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整生产结构,保持海洋捕捞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和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渔业协定的生效,我国海洋捕捞作业区域将越来越狭窄,这对本来就被资源衰退所困扰的捕捞业更是“雪上加霜”。如何转轨定向,调整生产结构,摆脱困境,保持海洋捕捞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我们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洋捕捞业是启东市海洋经济一大支柱产业,在整个渔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由于捕捞船只急剧增加,捕捞强度超越渔业资源再生能力,造成海洋资源严重枯竭,单船产量效益下降,亏本船只增长,严重挫伤了渔民生产积极性和渔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尽快摆脱海洋捕捞业的困境和被动局面,该市改变传统海洋捕捞作业观念,科学地实施多种作业分流,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海洋捕捞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我国海洋渔业半个世纪来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山东省海洋渔业的发展、渔获量的变化、渔船数量及其结构的变化、渔具渔法等情况。指出了山东省海洋捕捞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渔捞努力量过大且结构不合理、渔捞作业方式单一、国际渔业形势严峻等。提出了山东省海洋捕捞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将渔船总功率压缩到 76× 10 4kw,调整结构的具体方案 ;更新木质渔船为玻璃钢渔船 ;适度发展远洋渔船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渔业发展更应注重捕捞、养殖、加工制造及销售等环节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进而加速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程。但是渔业治理体系趋于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水产养殖业、捕捞业忽视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渔业执法过程中也存在程序瑕疵。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水产养殖应当合理运用生态养殖技术,相关部门严厉规制捕捞行为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备的渔业监管体系以促使渔业执法过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有利于我国渔业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洪超 《海洋信息》2006,(1):29-29
2000年以来,荣成市针对近海捕捞资源持续衰退、传统作业渔场大幅缩减对海洋捕捞乃至控个渔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制约的现实,把远洋渔业作为摆脱渔业所面临的困境、实现转产转业的重点之一,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科技进步等措施,力促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我国海洋渔业"走出去",进一步发展远洋捕捞业,文章调查西南大西洋乌拉圭近海双船拖网捕捞的渔具和渔法等,并提出生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双船拖网的渔具包括渔船、网具、纲索和属具,网身采用加目和减目编缝的方式缝合而成;渔法包括放网准备、放网、曳网、起网和网具养护等环节;针对渔场、渔期和捕捞对象,应把握捕捞产量、成本和航次的关系,并结合主捕对象的生活习性,合理规划生产。  相似文献   

7.
我国渔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渔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21世纪,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成为渔业生产的必然选择。从基础渔业——捕捞业和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证了我国渔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业 振兴海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不断的枯竭,深海捕捞已成为发展趋势。文章阐述了发展远洋捕捞的重大意义,对我国远洋捕捞业现状、政策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远洋捕捞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寿光市的拖网作业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长期的生产实践曾经形成了扒贝和拖网两大生产优势,并成为寿光市海洋捕捞的支柱之一。然而,自2000年以来,近海渔场各种捕捞作业发展迅速,捕捞强度增大,作业之间竞争激烈。另外,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大力实施,又限制了寿光市渔船的作业范围。目前因海水污染贝类资源大量  相似文献   

10.
为更加清晰和客观地认知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情况,促进海洋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渔业经济发展,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要内容,从供给规模、产业结构、地区分布、品种结构和生产方式5个方面,梳理我国海洋渔业的供给和结构;分析我国海洋渔业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和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捕捞过度以及海水养殖效率、方式和品种结构不合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发展远洋渔业;转变养殖发展方式,优化养殖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11.
"蓝色粮仓"是包含海产品生产、加工及海洋水产资源环境养护等众多关联产业的集合体,是保障我国粮食和营养安全、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然而,"蓝色粮仓"关联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给近海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制约了我国"蓝色粮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蓝色粮仓"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资源衰退状况严重、近海捕捞难以维持、养殖环境问题突出、水产品安全问题凸显等问题,并提出了控制近海捕捞产量,推进捕捞业转型升级、优化海水养殖模式,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加强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业价值链、加强渔业资源保育工作、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等对策,以求为我国"蓝色粮仓"建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外海远洋捕捞业的迅猛发展和渔业捕捞结构、捕捞品种的大幅度调整,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浙江省温州市水产加工流通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去年全市水产品加工产值达6.8亿元,加工水产品上市量11.7万吨,分别比1992年增长209.1%  相似文献   

13.
在保持近海捕捞“零”增长的前提下,山东省文登市及时转变经营策略,调整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远洋捕捞、近海养殖、水产加工、海洋运输等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1月~4月份,全市在不增加捕捞能力的情况下,实现渔业总收入9.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  相似文献   

14.
“八五”期间,黄渤海区海洋渔业生产在渔业资源没有明显恢复的情况下,认真贯彻国家渔业发展方针,积极搞好产业结构和捕捞作业调整,使海区养殖、增殖产量不断增加,海洋捕捞尤其是近海捕捞产量的比重明显下落,围、流、钓产量有所上升。据统计,1995年黄渤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32.4万吨,比“七  相似文献   

15.
梁铄  秦宏 《海洋科学》2015,39(9):143-148
<正>生产率分析是探求经济增长源泉的主要工具,也是确定增长质量的主要方法,对生产率及其相关指标的核算是制定各部门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海洋捕捞业是我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捕捞强度超过渔业生物资源补充能力,加之由工业发展带来的海域污染日趋严重,造成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进而导致渔汛消失、渔民失业、跨国界渔业纠纷等系列严重问题。因而对海洋捕捞业生产率的研究,具有与其他行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为适应世界海洋新制度,中日、中韩相继签订了渔业协定,其实质是在正式划分海界之前达成的临时渔业作业安排.舟山地方渔业生产受此协定的生成影响,捕捞空间大幅度缩减,近海渔场过于拥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制定优惠的补助金政策,引导捕捞渔船适时拆解,有效地缓解了被动局面,为实施国家海洋战略、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构建海港渔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新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黄渤海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主要问题: 黄海外海渔场面积大幅度缩减 由于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施,我国将失去黄海东部渔场和对马、济州岛渔场等许多传统作业渔场,海洋捕捞产量将大大减少,初步估算在日本水域将减少40万吨~50万吨,韩国水域将减少50万吨~60万吨,合计超过100万吨。在上述渔场作业的近万艘渔船将无处可去,向东再不能自由,向南跨海区受到限制,只能在黄渤海近海作业,给本已超负荷的近海资源增加新的压力,使保护资源、恢复资源变得更加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渔业作业群体的数量明显增多,同时违反捕捞许可到共同管理渔区作业的违法行为也日益严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渔业立法中已经存在明确界定,但是对于法律责任没有具体阐明,严重影响了渔业活动的正常秩序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根据违反捕捞许可到共同管理渔区作业的现状出发,结合渔业法等相关规定,分析增设法律责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完善相关法律责任,细化责任认定;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1 水产品总产量 1992年韩国的水产品总量已达328.9万吨,与上年的298.3万吨相比,增加了30.6万吨,约增长10.3%。据资料表明,除近海捕捞业减产0.7%以外,其他各业均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其中:浅海养殖业增加了20.6%,远洋渔业增加了17.2%,淡水渔业增加了12.5%。 但从不同的水产种类产量来看,在近海捕捞业中,其他水产品类约减少了23.2%。浅海  相似文献   

20.
海底管线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生命线。近海捕捞作业区遍布着纵横交错的海底管道网,且不断受到来自近海捕捞渔船的抛锚碰撞、拖网撞击及拖拽威胁,近年来频繁发生近海区海底管线的受损事故。研究近海捕捞作业对海底管线的影响,开展海底管线在捕捞作业方面的风险评估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近海捕捞作业对海底管线的两种损伤情况作概率计算和严重度分析,建立风险概率和损害等级的关系,得到风险评估矩阵,探讨近海捕捞作业区海底管线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此方法可探讨的概率和严重度计算方法对近海区海底管线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