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前言秦岭东段豫南桐柏北部,相当于加里东期的一套中压变质相系变质岩石(326—410百万年)中,有一系列燕山晚期(130—134百万年)的煌斑岩脉群分布,其中既有钙碱性煌斑岩(云煌岩、云斜煌岩、闪斜煌斑岩和云闪正煌岩),也有碱性煌斑岩(斜闪煌斑岩、碱闪煌斑岩和碱煌岩)。这两类煌斑岩不但共生在一起,而且成分上是过渡的。不仅如此,甚至有些煌斑岩还通过半煌斑岩与正长岩类相过渡。这表明钙碱性煌斑岩和碱性煌斑岩以及正长岩类之间在形成上可能是密切相关的,或者都是由相同的同种岩桨在不同的条件下派生形成的。这由它们自身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成分特征可以清楚的表现出来。并且煌斑岩和正长岩类侵入体中有相同的混合花岗岩捕虏体和石英捕虏晶,这表明二者都曾有过同化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2.
胶东邓格庄和金青顶金矿区煌斑岩特征及其与金成矿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东邓格庄和金青顶金矿区煌斑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碱性煌斑岩类的棕闪斜煌斑岩,起源于上地幔。煌斑岩脉空间上与金矿脉关系密切,形成时间与金成矿作用接近,岩脉的Au、Ag和挥发分的含量较高。煌斑岩浆可能为金矿成矿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和挥发分。煌斑岩的特征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说明了与金矿成矿有关的地质作用不仅发生于地壳范围,而且涉及上地幔  相似文献   

3.
胶东邓格庄和金青顶金矿区煌斑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 碱性煌斑岩类的棕闪斜煌斑岩,起源于上地幔。煌斑岩脉空间上与金矿脉关系密切,形成时间 与金成矿作用接近,岩脉的Au、Ag和挥发分的含量较高。煌斑岩浆可能为金矿成矿提供了部 分成矿物质和挥发分。煌斑岩的特征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说明了与金矿成矿有关的地质作用 不仅发生于地壳范围,而且涉及上地幔。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西北缘米提孜北新发现多条新生代超基性-基性岩脉。岩脉侵位于长城纪赛拉加兹塔格岩群中,整体位于柯岗断裂北侧附近,近东西向展布。岩脉岩性为闪斜煌岩和云斜煌岩,分别具钠质碱性煌斑岩和钠质钙碱性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闪斜煌岩年龄为38.24±0.54 Ma,表明岩脉形成于新生代古近纪。岩脉稀土元素总量偏低(64.28×10^-6~253.41×10^-6),Eu(δEu=1.04~1.21)和Ce(δCe=0.99~1.03)异常均不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LREE富集(LREE/HREE=4.15~6.45)的右倾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研究结果显示,岩脉是岩石圈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短,岩脉侵位后冷却速度快;岩脉产出于走滑构造体制下,大型走滑断裂控制了岩浆活动的发生和岩脉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矶头矿区区内有石英闪长岩、闪斜煌斑岩和闪长斑岩出露.石英闪长岩为形态复杂的岩株,平面呈不规则之椭圆形,面积约O.3km~2,侵入于船山和栖霞灰岩(C-P)中.闪斜煌斑岩呈岩脉产出,规模不大,穿插闪长岩体和围岩.闪长岩岩脉,规模也不大,最厚不超过20米,多见于矿体附近的破碎带中,并穿插岩体及围岩(图1).根据年龄数据(见表)推测矶头岩体是  相似文献   

6.
西藏甲玛矿区位于冈底斯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陆缘岩浆弧中段南部。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砂板岩、角岩(矿体顶板)以及上侏罗统多底沟组(J3d)灰岩、大理岩(矿体底板)。矿区岩浆岩主要呈岩脉产出,岩石类型包括花岗斑岩、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闪长岩、闪斜煌斑岩、角闪辉绿(玢)岩、石英辉长岩等。由于矿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涞源—阜平一带煌斑岩的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涞源地区侵入了大量以碱性为主的煌斑岩,这些煌斑岩是一套来自地幔深部的基性岩石。碱性煌斑岩SiO_2<46%,TiO_2≥1.5%,F≥5%;钙碱性煌斑岩SiO_2≥46%,TiO_2<1.5%,F<5%。碱性煌斑岩有棕闪斜煌斑岩、碱云煌岩,碱云斜煌岩、碱闪正煌岩、碱云闪斜煌斑岩、碱云闪正煌岩,这些碱性煌斑岩均以具含钛暗色矿物为特征。钙碱性煌斑岩主要有闪斜煌斑岩、角闪正煌岩,暗色矿物含钛极少或不含钛。本区煌斑岩受地壳的同化混染的影响不大,基本上为原生岩浆。本区无钾镁煌斑岩。  相似文献   

8.
山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东南部发育大量的煌斑岩脉,主要为云斜煌岩和斜煌岩。本文选择牟乳带南段冯家镇地表出露的煌斑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主微量元素研究。定年结果表明其成岩年龄为(150.6±6.1) Ma,属晚侏罗世。煌斑岩SiO_2=47.15%~58.91%,碱性岩系列,岩石为玄武质安山岩,属于太平洋型(钠质)火山岩。岩石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成岩过程中黑云母、角闪石、单斜辉石和少量的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研究认为该区的煌斑岩是来自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背景下幔源岩浆上侵,同时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9.
刘函  王国灿 《地质通报》2012,31(9):1461-1468
北阿尔金拉配泉北侧米兰群混合角闪斜长片麻岩被2期基性岩墙群(辉绿玢岩和棕闪煌斑岩)侵位。本次分别对三者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侧年。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中锆石结晶年龄为2007Ma±25Ma,结合西北地区2.0Ga左右广泛的构造-热事件,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汇聚有关。辉绿玢岩和棕闪煌斑岩的年龄结构相似,锆石较老年龄组分分别为1962~2093Ma和1804~2038Ma,系在侵位时从围岩(混合角闪斜长片麻岩)中捕获的锆石的年龄;最年轻的年龄组分(79~94Ma)代表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间,与阿尔金北缘断裂伸展活动有关;古生代年龄(288~504Ma)为岩墙群上侵过程中同化混染北阿尔金蛇绿混杂岩带部分岩石的年龄。  相似文献   

10.
壤塘金成矿带中新近发现了闪斜煌斑岩脉,通过对其分布、产状、岩相、含金性及其与金矿床的时空关系的研究,认为煌斑岩脉与金矿床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岩浆活动不仅给金矿化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而且提供了金源。  相似文献   

11.
赣西北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对赣西北三个地区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讨论了基性脉岩的成岩方式和源区性质。基性岩脉包括闪斜煌斑岩,辉绿岩和橄榄录玢岩。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Nb,Ta和Ti异常。武山煌班岩稀土元素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益口辉绿岩稀土元素总量低,略微富集轻稀土元素,上高橄榄辉绿玢岩介于两者之间,三者都无明显的铕异常,结合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可知,三者的岩石化学变化受到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所控制,武山煌斑岩和上高橄榄辉绿玢岩明显发生分离结晶作用,而隘口辉绿岩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影响。其源区可能为与俯冲流体有关的富集地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桦甸市大庙子金矿控矿条件与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庙子金矿化区内金矿体以石英脉型为主,矿体的产出受东西向挤压破碎带控制,花岗斑岩和闪斜煌斑岩、辉绿岩是矿体的主要围岩.据此在研究区内共圈定成矿预测区7处.  相似文献   

13.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云南老王寨金矿区与金矿化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岩相学、矿物学以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煌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其次为云斜煌岩,两种岩石均属碱性系列、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板块俯冲进人地幔楔的地壳物质脱水形成的流体可能是引起该区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雷公山-榕江平阳地区已发现煌斑岩类岩石多处,分布在一个南北宽约10 km,长约50 km的东西走向带上。由西向东岩石由云正煌岩、云斜煌岩逐渐过渡到钾镁煌斑岩。分析认为岩带向东越接近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雷公山以东地区具有寻找金刚石原生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煌斑岩的成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新的煌斑岩分类(Rock,1991)讨论了各类煌斑岩的成矿意义。作为煌斑岩类岩石的一员──金伯利岩乃是出产金刚石的主要母岩,但应该认识到其它类型的煌斑岩都可以有金刚石产出。对钾镁煌斑岩成矿能力的认识,已经在许多国家取得了经济效益。许多内生金矿区有银多的煌斑岩脉分布,且许多矿体就赋存其中。愈来愈多的研究工作和勘探经验表明,煌斑岩可以作为金矿的勘探目标。此外煌斑岩还常与多种金属矿脉,如Cu、Mo、W、Pb、Zn、U、Ag等,有时空和成因上的联系。煌斑岩的成矿意义将会为人们深刻认识和应用于找矿。  相似文献   

16.
北大巴山早古生代地幔交代作用与煌斑岩浆的起源和演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产于陕西岚皋境内、赋存于碱质煌斑杂岩中的金云角 闪 辉石岩捕虏体是交 代地幔捕虏体。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对比研究表明,金云角闪辉石岩型交代地幔是寄 主煌斑岩的源区。金云角闪辉石岩捕虏体富含高Na、Ti的角闪石是本区寄主煌斑岩富Ti, 具 低K/Na值的根本原因。煌斑杂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古生代地幔交代作用相对 于煌斑岩的侵位是一个相对近的时间间隔,大约发生于距今600~700 Ma。寄主煌斑岩 的 原生岩浆是金云角闪辉石岩型地幔经较大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原生岩浆为相似于橄榄金伯 利岩和橄辉玢岩的碱质超基性煌斑岩浆,其经初步分离结晶后形成两个不同的母岩浆,分别 相当于橄榄金伯利岩浆和橄辉玢岩岩浆,两个母岩浆各自具有不同的分离结晶系列,形成不 同的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17.
基性岩脉是研究地幔和地幔变化的"窗口",并且与金、铀、金刚石等矿床有重要关系.甘肃红石泉地区产有我国最典型的白岗岩型铀矿床,其中发育有多条基性岩脉.研究区基性岩新鲜面呈灰绿色,具有典型的煌斑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基质主要由斜长石和黑云母组成,副矿物主要有磁铁矿、磷灰石及锆石等,据此确定基性岩为闪斜煌斑岩.岩石具有富碱、高钾、贫铁以及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而判断其属于钾质钙碱性煌斑岩.通过40Ar-39Ar全岩测定,获得煌斑岩成岩年龄为237.2±2.6 Ma,煌斑岩的岩浆来源于EMII型富集地幔,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属于早中生代古亚洲洋闭合、陆陆碰撞后伸展的产物.红石泉煌斑岩与铀矿床铀成矿没有直接成因关系,对于铀矿只有后期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云南老王寨金矿区与金矿化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岩相学、矿物学以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煌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其次为云斜煌岩,两种岩石均属碱性系列、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板块俯冲进人地幔楔的地壳物质脱水形成的流体可能是引起该区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脉岩分布在某地槽区一背斜构造轴部的太古代变质岩和燕山期花岗岩、花岗斑岩中。该区脉岩有中-基性脉岩(闪长岩、黑云母角闪岩、煌斑岩),酸性脉岩(花岗斑岩、花岗伟晶岩、霓石正长岩、石英斑岩)和石英碳酸盐脉,构成了一个脉岩群。 太古代变质岩系。下部出露在背斜构造的轴部,为黑云外长片麻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有时彼此互层出现,某些地段见大理岩夹层;上部分布在背斜构造的两翼,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质混合片麻岩,局部夹大理岩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巴音杭盖金矿床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祥  满来 《黄金地质》2000,6(1):38-43
巴音杭盖金矿区分布华力西期斜长花岗岩和下元古界宝音图群的地质。辉绿岩、煌斑岩、花岗斑岩及石英脉形成于华力西期以后。其中辉绿岩和煌斑岩是典型的幔源岩,花岗伟晶岩则是典型的壳源岩。H、O、S、Pb同位素研究表明,来源于地幔的流体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1)促使下部古老岩石中金的活化及壳、幔源岩浆的形成;2)形成迁移金的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