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小波变换井震联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联合处理,实现互补,从声波测井或密度测井资料中,提取高频及低频信息,提高地震记录的主频,展宽地震资料的频带,进而达到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目的,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地震记录作多尺度分解,适当地选择小波函数的参数,可以改变地震资料的频率成分,使之接近谱白化,本方法的特点是参数容易选择,运算速度快,处理之后,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井约束下的小波变换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继辉  付雷  王慧玲 《世界地质》2001,20(2):195-201
小波变换同时有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对信号进行局部化的特点,使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越来越发挥较大的作用。小波变换增频的幅度与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的宽度有直接联系,即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带越宽,剖面主频增加的幅度也就越大。通过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在井声波曲线的约束下,利用小波变换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幅度可以得到合理控制,大大增加了资料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用MATLAB 实现地震数据的小波变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小波变换借助于时-频局部分析特性,已经成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一种重要工具。作者在阐述其基本原理后,讨论了如何选择小波基(函数),并利用MATLAB语言及小波工具箱,实现了SEG-Y格式地震数据文件的小波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波变换与地震资料谱白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出发,讨论了地震记录小波变换的物理意义。经深入分析发现,恰当地选择小波函数及尺度因子α,对地震记录作了小波变换,相当于对地震记录,作谱白化,其特点是运算速度快,参数易于选择,可使不同目的层的信噪比与分辨率达到最佳折衷,模型及实际算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小波变换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定义及小波变换的性质,特别介绍了零通小波的理论及其如何在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通过理论模型的计算及处理,得知用小波变换可以划分地层厚度为λ/6的顶底界面的反射复合波,使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大为提高。把这种方法应用于某地区的实际资料处理,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利用多项式拟合和小波变换制作零炮检距剖面和小波剖面的方法,并用VisualC++语言开发了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下的地震资料零炮检距剖面与小波剖面制作系统。利用最佳拟合算法与最佳小波基函数,使用制作系统对煤田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满意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数学变换是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方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数学模型的求解到地震数据压缩的很多方面都离不开数学变换。着重概述了现今地震勘探方法中几种常用数学变换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包括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K-L变换及R adon变换等,并介绍了各种方法在地震勘探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地震资料自适应高频噪声压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方法无法适用于地震资料高频噪声压制的缺点,笔者分别对阈值函数和阈值选取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连续硬阈值函数与自适应阈值相结合的地震资料高频噪声压制方法.连续硬阈值函数兼具软、硬阈值函数的优点,可提高重构地震信号的保真度,减少人为噪声误差;自适应阈值方案可根据非平稳地震数据中的能量时变、空变分布特点,通过引入不同子带小波系数标准差、代数平均值以及几何平均值等统计参数,使阈值能够随不同子带的小波系数能量变化而自动调整,以适应地震资料高频噪声压制的要求.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方法在提高信噪比的同时,可保护陡倾角反射界面信号,提高噪声压制后地震数据的保真度.  相似文献   

9.
小波变换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数学分支,并广泛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利用小波变换良好的局部化时频特性,可以很方便地将地震记录分解成不同的频道,分解后的各频道存在内在的分形规律。小波变换应用于煤田地震资料,提高其分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降噪方法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主要讨论了小波变换阈值降噪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且将广泛使用的通用阈值方法与Birge-Massart阈值方法进行了比较,展现了Birge-Massart阈值选取方法的优越性。通过对模拟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Birge-Massart阈值降噪方法对地震信号降噪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小波变换提高煤层厚度的分辨能力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作者在本文中根据地震子波的特点,将Morlet小波予以改造,并用于地震资料的处理,在小波处理后的高尺度地震剖面地分辨煤层顶,底板反射波,对于煤层厚度的解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修改后的小波和小波变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短时窗傅立叶变换频谱分析方法存在窗函数选取不确定、分辨率固定、频谱分析精度较低等问题,采用了复小波分析方法对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分析,选择复Morlet小波作为分析小波,对地震信号进行复小波变换,并将尺度域转换到频率域,获得了不同频率的时频特征水平切片;用理论模型说明了复小波频谱分析精度明显高于傅立叶变换的频谱分析.对新疆某油田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复小波频谱分析能细致地反映储层的分布、位置及形态,其效果优于短时窗傅立叶变换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柴铭涛 《物探与化探》2007,31(Z1):60-62
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技术。小波变换方法由于具有同时在时间域与频率域分析的特点,在信号的分析处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小波变换把叠前地震数据分为不同的频段,并对包含干扰波的频段采用中值滤波消除干扰,再运用小波反变换来重构去噪后的记录;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噪声压制,还达到了保持宽频带的目的,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地震子波的时变影响,避免复杂的时窗大小选取问题,使得谱模拟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地震信号是平稳信号的假设条件,将改进S变换与谱模拟方法相结合,形成时频域谱模拟方法。在二维时频谱中进行谱模拟处理,该方法能够克服地震子波随地层深度变化的限制。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效果显示,时频域谱模拟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分辨率,实现地震资料的高分辨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地震瞬时属性的计算精度,针对薄层反射地震信号含有快速变化的振幅和频率分量的特点,研究了新的分析小波即三参数小波,基于三参数小波变换,提出了在相空间计算地震瞬时属性的方法。三参数小波有三个可调参数,对信号做小波分析时有很高的自由度,能够很好地匹配地震子波或给定的有效信号,三参数小波与BMSW小波或其他小波相比,具有更好的时域局部化性质。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效果表明,三参数小波变换地震瞬时属性比Hilbert变换瞬时属性有更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基于三参数小波变换的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方法是识别薄层砂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小波变换与地震奇异性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属性是由地震数据提取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等组成。这里主要讨论了一种新的地震属性(奇异性属性)计算方法。由于地震数据携带着大量的奇异性信息,因此,这一新的地震属性是在偏移地震数据的小波变换和奇异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小波变换使检测数据中的局部奇异程度成为可能。为能够估计出偏移地震数据每一采样点的局部奇异规律,从小波变换系数的角度来提取地震信号的奇异指数。这种新属性实行单道处理,不需要子波和速度信息,它给出了地下分层情况和断层位置。在地震数据奇异性属性的基础上,用小波变换来划分地层旋回,从而提高了小波变换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小波分析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波变换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领域。应用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来消除地震观测信号中的噪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从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地震信号的阈值去噪原理,并根据模拟信号和实测地震信号的频谱分析,讨论了如何选择小波基及去噪过程中的阈值取值问题。从小波分解理论知道,利用多尺度分解方式对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相当于对实测地震资料进行不同尺度的细化分析,由于对不同地区、不同资料的精度要求不同,我们只要使用不同的尺度进行小波变换处理,就可以得到去除原信号的细部巨变(噪声干扰)特征的信号。同时,我们对小波变换处理后重构的地震信号与原信号进行了对比分析,误差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我们还利用MATLAB语言及其小波工具箱,实现了对地震资料的去噪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