系式的分类及物理含义、烈度与其它地震动参数的关系、烈度衰减模型的研究等,并在最后提出了今后应着重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中小震基岩水平向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震与中小震之间的地震动衰减规律有所不同.本文使用了132条欧洲基岩水平向记录研究中小震地震动衰减规律.震级范围在地方震级4~6级,距离在震源距70km以内.本文得到了峰值加速度和5%阻尼比、周期0.04~4.00秒之间的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通过与欧洲和美国西部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分析了在地震活动性不同的地区内,大震与中小震之间存在的差异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云南地区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向建光  高东 《中国地震》1992,8(3):12-18
本文根据云南地区的实测强震加速度资料,采用二元一次回归统计法研究了云南地区的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文中选取云南地区的加速度记录131条,引用美国西部地区的加速度记录114条,分别对资料进行加速度衰减规律统计,然后把所得的结果与云南地区由烈度地震动参数换算而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较为适合云南地区特性的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 A_P=1291.07(?)~(0.5275M)(R 15)~(1.5785)  相似文献   

12.
地震波衰减反演研究综述   总被引:38,自引:2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地震波衰减的研究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简述了地震波的衰减机制、有关衰减的基本理论以及影响地震波衰减的主要因素,重点概括了地震波衰减的反演方法,最后预测了地震衰减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北地区尾波震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才中 《地震》1994,(3):29-38
本文用东北地区的大量地震资料导出了地震尾波最大地动双振幅A随P波初动起算持续时间t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地区地面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云南地区的实测强震加速度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云南地区的地面水平、垂直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共选取云南地区加速度记录240条,进行了加速度衰减规律的统计,并把得到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更适合云南地区地震地质特征的加速度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5.
宁夏数字强震动台网记录的汶川8.O级地震加速度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收集整理宁夏强震动监测台网记录的汶川8.0级地震资料,统计分析了各个强震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记录结果,进一步探讨了宁夏境内地震动加速度衰减规律,并确定了衰减关系,为宁夏的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甘肃省强震动台站获取的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三次强余震记录资料,分别研究了在甘肃南部地区的地表自由场加速度衰减场,认为地震引起的地表峰值加速度(PGA)随震中距的衰减基本都遵从幂指数规律,衰减的形式基本相同,但是三次强余震的衰减指数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得到陇南地区的中强地震动衰减的普遍规律,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福建地区中小地震地震动峰值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星  康兰池  欧益萍 《地震学报》2008,30(3):279-291
基于福建省地震监测台网7个基岩台站1999——2007年获得的94次地震(ML=2.8——4.9,Delta;=13——462 km)的1974条宽频带速度记录, 利用实时仿真方法得到了相应的加速度记录, 进而利用不同的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获得了福建地区基岩场地中小地震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的衰减关系, 并用2007年8月29日永春M4.6地震对该规律进行验证. 本文方法为速度资料研究地震动衰减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地表高频补偿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地表的滤波作用不仅会引起地震波高频成分的快速衰减,还会引起地震子波相位的畸变,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必须对这些由近地表引起的衰减和频散进行补偿.文中研究了近地表吸收规律,应用微测井资料求出了表层的吸收衰减因子,补偿了近地表高频成分,给出了针对三维地震资料的近地表高频补偿方法,对大庆齐家北工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实际应用,同时还应用属性分析技术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烈度资料估算我国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根据烈度资料估算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的方法,推导了由烈度、距离和由烈度、震级标定地面运动参数的公式,并在推导中对两种经验方法的不确定性作了初步分析。 为了说明如何利用该方法推算我国的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本文首先根据美国西部积累的强震观测数据和烈度资料以及我国华北、西南地区的烈度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建立相应的衰减模型,然后用上述两种经验方法建立我国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地震动衰减模型。用这两种方法换算的结果相近。这些研究结果已在大连市地震小区划和四川瀑布沟小坝坝址地震危险性分析中采用。  相似文献   

20.
李锰  尹力峰 《内陆地震》1995,9(3):271-275
利用新疆历史地震考察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拟合新疆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在重新整理烈度、距离等参数的同时,认为取两等震线的中心线比取烈度的外包线更合理。文中提供了点圆模型、椭圆模型的烈度减衰函数,还探讨了不同地震类型的烈度衰减规律,为进行加速度衰减规律的转换提供较为合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