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引言在法国,很早就把雷达用于大气观测。多普勒技术和数据处理等某些开拓性工作早在五十年代已经开始进行。但是在七十年代以前,也就是在法国天气局和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还没有认识到天气雷达在业务和研究应用方面的潜在能力之前,并没有开展重大的计划。自那时以后,在国家天气局和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环境物理研究中心分别着手执行了RONSARD和MELODI计划。MELODI计划的初始目标是根据业务上观测风暴的需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4月30日,自然出版集团发布了"2020年自然指数榜单"。在地球和环境领域排行榜中,中国科学院、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位列前三甲。中国气象局以137篇论文的成绩,位列第25位,较上一年的第67位有大幅度提升。榜单中共有22个中国机构进入地球和环境领域排行榜前100名,数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个。中国科学院(排名1)、南京大学(6)和中国科学院大学(13)是中国机构前三甲。其他中国机构有:同济大学(14)、中国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产品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各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给国内从事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面工作的业务、科研人员及单位提供一套使用方便的中国和东亚地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数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科研人员对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用到的20多个全球气候模式以及国家气候中心运行得到的一个区域气候模式的数据进行了加工和分析处理,形成了一套“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第一版)”。本数据集可以在国家气候中心的网站(http://ncc.cma.gov.cn)上下载。  相似文献   

4.
变网格模式LMDZ对1998年夏季东亚季节内振荡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丹  周天军  刘景卫 《大气科学》2011,35(5):885-896
本文利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动力气象实验室(LMD)发展的变网格大气环流模式LMDZ4,对1998年夏季东亚季节内振荡(IS())现象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表明,该模式能准确模拟出1998年夏季东亚地区ISO的准周期信号,并能较好地再现30~60天振荡经向上北传、纬向上西传的传播特征,对ISO动能强度的模拟在低纬...  相似文献   

5.
应美国缅因州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P.Mayewski教授的邀请并经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批准,国家气候中心阎宇平博士于2004年7月25~30日参加了在德国布莱梅举行的“第28届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大会——全球系统中的南极洲和南大洋”,  相似文献   

6.
新书架     
《气象》2016,(10)
正《东亚季风年鉴(2015年)》国家气候中心编该书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核心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分为3章,描述了2014/2015年东亚冬季气候及冬季风环流系统的特点;介绍了2015年东亚夏季气候和夏季风环流系统的特征;介绍了2015年中国雨季进程的概况,此外,年鉴中也回顾了2014/2015年冬季中日韩冬季风会商以及2015年夏季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气候预测的结果。本年鉴可提供从事气象、农业、水文和地质等多个行业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气候中心的支持下,新疆气候中心完成了FODAS系统的安装和本地化应用工作。包括数据更新,建立本地化制图模板,筛选针对新疆区域的影响因子,完成历年回报检验并逐步开展了FODAS的业务试用工作。利用国家气候中心BCC_CGCM季节预测结果资料、CMAP降水实况资料(1983—2012),采用PS评分对近5年FODAS不同方法的夏季预测产品进行回报检验,并与业务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熊开国—固定因子—动力统计订正方法、熊开国—异常因子—动力统计订正方法、系统误差订正和熊开国—固定因子和异常因子的集成方法得分较高,高于夏季降水预测业务评分。总体来看,熊开国方法(方法Ⅰ)的预测效果比杨杰方法(方法Ⅱ)的预测效果要稳定一些。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9—12日,由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和山西省气象局联合举办的“区域气候变化检测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近30个单位80余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给出的1951~1998年副高强度(Is)、西界(Iw)、北界(IN)3个指数与国家气候中心同期的500hPa观测高度场分别作相关分析,并在高度场中分别找出几个有意义的点,用其高度计算副高3个指数I's、I'N和I'w,计算出I's与Is、I'N与IN、I'w与IW的相关系数均大于Is、IN和IW与单点高度的相关系数.对NCEP资料作同样分析,结果相同,说明可以利用500hPa高度场数值计算副高活动指数.于是利用重建的1880~1950年北半球高度场资料将副高3个指数向前恢复到1880年.对1880~1999年副高强度、西界、北界作功率谱及小波分析,发现副高强度、北界具有明显的40年周期,西界具有明显的16年周期,即副高指数的变化以低频振荡为主.北界还有3~5年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最优多因子动态配置的东北汛期降水相似动力预报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季节预报业务模式27a(1983—2009年)预报结果和同期美国气候预报中心组合降水分析(CMAP)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报室74项环流指数和NOAA40个气候指数(1951—2009年),提出了客观定量化的最优多因子动态配置汛期降水相似-动力预测新技术,并对中国东北地区汛期降水进行了预报试验。利用历史资料有用信息估算模式预报误差原理,选取4个历史相似年对应模式误差来估算当前模式预报误差。通过单因子交叉检验距平相关系数确定主导因子及演化相似因子,结合当前及前期优化多因子组合配置确定预报因子集,最后利用历史相似年对应模式误差来估算当前模式预报误差并订正国家气候中心季节预报业务模式的预报结果,得到预报的汛期降水。对2005—2009年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的结果表明,此技术对中国东北地区汛期降水有一定预报技巧。证实了利用历史资料估计业务模式预报误差的另类途径是可行的,显示了在业务预报应用中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2010年1-12月和春季(3-5月)、夏季(6-8月)国家气候中心和内蒙古气候中心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质量进行评分,以检验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气候预测业务对内蒙古的预测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总体来看,2010年短期气候预测质量检验评分内蒙古气候中心91.7%的月份温度预测和75%的月份降水预测高于国家气候中心,其中,春季温度预测较差;夏季降水预测较差.平均而言,业务预测质量明显高于模式产品质量.因此,需要在内蒙古业务预测分析参考时注意,降水预测的指导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将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发展的海冰模式CICE5.0替代原有的海冰模式SIS,形成一个新版本耦合模式,很好地提高了模式对北极海冰和北极气候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评估新耦合模式对1985-2014年东亚冬季气候的模拟性能,检验北极海冰模拟性能的改进对东亚冬季气候...  相似文献   

13.
2009年2月12—1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08年度学术年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以及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培训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及有关省(区)市气象局的专家及研究生,共计40余个单位100多位代表参加了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1月27日,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的"省级气候变化业务系统软件平台技术推广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气象局25个省(区、市)气候中心的35位代表参加了技术推广和培训交流。  相似文献   

15.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的评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林海  刘一鸣 《气象》2008,34(11):31-39
使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嵌套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对1983-2002年中国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进行了数值回报试验,并对2003-2007年夏季进行实时预报.从模式20年回报的平均状况来看,模式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中国夏季气候的平均状况.使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的业务预报评分(P)和距平相关系数(ACC)等五个评估参数对模式的回报和预报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我国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跨季度预报能力,部分地区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区域气候模式20年夏季平均气温的回报与实况在分布形态上较为相似,回报夏季降水量的分布形态与实况有一定的差异.近25年区域气候模式夏季平均气温预报P评分为67.9分,降水为67.6分.  相似文献   

16.
对季节气候预测的进展进行了评述,主要集中在动力季节预测方面.全文共分四部分:(1)季节预报的科学基础;(2)动力( GCM)季节预报的进展;(3)东亚季节预报水平低的原因分析;(4)从国际气候预测未来发展规划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的前景.根据上述结果,最后提出了中国气象局季节预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1—2012年陕西气象观测资料与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指数,分析陕西十地市(36个代表站)秋季(9—11月)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74个环流特征量与陕西陕北、关中、陕南秋季降水相关关系,确定了影响陕西秋季典型旱、涝年的前期强信号并建立秋季降水预测概念模型,用逐步回归法分别建立陕西三个区域秋季降水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8.
该文使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嵌套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对1991~2000年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数值回报试验.从模式回报的降水10年平均状况来看,模式基本上能够反映这10年夏季的平均状况.用国家气候中心预报评分P、技巧评分SS、距平相关系数(ACC)和异常气候评分TS 4种评估参数对模式的回报试验进行了总体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我国汛期降水具有一定的跨季度预报能力,对部分地区(西部,东北,长江下游等)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从相关系数来看,预报准确率较高(即相关系数较高)的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内蒙古的北部和黑龙江的西北部),内蒙古-河套-长江中游地区,新疆的西北部,西藏的东部和四川的西部,江南部分地区,广西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中心一般均超过0.90的信度检验.160个站中相关系数高于0.20的有54个,约占33.73%.  相似文献   

19.
国家气候中心多模式解释应用集成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模式集合和降尺度技术是提升模式预测能力的有效工具。该文对国家气候中心多模式解释应用集成预测 (MODES) 技术与业务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介绍。MODES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东京气候中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4个气候业务季节预测模式输出场,利用EOF迭代、变形的典型相关分析、最优子集回归和高相关回归集成4种统计降尺度方法以及等权平均、经典超级集合等集成方法进行全国月及季节降水和气温预测。目前对MODES进行了夏季回报检验和约1年的实时业务应用。回报检验和业务应用表明,MODES对气温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月预测平均PS评分为76),对降水有一定预测技巧 (月预测平均PS评分为68),具有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第22届国际山地气象会议于1992年9月7—11日在法国图卢兹(Toulouse)召开。该会自1950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轮流在意大利、奥地利、瑞士、法国、德国和南斯拉夫等6个阿尔卑斯山区国家举行,这可能是国际上山地气象学术会议中规模最大、有一定影响、且一直定期举行的例会。本届会议有欧、亚、非及北美洲共20多个国家的162名代表参加,共提交口头或墙报交流报告100多篇。我国有3名代表与会,提交了口头报告3篇,墙报交流报告2篇。会议分山区野外实验,地形诱生的风和气压场扰动的分析和模拟,山区强降水的测量、分布和预报,雪盖的估计、遥测、演变及雪崩的预报,山区天气预报,山区气候和气候变化以及山区农业和生物气象等7个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以下是与会者的一些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