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CGCS2000坐标系全面启动,现有的地理信息成果均需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本文基于中望CAD绘图软件,利用VisualLISP编程技术,对不同城市坐标系下DWG格式的数据与CGCS2000坐标系转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0国家大地坐标与城市平面坐标转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方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之间的坐标转换一般采用七参数和四参数转换模型,各模型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受到范围限制等的制约,因此两坐标系之间的数据转换工作量成为推广CGCS2000的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之间的严密转换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均在CGCS2000椭球基准下进行相互转换;将平面转换与高程转换分开进行;建立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是可逆的,且不损失精度。使原有城市地方坐标系下的数据成果无须转换,直接继续使用。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提出的模型进行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转换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的启用,对原有的测绘成果将产生直接影响。为确保常用测量坐标系与CGCS 2000的衔接和转换,需要有效地整合原有的测绘基础数据,探究地方测量坐标系与CGCS 2000之间的转换方法,确定地方坐标系与CGCS 2000之间的联系。本文分析了石家庄市原有的基础测绘数据分析,提出了平面控制网整合方案和坐标整体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中利用2005年临泽县城网控制点作为与CGCS2000坐标系转换的公共点,采用基于甘肃省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的静态观测模式,求取控制点的CGCS2000坐标,进而确定2005临泽县城区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以及精度评估。  相似文献   

5.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14-117
自2008-07-01我国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以来,如何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成果转换为CGCS2000成果成为测绘行业的难点。首先将单点坐标在1980西安坐标系与CGCS2000之间相互转换,在此基础上,设计程序算法读取特定格式大比例尺3D产品的坐标点信息,将其转换为CGCS2000坐标值并写入3D产品坐标信息文件,经验证转换精度小于5 cm;所研发的坐标系统转换程序独立于目前常见的商用GIS软件,使用更为便捷。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CGCS2000建立独立坐标系与原城市独立坐标系坐标相差较大,需将原有测绘成果转换到新坐标系下,由于庞大工作量让业界难以承受,成为CGCS2000在城市推广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GCS2000建立城市独立坐标系方法,使新旧坐标系坐标差较小,能够满足地形图允许误差,使大部分地形图无需转换,直接在新坐标系下使用。通过实例分析,对提出方法进行正确性和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基本上解决了上述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采用多种坐标系,比较常用的坐标系如1980西安坐标系、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及城市地方坐标系,由于不同的部门采用的坐标系不完全一样,需要进行坐标系的转换,以满足相关部门的要求。本文以永安市1∶1000比例尺DOM产品为例,利用ArcGIS的Model Builder建模方法,实现CGCS2000国家坐标系批量转换到1980西安坐标系。  相似文献   

8.
探讨我国常用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的转换方法.以平面四参数、三维七参数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其不同转换模型的内涵和适用性,并以MATLAB为平台实现常用坐标系到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转换结果达到厘米级,满足实际工作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坐标系的转换问题是测绘行业永远都不能绕开的话题,不论是54坐标系向80坐标系转换,还是80坐标系向CGCS2000系的转换以及独立坐标系向CGCS2000坐标系的转换问题,最终都涉及转换方法和转换控制点(对点)选用问题;转换方法及控制点选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转换精度及工作量。现就某地市独立坐标系向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及转换控制点选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框架下的省市级CORS站到CGCS2000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在全国推广应用的逐步深入,解决地方依托CORS站进行当前历元和框架下的测绘产品向CGCS2000转换的问题变得十分迫切。主要介绍如何将新建省市级CORS站坐标转换为CGCS2000下的坐标,供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全球地心坐标系统的发展,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CGCS2000坐标系,对其转换工作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坐标系转换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当前CGCS2000坐标系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CGCS2000是当前我国的法定坐标系统,因建设、城市规划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城市测绘、工程测量等很多地方,CGCS2000不能满足控制投影变形的实际需求,必须建立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为方便使用和信息共享,同时也是我国法定要求,独立坐标系必须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相对独立和统一,基于CGCS2000建立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成为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基于此,从法律、规范和技术层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立独立坐标系的必要性.综合现有测绘技术手段和实践,探讨了基于CGCS2000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方法,并列举相应实践的案例,结论可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土资源空间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项目的开展,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精度CGCS2000坐标获取方法,并确定了城区坐标系与CGCS2000之间的转换关系,然后分别采用直接求取和顾及投影中央子午线和平均高程面的方法求取四参数、评定转换精度以及确定适用范围,形成的坐标转换思路对相关项目开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PP)方法获得的坐标是基于ITRF框架下表示的,而CGCS2000坐标系是我国建立并大力推广的全球地心坐标系,很多测绘成果最终都需要转换到CGCS2000系下。本文对ITRF与CGCS2000坐标转换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广西CORS站PPP定位结果为例,验证了转换方法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新疆某铜矿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利用IGS站数据进行GPS联测,通过GAMIT/GLOBK等专业软件进行基线和坐标解算,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向WGS-84坐标系再到CGCS2000坐标系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颜金彪  胡最  禹信 《测绘通报》2015,(12):54-56
目前,CORS已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实现CORS系统得到的CGCS2000坐标与1980西安坐标之间简单、快捷且高精度的转换已成为制约CORS推广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CORS网络RTK与GNS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求得区域CGCS2000与1980西安坐标系的高精度转换参数。通过实际工程验证,该方法得到的成果转换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强,不仅可以将CORS系统得到的CGCS2000坐标实时转换到1980西安坐标系,而且为局部1980西安数字线划图转换到CGCS2000坐标系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0国家大地坐标由2000国家GPS大地网在历元2000.0的点位坐标和速度具体实现,其实质是使CGCS 2000框架与ITRF97在2000.0参考历元相一致.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规定从2008年7月1日起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届时将停止提供非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测绘成果,因此,获得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测绘成果尤为必要.本文利用IGS站数据与测区数据联合解算并进行框架转换和历元转换获得CGCS 2000坐标,该方法不依赖外部的CGCS 2000控制点,实现CGCS 2000坐标的获取,满足了1:1000数字化测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较高拟合精度的转换模型,采用分区转换和平滑处理的接边方法,形成高精度、连续的格网改正量,有效地减小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系统误差影响,建立了长江航道图54坐标系与CGCS2000转换关系,经检验达到转换精度要求,解决狭长区域航道图向CGCS2000转换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的启用,迫切需要将各省不同坐标系的空间数据统一转换到CGCS 2000,从而实现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纵向贯通及空间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本文根据电力GIS空间数据资源的特点及行业情况,阐述了电网GIS中现有成果从独立坐标系向CGCS 2000转换的实现,并提出了对转换成果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是我国新启用的地心坐标系,但我国目前用以测图及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其他用途的地图坐标系一般又都是基于北京54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如何将这些坐标系转换到2000国家坐标系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西安80坐标系到2000国家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ArcGIS环境下将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到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有效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