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新疆地区水文气候变化复杂,其水储量变化及其负荷形变特征的精确提取极为重要。采用卫星重力数据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反演新疆地区2010—2014年陆地水储量变化,利用独立成分分析法(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分解时空模式,提取时空特征信号。在此基础上,反演陆地水负荷迁移引起的地壳垂向变化,引入重力位系数与负荷勒夫数一阶项改正,回加非潮汐大气与海洋信号,结合尺度因子法校正GRACE反演结果,引入全球降水气候计划月降水资料分析形变影响,将其与测区12座连续运行参考站形变位移进行定量比较,重点分析各测站陆地水负荷信号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垂直位移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经ICA方法分解的新疆地区陆地水储量呈现多时间尺度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周年与长期变化;周年信号在西部帕米尔高原附近尤为显著;长期变化以逐年减少为主,在乌鲁木齐西部、天山一带信号较强;总体上,陆地水负荷垂直形变的时间序列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幅值...  相似文献   

2.
依据主成分分析算法可以提取点云数据特征的原理,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建筑物三维空间姿态计算方法,并研究利用建筑物三维空间姿态确定建筑物刚体位移的原理和实现步骤。利用实测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试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确定建筑物刚体位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地表垂直位移呈现显著的季节性波动。为探究其驱动源信号,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对全球导航定位系统20个基准站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进行时空分解,获取前6个独立分量,并与环境负载造成的垂直位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个独立分量呈现显著周年变化和相对均匀的空间响应,与大气负载位移时间序列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60,两者吻合良好。第二和第三个独立分量均是周年和年内信号的组合,其空间响应反映出局部集聚特征,与华北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状况相类似,合并这两个独立分量后与水文负载位移时间序列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50。由此表明大气和水文负载是驱动华北地区季节性垂直位移的主要源信号。  相似文献   

4.
使用全站仪对滑坡监测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本文对该方法做了简要介绍,以一个滑坡监测点某一期为例,分析了其水平位移点位中误差与垂直位移高程中误差的精度情况。滑坡监测点水平位移主滑方向精度主要受测站点与监测点的连线和主滑反方向夹角、水平角测量精度、测距精度、测站点与监测点的距离等影响。垂直位移高程精度主要受垂直角测量精度、测站点与监测点的距离、测距精度、仪器高测量精度影响,分别推导了误差公式,并进行了量化计算,验证了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为相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视觉的结构位移测量方法具有低成本、高精度、多点测量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出基于YOLOv5目标检测模型和视觉的封闭空间建筑物垂直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YOLOv5目标检测模型识别和提取标志物兴趣区域,减少了后续标志物定位与跟踪的计算量。以基准点反算CCD相机架设的观测点位移量,并归算由相邻帧间标志物圆心像素变化转化的垂直位移值,实现观测点移动状态下封闭空间建筑物位移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垂直位移测量的最大误差小于0.16 mm,能够满足工程结构垂直位移测量与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论述了三门峡大坝垂直位移监测网的布设与施测,以及新布设的垂直位移监测网与原来的大坝垂直位移监测网水准点高程之间的换算关系,大坝垂直位移监测网的精度评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钦  游雄  李科  张彦喜 《测绘工程》2016,25(4):19-24
SIFT特征具有旋转、尺度和明暗变化的不变性,在图像匹配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SIFT特征匹配中耗时长、匹配点对少、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PCA-SIFT特征匹配的方法。使用更加精简的方法构建特征点描述向量,通过预先构建的投影矩阵对描述向量进行主成分分析,降低描述向量的维度从而提高了特征匹配的速度,同时降维也对描述向量进行了去噪提纯,使得匹配更加准确。实验证明,利用PCA-SIFT特征进行匹配在降低匹配耗时的同时,增加了匹配点对,匹配准确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董杰  文汉江  刘焕玲 《测绘科学》2019,44(6):52-58,71
针对地球内部变形的理论研究缺失,该文基于半无限空间的地球模型,研究了2015年尼泊尔地震Mw7.9产生的地球内部不同深处(地表以及地下10、20、30、50、100和300km)的同震位移变化,研究区域内的地表最大垂直位移有0.779 0m,向下的最大垂直位移是-0.383m,南北向的水平位移在断层处产生集中挤压,最大值有1.460 0m,这与尼泊尔境内的GPS观测结果比较吻合;地下10km处的位移比地表的变形要大很多;地球深部的位移结果逐渐变小,并且100km处的水平位移方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地球内部位移变化结果显示:地球浅部位移与地表的走向趋势一致但振幅不同,地表的位移并不是最大的,接近震源处的变形最大。  相似文献   

9.
以向错理论为基础,在断层一维转动与地表形变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推导了弹性半空间均匀介质中断层三维转动与地表形变的关系,对不同深度和倾角的断层以不同方式转动产生的地表形变的曲线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断层以不同方式转动产生的地表水平位移和垂直形变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断层转动对地表位移的影响随着断层深度的增加不断衰减,地表位移对不同倾角的断层转动有不同的响应,其中以断层角点为转动轴的断层向错引起的地表形变受倾角的影响最为显著;2)断层以不同方式转动相同的量产生的水平位移和垂直形变在数值上大小相近,垂直形变的空间分布与断层的转动方式有关;3)断层三维转动与滑动引起的地表形变在数值大小上有区别,但具有相同的量级,空间上断层滑动引起的形变范围相对转动较为广泛。最后,讨论了断层向错理论在地壳形变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得到的地壳运动结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得到的地壳运动结果,包括区域网GPS观测所获得的中国大陆至今最详细的地壳水平位移结果、基准网GPS连续观测得到的水平位移时间序列及由此得到的8级左右大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基准网GPS连续观测得到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及西部基准站垂直位移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相关性,简要介绍基本网GPS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  苏山舞  刘东琴 《测绘科学》2008,33(1):155-158
时间序列分析是通过对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来反映其变化规律并进行预测和分析。目前时间序列分析在统计、金融、贸易等学科领域应用较多,但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始。本文对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常用建模方法等进行了概要总结和描述,并通过一个SPSS(Statistical Product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实例的分析,显示时序分析模型的应用过程,对时间序列分析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今后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全球定位系统(GPS)时序数据预测的工作中发现,通常时序数据中含有的噪声会干扰数据预测的结果.为了降低时序数据中噪声对预测结果的负面影响,将提升小波阈值降噪技术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一种GPS时序数据降噪预测模型.该模型在预测之前首先利用提升小波与平滑阈值函数对GPS时序数据中的噪声进行剥离,然后构建多层LSTM神经网络对时序数据进行单步预测.通过实验与多种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LSTM预测模型对GPS时间序列的预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ARMA可用于时间序列建模,本文利用ARMA模型改进了部分IGS连续跟踪站GPS高程时间序列。计算了改进前后时间序列的线性速度,可以发现时间序列线性速度变化不明显,但精度却提高很多。通过研究表明利用ARMA模型有利于降低GPS高程时间序列噪声,可用于GPS高程时间序列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The use of time series satellite data allows for the temporally dense, systematic, transparent, and synoptic capture of land dynamics over time. Subsequent to the opening of the Landsat archive, several time series approaches for characterizing landscape change have been developed, often representing a particular analytical time window. The information richness and widespread utility of these time series data have created a need to maintain the currency of time series information via the addition of new data, as it becomes available. When an existing time series is temporally extended, it is critical that previously generated change information remains consistent, thereby not altering reported change statistics or science outcomes based on that change information. In this research,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and implications of adding additional years to an existing 29-year annual Landsat time series for forest change. To do so, we undertook a spatially explicit comparison of the 29 overlapping years of a time series representing 1984–2012, with a time series representing 1984–2016. Surface reflectance values, and presence, year, and type of change were compared. We found that the addition of years to extend the time series had minimal effect on the annual surface reflectance composites, with slight band-specific differences (r  0.1) in the final years of the original time series being updated. The area of stand replacing disturbances and determination of change year are virtually unchanged for the overlapping period between the two time-series products. Over the overlapping temporal period (1984–2012), the total area of change differs by 0.53%, equating to an annual difference in change area of 0.019%. Overall,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agreement of the changes detected by both time series was 96%. Further,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entire pre-existing historic time series does not need to be re-processed during the update process. Critically, given the time series change detection and update approach followed here, science outcomes or reports representing one temporal epoch can be considered stable and will not be altered when a time series is updated with newly available data.  相似文献   

15.
复种指数遥感监测方法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范锦龙  吴炳方 《遥感学报》2004,8(6):628-636
复种指数是反映水土光与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指标 ,其实质是沿时间序列 ,反映某一种植制度对耕地的利用程度。联系复种指数与时间序列NDVI曲线的纽带是农作物年内的循环规律。时间序列的NDVI值蕴涵着植被的生长和枯萎的年循环节律 ,经时间序列谐函数分析法 (HarmonicAnalysisofTimeSeries ,HANTS)重构的NDVI曲线 ,可以准确地反映农作物的出苗、拔节、抽穗、收获等物理过程。因此 ,根据时间序列的NDVI曲线的周期性 ,可以反向捕捉到耕地农作物动态的信息 ,进而得到耕地的复种指数。本文依据上述原理 ,提出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的方法 ,然后用 1999年至 2 0 0 2年 4年的VGT(SPOT4卫星vegetation数据 )旬合成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提取了复种指数 ,并利用地面样区观测结果和统计数据进行检验 ,取得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GNSS技术是现代测量技术的代表。为了提高GNSS时间序列的精度,本文利用时间序列线性分析的方法,探测分析时间序列存在的趋势项、周期项以及复杂程度。利用线性拟合方法获取了3个方向的拟合函数;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函数探测出时间序列存在周期项和趋势项;应用AR(p)模型对时间序列进行了短期预测分析,通过模型定阶、估计,确定了AR(2)为最佳的预测模型,随着预测步数的增加,预测精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GPS时间序列与强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连续观测的基准站水平位移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通过对1999年3月份以来GPS1000周至1258周的原始时间序列的EOF分析、时间序列中除去长期位移速率后的EOF分析、及强震前半年时间段内的时间序列的EOF分析,研究强震前中国大陆水平位移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及与强震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GPS高程数据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GPS台站时间序列进行了研究,对我国IGS连续跟踪站高程分量的数据进行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用最小二乘法将时间序列的白噪声与有色噪声分离,并利用AR模型建模。通过分析,获得拉萨、上海和武汉GPS连续跟踪站的有色噪声特征。  相似文献   

19.
欧洲地区共模误差提取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跨度较长时间序列共模误差噪声特征研究较少,选择空间滤波的方法对较长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以满足参考框架建立的需要。选取欧洲地区58个IGS基准站2001—2011年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区域叠加滤波法、分区区域叠加滤波法和相关系数加权叠加滤波法求取共模误差,并以滤波后时间序列相关系数和残差时间序列标准差为标准对其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对每个区域共模误差及滤波前后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噪声分析。结果表明:分区区域叠加滤波法最适合欧洲地区共模误差的提取;共模误差主要成分是闪烁噪声,也包含白噪声、随机漫步噪声等;当时间序列长度较长时,N、E方向受共模误差影响较小,可忽略,U方向受共模误差影响较大,需要考虑。  相似文献   

20.
在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研究小区域植被覆盖度(FVC)变化时,传感器、成像条件及云量的影响会导致连续的长时序影像数据缺失或数据质量较差,同时影像的低时间分辨率也限制了对小区域连续时序FVC变化的研究。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线性融合方法融合出连续的长时序FVC影像,解决了在研究FVC时空变化时云量和条带影响导致的Landsat影像连续时序数据缺失和低时间分辨率问题;利用Sen+Mann-Kendall进行趋势分析发现,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的FVC在2000-2016年整体呈增加趋势,FVC显著增加的区域约占37.32%,不显著增加的区域约占58.56%。线性融合方法得到的FVC影像可以精细地表征地表FVC的变化,较好地解决了高空间分辨率影像FVC连续时序数据缺失的限制,有利于小区域FVC的长时序时空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