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季善标  王解先 《测绘科学》2004,29(Z1):37-38
本文介绍了应用GPS技术对上海城市平面控制网的改造方案,基线由GAMIT软件解算,利用空间平差模型进行了三维坐标平差,平面平差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在上海平面坐标系统平差时,采用原点不变并固定部分稳定控制点坐标值,在北京54坐标和西安80坐标平面平差时,采用原由坐标控制点坐标改正数之和为零的条件,保证了GPS网的内部一致性。并对新旧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比较,改造网的精度大大优于原控制网,能适应现代高精度大型工程控制网的需要。最后利用七参数转换方法计算了各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间接平差方法,利用VB语言,结合高校教学项目,设计编程了一套基于VB平台的间接平差方法软件,运行解算桥网未知控制点的坐标平差值及高程平差值,并解算其点位精度。结果表明,点位精度不超过3 mm,误差改正数不超过2 mm,解算精度较高,符合要求。由此说明了利用间接平差方法解算桥网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平差解算其他平面控制网。  相似文献   

3.
框架控制网(CP0)作为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基准,采用适合长基线解算的高精度专用软件,利用精密星历,按照多基线模式进行解算。结合相关测量数据处理经验及通用GPS网平差软件研发,对框架控制网GPS基线网平差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网平差观测值提取及随机模型重构、框架基准转换及基线网平差等提出见解,提高了基线解算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探讨华测CGO软件在GPS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效能。对某GPS工程控制网的观测资料进行基线处理与网平差分析,并将CGO二维网平差结果、高程拟合结果与Cosa GPS平差结果、高程拟合结果分别作比对分析,验证了CGO软件的网平差和高程拟合模块的应用效能。分析结果表明:利用CGO分析处理某GPS工程控制网,获得了平面点位精度在x方向上优于5 mm,y方向上优于5 mm,点位中误差优于6.5 mm,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 045 597的良好结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测量平差学习中,相当多的计算工作是矩阵转置、求逆、相乘等,人工解算繁复又容易出错。虽然有各种平差软件可以进行解算,但是一般过程均为隐含式的,不利于测量初学者掌握测量平差原理。本文利用Excel内置函数中的矩阵运算功能处理测量平差计算,并以高程控制网条件平差的解算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及技巧;不仅增加了测量平差原理可视化,而且使得平差计算更加简便和快捷,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法方程系数阵的稀疏性,将Banker算法和RCM算法应用于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实现网点自动优化排序,压缩了法方程系数阵的存贮空间。借助于各类平面网平差模型对Banker 算法和RCM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优化排序算法不仅能扩大微机的解算容量,同时也提高了解算速度,减少了计算过程中的舍入误差,且适用于任意平面网、高程网,GPS网的自动化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现代工程需求,将某项目的水准网数据平差计算进行数据库设计,实现数据调用及读写、内业编程平差计算、精度评定、数据处理软件化自动化运行,提高数据处理和精度评定的效率,并实现高质量有效地管理水准测量数据,满足测绘专业工作人员的需要.通过数据库设计,合理地组织水准网数据库,经过高程控制网的数据估算和精度评定,达到高效解算的目的,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8.
软件采用VC 6.0平台,基于MFC单文档工程,通过编写了闭合差计算、高程控制网间接平差与精度评定代码,实现了对原始数据的计算闭合差,间接平差与精度评定两个功能。实现数据处理软件化自动化运行,提高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和精度评定的效率,从而满足测绘专业工作人员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GPS技术在高等级城市控制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网上(数字)山东"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工程建设项目的实践,详细介绍利用GPS相对定位技术建立威海市城市二等平面控制网的方法.该网采用TOPCON HiPer GD型双频接收机施测,使用Pinnacle,PowerADJ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平差计算,控制网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南宁市轨道交通框架网的建设为例,利用两种不同的基线解算软件对框架网基线进行了解算,并进行了初步比较;然后利用不同的网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解算,对利用不同解算方法的解算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利用LGO进行基线解算和Cosa GPS进行网平差的操作流程,并利用这两个软件实际处理了京沈高速铁路某标段的CPI平面控制网的复测数据,展示了LGO和Cosa GPS两者协同处理数据时的高精度和高效的特性。对类似的高等级控制网解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垂线偏差等重力格网数据平差计算高程异常差时,施加少量GPS/水准点进行控制,可以确定区域似大地水准面,但是采用传统方法在构造法方程时,需要对系数阵的每个元素逐一进行操作,并全部或者对角存储系数阵,具有计算速度慢、占用内存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在平差解算中对系数阵先进行矩阵分块(操作单元为分块矩阵),再稀疏化处理(仅存非零元素),最后拼接的方法,实现了法方程阵的快速构建及解算。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该方法的计算效率提高了至少两个数量级,并且可快速解算传统方法在一般计算机上难以解算的平差问题,对于解算比较规则的格网数据平差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就GPS新技术在某测区布设控制网的布网方案,施测方法,平差计算及精度分析做详细的介绍,布网依照国家规范不仅考虑工程的需要也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布设C级GPS控制网,实测仪器采用美国Ashtech公司生产Locus静态GPS接收机,观测作业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平差计算按厂商提供的Solution软件进行基线平差,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得到WGS-84坐标,北京54坐标,并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讨论,同时对高程拟合解算做了必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GAMIT软件进行基线解算以及CosaGPS软件进行网平差的方法。在测区没有已知控制点时,利用周围的IGS基准站可以利用GAMIT+CosaGPS的解算模式,获得高精度的解算结果。提供了一种GPS野外静态控制网解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拓普康GPS数据后处理软件Pinnacle为例,简要介绍随机软件所具有的主要功能,阐述在原有控制条件下直接进行GPS网的约束平差,分析其计算成果存在的影响因素,提出运用随机软件进行水电高精度GPS施工控制网平差的有效处理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该解算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北京市某地区的GeoEye-1卫星影像、外业控制资料等数据来进行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解算试验.试验与分析表明:GeoEye-1卫星影像采用RPC+二维仿射变换的区域网平差时,当在试验区的四角和中心位置分别布设一个控制点时,试验结果可以满足国家1:5 000地形图绝对定向后的平面与高程限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使用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作为控制资料,纠正卫星影像,容易造成几何形变的误差传递的问题,该文提出了构建原始影像基准网,进行大区域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外业控制点作为地面控制资料,激光点云生产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作为高程资料,利用区域网平差技术解算基准网影像的有理多项式系数(RPC)文件,配合DEM辅助弱连接点检测技术增强基准网的稳健性,而后利用高精度连接点匹配基准网解算同源待平差影像的RPC文件。该文使用该方法建立了基于39景高分二号影像的河南安阳、鹤壁地区的基准网,并对两景新增影像进行平差处理。结果表明,平面中误差为1.6m,达到1∶10 000数字正射影像生产的精度要求,相邻影像之间的几何拼接精度优于1个像素,满足了无缝拼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是一项大规模的测量数据处理工程,解算的未知数众多,为了便于检查原始观测数据粗差以及验证地面网与空间网的权匹配关系,需要进行单区平差数据处理研究和计算。本文主要讨论单区平差数据处理中的主要模型、大规模稀疏矩阵有效的解算方法并用软件加以实现,用此软件对5000点的实验区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超站仪在既有线普速铁路平面控制网中的测量和数据处理流程,提出了采用超站仪进行测量的方向值、平距两类地面观测值和解算后的基线向量进行联合平差计算方法,并推导了该方法在既有线普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平差应用中的模型.通过采用该方法对某实测控制网进行联合平差处理,表明其处理结果可满足对应控制网等级的内业平差精度要求,且能...  相似文献   

20.
超大规模大地网分区平差快速解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超大规模大地网平差解算这一难题,首先按常规将大规模大地网分解成多个子网,并组成相应子网的误差方程和法方程,然后提出了用解算约化代替求逆约化的新算法,解算约化采用Cholesky分解法,计算过程中对联系误差方程进行压缩存储,并进行相应的有效算法。如此可大大节省大型大地网平差的计算时间,利用PentiumⅣ个人计算机即可解算全国范围的约5万个点(约18万个未知参数)的超大型大地网的整体平差问题,且计算时间只需3h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