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地理空间中不同分层抽样方式的分层效率 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地理空间对象中分层抽样的效率受抽样总体的空间相关性特征限制,分层效率的提高源于两个方面,一是 抽样总体的空间相关性会使分散的样本布局精度得到提高,二是先验知识使层内方差变小,只有在空间相关性特 征较强时,追逐先验知识的分层方式才会比任意分层方式具有更好的分层效率,当空间相关性较弱时,知识分层并 不会比任意分层得到更高的抽样精度,地理空间相关性特征对分层抽样设计有重要影响,而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 被忽视。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抽样方法以山东省1985 年和1995 年细小非耕地地物面积比例的抽样调查为例分 析了空间相关性特征对不同分层方式抽样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地理空间对象中分层方式的优化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2.
区域土壤空间抽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空间抽样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是寻找具有空间相关性的不同资源和调查对象的最适宜抽样设计方案的重要手段.该文以广东省增城市土壤铬含量为空间要素,分别采用空间简单随机抽样、空间分层抽样和三明治抽样3种方法进行抽样;为便于比较3种方法的抽样精度,设定相同样本容量,采用Kriging插值对抽样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在较为丰富的先验知识的情况下,三明治空间抽样方法所抽样点在预测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情况时得到的克里格估值误差最小,是一种抽样精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的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3.
利用GIS技术,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将传统的抽样思路与空间信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空间的"动态抽样框"编制技术,进行空间分层抽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一套基于GIS的空间抽样流程。以北京市农村区域为例进行全市人均农业总产值的抽样调查,通过对人均农业总产值因子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到空间聚类结果;经过总体样本量的估算和空间动态抽样框的生成,进行空间分层和样本分配,并最终在每个分层中实施抽样。其结果为:动态生成"高-高集聚"、"低-低集聚"、"高-低集聚"、"低-高集聚"和"分布不明显"5个抽样框,并最终通过空间分层抽样流程得到北京市人均农业总产值的抽样调查结果为3.580万元,抽样误差的允许范围为±0.3861万元。  相似文献   

4.
旅游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应用规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问卷调查法是旅游研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应用问卷调查法往往存在规范性不足的问题。本文以国内四大核心期刊的468篇涉及问卷调查法的旅游研究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对问卷调查研究中的问卷设计、样本代表性、统计分析等方面的梳理分析,发现问卷调查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①问卷设计规范意识不强,缺乏对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和问卷的试测与修正的必要描述;②样本的代表性不明,缺乏对抽样方法、问卷回收率、样本规模确定的必要说明;③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与调查目的不匹配,缺乏对数据信度与效度的检验。本文据此及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提出了旅游研究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规范。  相似文献   

5.
利用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和2013年、2015年和2016年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类型湿地信息,辅以地面验证,研究基于网格空间抽样调查的湿地面积估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的湿地分布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利用210个4 km×4 km的抽样网格单元,估测得到的宁夏全区湿地总面积为21.85×104hm~2,大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相关结果(20.72×104hm~2),预测精度和抽样精度分别为94.53%和99.78%,可靠性较高,但是抽样精度随着湿地抽样面积比例的下降而降低;在宁夏的5个地级市中,吴忠市的湖泊和沼泽面积都相对最大,利用吴忠市61个4 km×4 km大样地网格的前后两期湿地斑块数据,预测2016年吴忠市的湿地总面积为52 320.67 hm~2,比2013年净增了731.78 hm~2,总预测精度为98.58%。湿地空间抽样方法的抽样效率较高,湿地面积总体预测精度较好,降低了遥感影像购买和使用成本,减少了湿地斑块区划工作量,提升了湿地变化的动态监测能力,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认知理论是传统地图制图学领域的基础理论,该理论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机理和表现方式值得探讨.在分析空间认知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规律及当前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认知模型.同时,结合提出的空间认知模型理论详细论述了空间认知理论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空间信息表达方式中的应用及效果,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该理论的应用领域、扩展了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信息的表达力度.  相似文献   

7.
遥感影像混合像元分解及超分辨率重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遥感应用的深入.传统将遥感影像像元当作纯净像元的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已经被广泛认识到,混合像元分解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成为遥感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混合像元分解及超分辨率影像重建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根据超分辨率影像重建的主要流程,分别回顾了混合像元端元类型选择,端元丰度分解和超分辨率影像的重建,并对相关模型和技术给出了总结和评价.端元类型选择是确定在影像范围包含的纯净地物类型,重点介绍了基于统计学和几何学的两种方法.端元丰度估计是目前该领域研究最多的方向之一.集中了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可变端元分解和盲源分解作为2种效果较好的方法在文中作了详细的回顾和评价.空间自相关性是对丰度估计的结果进行超分辨率重建的主要理论基础,如何在丰度约束条件下最大化空间自相关性是大多数基于混合像元分解超分辨率重建的目标.最后,文章在总结目前混合像元分解及超分辨率遥感影像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展望,指出考虑混合像元形成机理、综合多种模型及先验信息将有助于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超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Agent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LUCC模型应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基于Agent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ABM/LUCC)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首先指出ABM/LUCC模型提出的背景,并对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其次,重点论述ABM/LUCC模型的主要研究问题以及该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农业土地利用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分析总结目前模型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模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插值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7,自引:8,他引:69  
资源管理、灾害管理、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全球变化研究的需要强化了部分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插值研究的重要性。这些要素空间插值的核心是建立充分逼近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函数方程。对于给定的区域与要素样本值 ,插值函数可以有多种模型形式。各类模型的精度受其理论基础、模型算法、时空尺度效应、样本数据属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对国际主要插值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文章认为各类模型插值精度的差异缘于模型对插值要素空间变异性与空间相关性的反映 ,具体应用中 ,只有对已知样本数据进行变异性与相关性分析才能选出适当的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介绍了测绘技术在长城资源调查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广西果化岩溶区土壤电导率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尹辉  李晖  蒋忠诚  杨奇勇 《中国沙漠》2014,34(3):786-794
应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将土壤电导率室内布点和实地监测相结合,研究广西果化岩溶区土壤电导率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各深度土壤电导率的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呈弧状、条带状和斑状分布,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趋势;各深度土壤电导率的最小空间变程为750 m,可作为果化示范区土壤电导率样点布设的最佳取样间隔;示范区土壤电导率主要受植被覆盖度、地质背景和石漠化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对于指导典型岩溶区的农业生产、保障区域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线性抽样及分形理论在景观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鹏飞  周德民  宫辉力 《地理研究》2013,32(8):1391-1401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对景观格局、动态和功能具有决定作用。将线性抽样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景观空间异质性的表达中,相比于传统方法,可以定量表达景观类型在空间序列中的组合规律,而该组合规律可以作为指标来测度景观空间异质性的高低。景观类型在空间序列中的组合越复杂,则景观的空间异质性越高。该方法以景观类型空间序列的线形图像为基础,利用分形理论计算线形图像的分维,以分维数值的大小来表达景观空间异质性的高低。但样线的布设方法、分维计算方法以及景观分类系统的不同都会对分维数值产生影响。以妫水河流域为试验区,对该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表达景观空间异质性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There is a growing demand for reliable information about land cover and land resources. The Norwegian area frame survey of land cover and outfield land resources (AR18X18) is a response to this demand. AR18X18 provides unbiased land cover and land resource statistics and constitutes a baseline for studying changes in outfield land resources in Norway and a framework for a national land resource accounting system for the outfields. The area frame survey uses a systematic sampling technique with 0.9 km2 sample plots at 18 km intervals. A complete wall-to-wall land cover map of an entire plot surveyed is obtained in situ by a team of fieldworkers equipped with aerial photographs. The use of sample plots with extended coverage (0.9 km2) ensures that the survey also deals with local variation, thus strengthening the estimates well beyond simple point sampling. The article documents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the survey,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issues raised by the choice of methodology. These issues include the problem of calculating uncertainty and a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the estimates, the focus on common rather than rare land cover categories, and the prospect of downscaling the results in order to obtain statistics for subnational regions.  相似文献   

14.
问卷调查方法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问卷调查方法是人文地理学微观研究的重要工具,在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影响下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问卷调查方法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应用概况,同时以2013年北京宜居城市问卷调查为案例,重点阐述问卷调查过程的抽样方案设计思想,最后对问卷调查方法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回顾总结,以期促进问卷调查方法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科学规范应用。研究发现:问卷调查方法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应用逐渐增强,研究内容不断拓展与深化,研究区域涵盖不同空间尺度、并以微观尺度为趋势,研究方法以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等定量方法为主,但对问卷抽样设计阐述却不够科学规范;通过2013年北京宜居城市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强调对问卷收集方法、抽样方式和抽样框选取、样本量确定等内容所构成的抽样方案设计过程重视,以加强问卷调查数据的科学采集;问卷调查方法在时空行为、人居环境、城市社会、旅游行为和农户行为等主题展开大量应用实践,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调查方法研究框架进行总结,并提出国内问卷调查方法应用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When establish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grammes, it crucial to make reliable cost estimates, especially where a field survey is involv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ology for creating a spatial measure of a field survey effort (SE). A set of relevant variables affecting a SE (e.g. areas with rough terrain, or distant from the main road network) was classified using fuzzy sets and then combined to produce spatially explicit effort indicators, which were integrated to a single measure using a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evaluate this approach and identify the limits for its application, three spatially nested case studies were used to test the spatial expression of SE and the scalable capacity of the method itself. The presented methodology could cope with variations in the scale and data resolution, retrieving a coherent estimate of SE across the different case studies. The presented methodology is therefore useful for (i) testing the network designs for sampling bias related to SE, (ii) comparing alternative sampling designs, (iii) assessing the sampling costs and (iv) supporting the human and logistical resourc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东台沟实验流域降水氧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运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水循环中水分子组成发生的微观变化,是兴起于20世纪中期研究宏观、微观水文过程机理的新技术。研究流域降水同位素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以及与降水要素的相关关系,对于研究流域水资源属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东台沟实验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流域2003年7月至10月降水氧同位素含量及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了降水δ18O与降水量、高程及空气湿度的关系,评估了雨量、高程及空气湿度等因子对降水过程的影响及作用,阐明了其间实验流域降水δ18O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得出实验流域在实验期间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本体(Ontology)的空间信息互操作与集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Semantic Web技术的发展,基于Ontology的空间信息服务是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异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互操作实现的可行途径.在对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发展历程、Ontology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基于Ontology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全面总结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Ontology驱动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系统的体系框架、服务流程,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基于该服务框架构建的信息系统能将分散在Internet上的各种空间资源信息动态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分布式环境下异构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操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形维数的湖州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崔大树  孙杨 《地理科学》2011,31(3):337-343
中小城市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衔接,是目前非中心旅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难点。运用分形理论对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聚集维数的测算显示湖州景区系统的空间分布聚集性较强,关联维数的测算结果显示其具有多分形特征。据此,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为两个方面,即完善"两核心三组团"的旅游空间结构;加强"点—轴—面"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湖州接轨长三角地区旅游系统。  相似文献   

20.
水—经济空间关系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水资源研究的热点,揭示水—经济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和因果关系,可为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合理部署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研究应用水足迹理论,核算新疆各地州1991—2015年农作物水足迹,结合信息熵值理论分析新疆各地州农作物水足迹、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其熵值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农作物水足迹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空间演变整体向着均衡有序的方向发展,水—经济的空间不均衡性逐步缩小;新疆农作物水足迹显著影响其第一产业增加值空间演变,影响期1~5 a,农业经济空间分布受农业用水空间分布的长期制约;农作物水足迹和国内生产总值没有空间演变因果关系,全疆经济发展向着第二产业、第三产发展转型,农业经济不再显著影响全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