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辽宁深井承压水位潮汐响应函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辽宁省地震水动态监测网19口井固体潮汐响应函数的计算结果,基于M2波潮汐因子及其月离散相对误差,分析了各观测井潮汐响应函数对地壳应变的响应灵敏度、潮汐因子的动态稳定性和监测效能。结果表明:在所列19口观测井中,如果以M2波潮汐因子0.2m/10-9作为潮汐响应幅值的下限,则除甘沟子以外的18口井可用于潮汐响应函数的研究;如果以M2波潮汐因子的月离散相对误差20%作为选择观测井的上限,则除瓦房店楼房井、岫岩1井、周家井、丹东变电所井、牛四井、容2井和阜新市甘沟子等井以外的12口井可用于潮汐参数的动态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2.
唐九安  白亚平 《地震》1993,(6):21-28
本文介绍了甘06井1986-1991年期间潮汐参数的计算结果,分析了该井水位和潮汐参数在共和、景泰地震前的中期异常显示。结果表明,该井下水位月均值及其差分值于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期间明显异常,自1989年起,该井的潮汐因子有明显增大趋势,测井所在区域的构造应力场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调和分析的方法,处理了全国地下水观测井网中18口井孔的水位和气压资料,求出了水井水位中固体潮体应变各分波群的潮汐系数和位相滞后,对这些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重点对映震能力较好的滇01井潮汐系数及位相滞后这二个参量与地震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国寿 《地震研究》1998,21(3):282-285
本文根据滇05井的观测情况,研究该井水位变化速率。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该井水位变化受固体潮汐的影响是主要的。继而采用彼氏滤波方法,排除固体潮汐的影响,结果发现:滇05井在中强地震发生前,水位动态反映出明显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地震活动与水位潮汐因子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利用地下水静水位对潮汐应力的响应,分析了通河台1号井含水层在一些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变化的响应形式。运用潮汐计算模型及固体潮汐数字化观测结果,计算了固体潮汐参数,并对其潮汐变化分析出现的异常值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比,总结了潮汐因子变化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和该井静水位潮汐变化的映震特征。结果表明,通河台潮汐异常形态对通河台附近的小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讨论了通河地震台附近地震活动与水位潮汐因子异常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潮汐线应变观测的地表平面应变状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由潮汐线应变的组合观测资料获取地表平面应变状态和对潮汐剪切应变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我国部分潮汐应变观测点的理论应变状态和观测应变状态,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深入研究地震前兆的物理力学机制和观测台网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滇西试验场重力潮汐观测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瑞浩  刘贵安 《中国地震》1995,11(2):161-167
本文使用Nakai预处理、Venedikov调和分析和滑动滤波等方法,对滇西地震实验场下关台GS15-227重力仪1987-1992年 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该地区最佳重力潮汐参数及潮汐和非潮汐动态变化背景,并对观察期间的6个震例进行清理,分析了重力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获得了该地区重力潮汐和非潮汐信息的地震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现象进行了观测研究,初步解释了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汐的形成机理.通过对黄村观测井进行水温梯度的详细观测及不同深度水温的对比观测研究,得到了黄村井水温潮汐现象的观测结果:① 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的相位与水位的相位是相反的;② 黄村井水温梯度曲线呈下凹型,特别是在含水层及受含水层进出水影响较大的附近区域下凹程度大,且随着与含水层底板距离逐渐变大,下凹程度也变小;③ 水温传感器的观测值与含水层观测距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距离含水层越远,水温潮汐差越小, 直至潮汐变化消失.这说明冷水源井与热水井的水温潮汐现象是不同的,前者是吸热过程, 后者是放热过程,由此造成二者水-热动力学特征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张敏 《高原地震》2009,21(4):9-13
从井水位固体潮汐响应及同震响应等方面系统研究了不同观测含水层中观测井的深度对地震监测效能的影响问题,并讨论了影响监测能力的其他因素,提出了理想的观测井深度。  相似文献   

10.
翦大西  魏望生 《地震研究》1992,15(3):247-254
1986年以来,笔者先后在下关、丽江台安装了GS-15,ET型重力仪连同弥渡台构成滇西重力潮汐剖面并获得了时间不等的高质量连续观测资料。为统一观测系统,本文将两种不同型号仪器的观测结果归算为武昌台的系统,即ICET(国际固体潮中心)系统。归算表明两台仪器观测结果主波潮次参数δ的偏差小于0.2%、在此基础上,文中讨论了近年来滇西潮汐剖面附近大震前的潮汐变化特征及利用各种物理参数预报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Pumping wells are common in coastal aquifers affected by tides. Here we present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groundwater table or head variations during a constant rate pumping from a single, fully-penetrating well in coastal aquifer systems comprising an unconfined aquifer, a confined aquifer and semi-permeable layer between them. The unconfined aquifer terminates at the coastline (or river bank) and the other two layers extend under tidal water (sea or tidal river) for a certain distance L.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derived for 11 reasonable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the L-value (zero, finite, and infinite), of the middle layer’s permeability (semi-permeable and impermeable), of the boundary condition at the aquifer’s submarine terminal (Dirichlet describing direct connection with seawater and no-flow describing the existence of an impermeable capping), and of the tidal water body (sea and tidal river). Solutions are discussed with application examples in fitting field observations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s.  相似文献   

12.
以荣昌华江井为观测对象,开展详细的水温梯度测试。分析不同深度段水温潮汐响应和同震响应,统计该井不同深度处井水温微动态特征,认为:荣昌华江井特定深度段的水温能记录到微弱潮汐响应,可能是因为井水温梯度较小,水位变化引起的温度变化较小,而高频噪声相对较大,影响该井记录潮汐现象;随着观测深度的增加,荣昌华江井水温记录同震响应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维尼迪柯夫潮汐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内蒙古大甸子井水位原始资料和剔除气压、降雨资料后的潮汐因子和相位。结果显示,两种情况下得到的潮汐因子和相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采用维尼迪柯夫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不受降水、气压等因素的影响。这对于缺少气压和降水等辅助观测的水位观测资料,使用原始资料进行维尼迪科夫潮汐调和分析,可获取比较可靠的潮汐因子和相位参数。  相似文献   

14.
计算井水位对固体潮和气压滞后响应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计算井水位对固体潮和气压滞后响应的新方法.利用杜得森潮汐展开和泰勒级数展开,导出了计算井水位固体潮系数和气压系数以及滞后时间公式,并给出了考虑滞后影响的井水位固体潮和气压改正公式.利用该法处理了鲁03井水位和气压观测资料,求出该井水位固体潮系数为1.8mm/10~_(-3),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滞后时间为1.53小时,气压系数为6.4mm/hPa,滞后时间为1.5小时。与以前的一般回归分析方法相比,改正后的水位中误差明显减小,改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弥勒井2004~2016年井水位同震响应形态及地震前后井水位潮汐参数变化关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弥勒井水流运动方向总体是以垂向流为主、径向流为辅的前提下,天然因素(地震)和人工因素(洗井、装置改造)均可改变含水层水流运动方向。当震前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反向变化时,能量较大的地震可以改变其水流运动方向,使震后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呈同向变化,水流运动方向由以垂向为主变为以径向为主;能量较小的地震只是改变其含水层渗透系数,没有改变其水流运动方向,震后仍以垂向流为主。当震前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呈同向变化时,能量较大的地震发生可以使径向含水层渗透系数增大,水流运动方向不变,震后仍以径向为主。通过分析潮汐参数变化,可以进一步得知井-含水层径、垂向流渗透系数的变化,为进一步精确计算含水层参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曲靖井水位潮汐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锐  张立  简春林 《地震学报》2012,34(3):363-373
以井-含水层系统潮汐理论为基础, 结合云南曲靖井水位观测资料实际情况, 利用Baytap-G提供的潮汐分析方法, 分别计算了曲靖井水位M2、 S2、 O1、 S1K1和M3共5个潮汐分波的振幅比、 相位和计算误差, 分析了井水位观测资料不同潮汐波振幅比和相位的动态变化特征, 认为能反映含水层参数的井水位潮汐振幅比和相位变化与附近的抽水和远距离大震引起的同震响应有关, 具体表现为, 2001年11月和2003年8月的振幅比和相位下降变化可能与抽水有关, 而几次大震后的井水位潮汐振幅比和相位小幅度上升和缓慢恢复过程, 则可能与中远场大震的地震波动力引起的含水层渗透系数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井孔水温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对近两年来在北京塔院井、 四川西昌太和井不同深度上取得的水温观测资料的对比研究, 得到以下认识: ① 塔院井有套管封闭, 温度梯度变化较小的区段内, 梯度是水温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梯度变化较大的上部, 水温动态无明显的规律性, 梯度变化较小的下部, 正梯度段内水温潮汐与水位同向变化; ② 塔院井负温度梯度段对其下部旧探头震后变化形态有明显影响, 使得震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③ 太和井位于观测含水层位范围内的探头由于受温度梯度和含水层进出水的共同影响, 使得其温度动态变化更为复杂。 研究结果表明, 分析水温资料和放置水温探头时, 充分了解井孔水文地质条件、 井孔结构和温度梯度分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甘18井水位观测结果与景泰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18井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崔家崖大滩,于1982年起投入地震监测。本文介绍了该井1985-1993年期间的观测结果,分析了M2波潮汐因子和水位月均值的动态特征,讨论了黄河水位、降雨和气压对该井水位的可能影响。基于水位月均值残差曲线讨论了该井水位对景泰地震的前兆响应。  相似文献   

19.
塔院井水温微动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谷元珠  车用太  鱼金子  张培仁 《地震》2003,23(1):102-108
简要介绍了塔院井水温动态观测的环境与条件, 系统清理了水温多年、年、月、日动态特征并认识了水温的正常变化规律, 揭示出存在的干扰因素, 研究了典型震例, 发现了井水温度观测的最佳深度及在此观测到的水温潮汐、同震阶变与远震前兆异常等新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