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0年11月9日18时43分42秒松潘漳腊附近发生6.7级强烈地震,仪器测定震中位置为北纬32°42′,东经103°42′。震源深度20公里。震源机制参数:A 节面走向北47°东,倾向南东,倾角60°,顺时针扭动;B 节面走向北41°西,倾向南西,倾角88°,反时针扭动;主压应力方向北89°东,仰角19°。极震区位于漳腊南东侧,震中烈度Ⅸ度,宏观震中位置为北纬32°47′;东经103°40′,宏观震源深度7公里,地震使6个公社受害,面积达31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都昌庭 《高原地震》2001,13(1):66-66
20 0 0年 4月 1 5日 1 7时 3 2分在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发生了 5 3级地震 ,微观震中 ( 3 3°1 8′N ,95°1 8′E)。震后收集了全国基准台网及青海省台网记录有P波初动符号的十个台站的资料 ,作出了该震的震源机制解 ,见图表 ,初动符号矛盾比为 2 0 %。从震源机制解看出 ,该震是近NS向受压 ,近EW向受张 ,走滑性逆冲错动。 表 1杂多 5 3级地震源机制参数    节面Ⅰ        节面Ⅱ      P轴    T轴    B轴   矛盾比走向倾向倾角走向倾向倾角方位仰角方位仰角方位仰角1 4 3° 2 3 3° 62° 55° 3 2 5° …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地震局台网测定 ,2 0 0 3年 1 2月1 0日 1 2时 38分 (北京时间 )在台湾地区( 2 3 1°N ,1 2 1 4°E)发生了MS=7 0地震。我们利用CDSN的 7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初步反演了该地震的震源参数 ,结果如下 :最佳双力偶解 :节面Ⅰ走向 4 9°,倾角79° ,滑动角 1 6 6°;节面Ⅱ走向 1 4 2° ,倾角76° ,滑动角 1 1°。应力轴 :T轴方位 5° ,仰角 1 7° ;N轴方位 1 93°,仰角 72° ;P轴方位 96° ,仰角 2°。标量地震矩 :M0 =8.3× 1 0 19N·m。矩震级 :Mw =7.2。图 1 震源机制的几何表示2003年12月10日台湾7.0级地震震源参数@许力生$中…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2年 7月1 1日 0 7时 3 6分 ( UTC)在我国台湾地区( 2 3 .7°N,1 2 2 .2°E)发生了 MS5.9地震。我们利用 CDSN的 6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初步反演了该地震的震源参数 ,结果如下 :最佳双力偶解节面 :走向 1 0 4°,倾角 79°,滑动角 1 78°;节面 :走向 1 94°,倾角 88°,滑动角 1 1°。应力轴T轴 :本征值 1 .9,方位 59°,仰角 9°;N轴 :本征值 0 .4,方位 2 0 2°,仰角 79°;P轴 :本征值 -1 .7,方位 3 2 8°,仰角 7°;标量地震矩 :M0 =1 .0× 1 0 18N· m。矩震级 :MW=5.9。图 1 震源机制的几何表示2…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2年北京时间 3月 3 1日 1 4时 52分在我国台湾地区 ( 2 4.4°N,1 2 2 .1°E)发生 MS7.5地震。我们利用 CDSN的7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初步反演了该地震的震源参数 ,结果如下 :最佳双力偶解节面 :走向 2 3 9°,倾角 49°,滑动角 91°;节面 :走向 58°,倾角 41°,滑动角 89°。应力轴T轴 :本征值 0 .92 ,方位 1 62°,仰角 86°;N轴 :本征值 -1 .1 1 ,方位 59°,仰角 1°;P轴 :本征值 -5.3 1 ,方位 3 2 9°,仰角 4°。标量地震矩 :M0 =2 .8× 1 0 2 0 N· m。矩震级 :MW=7.5图 1 震源机制的几何表示2002年3…  相似文献   

6.
利用CAP(cut-and-paste)法反演2014年2月23日重庆荣昌ML3.8地震震源机制,得到震级MW为3.04,节面Ⅰ走向46°、倾角44°、滑动角74°,节面Ⅱ走向247°、倾角48°、滑动角104°,P轴方位147.25°、仰角-2.09°,T轴方位46°、仰角-78.76°,表明该地震是带走滑分量的逆冲型地震。CAP测定的这次ML3.8震源深度为3km,在盖层内,震源机制解中节面Ⅱ走向、倾角与震中附近的一条深度为1700m走向为SW230°倾向NW,倾角约45°的“腹底”逆断层基本一致。震中位于荣昌天然气田,附近有几口废水回注深井,曾发生大量的注水诱发地震。本次地震亦有可能是在区域主应力场的作用下,注水后岩石的孔隙发生变化触发了盖层内“腹底”断层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1987年1月6日凌晨,新疆拜城县境内发生5.9级中强地震。据区内地震台网测定其地震参数为:发震时间1月6日06时52分47秒。 微观震中 北纬41.9° 东经81.2° 震源深度 12公里 这次地震于奎屯、伊宁、新源、库尔勒、轮台、巴楚、阿合奇、乌什等地均不同程度有感,震动范围长轴长860公里、短轴51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宏观调查结果,地震发生在拜城县城西北40公里的山区,宏观震中取极震区等震线的几何中心,地理座标为北纬42°02.5′、东经81°29′,震源深度11公里;极震区烈度为Ⅵ度,包括水泥厂、电厂、羊场煤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2年 5月 1 5日北京时间 1 1时 46分在台湾苏澳以东海域( 2 4.5°N,1 2 2 .1°E)发生 MS6.5地震。震中距苏澳约 2 5km,距台北约 80 km。据报道 ,福建、浙江部分沿海地区有震感。我们利用 CDSN的 6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初步反演了该震的震源参数 ,结果如下 :最佳双力偶解节面 :走向 1 0 9°,倾角 84°,滑动角 3°;节面 :走向 1 9°,倾角 87°,滑动角 1 74°。应力轴T轴 :本征值 4.8,方位 3 3 4°;仰角 7°;N轴 :本征值 -0 .4,方位 1 68°;仰角 83°;P轴 :本征值 -2 .9,方位 64°;仰角 2°。标准地震矩 :M0 =…  相似文献   

9.
用震源机制解确定东北地区地壳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强震震源机制资料和区域小震平均解给出了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应力场的分布。由多个震源机制的平均结果得到,东北南部地区(42°30’以南)主压应力方向为NE70°。东北中部地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南部)主压应力方向近似NE100°,它与深源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一致,可能该区应力场分布受深源地震影响,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北部)主压应力方向为NE58°。东北地区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仰角大多数小于30°,表明该区以水平应力为主。由震源机制结果也讨论了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断层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月24日新疆乌什县英阿瓦提西北约十公里处发生较大中强地震,其简况如下: 一、地震参数发震时刻:16时09分18秒(北京时间)震级:Ms=6.4级(全国台网)仪器震中:北纬4°26.5′,东经79°17.5′宏观震中:北纬41°26′50″,东经79°17′40″震源深度:10—12公里  相似文献   

11.
1973年2月6日18时37分5秒,在北纬31.5′;东经100.4°处发生了一次7.9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Ⅹ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源机制解第一组节面,走向北65°西,倾向南西25°,倾角85°,错动力倾角3°,反扭;第二组节面,定向北25°东,倾向南东65°,倾角81°,错动力倾角5°,顺扭。主压应力方向北70°东,倾角3°;主张应力方向北20°西,倾角10°。  相似文献   

12.
2001年7月11日甘肃镜铁山5.4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刘旭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1年 7月 11日 0 5时 4 1分 3.8秒 ,甘肃省镜铁山发生了MS5 .4地震 .经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测定 ,该次地震震中位于 39.2°N ,98.0°E ,震源深度 10km .作者收集了甘肃及青海地区共 2 6个地震台站的P波初动资料 ,求出了该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见表 1和图1.表 1  2 0 0 1年镜铁山MS5 .4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参数 A节面B节面 应力轴参数 P轴B轴T轴倾向 2 2 0° 13 0°方位角 2 65° 2 10° 175°倾角 86° 82°仰角 90° 0° 90°   矛盾比 :0 .0 36图 1  2 0 0 1年 7月 11日甘肃镜铁山    5 .4级地震震源机制解Fig…  相似文献   

13.
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9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0年 6月 6日 1 8时 59分 ,甘肃省景泰发生了MS5.9地震 .经甘肃省监测台网测定 ,该次地震震中位于 3 7. 0°N ,1 0 3 . 9°E ,震源深度 1 5km .作者收集了甘肃及青海地区共 2 5个地震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 ,求出了该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见表 1和图 1 .矛盾比为 0 .2 8. 表 1 震源参数节面A节面B节面应力轴P轴B轴T轴倾向 2 72° 1 88°方位角 2 3 5° 1 71° 1 3 4°倾角 82° 56°仰角 1 8° 54° 3 0°图 1 震源机制解Fig. 1 ThefocalmechanismofJingtai     MS5. 9earthq…  相似文献   

14.
5月26日正午(当地时间),日本本州北部西海岸附近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并引起海啸。据日本气象厅测定,这次地震为里氏7.7级,震中在秋田县海面距男鹿半岛100公里处,北纬40°25′,东经138°5′,震源深度约10公里。日本西北部沿海300公里范围内强烈有感,南朝鲜、苏联部份地区也有震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艾献[1]介绍的方法,根据16张WWSSN台记录的垂直向P波波形记录反演求得1974年8月11日发生的乌恰M_s=7.3地震的震源参数为:破裂持续时间3.0秒;震源深度26公里;地震矩3.7×10~(27)达因·厘米。震源饥制解是:(1)λ=-2.4°,δ=83.6°,θ_s=32.8°;(2)λ=-173.6°,δ=87.6°,θ_s=302.6°,主压应力轴为近南北水平方向。结果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走滑并兼有逆冲分量的短暂破裂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 1986年7月10日9时15分,在四川省盐源县黄草乡发生了M_S=5.1级地震。微观震中:北纬27°25′,东经101°27′。震源深度15千米(西昌地震中心站定),宏观震中在盐源县黄草乡附近,即北纬27°19′,东经101°20′。震中烈度Ⅵ度。有感范围:东到盐源县右所,西到盐源县左所,南到渡口,北至木里。  相似文献   

17.
禄劝地震概况及预报 1985年4月18日在北纬25°51′、东经102°49′云南省禄劝县发生了M_s6.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km。 震源机制解为: 节面A:走向213°,倾向北西,倾角70°  相似文献   

18.
选择北纬38°—41°30′,东径114°20′—120°20′范围为模拟地区,其中包括12条断层和一个硬块体,假定断层为不抗拉介质,在压应力作用下能承受剪应力。采用物理非线性有限单元法,模拟上述地区在压应力作用下的地震孕育过程。为了简化计算,化为平面应变问题。数学模拟结果与地形变和震源机制等资料较吻合,本文的主要结果为:(1)唐山地震孕育过程中区域应力场的时间变化。(2)唐山地震孕育体的形成过程。(3)震前主应力轴的旋转。(4)唐山地震的初始破裂区。(5)地温变化在大震发生中的突变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前言     
1986年7月10日9时15分,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为5.1级(四川省地震台网定为4.7级、国家地震局《震情》31期公布震级为5.0级),微观震中:北纬27°25′,东经101°27′,震源深度15千米;宏观震中:北纬27°19′,东经101°20′。即盐源县黄草乡一带。震中烈度Ⅵ度。盐源县右所、左所及  相似文献   

20.
应用震源机制解分析依兰-伊通地堑北段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震源机制解分析了依兰-伊通地堑断裂北段的汤原-萝北段的构造活动和现代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活动受地堑构造控制,NW向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主压应力轴优势分布方向为NE50°~70°,仰角4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