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幽默     
《西部资源》2011,(3):46-46
买书 一个人在书店买书,他对店员说:“我想买本书,里面没有凶杀,却暗藏杀机;没有爱情,却爱恨难舍;没有侦探,却得时时警惕。你能给我介绍一本吗?”  相似文献   

2.
正《山海经》中有记载"魏峒"这一说法,指"高高的山峒"。山海经的成书大致从战国到初汉时期,而在汉朝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中却没有收录该地名词。究竟是为何呢?《中国地名通名集解》解释:"峒"山谷深邃,山峰参差不齐;山,用作自然村落名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如广东省龙门县杨坑峒,新丰县牛尾峒,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温母峒,乐山县旱谷峒;台湾省台北市大龙峒等。可以发现,"峒"作为地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台湾一带。我  相似文献   

3.
流畅 《西部资源》2008,(5):45-45
关于导致山西灵石蔺家庄"7·15"矿难的原因,7月18日新华网发表的《李毅中:国家取缔私开矿的方向没有错》如是报道,"李毅中说,在蔺家庄煤矿的周围,有多条私开矿的矿井已经与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4,(2):70-70
<正>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测绘技术也发展得相当早,相传公元前两千多年夏代的《九鼎》就是原始地图。《史记夏本纪》中描写大禹治水时测量情景的"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准"是测量高低的,"绳"是量距的,"规"画圆,"矩"是画方形和三角形的那时还有一个测量单位是"步",折三百步为一里,《山海经》也说,禹王派大章和竖亥两位徒弟步量世界大小,  相似文献   

5.
幽默     
《西部资源》2012,(6):56
成功人士某专家讲如何辨别真正的成功人士。"第一,自己不开车;第二,没有名片;第三,衣服上没有logo;第四,住址里没有小区名,只有门牌号;第五,经常在郊区活动;第六,包里现金很少。"一位农民朋友兴奋地打断他说:"我们村全是这样的人!"父亲的职业新学期开始,儿子问老爸:"‘父亲的职业’一栏怎么填?写‘股民’吗?"老爸说:"就写‘多家上市公司股东’。"  相似文献   

6.
房晓飞 《地理教学》2014,(3):41-42,58
正为了使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复习更有针对性,我对所教三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地理学习方面的调查。其中,"你认为初中地理最难学的是哪一部分?"这一问题,80%的学生回答为"区域地理"。对学生而言,抽象的"地球的运动"不是最难的,晦涩的"地形图的判读"也不是最难的,而丰富多彩的区域地理却让他们陷入地理学习的困境。那么,区域地理难在何处?——我想,问题应该源于学生意识里的"繁与杂"。  相似文献   

7.
言论微博     
《西部资源》2012,(5):63-63
思考矛盾的人弟子问大师:"我想知道人类最古怪的地方是哪儿?"大师答说:"他们的想法总是很矛盾。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时,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相似文献   

8.
孙式彦 《地理教学》2012,(19):8-8,7
老伴,你走得有些突然,我还有许多话没来得及对你说呢!你就走了。你走后的次日,黎明时分,儿女去办事了,一夜无眠的我,开始经历着,咱这个家里,从此没有你的境况。喔,早餐不用再做两份了;晨起也不用再连做两壶开水了,因为你这个"水包子"走了;那个你每日稳坐着看书、看报、看电视的沙发,每望去,空落落的;那  相似文献   

9.
提出地理"学本"的概念,对地理问答式学本的版式、设计理念、技术指导、实施原则和成效等进行了阐述。通过学本实施的预习、教学、整理三个步骤,"我问我答"、"我问他答"、"他问我答"和"再问再答"四个环节,体现学习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形成更准确的学习目标;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力发展,获取更有策略的学习过程;体现学习的协作性和持续发展,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12,(11):64-64
参加选举却不希望获得任何选票,这世界上大概就数印度人里希了。原来,里希是想以"全世界最失败的政治家"申报吉尼斯纪录。上个月,里希在市政选举中最终获得30张选票,令他颇感失望。70岁的里希本名哈尔·普拉卡什,迄今已获7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是印度有名的"吉尼斯老爹"。他自称是吉尼斯纪录狂热分子,"我应该有22项纪录的。"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能戴上"名师"桂冠的教师,一般对教育领域有重大贡献和影响。但是,我要把后面的"名师"两字改为"明师",即明业之师,做一个精通专业的老师。反思,有助于我们成为一个对专业知识"明明白白"的老师。在学习"热力环流"的时候,"山谷风"是老师们必讲的一个内容。关于山谷风的成因,听到过不同的解释,也曾是一个让我困惑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对2018(安徽)亳州国际马拉松比赛进行了相关报道。正当安徽亳州观众为家乡的大型赛事能够登上央视而骄傲时,却发现央视主播把亳(bó)州读成了毫(háo)州。亳州市网信办旗下微信公众号"亳州发布"点评当地网友微信朋友圈,"咱亳州人的高兴劲儿好像瞬间蔫儿了,朋友圈内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愤愤不平’"。其实现实中念错"亳州"的可谓大有人在。坊间一直说安徽有两大地名容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的秋天,莫言成功了,中国教育却沉默了。因为莫言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名校的光环,没有完整的求学生涯,对于此,莫言自嘲道“因为我读书少,所以想象力发达”。莫言读书肯定不少,他这里的读书少是说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少,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反思: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西部资源》2012,(4):56-57
1906年,日本政府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机构,它表面上是一个铁路经营公司,但却公然涉足于政治、军事、情报等领域;它名义上是一个半官方的企业,却拥有极为显赫的权势。这个机构便是大名鼎鼎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在近40年的时间里,"满铁"始终活跃于日本侵略中国行动的最前沿。"殖民地经营家"奠定"满铁"基石1906年夏天,时任日本殖民当局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的后藤新平来到中国东北,他此行的目的是受顶头上司———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之邀,  相似文献   

15.
感悟湿地     
<正>我爱呆在湿地,这里是我的天堂。汉石桥湿地并不大,但却独具特色,与世俗隔离,与喧嚣绝缘。这块恢复中的湿地没有清澈见底的水,看不见鱼翔浅底,水面上还常有繁茂的植物,纷乱的、毫无秩序地生长,但它是那么真实,这种真实本身就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16.
胡岩 《地理教学》2012,(21):1-1
教学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自己学,教学生从"学会"提升到"会学"和"能学"。聪明的学生之所以聪明,在于他们善于独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明的老师之所以高明,在于他们善于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下面的这则事例是笔者亲历所为,今记述下来,以资各位地理同行在参考之余能有所启迪。半年前,到学校视导时与一位高三学生谈心,得知其地理学得不好,感知她很郁闷。她说,老师,地理好难学啊!何以见得呢?我问道。不是吗,大家都说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她反问道。是的,有这种说法,我答道,地理你最怕做什么题?她说,我最怕综合题。你语文学得怎么样?我又问道。语文是我学得最好的,她无不  相似文献   

17.
<正>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全球矿业巨擘力拓近日宣布,铁矿石等矿产品的产量取得大幅增长。这些矿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力拓押注中国大踏步地经济成长将在未来几十年为其产品提供现成的市场。力拓没有发布2014年产量预测,但预计到年中便可达到年产2.90亿吨的生产目标,因该公司力争向中国钢铁企业供应高质原材料。力拓是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仅次于巴西的淡水河谷。"我们的铁矿石生产和出货量已经创下历史新高……同时铜产量的增长也令人印象深刻,铝土矿和电煤也创下年产纪录,"力拓执行长沃尔什在公司第四季报告中说。  相似文献   

18.
正指导学生做些地理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去年3月,我申报市级教育课题"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该课题既与经济、政治有关,也与地理有关。我尝试着把课题引进课堂,让学生参与研讨。有人说,教师的课题学生不会感兴趣,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9.
<正>纽约世界金库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流传着形形色色令人着迷的黄金故事——全世界最大的金库建在海平面下15米的深处,据说在那里进行经济体间的黄金交易时,只需更换房间;有人说,欧洲人把众多黄金藏在美国,是因为担心俄罗斯有朝一日会"入侵欧洲";还有人说,中国也有大部分黄金存在纽约,"这有被美国充公的危险"。凡此种种,无一不在佐证着黄金储备的神秘与重要。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办公楼世界1/4黄金存在纽约。在纽约曼哈顿下城金融区,一座具有典型文艺复兴时期宫殿风格的建筑物颇为引人注目。与周围生活气息浓郁的拿骚街  相似文献   

20.
"京都、大阪、奈良学术研究型都市"在日本简称"京、阪、奈学研都市",在产学界享有盛誉。作者于2014年12月在日本期间,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当地的政府和企业访谈调研,发现:1与著名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以国家为主体建设的科学城不同,"京、阪、奈学研都市"是跨行政区域的官、产、学合作的典范;2"京、阪、奈学研都市"充分利用零散的丘陵地貌地形,顺势而为建成了葡萄串式的研发产业集群形态;3在没有动迁一户居民住宅的前提下,构建了研发机构、企业和居住区混合一体化模式;4近20多年,日本的总人口在减少,除了东京等大城市以外很多区域均为人口流出区,但是,"京、阪、奈学研都市"成为人口净流入区,增长势头看好。这一独特的区域创新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