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围岩参数Monte-Carlo有限元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应用隧道施工监测的随机值,采用蒙特一卡罗(Monte-Carlo)有限元随机反分析以反推地层参数和初始地应力分布的方法。反推参数不仅给出其均值,还给出参数的方差及分布类型,为地下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提供必要数据。为检验所提的反分析方法对工程的实用性,文中给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17,(Z1):463-470
在高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控制数值模拟中,除了所采用土体本构模型的误差影响外,材料参数取值是否合理也是影响堆石坝变形预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参数反分析方法未考虑材料参数之间相关性影响,可能导致反分析参数值与材料实际特性不匹配。另外,高心墙堆石坝材料分区较多,模型待反分析参数多,计算量较大。针对邓肯–张E-B模型参数,通过大量室内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材料的抗剪强度参数φ与φ、切线模量系数K_e与体积模量系数K_b、切线模量指数n与m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根据其相关关系确定模型基础反分析参数为φ、R_f、K_e和n。构建了基础反分析参数为自变量,数值计算位移值为因变量的响应面方程,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和已知的参数回归方程求得文中模型待反分析参数最优解。以瀑布沟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工程为例,对坝体及覆盖层材料参数进行了反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参数相关的反分析方法得到的材料参数更加符合材料的真实特征,由于减少了待反分析参数个数,使计算效率显著提高,该反分析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求解流体力学参数控制反问题的新思路--控制论方法。将流体力学参数控制反问题纳入控制论范畴,提为分布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并提出应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法实现求解。以一个矩形坝非均质渗透系数反演问题为例,用所提方法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控制论方法求解参数控制反问题是合理可行的,是研究反问题的新思路。与其它参数控制反问题求解方法相比,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法求解参数控制反问题简单易行,且适应性强,为拓广流体力学参数控制反问题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围岩参数随机反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徐军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1,22(2):167-170
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方法拟合岩体参数与岩体位移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以代替有限元的数值模拟,考虑变形量测的随机性,结合响应面方程、优化方法和Monte-Carlo技术,根据位移反分析的最小二乘原理,对围岩参数进行随机反分析,反演结果给出参数的特征值,为围岩稳定性和可靠度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王晓明  唐亦川 《西北地质》1997,18(4):98-102
0.618法,单纯形法是反求水文地质参数常用的最优化方法,本文介绍了另一种最优化方法-复形法,复形法也为直接搜索法,同时亦具有约束最优化法,用复形法水文地质参数,结果表明复形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岩土工程渗流参数反问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刘杰  王媛  刘宁 《岩土力学》2002,23(2):152-161
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岩土工程渗流参数反问题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对参数辨识不适定性等问题做了讨论,并结合计算实践着重对几种典型求解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对今后岩土工程渗流反问题研究提出了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徐中华  李靖  王卫东 《岩土力学》2014,35(Z2):398-404
提出了一种结合Ucode反分析软件和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并根据围护墙实测变形来反分析基坑工程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中土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的方法。重点讨论了反分析的原理和实现流程,给出了反分析过程中迭代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待估参数取值的确定方法。通过参数敏感分析可找到对围护结构变形影响较大的土层,针对起主导作用的土层m值进行反分析,既可提高迭代效率,又能保证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实际工程反分析的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围护墙变形吻合得很好。在此基础上,根据多个测孔的反分析结果给出了各层土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的建议取值。  相似文献   

8.
人工神经网络在深基坑开挖土性参数反分析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深基坑土体弹塑性位移反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深基坑开挖土性参数反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法及利用网络输出的反演值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作预报,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深基坑工程利用该方法进行反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软土固结系数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土的固结分析中,要正确估算土体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与沉降过程,重要的是确定可靠的固结系数Cv值.通过在天仙一级公路软弱地基路基工程沿线选择的二个试验场地上开展原位试验及室内试验,并结合珠江口某海区软土的固结试验数据,研究软土固结系数的规律,探讨其确定方法.研究表明:(1)由原位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Cv值比室内高压固结试验时间平方根法所得到的相应值大一个数量级;(2)由室内高压固结试验时间平方根法所得到的固结系数Cv值大于时间对数法、反弯点法、三点法及司各脱法所得到的Cv值.(3)由于反弯点法、三点法及司各脱法确定固结系数Cv值有其各自的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均值得去尝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岩土工程反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玮 《岩土力学》2006,27(5):795-798
岩土工程优化反分析本质上看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非线性函数优化问题,采用全局优化算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途径,但由于优化反分析中多次调用正分析的特点使得整个算法的计算效率很低。为了提高优化反分析的计算效率,把一种计算效率更高的新型仿生算法--粒子群优化引入岩土工程反分析领域,提高反分析的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岩土工程优化反分析算法--粒子群优化反分析。并通过一个简单算例验证了该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岩体初始应力场的遗传算法与有限元联合反演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易达  陈胜宏  葛修润 《岩土力学》2004,25(7):1077-1080
岩土工程问题的有限元分析一般需要考虑初始应力场。实际工程中,岩体往往为非线性。本文采用遗传算法与有限元联合反演法求解非线性岩体初始应力场,通过算例说明文中所提方法是合理的,可在工程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PSO-LSSVM模型在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邬凯  盛谦  梅松华  李佳 《岩土力学》2009,30(4):1109-11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设计原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快速位移反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均匀设计和有限差分法获得学习样本,再用粒子群算法搜索最优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并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建立反演参数与监测点位移值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后用粒子群算法从全局空间上搜索与实测位移最吻合的反演参数。该反演模型利用了粒子群算法高效简单、均匀设计构造高质量小样本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小样本、泛化性能好的特点。将该模型应用于龙滩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区岩体地应力场的反演分析中,计算结果与实测的位移值和地应力值均吻合较好,说明了该模型在岩土工程快速反演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Cauchy积分解法与遗传算法的随机位移反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位移反分析的正算计算量大和全局最优解遗失问题,提出正算过程采用平面弹性复变方法中的Cauchy积分解法,优化方法选用遗传算法的随机位移反分析方法,并研究了位移观测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规律。实例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从根本解决了采用优化技术进行位移反分析的求解效率问题,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和全局搜索性能,且能够反映地应力场和实际岩体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SVR)和改进的遗传算法(GA),提出一种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安排较少次数的正分析方案,用?-SVR对正分析中测点位移值与参数构成的样本集进行学习,建立参数取值与观测点测值的非线性隐式方程;采用确定性或随机反分析的思路确定反分析的优化目标函数,并利用GA搜索最优参数取值。采用?-SVR方法建立的参数取值与位移量测点测值的非线性隐式方程,能够以很高的精度拟合和预测不同参数取值时的观测点测值,因此,可以用该隐式方程代替正分析,减少计算量;采用改进的GA方法能够准确搜索到最优参数;搜索到的最优参数值与理论值相当吻合。算例表明,基于?-SVR和GA的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可以广泛用于初始地应力场确定性反分析和随机反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玮 《岩土力学》2006,27(Z2):105-110
天然岩体存在很多裂隙,而水在这些裂隙中的渗流严重影响岩石工程的稳定性,因此确定天然岩体渗透系数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反演方法是确定岩体渗透系数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渗透系数反演可归结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函数优化问题。由于采用传统优化技术存在不少问题,而目前采用的全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也存在本质的问题,因此,提出仿生算法-免疫进化规划进行岩体渗透系数反演,并用一个大坝坝基工程的算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其方法可以在仅知道水头的条件下,得到接近实际的渗透系数值。  相似文献   

16.
隧道支护结构荷载作用的随机反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永全  张清 《岩土力学》1996,17(2):57-63
提出荷载-结构模式进行随机反分析方法,从隧道支护结构变形反算对应的荷载作用,可反推围岩抗力系数和覆土荷载的分布情况,以及作用于支护结构上各部位的外荷载。提出了以实测位移为基础的样条函数插值.以插值位移补充大量的实测值,满足了反分析所需众多的已知位移数。通过一施工实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ailure of Kargar cut slope located at the south part of Esfahan subway using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back analysis methods. The excavated trench has 27 m depth with near vertical walls due to the space limitation around it. The geology of the area comprises weathered and heavily jointed shale and sandstone overlaid by alluvium deposits. Despite the slope being supported by shotcrete and fully grouted rock bolts, a catastrophic failure occurred at the east wall. Due to the uncertainty about the causes of failure initiation, back analyses have been performed via both the limit equilibrium and numerical method for considering various probable mechanisms. In the back analysis with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the rock mass is assumed as an equivalent continuum and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and geological strength index (GSI) are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SI value was 33 in the failed mass. In the numerical back analysis, the distinct element method is applied to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rock joints to the failure and progressive rock mass strength degradation until fail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eshold values of joint cohesion and friction were 0.2 MPa and 30°, respectively. Also the modeled slip surface being step-shaped agrees with the observed one.  相似文献   

18.
考虑洞室开挖后围岩的力学状态和岩石力学众多问题的不确定性本质,通过弹性模量折减的方法,建立了考虑松动圈的卡尔曼滤波与有限元耦合反分析法,并编写了相应算法程序。利用基于文件操作的Fortran与VC++交互通信技术,一方面,为隧道施工量测管理与围岩稳定智能分析系统增加了非确定性反分析模块;另一方面,也使反分析能够利用该系统的图形模块进行前后处理,使该方法的工程应用更加简单,为该法的应用推广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用反分析法求出围岩初始参数后,通过有限元正分析可求出全域最大剪应变,并与试验和理论推演获得的临界剪应变相比较,进而进行围岩稳定性判定。由于该围岩稳定性分析法摒弃了一般有限元正分析在围岩初始应力场上的不合理假设,因而结果更贴切实际,更具合理性。对白云隧道YK48+737断面的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跟踪反演,获得了该断面围岩塑性区历时变化图,从而及时地了解了围岩的稳定状况,指导了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9.
姜谙男  李鹏  唐述林  王军祥 《岩土力学》2012,33(8):2507-2512
针对传统反分析优化容易限于局部最小化以及反分析数据不直观等问题,引进一种新的全局智能优化算法(DE),与应力回映的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FEM)相结合,实现围岩弹塑性参数快速识别。基于可视化类库(VTK)对单元应力、应变和节点位移等结果数据进行图像显示,从而实现了隧道施工反分析EEOS高性能可视化平台。在介绍算法原理、程序设计基础上,介绍该系统在某工程的应用情况。应用表明,该平台计算收敛快速、识别精度高、结果直观,为隧道工程反分析提供了科学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崔志盛  金磊  赵凯 《探矿工程》2011,38(5):65-69
在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的双向八车道特大断面连拱隧道中,施工步繁多,临时支护设置的时间长,隧道全断面的变形量测只能在临时支护拆除后进行。由于全断面变形数据获取得较晚,故较难将其用于围岩力学参数的反演。将有限元计算和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并在有限元计算过程中考虑实际的施工步,建立起所有临时支护拆除之前这一施工状态下导坑的变形量与围岩力学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通过对应状态下实测的导坑变形值反演了围岩的力学参数。将反演的结果用于正分析验算,验证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