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1995年世界气象组织(WMO)提出的合理防雹物理概念为基础,依据陕西省冰雹云的结构特征和防雹火箭作业特性,为最大限度利用播云催化剂的作用和发挥防雹作业能力,将防雹火箭发射方式分为单线催化作业方式、伞型催化作业方式、垂直催化作业方式和立体催化作业方式四类。以提高火箭防雹作业的时效性为目的,对各类防雹火箭发射方式进行效率分析,提出各发射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指导火箭防雹作业的指挥、操作和培训。  相似文献   

2.
董晓波  王晓青  付娇  胡海涛  张权  杨洋  吕峰 《气象》2020,46(6):850-856
由于受到高空风场的影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真实的弹道轨迹和射程与理论弹道值具有不一致性。为增强实施增雨防雹作业的科学性、精准性及其作业效果评估准确性,研制了一套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播撒作业跟踪系统。该系统分为火箭定位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两部分,利用卫星定位模块加上数据传输电台模式将火箭飞行轨迹实时传输至地面。并开展了一次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弹道跟踪实弹发射试验,发射两发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除初始阶段4~5 s卫星定位失锁而没有数据外,其余时间所有数据均接收完整。结合高空风场数据对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进行风偏修正后的实际弹道更接近于理论弹道,风偏修正意义明显,有利于增雨防雹火箭精准作业。  相似文献   

3.
以1995年世界气象组织(WMO)提出的合理防雹物理概念为基础,依据陕西省冰雹云的结构特征和防雹火箭作业特性,为最大限度利用播云催化剂的作用和发挥防雹作业能力,将防雹火箭发射方式分为单线催化作业方式、伞型催化作业方式、垂直催化作业方式和立体催化作业方式四类。以提高火箭防雹作业的时效性为目的,对各类防雹火箭发射方式进行效率分析,提出各发射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指导火箭防雹作业的指挥、操作和培训。  相似文献   

4.
干旱和冰雹是影响我区工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历年,桂南地区常发生春旱,桂北多发生秋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冰雹多出现在三、四、五月份,云贵高原东侧为少雨多雹区。开展人工降水、防雹是向大自然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是抗灾夺丰收的有效措施之一。一、我区开展人工降雨、防雹的基本概况:我区是全国开展人工降雨、防雹较早的省、区之一。多年来,在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展飞机、高炮和小火箭人工降雨、防雹作业,取得较显著的效果。自一九七二年以来,全区有四十七个县进行了小火箭人工降雨、防雹作业。共作业一百四十九次,发射小火箭一万四千零八十四枚,受益面积累计达一千三百六十九万多亩。都安县是我区开展小火箭人工降雨、防雹工作最早的县,从一九七二年以来,作业六十多次,受益面积累计达一百六十多万亩。  相似文献   

5.
到1972年底日本国家防灾研究中心已经用防雹火箭进行了5年的防雹研究工作。火箭的设计高度是6000—7000米。这个高度是考虑了实验地区上空在冰雹季节的大气平均热力结构。在日本由于作业区人口稠密,因此还要求火箭体积小、轻便、操作安全。一、火前的结构防雹火箭的第一个模型是在1967—1968年间,由三菱重工业公司和日本火器公司研制的。这种火箭被命名为NR CDP-1型防雹火箭(NRCDP是国家防灾中心的缩写)。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4年12月—2020年12月时间间隔为3.5 h的高空风实况分析火箭发射前后3.5 h内高空风差异,并利用WRF模式和火箭发射前3 h高空风建立火箭发射后0.5 h高空风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火箭发射前后3.5 h内高空风速、风向差异特征,与高度、季节及火箭发射前3 h平均高空风速有关。高空风最大风速偏差为-24.00~26.00 m·s-1,风速偏差在10 m·s-1以内达三分之二,且主要出现在对流层中高层[6.5 km,11.5 km)高度内;最大风向绝对偏差范围为10.00°~180°,主要集中在[30°,60°)范围及对流层中低层[1.5 km,6.5 km)高度内。火箭发射前后3.5 h内高空风速平均绝对偏差随火箭发射前3 h高空风速平均值增大呈增大趋势,风速相对误差绝对值和风向绝对偏差则表现为减小趋势,说明高空风强时,风向不易发生短时变化;火箭发射前后3.5 h内高空风差异随季节变化与高空风的季节特征有关。利用火箭发射后0.5 h高空风预报模型,有助于降低火箭飞行风险。  相似文献   

7.
人工防雹实用催化方法数值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高炮和火箭两种催化工具进行人工防雹,但就如何提高这两种作业工具的有效性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作者利用三维冰雹云数值催化模式,选取1999年7月18日陕西省旬邑地区的冰雹云作为试验个例,分别就高炮催化不同的作业时间、催化剂量、作业部位、催化方式等,以及对火箭催化所携带的高效AgI焰剂的成核率与火箭在作业过程中以不同的发射距离、发射仰角和当火箭方位角发生偏离后对地面防雹效果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以期为提高防雹效果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XR-05型防雹增雨火箭发射控制系统控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并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及性能检测方法.为XR-05型防雹增雨火箭发射控制系统的用户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幅员面积42700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800多米,地形复杂。全州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也是北中温带的气候脆弱区,一年四季气象灾害频发。延边州是全省较早开展高炮防雹增雨作业的地区之一。上世纪70年代,敦化、汪清等地为抗旱开展了高炮增雨作业,效果较好。延吉园艺农场、龙井果树农场为保护苹果梨免受冰雹灾害,组织了高炮防雹作业,保护近30000亩果园,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高炮防雹至今仍是这两个农场的主要防灾手段。进入90年代,延边州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保护烤烟、蔬菜、中药材等作物免受雹灾,各县(市)政府陆续购置了一批部队退役高炮及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敦化、安图、图们等县(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组织机构,组织领导这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有火箭发射架41部,其中移动发射架8部,“三七”高炮48门,8县(市)均具备作业能力。为了适应全州范围内出现的火炮、火箭数量增多,作业规模扩大的新形势,州政府于1999年批准成立了延边州防雹防雷办公室。州防雹防雷办为副县级机构,编制数10人,由州政府办公室和州气象局共管,以气象局为主,统一指挥全州的防灾减灾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目前,全州每年仅防雹作业就达几千次,保护耕地(果园)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70%。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11月 6~ 11日 ,WR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推广讨论会在西安航天四院 41所召开 ,会议由 41所民用火箭厂召集召开 ,与会代表 5 0余人 ,航天四院副院长夏选长、41所所长王晓君等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及学术讨论会 ,会上民用火箭厂厂长就 WR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使用情况 ,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对发现问题的研究情况和解决办法向与会代表作了介绍。并发布了两款新型火箭 ,一款是针对青海西藏等高地区的低成本射程 40 0 0米的防雹火箭 ,另一款是加入致导装置的针对层状云结构的高射程增雨火箭。前一款火箭已研究成功 ,可投…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弹的构造,以及火箭发射弹的工作原理,使读者对火箭的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一年来,各地研制的人工降水、防雹小火箭,在发射高度与发射稳定性上普遍都有提高。附表中列出了目前国内一些型号小火箭的技术性能,生产工艺的主要改进是更广泛地采用了双推力(双腔燃烧室)发动机和通过各种途径来改进推进剂的配方,并将已试制成功的复合推进剂试用于人工降水塑料小火箭。这些新进展可概括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火箭催化剂性能和撒播特点的分析、确定催化剂播撒最佳温度层和高度的方法、火箭防雹作业部位和火箭发射时的角度,提出火箭防雹作业用弹量的近似计算方法,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损失,科学、高效地完成防雹减灾作业。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在渭南市境内,依靠“711”雷达实施指挥,运用地面人工增雨防雹所使用的新一代WR-1B型火箭系统,开展防雹作业的实践,通过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出WR-1B型火箭系统防雹要实现科学、有效、安全的5项技术要点,简要给出了针对不同雹云实施火箭作业的时机、部位和剂量。2004-07-10火箭防雹作业9min后,雷达回波强度减弱10.6dBz,回波顶高降低2.0km,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1997年持续干旱少雨,8月6日麟游县的丈八、阁头寺、桑树塬3座固定火箭点,在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指挥下,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了一次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6枚。作业区内普遍增雨10mm以上,经济效益300多万元。这次增雨为火箭增雨防雹试验示范基...  相似文献   

16.
日本MTSAT多功能卫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建平 《气象科技》2005,33(1):96-96,F003
MTSAT卫星系列是日本运输省和日本气象厅合作投资的多功能(气象观测和飞行控制)卫星。第1颗卫星MTSAT-1在1999年11月发射,但由于火箭故障,星箭具毁,之后重新生产了MTSAT-1R,由于等待火箭的故障排除及改进,发射时间一再推延,直到2005年2月26日才发射,发射成功后约2~3个月播发图像。  相似文献   

17.
刘芳  贾玲 《陕西气象》2005,(3):48-48
高射炮、火箭发射系统是目前我国地面人工增雨防雹的主要作业装备。 2 0 0 4年陕西共有 447门高炮分布在 8个市 62个县 (区 )。WR- 1 B型火箭 1 33副 ,分布在 1 0个市 78个县 (区 )。面对如此规模 ,加强高射炮、火箭发射系统安全管理十分必要 ,也是确保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安全 ,促进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1 高射炮、火箭发射系统的购置购置人工增雨防雹高射炮、火箭发射系统 ,应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抗旱防雹需要提出购置申请 ,申请内容包括购置数量、布设位置、保护范围内的主要农经作物等 ,经市人…  相似文献   

18.
《气象科技》1975,(5):30-31
北京试制的塑料防雹火箭是在兰州制造的防雹火箭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在北京市平谷县防雹点,经过三年的试验表明,该火箭具有制造简单,使用安全,性能良好,效果明显的特点,很受群众欢迎。在开展群众性的防雹工作中,是一种比较好的防雹工具。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大雷达回波高度的温度、累积带顶部的温度和Cb云雷达回波顶的温度,对塞尔维亚地区使用的防雹播撒判据作了评价。结果表明这些判据是不现实的,即不可靠和不经济。为此,重新研究了塞尔维亚地区新的防雹播撒判据,其中一种称为综合判据,其他的是根据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t模式。对这些新的判据的检验结果表明,新判据对识别有冰雹和无冰雹Cb云有较高的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20.
1.引言为了确定防雹季节最合适的时间长短,我们对历史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防雹季节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决定于保护区的气候状况. 在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地区,防雹季节通常从4月15日开始,持续到10月15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