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射洪硅化木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四川射洪硅化木地质公园区位条件优越,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以硅化木出露广、分布集中、数量多、保存完好为其特征。配以人文景观资源,公园特色突出,景观品质高、个性鲜明、互补性强,配套性好,具有极高的科研、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宁夏地质博物馆馆外陈列14棵异地搬运保存的硅化木化石的保育工作,根据宁夏气候炎热干燥的环境状态,结合以往硅化木保育方法,对宁夏地质博物馆内硅化木进行保护保育工作。因宁夏地质博物馆硅化木化石陈列户外裸露地表,无任何保护措施,又长期遭受水蚀、生物侵袭等,化石表面出现较为严重的风化。按照在射洪地区硅化木保育方法,对宁夏地质博物馆馆外陈列的硅化木进行保育过程中,发现硅化木化石表面鼓包现象。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硅化木化石粘合剂材料对比,分析硅化木及粘合剂线性膨胀系数,对比两种不同保存环境下的保育方法和材料,针对化石表面鼓包问题进行工艺方法的改进,得出了在炎热干燥环境下硅化木化石表面鼓包的固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3.
李翠林  孙宝生 《地球学报》2011,32(2):233-240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奇台县境内,有硅化木群化石景观、恐龙沟景区、雅丹地貌等重要的地质遗迹,对研究准噶尔盆地中生代地质历史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及分布,对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通过管理模式整合、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整合、形象引导以...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19,(2):342-347
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硅化木化石具有分布地域广、数量多、规模大的特点,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国内保存最为完好、以中生代侏罗纪裸子植物为特色,且在东亚和全球极为罕见的原生硅化木化石群。该硅化木化石群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是研究川中乃至四川地区中生代时期地质演化、地理环境变迁、古气候条件、古动植物发育状况及形成机制、产出地层沉积相序变化及演化等课题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5.
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硅化木化石具有分布地域广、数量多、规模大的特点,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国内保存最为完好、以中生代侏罗纪裸子植物为特色,且在东亚和全球极为罕见的原生硅化木化石群。该硅化木化石群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是研究川中乃至四川地区中生代时期地质演化、地理环境变迁、古气候条件、古动植物发育状况及形成机制、产出地层沉积相序变化及演化等课题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6.
宜宾市江安县的怡乐镇的硅化木群主要赋存于体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下段的灰黄色钙质长石砂岩中,根据初步显微观察,硅化木为保存次生木质部的一种松柏类植物。江安硅化木群在研究长江流域古气候、古地理、古生态演化和地壳变动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保护现状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该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研究分析了其保护意义,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5年8月24日,第5次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经审定,又有53处地质公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射洪硅化木、四川四姑娘山、四川华蓥山、四川江油等被列入其中。至此,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已达138处。2005年10月16日,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地质公园推荐评审会,有6家申报单位按评审分数高低顺序进入世界地质公园推荐名单,它们是:泰山、王屋山、雷琼、房山、镜泊湖和南阳。其中雷琼地质公园由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广西北海涠洲岛、广东湛江湖光岩整合而成;房山地质公园由北京房山地区和河北涞源、涞水联合组成。新增53处国家地质公园,增推…  相似文献   

8.
《山东地质》2008,(10):54-54
硅化木,是古代树木经石化以后形成的一类化石,因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得名。自古以来,人们就视硅化木为收藏珍品,陈列于庙宇、园林、博物馆以及收藏家的案头。  相似文献   

9.
《地质论评》1965,23(6):509-509
一九六五年五月,我们于江西抚州坪山村(东经116°28′北纬27°58′)一带进行地质实习时,在中生界侏罗-白垩系火山岩中发现大量大型硅化木。硅化木产于灰白色凝灰质砂岩中,岩层厚度一般6—8米,其分布受该层严格控制,与岩层产状一致,倾向310°倾角24°。含硅化木地段出露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22,(2):312-316
高密度电法作为广泛地用于硅化木勘探的物探方法中的一种。研究其在硅化木勘探中反应出的各种特性,对该方法在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实验在高密度方法的各阶段中选择不同参数进行试验,并将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本实验最终确定了高密度这一方法在该地区硅化木勘探中较为合适参数选择,同时也探讨了此方法对于硅化木勘探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电法作为广泛地用于硅化木勘探的物探方法中的一种。研究其在硅化木勘探中反应出的各种特性,对该方法在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实验在高密度方法的各阶段中选择不同参数进行试验,并将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本实验最终确定了高密度这一方法在该地区硅化木勘探中较为合适参数选择,同时也探讨了此方法对于硅化木勘探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通过X射线荧光、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检测方法分析了延庆硅化木的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2个不同植物种属但在同一埋藏地形成硅化木标本成因相似,其颜色与所含元素种类及含量密切相关.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不同颜色和植物种属的硅化木主要组成物相一致,为SiO2,其他矿物极其微量.2个硅化木标本的红外吸收谱带基本一致,均显示典型的...  相似文献   

13.
北京延庆千家店土城子组中的硅化木自发现以来,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关于硅化木的赋存层位和形成时代一直未有定论,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硅化木广泛发育于土城子组一段和二段的下部,关于其形成时代则自侏罗纪早期至白垩纪早期的论述均有,这种争论显然不利于木化石的保护、科普和进一步深化认识。在千家店土城子组进行的考察结果展现出与前人观点不同的线索。实地考察、剖面测量和年龄测试结果显示:原位埋藏硅化木形成时代应为晚侏罗世早期,赋存层位为土城子组一段下部,而土城子组二段下部的沉积特征反应出当时水位频繁升降,水体能量剧烈变化,火山活动暂时陷入沉寂的沉积环境,较难满足形成木化石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藏北南羌塘坳陷盆地中侏罗世硅化木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在藏北南羌塘坳陷地区中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硅化木,本文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据同一层位中采集的大量孢粉及双壳类化石证明,该硅化木属中晚侏罗世。结合区域地质及含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分析表明,南羌塘坳陷地区中侏罗世晚期属干热-潮温气候,从而深化了对青藏高原中侏罗世晚期气候环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武汉地区晚第三纪三种被子植物硅化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阳逻镇北部发掘的硅化木它们是武汉杜英,武汉猫尾木湖北石梓。这些硅化木的地质年代为晚第三纪。硅化木的发掘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气候比较炎热和潮湿。从树种方面为长江流域新生代的地质,古地理,古生物群演变研究,提供了瓣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6.
硅化木是亿万年前的原始树木被深埋于地下并经二氧化硅交代而形成的一种木化石。它记录并见证了亿万年前的地质变迁和物种变化,兼有化石之科学内涵,美玉之华贵和奇石之美妙。本文阐述了硅化木的主要特征、成因、形成时代以及观赏和收藏意义。  相似文献   

17.
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晚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硅化木,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其属南洋杉型木,并在同一层位中采集了大量孢粉.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简要分析认为,羌塘地区晚侏罗世具干热气候,属全球四大植物分区中的欧洲-中国亚区.显然,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认识青藏高原晚侏罗世的构造演化及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8.
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晚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硅化木,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其属南洋杉型木,并在同一层位中采集了大量孢粉。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简要分析认为,羌塘地区晚侏罗世具干热气候,属全球四大植物分区中的欧洲-中国亚区。显然,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认识青藏高原晚侏罗世的构造演化及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9.
西藏羌南坳陷中侏罗统夏里组硅化木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建清  杨平  陈文斌  陈文西  付修根 《地质通报》2007,26(12):1692-1696
首次在羌南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了硅化木化石,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将地层定为中侏罗统夏里组,硅化木初步定为南洋杉。同时,孢粉组合的特征反映出该区中侏罗世具干旱古气候特点。结合前人晚三叠世硅化木的发现,对羌塘盆地的性质及演化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藏北羌塘盆地上侏罗统中硅化木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晚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硅化木,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其属南洋杉型木,并在同一层位中采集了大量孢粉。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简要分析认为,羌塘地区晚侏罗世具干热气候,属全球四大植物分区中的欧洲-中国亚区。显然,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认识青藏高原晚侏罗世的构造演化及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