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古月  陈葆德  董广涛 《气象》2013,39(2):137-145
利用RegCM3区域气候模式,试验研究了15、30、45和60 km 4个分辨率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生成特征.结果表明,RegCM3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模拟能力受分辨率的影响.分辨率的简单提高,并不一定会使模式的模拟能力有所改善.模式在30 km分辨率下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及频数变化的模拟能力最强,在60 km分辨率下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空间分布的模拟能力最强,在15 km分辨率下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频数空间分布及频数变化的模拟能力最弱.对比分析不同分辨率下热带气旋的生成过程表明,热带气旋生成前期,β中尺度涡旋没有发生合并,对流层中低层水汽含量不足是导致模式在15 km分辨率下模拟热带气旋生成频数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在不同资料集上的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分析中国气象局(CMA)、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JTWC)和日本RSMC Tokyo台风中心(JMA)台风资料频次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和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资料中心的热带气旋(TC)、台风(TS强度及以上的TC)生成数的气候值存在一定的差异,热带气旋生成数的差异较为明显,台风生成数的差异相对要小,CMA资料中热带气旋、台风生成数相对偏多;CMA与JTWC间热带气旋生成数年际间变化差异显著而难以忽略,其差异主要来自TD生成数的明显不同;三个中心关于台风生成数的一致性比较好,其中JMA台风资料与另外两个中心资料间的一致更好;CMA与JTWC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的周期变化间无明显差异,但年代际间变化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1990年代的反位相;台风生成数资料可能在1960年代后期存在非均一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兴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CD产品数据的生成、发送流程,从数据生成、软硬件的设置、网络设置等方面分析总结了由于雷达基数据不正常、格式转换或RPG生成产品不正常、RPG生成产品不全、产品总数不符合规定、网络原因造成的产品缺失等原因所造成的产品数据缺报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逐一提出了相应的检查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南海及其毗邻海域是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重要生成源地,提前和精准预测TC生成,是进行TC路径、强度变化和风雨预报以及减轻TC危害的前提。回顾梳理了近年来有关于TC生成的环境要素、物理机制、主要天气环流形势的相关研究进展。初步分析了TC初始扰动在有利环流背景条件下,菲律宾群岛地形动力作用对于南海及其毗邻海域TC生成的直接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一些与地形动力作用有关TC生成方面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各月台风生成个数将180°E以西的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生成的低气压,当其所及范围内最大风速达到34海里/小时(即17.2米/秒)以上时,便定义为台风。各月台风生成个数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台风生成个数的年平均值是27.0,8月最多为5.5个,其次9月为4.9个和7月为4.1个,最少是2月仅有0.3个。台风各年生成个数和当年在15°N以北地区所生成的个数有着密切的相关,其相关系数达到0.82(见图1),而和15°N以南地区生成的台风个数相关系数仅有0.56。因此,台风各年生成个数之多寡,主要是由15°N以北的较高纬度洋面生成个数来决定的。图2表示了1951—1977年间台风在各海域的生成个数。每隔5个纬度,5个经度进行划区。由图2可见,台风生成个数较多的海域是10—20°N,  相似文献   

6.
热带气旋生成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气旋可以造成严重自然灾害。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热带气旋生成问题成为当前国际热带气旋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和难点。从热带气旋生成的环境条件、大尺度扰动源、重要物理机制和热带气旋生成期的定义等几个方面,较系统地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热带气旋生成相关研究的主要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关于热带气旋生成过程中多尺度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新成果,并提出当前亟需研究的一些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季风槽内热带气旋生成的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心艳  端义宏 《气象学报》2011,69(6):990-1000
利用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所提供的热带气旋(TC)、热带扰动、TBB、QuikSCAT观测风场和NCEP再分析风场等资料,统计了生成于季风槽内的TC(MTC),归纳了与MTC生成有关的季风槽主要模态,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季风槽模态下MTC生成的基本规律及其生成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活动的时空特征.结...  相似文献   

8.
利用卫星云图、NCEP资料和MICAPS系统提供的实况资料和物理量等,对2008年7月23日江苏北部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200 hPa中尺度反气旋环流的形成,配合500 hPa西南急流左侧切变线生成以及边界层925 hPa锋生与西南强风带或西南急流左侧中尺度低涡生成,有利于MCC生成和发展;925 hPa以下边界层10.7 m·s-1·km-1强风速垂直切变的形成.配合边界层正涡度中心生成、对流层高层辐散增强,是激发MCC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850 hPa江苏中北部MPV1≤-0.5 PVU的中尺度对流不稳定中心的生成,配合北方MPV2≥0.6 PVU湿斜压场纬向高值带的生成和稳定,有利于江苏北部地区中尺度强对流系统重复出现和MCC生成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变化对台风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40  
王慧  丁一汇  何金海 《气象学报》2006,64(3):345-356
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特征及其季风槽结构对台风生成的影响。当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增强并向东扩展使季风加强时,西北太平洋的风速垂直切变、高低空辐散风、湿度和海温等都对台风的生成产生有利的影响,台风数明显比季风槽弱时多。而且对台风生成的位置也有很大的影响,即季风槽强时,台风的生成位置偏东,季风槽弱时台风的位置偏西。这表明西北太平洋夏季风主要是通过季风槽活动影响台风的生成。而夏季风的强弱对台风也有影响,在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活跃阶段,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强时,台风生成的比较多,夏季风中断时台风生成的比较少。西北太平洋夏季风通过季风的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也有显著的影响。季节内振荡对台风生成的影响主要以30—60 d振荡为主。在这种低频振荡对流活动的湿位相时期台风生成个数明显多,干位相时期台风生成的少。而且低频振荡的西风位相也有利于台风生成,在东风位相时生成的台风少。另外,还研究了多台风期西北太平洋夏季的特征(群发性),发现在这些时期,存在强的季风槽,弱的垂直切变与充足的水汽供应。这表明西北太平洋台风时空的群发性与夏季风活动的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背风气旋     
1 引言强西风带通过的主要山脉背风面是温带气旋生成频繁的地区,其中著名的有欧洲阿尔卑斯山和北美落基山背风气旋的生成。在东亚、蒙古和我国东北地区存在着显著的次生气旋产生、发展的过程。图1是东亚气旋生成频率(1958—1987)的统计结果和相应山脉地形的主要特征(早期的分析可见Chung等,1976)。显然,这类气旋生成频率极大值的  相似文献   

11.
雾对我国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公路、航空和水运等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雾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降低雾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已成为交通管理和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通过分析雾的发生特点及雾的时空分布特征,针对雾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提出从加大能见度监测仪设置密度、提高交通气象预报精度、制订严格的高速公路雾天交通运行规定、加强和完善雾天交通预警系统等几个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雾对我国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下的自动雨量站资料显示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敏  周昆  李柏 《气象科技》2007,35(2):299-302
阐述了自动雨量站资料显示分析软件系统在功能上的要求,在客观分析当前主要做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一套新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应用ISAPI(网络服务应用程序接口)技术,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下实现了资料检索、矢量图形绘制、客观分析和等值线绘制等功能。详细介绍了矢量图形绘制、客观分析方法以及流域雨量图绘制等在系统开发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并且提供了实现方法。不使用任何第3方软件,该系统便于升级和推广,为科学、高效地应用自动雨量站资料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雷达等射束高度图制作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志  刘文文  黄美金 《气象》1999,25(11):47-49
结合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雷达等射束高度图(也称为雷达有效地理视距图)制作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影安全作业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介绍了使用AutoCAD绘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安全射界图的步骤及方法。使用AutoCAD可以快速、精准地实现安全射界图绘制,操作比较简单,容易上手,特别是在控制比例、精确定位方面有其它制图软件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VB的电视天气预报等值线绘制分析软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基于VB开发的运行于windows环境下电视天气预报等值线绘制、分析软件的设计.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界面简洁、使用方便.详细描述了矩形网格等值线绘制、等值线控制点调节(控制点选择、移动、增加,删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M1CAPS第4类格点数据.生成等值线动画脚本文件,借助weather 3D平台表达天气演变过程.实践证明该软件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Surfer 8.0和G rads(v1.8L11版本)两个等值线绘制软件的功能,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可采用不同的绘图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埃玛图微机制作及对流有效位能的计算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该文阐述了微机制作简化埃玛图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与对流密切相关的大气能量参数CIN、CAPE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两个实例,并对文中设计的大气能量计算方案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一个实例详细介绍了利用 Gr ADS绘图系统绘制具有不规则边界的站点资料等值线的方法 ,使站点等值线的绘制变得简单易行 ,图形输出更为美观。并对 Gr ADS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宛公展  刘锡兰  刘月昆 《气象》1997,23(4):51-54
该文提出了在显示器分辨率为EVGA的计算机屏幕上,绘制气象要素时间变化曲线的思路,给出了在同一显示屏上,开设多个显示窗口,模拟动画,图形局部放大,不同类别图象窗口快速切换等技巧,可供基层台站在业务工作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以绘制广西雨量等值线图为例,介绍利用GrADS处理站点资料、绘制热带气旋路径的方法,以及介绍开发自定义背景地图文件的关键技术。通过使用背景地图文件,可大大简化绘图程序,并实现将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添加到分析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