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地质作用的驱动力和大地构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明 《世界地质》2002,21(3):209-217
地质作用的驱动力是产生地壳运动的根本原因,对地质作用驱动力,尤其是驱动力作用方式观点上的分歧是出现众多大地构造学派的主要原因,也是当今大地构造学研究的特点和前缘,板块构造理论是当今大地构造学的主流;地幔柱构造则是对它的重要补充,地球动力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将有助于大地构造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粤北凡口铅锌矿床的成因、成矿时代、成矿模式与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濮  翁玲宝 《现代地质》1995,9(1):60-68,T001
作者运用构造与成矿结合,矿化与蚀变统一的观点,并以矿物学理论方法为主要手段,对凡口铅锌矿床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同构造热液充填交代成因.它在国内外铅锌矿床中,是一种新的矿床成因类型,与燕山早期的构造-岩浆活动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堇青石矿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倪文  陈娜娜 《矿物岩石》1996,16(4):126-134
近十年来,堇青石在特种耐火材料,结构陶瓷和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应用的研究又进一步促进了理论堇青石矿物学的发展。本文主要讨论堇青石同质多象变体,有序-无序转换,基本结构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观点。  相似文献   

4.
活断层的分段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国瑜 《地学前缘》1995,2(2):195-202
活断层分段模型的建立是活动构造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新进展,它对了解断层的习性,认识破裂的起始与终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促进了地震危险性预测定量新方法的发展。段指的是断层彼此独立破裂延展的部分,它是断层上独立的破裂单元,它控制了破裂的位置与延展。分段主要指的是破裂分段。本文综述了有关段的含义及分段概念的发展,段的稳定性及分段标志以及分段与地震危险性评估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态地质学需要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有:a研究岩石圈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功能及它们形成的规律和发展动力;b从岩石团生态功能更替的观点,研究岩石团近地表部分对人为影响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c为了保护和改进岩石圈近表地层的生态功能,需要努力研究控制这些地层状态和性质的理论和方法;d研究利用工业废物和处置废物场地选址的理论、方法和手段;e发展工程保护的地质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篷  蒋校 《吉林地质》2010,29(1):18-20
中国大地构造理论研究的进程,从20世纪初算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可概括为槽台观点阶段、过渡阶段和板块观点阶段。这三个阶段让我们看到了地质学界的"百家争鸣",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大地构造理论的日益繁荣和强大。本文将介绍这三个阶段的主要观点或代表性的学说以及应用"槽台学说"和"板块学说"的主要理论对中国大地构造的分区;并结合当前中国大地构造理论的现状,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矿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来阐述矿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关系。从时间、空间、不同角度上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在矿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中,它是与矿业经济发展共存的事物,它是矿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发展的有机整体,如果在矿业经济增长中只是盲目的以加大采掘量来实现经济的宏观增长,而忽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这种跨越是难以继续的,并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赵莹 《甘肃地质》2000,(2):248-249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指人在融入社会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性,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得到拓展。其内涵主要包括人应该避免单向发展以及人只有投身于社会建设之中才能够实现全面性的发展。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整体而言,更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中笔者将会以在教学岗位上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全面发展理论的四个主要层次入手,深入探索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职业素养的内涵及要求,并探究相关发展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已经遨游太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古生物学这门有着近二百年历史的古老学科正积极地迎接挑战。它不断从科技发展和其它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中吸取营养,进行自我更新与完善。这种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古生物正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与勃勃的生机。当前古生物学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古生物学领域内新学说、新观点蓬勃兴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的勘查地球化学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谢学锦 《中国地质》2001,28(4):11-18
勘查地球化学是20世纪中叶诞生的年轻的地学分支,它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它的概念、理论与方法都还在不断发展与创新。本文回顾了勘查地球化学自诞生之日发展至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指出90年代勘查地球化学正面临重大转折,预测进入21世纪勘查地球化学将在解决人类资源与环境的重大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其新的发展趋势应是以全球眼光和从地球演化全过程的观点来研究元素的分布、富集、分散与迁移。中国在这方面已走在全世界前面。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家应和国上有超前意识的学者一道作出巨大努力,以促成这种新的研究趋势加速发展,早日成为勘查地球化学在21世纪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赵成刚  韦昌富  蔡国庆 《岩土力学》2011,32(12):3521-354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力学所要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范围越来越广,问题本身也越来越深入和复杂。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为了分析和处理这些问题,经典土力学需要拓宽和深入发展,它应该包含一些新的现象和新的变量以及相应的新理论。论述了土力学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即①没有严格、统一和完备的土力学理论;②对更具一般意义的非饱和土的行为的研究不够充分,现有的认识也不完善;③没有在多种环境作用下土的统一和完备的多场耦合理论。还论及了其他一些超出经典土力学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VBarolal  叶成广 《世界地质》1990,9(2):139-147
由于二维地震数据的采样条件是以通常的一维观点来提出的,故其一般总是以一个矩形网格来进行采样和处理。对于一组二维数据来说,它的带宽区域(傅里叶平面上的那些超过某些非常小数值的振幅谱区域)能由两个三角形所围成的区域来挖,考虑到这个带宽区域的特殊形状,本文使用二维采样理论获得了能用于地震数据处理的结果,这样二维观点的采样条件自然比一维观点要减弱些,也就是说在同样的精度下只需要较少的采样点即可表示数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推介了地下水系统理论,重点介绍了地下水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地下水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综合使用的工作方法,文章强调了应用地下水系统理论指导地浸砂岩型铀矿区域评价阶段的水文地质工作时,应结合水成铀矿理论及具体工作实践,在充分分析水文地质结构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地下水特征,目的在于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提供客观的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境法     
土地伦理学,或者说环境伦理学在政府制定的制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体体现在立法和经济政策中。从土地中获取最大收益已不再是最好的土地利用方式。新的土地伦理学认为人类只不过是包括土地在内的自然社会的一部分,这一社会尚包括树木、岩石、动物和自然风景。我们对这一社会的继续存在负有道义上的义务。因此,土地伦理学宣称地球是唯一适合于我们生存的栖息地,并且认为人都有权力在良好的环境中呼吸清新的空气,饮用未巡污染的水,并且世世代代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水荒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水荒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失调的结果,人口迅速增加与城市化是水荒形成的直接原因,只有恢复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关系,水分循环作为这个关系中的环节之一,也将得到调整,人类社会的水分供需问题也会随之解决。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此开创了前景。  相似文献   

16.
壳体构造──一种综合大地构造学新概念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壳体是为了把历史大地构造学和动力大地构造学两方面的研究目的、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优点综合起来,融为一体,以期较全面地研究地球构造问题而建立的一种大地构造单元概念。其特色是同时包含有演化与运动涵义、发展观点与联系观点并重、时空兼顾。它兼具上述两类大地构造单元的性质、特征和功能,是属于历史动力综合大地构造学的构造单元概念。一方面,它虽由历史大地构造单元如地槽区、地台区和地洼区组成,但强调了在空间上迁移的动态而与之有别;另一方面,它与动力大地构造单元的板块概念,虽作为岩石圈块体在形式上近似,但强调了它在时间上演化的动态,以及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特点而与之不同。  相似文献   

17.
开合构造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春发 《地质通报》2004,23(3):200-207
随着板块构造学说的盛行,原生洋观点成为当时的主流。但根据中国的地质实际发现,中国古生代及其以来代表洋壳的蛇绿岩似乎都是元古宙陆壳裂开的产物,随之提出表明再生洋观点的手风琴式运动及岩石圈开合的理念,并逐步发展成为开合构造。本文简述了开合构造的由来和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现状,读者从中可了解开合构造的概貌。  相似文献   

18.
沙漠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是沙漠化概念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时期,通过回顾国内外沙漠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历程,阐述了其研究现状,介绍了对沙漠化的定义、成因、时空尺度、过程与指征等有关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分析了目前沙漠化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今后应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煤成油研究对挖潜和扩大石油的勘探范围,完善和发展石油勘探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并从有机岩石学观点出发,对煤成不同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天文气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文气候学徐钦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00044)关键词米兰柯维奇理论,大旋回,黄道倾斜天文气候学(Astroclimatology)的主要观点是:全球性的气候变迁是由全球各地、各季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型式的改变所引起的,而后者乃由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