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体应变观测中的气压干扰机制和作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凌空  何世海 《地震》1996,16(2):144-152
建立体应变理论气压干扰模型,通过实际观测资料研究了气压对体应变月变和日变的干扰过程,探讨消除干扰的方法,且和水位资料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降雨对体应变的干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Sacks体应变与气压、水位及降雨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论述了降雨对体应变月变和日变的干扰作用,并探讨了干扰产生的物理机制和消除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京昌平台Sacks体应变和气压、水位及抽水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较系统地论述了抽水对体应变年变、月变和日变的干扰作用,并探讨了消除干扰的方法。结果表明,去掉干扰后的体应变曲线与1989年大同等地震存在一定的对应性。本文在研究体应变的同时,也研究了地下水位的变化,并比较了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体应变的气压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地震台体应变和气压观测和对比分析,探讨了消除气压干扰的方法。指出用别尔采夫滤波法去掉体应变固体潮和气压的短期用回归方程、相关分析、求气压系数,体应变残差等可排除气压干扰。结果表明,当体应变观测曲线出现异常时,消除气压干扰后,异常更加明显,更有利于对异常的识别和判断。发现去掉干扰后的体应变曲线与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6.2级地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安徽省内同一时间安装,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构造条件的5个台站TJ-Ⅱ型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台站体应变受到的干扰因素存在差异,其中合肥、黄山台体应变受地下水位、降雨、气压影响明显,两台体应变和水位相关程度达到0.85以上,气压相关程度达到0.70以上,降雨干扰系数较大,其中合肥台约为为0.50×10~(-8)/cm。蚌埠台钻孔应变存在严重抽水干扰,产出数据规律不明显;六安台钻孔体应变受水位干扰较小,短周期气压干扰明显,嘉山台仪器安装在无水钻孔内,受降水和水位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6.
雷雨天气对徐州地震台体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雨季节是地震仪器损坏和资料受干扰的高发期,该时期常常有强降雨并伴有雷暴现象,而雷暴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容易被忽视。通过对徐州地震台雷暴日的气压、体应变分钟值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雷暴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会对体应变的观测数据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7.
福州地震台TJ-2型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州地震台TJ-2型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识别并统计引起数据曲线发生畸变的干扰因素,认为主要有气压、降雨、地下水、雷电、电源干扰等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干扰特征,以便识别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异常。  相似文献   

8.
山东数字化钻孔体应变观测的干扰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分析山东钻孔体应变与辅助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台站工作日志对引起钻孔体应变观测曲线出现波动性短时异常变化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钻孔体应变的短时波动性变化主要为气压、降雨、地下水位、施工和电源等的干扰影响;这些干扰影响不能通过相关分析完全剔除,需定量与具体情况定性相结合分析;气压、降雨和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与钻孔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有破碎带的钻孔受干扰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
分析合肥地震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因素及特征,发现水位和气压等因素对TJ-Ⅱ型钻孔应变仪影响显著.在该地震台观测优化改造期间,钻孔体应变受到临近钻孔灌水的影响,而降雨和灌水导致的水位变化,对体应变干扰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对体应变干扰因素的识别及排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体应变干扰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指出了大气压力对上覆地层的作用和地下水位排灌引起孔隙压力变化是体应变主要干扰因素。分析了体应变、水位、气压的三关系,气压与体应变是正相关关系,气压与水位是负相关关系,水位与体应变是正相关关系。因此在数学处理时采用优选法,同时简化干扰条件,寻找单一干扰因素对体应变的回归系数,并对干扰明显的昌平台、顺义台、涞水台给出了最佳回归系数。并且根据体应变受干扰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对以上几个台进行前兆信息量提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宽城地震台体应变仪观测数据干扰因素及其映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宽城地震台体应变仪自运行以来所有的观测数据,对宽城地震台体应变仪运行良好的区段(2005年-2008年)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宽城地震台体应变仪的地下水位、温度、气压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宽城地震台体应变仪数据主要受到地下水位和气压的影响,温度则对宽城地震台体应变仪影响较小。通过观测数据拟合分析来看,宽城地震台体应变仪映震能力较好,体应变仪在震情监测预报以及地震研究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长远发展做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据频谱特征分析短时气压波动对体应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短时气压波动对体应变观测资料的影响,整理易县台2002~2007年体应变、气压、降水等分钟值资料,并从中选取4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时间段,采用数字滤波去除原始数据中的长周期成分,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体应变的高频谱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短时气压波动对体应变高频谱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主要影响周期为53~67 min;在气压平稳情况下,体应变的优势周期相对集中,高频谱幅度最小;而在短时气压波动及降水情况下,体应变的优势周期更趋于分散,体应变响应幅度相对较大。对体应变分钟值资料的高频信息进行分析时,需要采取回归分析、数字滤波等方法消除短时气压波动对体应变观测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地球物理场观测中的大气效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用在地表的大气质量不仅产生引力位的扰动,而且会引起各种地球物理场的附加效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同行在研究地表位移、重力、倾斜和应变固体潮观测中实施的大气效应改正问题,包括利用台站气压资料建立的实测模型,建立大气重力格林函数,利用全球和区域气象数据计算大气效应,建立大气改正的误差模型等,最后文章讨论了今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压三轴容器,对华北地区九种典型岩石的密度和弹性波速度随压力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最高压力达到10,500巴。实验中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岩石的体积变化从而得到密度的变化。用高频脉冲法测量了弹性波速度。由得到的密度参数和波速参数计算出高压下岩石的声阻抗。根据体应变和波速随压力变化的曲线估算了岩石的体积模量,裂纹孔隙度,裂纹闭合压力,波速达到稳定变化时的压力以及波速达到稳定变化时的值与常压下的波速值的差。对这些参数在地学及爆破工程上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大气重力信号的理论计算及其检测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标准大气定律和大气圆柱体分布模型,本文引进了大气重力格林函数,用离散格积方法求得了大气对重力场观测的影响,对台站高程、周围地形和地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说明台站近区气压变化是大气重力信号的主要贡献者,考虑大气质量负荷引起的弹性地球形变效应后,对距台站0.5°的区域积分获得的大气重力导纳值为-0.3603μGal/hPa,占全球大气变化引起的总信号的90%以上,这一理论模型结果与超导重力仪实测结果相吻合,并能较有效地用于消除重力观测中的气压干扰成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固原体应变与水位、气压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以及对M2波潮汐因子相对误差等参数的计算,结果显示体应变观测与水位变化长期存在高度反向相关,与气压短期存在高度正相关,且体应变随气压变化在时间上存在40分钟左右的滞后效应。并利用回归相关分析消除水位、气压影响,探讨了体应变与水位、气压相关系数以及响应系数在宁夏地区小震前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徐州地区现有的3台体应变仪不同程度受到气压影响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2个台的体应变资料受气压影响大,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仪器探头与钻孔耦合得不好造成的。为了减少气压对观测资料的干扰,就需要在仪器下井时做好仪器耦合的基础工作,否则仪器产出的数据将会影响观测资料的使用,受气压严重干扰的资料甚至会误导我们对地震前兆异常的分析和判定。  相似文献   

18.
六合体应变干扰因素与地震短临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地震台钻孔体应变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对气压和降雨这二种主要干扰因素的基本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讨论了发生在该台预报效能范围内的3次中强地震的短临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气压变化在各个季节对观测值均有较大的影响,以短周期的正相关干扰影响为主,在时间上往往表现为准同步,相关系数能达到0.6~0.7以上;降雨对体应变的影响与降雨过程、降雨量及降雨时间等有密切的关系,持续降雨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促成固体潮畸变,这一过程虽较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六合体应变对区域内中强地震有1~2月的突出短临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9.
海平面对大气压变化的空间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平面对大气压变化的响应在理想情况下接近均衡态海洋响应.在这个假设下,任何海域的大气压变化都会瞬时传播到整个海洋上.通过比较大气压和海平面变化的标准差,可以发现,在空间尺度上,大气压变化主要是长波信号,而海平面变化除了长波信号外,还存在明显的短波长信号.由大气压变化驱动的海平面变化应与大气压变化在空间尺度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对海平面数据进行空间高斯低通滤波,来得到与大气压变化更相近的空间标准差分布.通过阶振幅谱分析,表明海平面对大气压变化响应的空间尺度为80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