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岭地区印支期钼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地区印支期钼矿床包括3种类型:碳酸岩脉型、断控石英脉型及斑岩型.碳酸岩脉型钼矿床与火成碳酸岩密切相关,矿体以含钼碳酸岩脉形式产出,成矿元素出现特殊的Mo+U+REE组合,以黄龙铺和黄水庵钼矿为典型代表.断控石英脉型钼矿受断裂控制明显,矿体以含钼石英脉形式产出,部分蚀变岩亦含矿.该类矿床具有与造山型矿床类似的矿体地质和成矿流体特征,属造山型矿床系列的中高温、中深成端元.典型实例包括外方山石英脉型钼矿田(纸房、前范岭等)、大湖金钼矿床、马家洼金钼矿床等.斑岩型钼矿以温泉钼矿床为代表.该类矿床与印支期中酸性小斑岩体密切相关,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产出,围岩蚀变包括钾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综合区域地质情况及已有找矿勘查成果,指出秦岭造山带最北缘的碳酸岩-碱性岩带是寻找碳酸岩脉型钼矿的有利地区;华北克拉通南缘马超营断裂以北、三宝断裂以南有利于断控石英脉型钼矿的产出,其中小秦岭和熊耳山地区可出现石英脉型的Au-Mo矿化;强调应注重对东秦岭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及其钼矿的找矿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甸雪鸡坪斑岩铜矿地质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雪鸡坪斑岩铜矿含矿母岩为印支期浅成相同熔型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组成的复式岩株。发育面型蚀变带,经历气成一高温热液、中低温热液及低温热液三次矿液叠加成矿。在钾化带及石英一绢云母化带发育浸染状及网脉状铜矿化。认为普朗及其南部、地苏嘎是区内形成大型斑岩铜矿最有希望地区。  相似文献   

3.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勘查程度最高、成矿元素与矿体类型复杂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4年多、近350 个钻孔的验证,不仅实现了矽卡岩矿体的找矿突破,同时在0-40线深部发现了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中的斑岩钼(铜)矿体,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找矿勘查模式。斑岩矿体赋存标高一般处于4 600 m以下,矿体走向NW-SE,倾向NE,近直立,矿体垂向延伸大于350 m;斑岩矿石以发育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构造为特征;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与辉钼矿,少见斑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初步查明:与铜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偏中性的石英闪长玢岩,蚀变以典型的细粒热液黑云母交代角闪石斑晶和基质而成的黑云母化蚀变为主;与钼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绿帘石化、泥化和钾化。斑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常产出厚度超过200 m的巨厚矽卡岩矿体,且在岩体一侧有内矽卡岩产出。甲玛深部斑岩矿体的发现不仅证实了“斑岩-矽卡岩型”的矿床成因观点,而且完善了甲玛矿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  相似文献   

4.
小赛什腾铜矿受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及细粒闪长岩体,在岩体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中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矿体主要赋存在钾长石硅化带内;共有3个铜矿体,矿化以铜为主,伴有金钼矿化;矿石类型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及浸染状.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预测可达中型规模.  相似文献   

5.
鱼池岭斑岩型钼矿是东秦岭新发现的超大型钼矿床,矿体赋存于合峪岩体童子庄复式花岗岩体和隐爆角砾集块岩中。矿体呈似层状、不规则的穹丘体状。矿石类型以辉钼矿矿石、黄铁矿-辉钼矿矿石为主。钼矿化主要呈细脉浸染状、细脉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与脉体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围岩蚀变具有分带特点:从隐爆角砾岩体向外,蚀变表现为钾化-石英绢云母化-粘土化分带。成矿经历了岩浆期、透岩浆流体期。该区燕山期斑岩岩株、隐爆角砾集块岩体是主要的找矿标志;合峪岩体及相类似岩体是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普朗铜矿床是格咱岛弧多金属成矿带的印支期代表产物,属产于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内接触带的超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受复式斑岩体控制作用显著;但矿区东部大脉状铜矿体、南部金矿(化)体则严格受控于断裂构造,明显具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笔者通过对矿区外围北矿段、东矿段和南矿段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特征的深入研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为普朗铜(金)矿床是由多期次、多成因、多成矿阶段叠加而成的次火山-热液矿床,与印支期复式斑岩体与断裂构造、节理裂隙与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北部外围深部具有斑岩型铜矿的良好潜力,而东矿段深部、南矿段深部则分别是寻找大脉状铜矿、金矿的有利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安图县刘生店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生店钼矿床为斑岩型钼矿床,产于燕山期二长花岗斑岩体中。沿北西向断裂上侵就位后,受区域构造影响形成网脉状系统。矿体呈厚板状,连续性好,产状稳定,规模大,储量可观。矿石类型为含钼石英脉型与含钼细脉浸染型。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
龙尾沟铜(钨)矿床是祁连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斑岩型矿床,其评价及研究对祁连山地区铜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含矿斑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矿体产出特征及矿石物质组成、围岩蚀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形成年龄为358.7Ma;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产出,主要产于高钾碱性系列斑岩体内,并受近南北向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钨矿,呈细脉-浸染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以富铜、钨、金贫钼为特征;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绢英岩化,次为钾硅酸盐化和硅化;矿床成矿时代为海西早期,形成于陆内造山伸展环境。从成矿背景分析认为祁连山地区陆内造山环境所形成的斑岩型铜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松贡铜钼矿床位于伊朗西北部,是特提斯成矿域中的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之一。资料表明,松贡矿床矿石储量为6.50亿t,其中含铜0.76%,钼0.01%。斑岩体呈岩株及岩墙状产出,铜钼矿化主要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石英二长斑岩内也有少部分矿化,在侵入体外围的碳酸盐岩中还有矽卡岩型矿化,松贡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年龄约为20Ma。Cu矿化主要分布在钾化带及部分绢英岩化带,以浸染状的形式出现在脉体及脉体晕中;在浅部,多数硫化物都被淋滤掉,铜蓝、辉铜矿及方辉铜矿等出现在氧化带盖层下面。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C、H、O、S)研究表明,与矿化有关的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后期有大气水加入(最多占混合流体的20%)。  相似文献   

10.
小赛什腾铜矿受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及细粒闪长岩体,在岩体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中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矿体主要赋存在钾长石硅化带内;共有3个铜矿体,矿化以铜为主,伴有金钼矿化;矿石类型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及浸染状。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预测可达中型规模。  相似文献   

11.
苏杭  聂凤军 《地质通报》2015,34(6):1057-1064
弗雷斯尼洛贱金属-银矿床由交代的柱状、席状和浸染状硫化物矿体,以及赋存于白垩纪海相沉积岩和火山岩中的脉状矿体组成。该矿床以石英二长岩岩株为中心呈带状分布,离岩株越近越富集贱金属,但Ag的含量却越亏损。靠近该岩株的围岩发生了硅化和钙质硅化蚀变作用,局部被硫化物交代。而脉状矿体的围岩由远及近依次呈现出钾化、绢英岩化、泥化和青磐岩化蚀变。柱状、席状矿体和深部矿脉中的石英和方解石均一温度范围为240~350℃,浅部矿脉中的石英、方解石和闪锌矿的温度范围为140~275℃。柱状、席状和脉状矿床中的S同位素分析显示,方铅矿δ34S值介于-4.1‰~-8.0‰之间,而闪锌矿介于-2.0‰~-5.0‰之间。S同位素差异的出现可能与成矿流体p H值的轻微变化或氧逸度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二密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矿产以铜为主,矿床主要产于盆地中石英闪长岩岩体东段,矿体分布在石英闪长岩内外接触带,均以脉状、细脉状、细脉浸染状、浸染状矿体为主,成群成带分布.从岩体和矿脉原生硫化物同位素测定.显示成矿热液与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是统一的硫源.其成矿与岩体侵入作用有关.在研究铜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二密铜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脉状金矿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脉状金矿研究中,应当注重矿床自然类型。据矿床直观特征将脉状金矿分为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糜棱岩型、冰长石-绢云母石英脉型及微细浸染型。从地质天南地北和含金建造及裂隙构造系统和成矿流体作用方面分析了成矿环境与基本控矿要素。在勘查与评价中应加强矿体分布规律和矿石可选性研究及勘查效益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雪鸡坪铜矿床产于印支晚期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为一斑岩型铜矿床。矿床形成经历了多阶段热液成矿作用,主要有微细脉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细脉状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微细脉状贫硫化物-石英-方解石等。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及碳、氢、氧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微细脉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含Na Cl子矿物三相及气液两相包裹体,与含矿的石英二长斑岩石英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相似,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中高温、高盐度Na Cl-H2O体系热液,可能主要来源于印支期石英二长斑岩侵入体;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中主要发育含CO2三相及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Na Cl-CO2-H2O体系热液,与前者来源明显不同;贫硫化物-石英-方解石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Na Cl-H2O体系热液,推测其可能较多来自于大气降水。因此,雪鸡坪铜矿床为不同来源、不同地球化学性质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古利库金(银)矿床中冰长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利库金(银)矿床中冰长石分布普遍,按期产出状态,可分两种:一种为冰长长石与石英一起呈似脉冲,条带-浸染状分布于矿化主期脉状矿体及近矿蚀变围岩中,另一种为冰长石呈浸染状,浸染-网脉状产于蚀变安山岩,英安岩中,冰长石呈菱形,无色透明,二轴晶负光性。  相似文献   

16.
颜家沟金矿矿体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体内部及其与白云岩接触部位的构造蚀变带内.在岩体内部为石英脉型Au、Cu矿化,岩体内接触带则为网脉状蚀变岩型Au、Pb、Zn矿化,岩体外接触带是构造蚀变岩型Ag矿化.主矿化体受石英二长斑岩体及次一级构造和裂隙控制.经过岩桨期后气成热液叠加改造,构成了复杂的成矿过程,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多次气热叠加型金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7.
西藏驱龙斑岩型铜(钼) 矿床矿化特征及远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驱龙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 成矿条件优越。该矿床为一典型斑岩型矿床, 其铜 (钼) 矿化与喜山期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花岗斑岩时空及成因关系密切, 具典型的细脉浸染型矿化特征, 围岩蚀变发育且具面型分带现象。区域构造演化、成岩成矿时代表明, 冈底斯成矿带内的斑岩型矿化发生于印度与亚洲板块的后碰撞阶段挤压向伸展的转换期。综合地质、化探与遥感等找矿信息, 预测驱龙矿床找矿潜力巨大, 驱龙东段是进一步勘查工作的首选靶区, 矿体剥蚀程度低, 具较大埋深( > 1 000 m) 。强调斑岩型矿化的同时, 应注意岩体接触带附近矽卡岩型以及不同围岩裂隙中的脉型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北中甸红山一带,其一直被认为是印支期夕卡岩型矿床。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山矿区存在两个成矿系统:1与印支期石英二长斑岩有关的夕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系统,其典型矿床是与石榴子石夕卡岩伴生的含铜磁铁矿体与磁黄铁矿体;2与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型Cu-Mo-Pb-Zn成矿系统,其包括地表喷溢沉积成因的含铁钙硅质岩、可能为流体通道相的Cu-Mo多金属石英网脉与大脉、充填于岩溶洞穴中的层状Pb-Zn矿体、花岗斑岩内部的浸染状Cu-Mo矿化、及岩体外接触带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含矿石英脉6个辉钼矿样品Re-Os模式年龄介于75.46~78.46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77Ma,红山矿区花岗斑岩型Cu-Mo矿床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红山矿区晚白垩世花岗斑岩及其伴生斑岩型Cu-Mo矿床和大规模流体活动是滇西地区晚白垩世区域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据此可推断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作用及其伴生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在77Ma就已开始。红山矿区晚白垩世斑岩型Cu-Mo矿床成矿系统的厘定对于斑岩型矿床成矿流体结构模型和区域成矿与构造学的研究具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堡子湾金矿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堡子湾金矿矿石、海西期二长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及燕山期花岗斑岩的硫、氢、氧、铅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后认为,二长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为堡子湾金矿的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20.
马庄钼矿是目前纸房——碴岈山地区首次新发现的钼矿,属斑岩型钼矿床。矿床(体)赋存于花岗斑岩岩体内外接触带附近。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形成的细粒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细粒闪长岩和石英细脉关系密切。矿体呈脉状产出,倾向180°,倾角60°~80°。矿体中浸染状矿石钼品位0.03%~0.08%,平均0.05%。矿石蚀变为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具典型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地球化学异常和花岗斑岩体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