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我国大陆震级在Ms7.3级以上的大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约二年三个月),以牵联其震中附近地区实际发生的一系列主要地震的能量大小来定义大地震的类别(正常震、正异常震和负异常震三类)。再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分别找出各类大地震在其震后二年三个月至若干年间,震中附近地区,地震活动水平等方面的统计规律。这对分析大地震震后附近地区的地震形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1979年以来,笔者就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经过统计,发现我国大陆地区大震的发生基本上与台湾至广东东沙群岛地区的大震有一定呼应关系。从1900年以来,在我国大陆内部,无论是北西方向还是北东方向的地震活动,均与台湾至东沙群岛一带的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呼应关系,特别是台湾的大震活动与西北地区的地震活动关系较为密切。另外,我国西南地区的地震活动与西北地区的地震活动是交替出现的。一个地区地震活跃,另一地区则平静。  相似文献   

3.
1967年8月30日,曾在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境内,发生了一次M=6.8级地震.震中位置是北纬31°.6,东经100°.3。地震发生后,立即进行了现场考察,对该地区的地震发展趋势作出了估计。当时若根据康定一甘孜断裂带所作的蠕变曲线估计,则该地区地震能量已基本释放完毕(图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地区的大量历史地震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如我国华北地区存在着 M≥5.5级的地震有22年左右的周期,南北地震带 M≥7级的地震有6—7年的周期。我国西部三角形地区的块体内8级左右的大地震存在着22年左右的周期,从1902年以来,有11年左右的活跃期和11年左右的相对平静期。全球8级左右的大地震经过分  相似文献   

5.
一、1991年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1991年我国共发生M_S≥5.0地震43次(大陆地区27次,台湾地区15次,南海海域1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4次(大陆地区1次,台湾地区3次),我国大陆地区最大地震为2月25日新疆柯坪6.5级地震,台湾地区最大地震为3月26日台东6.7级地震。大陆地区27次地震分布在新疆7次、青海6次、内蒙古4次、云南3次、西藏3次、山西2次、四川1次、河北1次。 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1.1991年中强地震频度高,强度低。1991年大陆地区中强地震活动频繁,发生27次5极以上地震,在频度上超过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年平均数(年平均数为18次),显示出当前可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沟发生9.0级地震,是有记录以来日本海沟发生的最大浅源地震,2013年5月24日鄂霍次克海发生8.2级巨大深源地震,是有记录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深源地震,这两次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地震危险性产生一定影响。太平洋板块以80mm/a的速度向西运动,在日本东北部地区沿着日本海沟和千岛海沟  相似文献   

7.
1986年2月9日、3月1日、8月16日在黑龙江省德都县龙镇附近相继发生5.0级、5.4级、4.8级和5.5级四次中强地震.对于这几次中强地震我们是有不同程度的预报意见的我省从1973年地震台网投入观测以来,共记到省内发生的Ms(?)5.0级地震五次(不包括深震)除1986年龙镇附近发生的四次中强地震外,还有当时属于我省的新巴尔虎右旗的5.1级地震1984年以前,我省小震活动主要分布在我省西部的嫩江断裂附近和东部依舒带北端的萝北地区西部地区小震频度和强度都高于东部(见表1)  相似文献   

8.
一、1990年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1990年我国共发生M_s≥5地震47次(大陆地区19次,台湾及南海28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15次(大陆地区4次、台湾地区11次),最大为12月14日发生在台湾花莲的M_s=7.1地震,该次地震是台湾地区近四年来最强的地震。大陆地区最大地震发生在4月26日青海共和地区,震级为6.9级。大陆地区19次地震分布在青海4次、新疆6次、甘肃2次、西藏1次、云南3次、四川2次、江苏1次。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周缘板块对我国大陆西部地区地震的影响 ,并对不同构造带上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相互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陆西部及周缘地区的地震发生有高潮和低潮的轮回特征 ,同时释放的能量有相互消长的关系 ,并且这种关系遵循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1.1986年我国的地震活动及其特征 1986年我国的地震活动在1985年明显增强的背景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无论是大陆地区还是台湾地区,中强地震均表现出异常活跃的状态。这为近十年中所少见,因此十分引人瞩目。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86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2次,其中,大于6级地震4次,最大地震为8月22日发生在青、藏交界唐古拉山的6.7级地震和8月26日发生在  相似文献   

11.
临震电磁波信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震电磁波辐射与电磁扰动的现象,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震后,一些单位从不同的方面开展了观测研究工作。我省一些中强震震前也曾出现过不同表现形式的电磁波辐射与电磁扰动现象。如1970年10月29日金湖4.2级地震前约2小时,震中区一鱼场工人发现收音机受到强烈干扰,震后即恢复正常;1974  相似文献   

12.
地球和月球的弹性潮汐形变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一个由较新的月震、月球形状、月球重力及月球天平动资料所建立的真实月球内部结构模型,解算了在地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月球表面的弹性潮汐形变。得到了表征月球弹性潮汐形变的特征数--月球勒夫数。这个结果与国外一些学者采用假想或简单月球模型所得结果有较大不同。同时,本文还根据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地球模型,再次求解了地球的静态勒夫数。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地球模型对解算地球的静态弹性潮汐形变的结果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介从新疆叶城至西藏狮泉河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它北起塔里木盆地,横跨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地区到冈底斯西段,全长800余公里.探测结果表明,不同测点的地壳内部有的有两个低阻层,有的则只有一个低阻层,壳内第1低阻层的埋藏深度约10-35km,第2低阻层的埋藏深度约30-65km。在南昆仑缝合带以南,壳内低阻层的埋藏深度有从南向北不断加深的趋势;而在其以北的壳内低阻层的埋藏深度则与此相反.上地幔第1低阻层的埋藏深度约在100-150km之间,第2低阻层的埋藏深度约在350-550km之间.  相似文献   

14.
高中和  季幼庭 《华南地震》1992,12(2):42-47,T002
本文阐述了浙江东部沿海海蚀地貌的分布特征,认为高位古海蚀地貌是浙江东部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海蚀地貌确系古海面遗迹,但它们今日之分布高度乃是长时期构造抬升作用的结果。同期海蚀地貌的分布高度不同,除在形成时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外,断块间的差异升降运动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从物质分异的角度讨论了板块俯冲带及大陆地壳内某些地震成因机制问题。认为由于构造的活动和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在深大断裂带附近的上地幔或玄武岩层顶部容易产生分异的底辟构造。这种构造上隆引起的垂直作用力可促使地面产生同步隆起和侧翼相对下降,地震的震源往往位于底辟构造的侧翼或顶部。一般由底辟构造形成的垂直作用力与水平向区域构造应力场叠加成为一种叠加震源应力场。  相似文献   

16.
大地电磁阻抗相位资料的特点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大地电磁阻抗相位资料的性质及其意义作了总结和评述。文中述及的阻抗相位资料正则化反演方法,是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笔者就此给出了实际算例和概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东亚扇区赤道异常北峰的移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冲绳、台北、广州、海南四个电离层垂测站的f0F2月报表资料,分析东亚扇区赤道异常北峰的移动规律,得到北峰位置随季节、太阳活动不同周相的移动规律。并且发现赤道异常的两日振荡将引起北峰位置作相应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洞庭盆地的第四纪构造活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石钧 《地震地质》1992,14(1):32-40
依据第四系分统等厚度图,分析了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的演变。早更新世及晚更新世表现为盆地东西两侧对边掀斜,沉积中心呈近南北向伸延;中更新世及全新世,迎丰桥-北景港断裂两侧断块反向扭动掀斜,以致盆地西北角和东南角掀升,并形成与此主掀升部位相应的俯伏部位,其伸延方向与主掀升部位的掀斜方向垂直  相似文献   

19.
地磁暴与电离层骚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 太阳活动区喷发出的粒子流引起太阳风对地球磁场和电离层作用,从而发生地磁暴和电离层骚扰,所以它们的发生是与太阳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地磁暴期间常常伴随着电离层F_2层骚扰,即峰值电子密度相对于中值有大的减少或增加。  相似文献   

20.
由动力Alfven波沿磁场方向传播的扰动非线性方程,用量纲分析法导出太阳风中Alfven湍流谱. 太阳风中观测到的湍流谱恰是由方程得到谱的特例. 我们提出太阳风中Alfven湍流是一支反向串级的湍流,正向串级的一支湍流已经用于日冕而耗散掉. 理论上提出这支反向的Alfven湍流产生机制是由于动力Alfven波的非线性色散造成的调制不稳定性驱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