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对地学数据的可视化表达精度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但地质调查数据常具有多源、多维、海量、多专题、多尺度和多时态等特征,而三维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高效管理并有效利用这些复杂且海量的地质数据去解决各种复杂的地质问题服务社会,成为了城市地质信息科学领域研究的热门方向。基于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全空间一张图的构建过程,从多源三维模型一体化融合管理与分布式存储、轻量级全空间三维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海量三维数据快速渲染和浏览器端三维模型分析及专业应用4个方面系统地探索了城市地质调查全空间一张图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进行了应用实践。研究结果实现了城市级大规模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的高效集成,提高了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可视化的表达效果,为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数据每天以TB级的数量增加。三维城市模型数据作为三维GIS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三维城市模型数据结构复杂,其数据量具有海量性,因此,高效地对三维城市模型进行划分及存储,以满足数据的长效管理及三维GIS系统的快速可视化数据调度和空间辅助决策需求,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以往的数据划分方法导致划分区域在数据调度中变化频繁,使数据更新和管理变得困难,需寻找一种更为稳定且具有普适性的数据划分方法。本文分析了现有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划分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拓扑关系模型的大比例尺图幅划分方法,并对划分后三维模型数据进行统一命名编码;借助非关系数据库MongoDB强大的海量数据组织及高效的多并发访问功能,构建了MongoDB分片集群服务器;对三维城市模型数据进行了单元划分,并采用规则建模软件City Engine进行建模,得到三维城市模型,借助非关系数据库软件MongoDB进行数据存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拓扑关系模型的大比例尺图幅划分方法适用于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划分,划分后数据的存储效率明显提高,MongoDB数据库的多并发访问效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三维模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基础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所累积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基于CGA形状语法的建模技术,能够实现城市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然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如何满足相应的建模需求尚未清晰。对此,本文首先梳理了以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图(DLG)以及数字正射影像(DOM)为代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特征,研究了其如何有效支撑城市三维建模中Ⅲ级产品模型的快速构建,形成了一套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到城市三维模型的数据处理与建模方法体系。以某地级市城区场景为例,基于CityEngine平台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此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利用率,提升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固有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读取展示效率难以支撑,大规模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三维数据快速加载与渲染的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模型轻量化和快速渲染技术。针对使用三角化几何描述的BIM,在最大程度保持模型外观不变的前提下,采用了Draco格网压缩算法,通过三角网模型的压缩达到数据逻辑结构轻量化的效果;在处理纹理结构复杂的BIM时,保持纹理清晰度的同时,采用CRN_DXT5技术,最大限度地压缩纹理数据;对于在外观相似、大量重复但空间位置不同的BIM构件,采用几何模型+姿态/位置矩阵的实例化的策略,实现相同几何模型的实例化压缩,大幅降低纹理的存储大小,实现BIM三维数据快速加载与渲染。同时,借助SuperMapiDesktop平台对优化前后数据源效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过轻量化处理的BIM浏览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5.
数字城市和智慧社会对综合管线信息三维轻量可视化的需求越来越多。针对全市大范围三维管线丰富的几何、材质与纹理等多细节层次信息三维轻量可视化难题,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Web GL的三维管线轻量可视化方法。该方法针对三维管线数据设计了动态组织调度策略,通过异步加载、可见性剔除等技术,把视点相关的管线和管点信息动态接入并实时生成三维模型,基于Web GL以GPU硬件加速的方式进行实时渲染绘制。典型城市综合管线信息管理应用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各种终端上实现多种类型管线多细节层次三维模型的实时真实感可视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倾斜摄影测量的技术特点,结合Street Factory系统,以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景区为实验区域,通过对RCD-30倾斜相机获取的西安大雁塔景区倾斜影像开展城市真三维模型构建试验和精度分析,验证了该方法适合大规模区域城市三维模型构建,能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基于OpenGL的大规模三维地形场景的实时显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三维仿真、GIS、军事模拟等方面,然而大规模三维地形场景的快速绘制和实时显示却始终是个瓶颈问题.本文论述了运用OpenGL生成三维地形场景的关键技术,并深入探讨了基于矩形格网的视相关LOD模型的ROAM算法实现.  相似文献   

8.
数字城市的基础地理数据库正在由传统的二维形式向三维形式转变,建设城市三维模型已成为数字城市工程的重要基础工作。作为城市三维模型的核心构成部分,建筑模型的数量巨大,生产成本高。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为建筑矢量数据的采集提供了有效途径,但要进一步缩减三维建模的工作量,需要对基于矢量线条的建筑结构识别、建筑体面构造以及各种复杂建筑构型等方法和算法进行研究,并开发辅助人工的建筑三维建模软件系统。该文以数字城市测量提取的建筑结构线为基础,对计算机三维建模中涉及的关键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城市建筑三维快速建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设计是三维GIS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BIM、CIM等概念的提出,三维GIS的发展赋予了城市设计新的含义,“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面向城市设计的三维GIS包含许多新的技术,包括能够表达城市现实和抽象空间的三维实体数据模型,面向不同尺度的多源三维数据融合,真三维空间分析与计算,以及三维交互与输出新技术。在三维GIS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设计规则库。总结了面向数字化城市设计的三维GIS最新技术成果,以期推动城市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通常以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模型为基础,并在基础模型场景中融合其他不同数据类型的模型,如建筑信息模型。在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模型场景中直接添加其他模型会发生模型的混叠,导致拓扑错误并影响可视化效果。针对在同一地理空间范围内多类型三维模型同时加载出现的模型混叠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三维模型压平方法,通过对选定区域内三维模型格网进行投影变换,将模型映射到二维平面实现模型的消减,避免出现模型混叠;同时,为减轻系统在多类型三维模型场景中的渲染压力,提出一种投影平面栅格划分简化算法。结果表明,在保持压平可视化精度和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对压平区域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模型高度简化,加速了具有三维模型压平区域的场景渲染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