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动力相似方法预报广东省区域暴雨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应实际业务预报需要,利用最新43年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多种动力相似方法研究了广东省短期区域暴雨预报,发现了预报员预报经验成长曲线模式,找到了影响暴雨预报的决定性因子850hPa风场,证明了双时次相似的优越性,并研制了广东短期区域暴雨预报的动力相似法,预报评分明显高于业务平均水平。该方法的应用软件实现了短期区域暴雨的自动、客观、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目前已经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2.
席国耀 《气象》1983,9(10):15-17
“75·8”河南特大暴雨之后,北方暴雨科研工作发展较快,取得一些可喜的科研成果,并根据暴雨预报业务工作的需要,提出了预报北方大暴雨的一些新观点和新思路,设计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暴雨短期预报方法。科研和业务紧密结合,对于提高暴雨短期预报业务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北方暴雨科研成果在我台1982年暴雨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艳兰 《广西气象》2003,24(2):10-14
通过分析历年汛期各类暴雨过程的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统计出桂林历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数值产品要素特征,并检验了日本短期预报产品对各类暴雨的预报能力。然后通过对预报桂林暴雨的各种日本数值产品临界值的分析,挑选出一些相关性较好的要素产品预报因子,统计出桂林局部暴雨过程和致洪暴雨过程预报指标,最后对大暴雨过程预报指标及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数值产品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天气学统计学、物理量诊断三种预报方法相结合构成的广西春季南支槽暴雨短期预报业务系统,能够通过微机准自动运行分析,得到在南支槽影响下,广西有无区域或大范围暴雨过程的短期预报,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天气学统计学、物理量诊断三种预报方法相结合构成的广西春季南支槽暴雨短期预报业务系统,能够通过微机准自动运行分析,得到在南支槽影响下,广西有无区域或大范围暴雨过程的短期预报,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前汛期暴雨气候概况的统计分析得出玉林市暴雨发生的气候分布特征;在普查分析历史天气图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产生暴雨的关键因子,给出了造成玉林市前汛期暴雨天气过程主要的4类天气形势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运用相似分析和数学模式计算相结合作玉林市前汛期暴雨的定量预报,为玉林市短期暴雨预报提供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ECMWF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以下简称"ECMWF")对广安地区暴雨的预报性能,提高预报质量。利用ECMWF模式资料、广安地区4个国家观测站和160个区域自动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2015—2017年广安地区出现的34次中雨及以上量级降水(其中14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接以ECMWF暴雨预报结果进行暴雨预报,易出现漏报,评分质量较低。当ECMWF预报满足:中、短期均预报降水R≥50 mm;中期预报R≥25 mm、短期预报R≥50 mm;中期预报R≥50 mm、短期预报R≥25 mm;中、短期均预报R≥35 mm 4个订正条件之一时,进行订正预报暴雨,评分高,空、漏报率低,命中率高,可有效提高暴雨预报质量。同时,ECMWF在暴雨的持续时间、强降水时段、落区和面雨量预报中均有良好的预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值预报产品在2002年汛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周雨华  毛亮  何正阳  姚蓉  居晶琳 《气象》2003,29(11):41-44
为了解数值预报产品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总结了欧洲中心、华盛顿、日本及中央气象台天气在线网站德国数值预报模式的高空、地面形势预报产品和降水预报产品在湖南省2002年几次典型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在2002年湖南省中短期暴雨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书对近10多年来,我国在暴雨研究项目中的有关暴雨预报方法加以综合介绍与评述。共5篇14章。本书着重论述我国暴雨及暴雨预报的特点,暴雨的诊断分析和预报,气象卫星、雷达资料在暴雨分析预报中的应用,以及有关短期、中长期预报和暴雨强度预报约40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表明,韶关市7月份暴雨次数占后汛期暴雨的40%以上,1990年代以来暴雨次数明显增多,后汛期暴雨主要是由热带天气系统影响造成的。应用数值预报产品与实时资料相结合,研制出韶关市后汛期全市性暴雨的短期预报方法,经试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中国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林建  杨贵名 《气象》2014,40(7):816-826
利用1981—2010年全国2400多个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暴雨过程和暴雨日的年、季、月气候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南方地区暴雨过程明显增多,但以短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为主,尽管总暴雨日较多,但总降水量不及20世纪90年代。年(月)降水量与年(月)暴雨日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江南春雨阶段平均雨量大,暴雨日数相对较少。最大年暴雨日数分布与年平均暴雨日数分布极为相似,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但数值上是平均暴雨日数的两倍,甚至更多,并且受地形影响,呈现出多中心特点。由于受影响的天气系统不同,即使是同一省的不同地区最大月平均暴雨日数出现的时间也不尽相同。2000年以后暴雨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一年中暴雨开始时间早,结束晚,暴雨出现的时段较以往更长。在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及次生灾害频发的背景下,详细了解暴雨的年、季、月平均分布、最大值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可以为定量强降水的预报提供更好的气候背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贵州西部两场典型暴雨个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ECWMF数值预报产品资料、逐日客观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高密度区域气象自动站降水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2011年6月中、下旬发生在贵州西部地区的两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两场暴雨的发生,中低层均有西南低涡沿切变线东南移和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第1场有高原槽,第2场既有高原槽又有南支槽等天气条件的有效合理配置,以及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和充足的水汽、能量条件,为暴雨产生提供充分的条件。②区域气象自动站降水资料显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演变对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③WRF模式较准确地模拟出降水落区、强度以及700 hPa上西南涡沿切变线移动趋势,对类似暴雨短时临近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暴雨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暴雨的频率和强度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正在逐年增强.但是如何成功的预测短期暴雨,特别是发生在复杂地形下的暴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项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和天气学诊断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一种四川盆地西部复杂地形下的暴雨预报模型.该模型有效改善了喇叭口地形下,受低层偏东风影响的暴雨预报准确性.机器学习与天气学理论的结合,提升了模型的物理基础和预测成功率,同时该方法也为发展具有本地特征的暴雨预报客观工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s use numerical model integral products in a third level forecast of synthetically multi-level analog forecast technology.This is one of the strongest points of this study,which also includes the re-ducing mean vacant-forecast rate method,which pos-sesses many advantages with regard to filtering the analog term.Moreover,the similitude degree between samples is assess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which works better than that described using a single element in earlier analog forecast studies.Based on these techniques,the authors apply the model output,air sounding,surface observation and weather map data from 1990 to 2002 to perform an analog experiment of the quasi-stationary front rainstorm.The most important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 forecast successful index is 0.36,and was improved after the forecast model was re-vised.(2) The forecast precise rate (0.59) and the lost-forecast rate (0.33) are also better than those of other methods.(3) Based on the model output data,the syn-thetically multilevel analog forecast technology can pro-duce more accurate forecasts of a quasi-stationary front rainstorm.(4) Optimal analog elements reveal that trig-gering mechanisms are located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while upper level systems are more important in main-taining the phase of the rainstorm.These variables should be first taken into account in operational forecasts of the quasi-stationary front rainstorm.(5) In addition,experi-ments reveal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key zone is mainly decided by the position of the system causing the heavy rainfall.  相似文献   

15.
徐双柱  吴涛  张萍萍  王继竹  董良鹏 《气象》2015,41(9):1159-1165
根据2010—2014年风云2号(FY 2)和风云3号(FY 3)气象卫星资料,结合雷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等,利用多阈值法、面积重叠法进行了湖北省暴雨云团的识别跟踪方法研究;利用配料法进行了湖北省6 h暴雨短时预报方法研究。建立了以网页形式的风云系列卫星资料的暴雨监测预报业务系统,定量监测和预预暴雨的发生、发展。2014年应用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湖北省暴雨的监测和预报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种区域气候预测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基于从气候场长期演变提取预测信息的观点 ,从热力学方程和水分平衡方程出发 ,导出了描写地表气温、降水和高度的模式方程组 ,着重考虑了非绝热加热作用和水汽运动形成降水。进一步构造成一个预测区域气候的自忆模式 ,它不同于当今普遍使用的数值嵌套模式。初步计算表明 ,该模式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为短期区域气候预测提供了一个实际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历年汛期各类暴雨过程的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统计出桂林历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数值产品要素特征,并检验了日本短期预报产品对各类暴雨的预报能力。然后通过对预报桂林暴雨的各种日本数值产品临界值的分析,挑选出一些相关性较好的要素产品预报因子,统计出桂林局部暴雨过程和致洪暴雨过程预报指标,最后对大暴雨过程预报指标及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数值产品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是国家防灾减灾、重大社会活动和精细化天气预报的迫切需要。虽然我国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本文总结了近年国内外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现状、技术进展、目前国内的技术支撑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目前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仍然主要是外推预报技术、数值预报技术和概念模型预报技术等,但快速更新循环的高时空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和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将在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强对流天气监测、分析和机理研究是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重要基础;先进的外推预报方法同快速更新循环的高时空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以及二者的融合是未来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雷达可随时跟踪雨区范围、暴雨走向和降雨量的变化,而降雨是水文预报最重要的输入信息,对于水文预报、水库蓄放及江河流域水量的短时洪水预报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在介绍雷达测雨及国内外雷达测雨业务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国内雷达测雨在水文预报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雷达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思路,探讨了雷达测雨在我国水文应用中的前景及其发展方向。数字化雷达测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高程图等系列新信息,将进一步推动新一代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的开发,并将极大地拓宽水文预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20.
庞玥  刘祥  韩潇  胡春梅  王欢 《气象科学》2022,42(4):549-556
利用重庆地区34个国家气象站降水资料和ECMWF集合预报降水资料,系统检验和评估了集合预报统计量产品及后处理技术产品对2014—2016年5—9月重庆暴雨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集合统计量产品中最大值、90%分位数、融合产品、概率匹配平均、75%分位数对暴雨预报有一定参考性,其中90%分位数和融合产品对暴雨落区预报较好,最大值对暴雨强度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但表现为明显的湿偏差。集合预报后处理技术产品的暴雨TS评分较控制预报和集合平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概率预报、最优百分位、融合—概率匹配、频率匹配法的暴雨TS评分超过最大值,对暴雨强度预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其预报偏差均表现为湿偏差,融合—概率匹配和频率匹配法对暴雨落区预报较好,概率匹配—融合对降低暴雨空报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