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天然草地牧草产量遥感综合监测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利用天然草地牧草光谱观测资料、牧草产量资料、气象资料和NOAA/AVHRR资料,建立了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光谱植被指数和卫星遥感监测模型、气监测模型,提供及时准确地掌握牧草产量变化的科学手段。建立了天然草地牧草产量遥感预测模型及气象预测模型,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不同时效的卫星遥感预测结果和气象模型预测结果。气象模型精度较高,但气象站点有限,往往以点代面;遥感技术宏观性强,空间信息丰富,可以弥补气象模型的不足;两者既可以互相验证,又可以取长补短。1995年以后服务表明,这些模型达到牧业气象业务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当前农业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的产品粗放,服务手段单一,基层农气服务人员及农气专家参与程度低,缺乏为农户尤其是农业大户提供精细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产品服务能力,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服务模式.该模式既考虑到方便、快捷地收集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信息,又考虑到不增加业务工作人员的投入,设计了方便的系统和工具,吸引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人员、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农技专家等多方协作参与,实现了信息互联共享,高效智能地为农业生产企业或个人提供精细化、智慧化、专业化的农业气象服务,并在重庆成功地进行了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重庆地区的精细化、智慧化和专业化的农业气象服务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根据目前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存在的用户交互能力不足、信息显示方式单一等问题并结合用户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系列适用于气象业务的气象发布方法,并实现了基于Flex和WebGIS的综合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使用Flex技术进行平台的总体构建,使用SuperMap公司提供的SuperMap IServer Java6R作为WebGIS服务进行二次开发,使用Java技术进行数据库的操作,构建了一个表现能力丰富、反应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4.
仰角、斜距和距高比测量结果是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评估的重要内容。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三维模型,以大范围、高精度、高清晰的方式全面感知复杂场景,直观反映障碍物外观、位置、高度等属性,可提高测绘效率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由稳定的低空飞行器、检定合格的数码相机、卫星导航定位模块以及三维模型处理软件组成的倾斜摄影测量系统,以气象观测站为中心,采用Smart3D软件进行空三加密和三维建模,并自动寻找最佳视角影像,根据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相关国家标准识别并量算探测环境区域内的障碍物几何参数,可实现自动化辅助评估。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农业遥感等数据平台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有关农业遥感大数据服务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作物类型精准识别、作物产量估产机理研究以及遥感大数据研究面临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气象保障大数据的尺度转换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中遇到的问题。该平台的建立需要全面整合专家智慧、遥感技术、大数据、服务方式等研究理论和技术,将深刻改变农业遥感应用模式,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推动农业、气象等综合信息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遥感影像与GIS的宝兴县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面调查数据与遥感影像提取生态系统类型,充分利用气象数据、地形地貌数据、土壤类型数据等相关地理数据,针对宝兴县的实际情况,应用生态系统服务和交易综合评估模型,评估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服务功能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现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计算与评估分析。研究成果及数据可以为宝兴和相似地区的生态系统科学管理、保护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单频GPS接收机作控制测量的气象改正问题作了研究。分析了气象改正对各分量的不同影响,得出它对平面坐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要得出高精度的高程必须进行最佳的气象改正。分析了平均、逐点、缺省值和局部模型4种气象改正方法,得出局部模型是较好的气象改正方法。最佳的气象改正方法是在局部模型的基础上,加上数学模型误差及异常气象因素的改正  相似文献   

8.
基于Google Maps设计和开发了气象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利用Google Maps API,以B/S方式灵活地实现了气象全球眼视频监控;实现了气象全球眼站点信息的叠加显示,对气象全球眼站点按高山、公路、沿海、航道、城市等分类进行浏览,气象全球眼视频的显示和查询等功能;为气象预报预警等提供了实时的资讯,也为浙江天气网、浙江气象影视及气象专题提供了丰富的视频信息和图像信息,大大增强了防灾减灾等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模拟出不同时刻覆盖我国内陆区域的气象数据,基于网格法建立了气象数据模型,并在网格点上分别建立了静态的均值模型和动态的日变化函数模型;从多角度对仿真得到的气象参数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了模型的精度情况及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模拟的我国绝大部分区域的气象数据接近于实测值,即使是在模型精度相对较低的西藏地区,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流层延迟改正计算的精度。因此可为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提供更好地气象数据支持,并最终为提高我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精度的应用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基于WebGIS的气象图像数据服务系统。通过对气象图像数据跟GIS地图紧密结合的分析,将所需地图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入库。对于不带空间参考的气象图像数据,以Microsoft.NET为开发平台,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了图像数据跟地图数据配准的应用程序,生成了带投影坐标等空间参考的气象图像数据。然后采用ArcGIS Server构建了气象图像数据查询显示平台,主要包括地图服务的发布与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大数据量并发,以及安全策略等,完成了基本地图操作、气象图像数据的查询显示、动画和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实现了气象图像数据在WebGIS环境下的发布、查询和分析,为公众了解气象图像数据和预报员制作气象预警预报提供了一个气象信息辅助决策平台,也便于结合地形进行各种气象分析。  相似文献   

11.
据遥感影像揭示,除气象因素外,黄河与淮河洪泛形成主要受近代和现代活动构造控制。据分析,黄河下游现行河道存在一定程度隐患,部分河道稳定性较差,淮河中上游地区是现代沉降区,洪水壅滞难泻,对京九铁路及黄淮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2.
基于MODIS-NDVI数据分析澜沧江流域生长季植被NDVI时空特征和变化趋势,结合地形数据、气象站点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利用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植被NDVI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17年澜沧江流域生长季植被NDVI均值为0.592,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波动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0.09%/10年;2) 2000-2017年澜沧江流域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植被NDVII总体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高于累积降水量;3)澜沧江流域生长季植被NDVI驱动因子分析表明,气候驱动中以气温降水联合驱动为主,流域植被NDVI变化整体为非气候驱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做出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部署,对云南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气象服务于高原特色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建设目标与原则,明确了包括机构设置、观测体系、业务体系、专项服务、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在内的主要建设内容,提出了整体行动路径与分阶段的实施步骤,对气象服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出了整体的规划.  相似文献   

14.
气象卫星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乃锰  谷松岩 《遥感学报》2016,20(5):832-841
回顾了国际气象卫星和中国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综述了气象卫星在图像解译、定量产品应用和数据同化方面的成就以及辐射校正技术的进步。围绕大气科学,特别是数值天气预报对天基观测的需求,展望了未来气象卫星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more than 150 different printed newspaper weather forecasting maps, representing 91 global,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daily news periodicals from 33 countries in 4 continents. The classification attention focused both on the character of the localizing background layer of the analysed maps as well as on the meteorological thematic layer. The results identify 12 types of background localizing maps and 47 used types of presentation of meteorological forecast information, only 19 of which were used repeatedly in more than one newspaper. All the findings were documented on comparable cartographic models. Conclusions suitab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re demonstrated in the discussion.  相似文献   

16.
风云气象卫星主要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世浩  邱红  马刚 《遥感学报》2016,20(5):842-849
近20年来,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完成了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从第一代到第二代、从单一探测到综合探测、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定量化的发展目标,风云卫星数据预处理、产品生成、数据应用技术取得全面进步。在地理定位方面,通过发展自主的地理定位算法,持续优化算法精度,业务定位精度提高到1个像素。在辐射定标方面,发展了基于月球订正的星上内黑体定标算法、深对流云定标、月亮定标和交叉定标等算法,建立了综合定标系统,太阳反射波段平均定标偏差小于5%,红外通道平均定标偏差小于0.5 K。建立了风云气象卫星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体系,具备数十种大气、陆地、海洋、空间天气定量遥感产品生产能力,部分产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通过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严格测试评估,在国际顶级数值预报模式中得到同化应用,标志着风云气象卫星部分仪器数据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虽然中国风云气象卫星观测体系基本形成、观测精度不断提高、业务服务能力日趋增强,但仍存在仪器稳定性差、探测能力有限、探测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风云气象卫星未来发展需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合理的多星综合观测体系,重点是优化高中、低气象卫星轨道配置方案,建立多星联合组网观测体系,增强全球监测能力,提高时空分辨率;(2)提高探测精度,包括发展高精度星上定标系统,提高观测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发展先进的卫星数据处理和产品反演算法等;(3)增强探测能力,重点是加强新型探测方法、探测技术研究,逐步实现对气象全要素的遥感探测,(4)增强应急响应能力,提高短时强对流等灾害天气监测能力;(5)提高卫星观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满足气候变化研究的需求;(6)增强多源数据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气象卫星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7.
合成孔径雷达(SAR)因其对地观测全天候、全天时优势,成为多云多雨天气限制下洪水动态监测中不可或缺的数据来源之一。由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的兴起和短重访Sentinel-1数据的可获取性,洪水监测与灾害评估目前正面向动态化、广域化快速发展。顾及洪水淹没区土地覆盖变化的复杂性和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基于时序Sentinel-1A卫星数据提出了针对大尺度范围、连续长期的汛情自动检测及动态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图像二值化分割时序SAR数据实现水体时空分布粗制图,逐像素计算时间序列中被识别为水体候选点的频率。然后,利用Sentinel-2光学影像对精度较粗的初期SAR水体提取结果进行校正,得到精细的水体分布图。最后,针对不同频率区间的淹没特点,采用差异化的时序异常检测策略识别淹没范围:对低频覆水区利用欧氏距离检测时序断点,以提取扰动强度大、淹没时间短的洪涝灾害区;对高频覆水区利用标准分数(Z-Score)检测时序断点,以提取季节性水体覆盖区。在GEE平台上利用该方法,实现了2020-05—10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域洪水淹没范围时空信息的自动、快速、有效监测,揭示了不同区域汛情发展模式的差异性。本文提出的洪水快速监测方法对大尺度下的汛情动态监测、灾害定量评估和快速预警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很多测站不能提供实测气象数据的情况,本文对两种高精度的GPT系列经验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两种模型获得的经验气象数据及对计算可降水汽非常重要的ZHD的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GPT2w模型的精度要高于GPT2模型,且在无实测气象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GPT2w模型来进行GNSS水汽反演。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建库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的要求和GIS建库的特点,研究了建立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的数据库和评价模块的具体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海南省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结果表明利用GIS的建立生态质量评价数据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2019年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河长制的工作内容为导向,全面研讨区域内水污染空间分布规律、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性。依据专题地图理论,探讨以专题地图方式进行可视化表达的方法,建设性地提出了从数据处理分析到制图可视化的研究思路,并设计绘制了黄河流域水环境专题地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