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集浙江舟山秀山的滩涂海泥,通过水浸提和离心沉降处理得到水溶相体系海泥提取液,按照20%(体积分数)加入到抗氧化性能和美白功效的评价体系中,采用BCS-Trolox法测定体系的总抗氧化性能;采用酪氨酸酶法评价体系的美白功效,以熊果苷溶液作为抑制酶反应的标准对照品;研究了温度、pH和时间对水溶相体系抗氧化性能和美白功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工业迅速发展, CO2大量排放,引起了海洋的酸化效应,不仅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也严重危害了海洋生物的生态健康。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研究pH变化对菲律宾蛤仔耗氧率、排氨率、鳃组织结构以及鳃和内脏团的免疫、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将菲律宾蛤仔置于酸化海水(pH 6.4、7.1和7.7)中,以自然海水(pH 8.1)为对照。结果表明: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pH的升高或降低而降低,在pH=8时达到最大值; 6.4酸化组蛤仔鳃组织结构损伤严重,鳃丝间距扩大,纤毛黏合;鳃组织碱性磷酸酶(AKP)第42天所有酸化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酸化组溶菌酶(LZM)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7.7酸化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酸化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内脏团7.1和7.7酸化组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随着CO2的大量排放,海洋酸化效应不断加重,为探究未来海水酸化情况对菲律宾蛤仔产生的影响,设置对照组(pH为8.1)和酸化组(pH为7.7、7.1和6.4),研究周期为42 d,测定菲律宾蛤仔在酸化条件下组织结构、免疫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以及在分子水平上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置于酸化海水环境中,鳃丝间距随pH的降低而扩大,鳃丝纤毛黏合,水管和外套膜外表皮褶皱逐渐加深;鳃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情况为先降后升,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各组变化趋势不同,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和溶菌酶(LZM)活性趋势为先升后降;鳃和内脏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规律皆为持续上升;内脏团组织中LZM活性变化趋势各不相同,ACP活性变动趋势为先降后升,AKP、SOD和CAT活性变化规律为先升后降,T-AOC趋势为持续下降;通过转录组的分析得到,鳃组织GO功能主要富集在DNA整合、膜的组成部分和RNA定向DNA聚合酶活性等条目中,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吞噬体和与蛋白合成的相关通路中。海水酸化使菲...  相似文献   

4.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和多环芳烃(PAHs)污染日益严重,以滤食动物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聚苯乙烯微塑料和芘单一及联合暴露对菲律宾蛤仔的毒性效应.分别采用两个聚苯乙烯微塑料粒径(0.3μm和6μm,20 μg/L)和两个芘浓度水平(10 μg/L和100μg/L)单独和联合暴露21d,测定其对菲律宾蛤仔生理活动(肥满度和摄食率)、免疫防御、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芘单一暴露组外,其余暴露组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降低,但这两种污染物对菲律宾蛤仔的肥满度没有显著影响.微塑料和芘暴露均导致菲律宾蛤仔免疫功能受损,表现为血细胞凋亡率增加和吞噬活性被抑制;其中,在小粒径微塑料和高浓度芘存在的暴露组血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二者联合暴露组血细胞凋亡率最高;除大粒径微塑料暴露组外,各暴露组血细胞吞噬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系统不能及时清除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导致机体出现氧化损伤现象,表现为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微塑料和芘联合暴露导致鳃组织谷胱甘肽疏基转移酶(GST)活性显著升高,消化腺组织过氧化氡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综合生物标志物指数(IBR)结果显示,联合暴露对菲律宾蛤仔造成的胁迫压力高于单一暴露组.  相似文献   

5.
氟苯尼考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氟苯尼考对菲律宾蛤仔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7 d后,在氟苯尼考的作用下,菲律宾蛤仔内脏团和肌肉组织的SOD,CAT,POD和GR的活性都发生了变化.低质量比氟苯尼考对SOD,CAT和POD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而在高质量比条件下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质量比的氟苯尼考对菲律宾蛤仔内脏团和肌肉组织中的GR活性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氟苯尼考质量比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6.
几种食用贝类淀粉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10种常见食用贝类成体的淀粉酶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总体消化器官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青蛤(Cyclina sinensis),33℃;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32℃;文蛤(Meretrix meretrix),43℃;等边浅蛤(Gomphina veneriformis),35℃;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34℃;泥螺(Bullacta exarata),40℃;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37℃;微黄镰玉螺(Lunatica gilva),43℃;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icum),43℃;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43℃;淀粉酶的最适pH值范围为4.6-4,9,不同贝类稍有不同;同一种类中肝脏淀粉酶的活性大于肠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蛤仔血淋巴溶菌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反应条件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血淋巴溶菌酶活力的影响实验,发现各反应条件与菲律宾蛤仔血淋巴溶菌活力密切相关:随着血淋巴添加量的增加,菲律宾蛤仔血淋巴溶菌活力逐渐升高,添加量在150~250μL之间时,两者呈现直线关系;溶菌活力随着温度和pH的升高呈峰值变化,分别在反应温度为50℃和pH为6.4时达到最大值,但统计分析显示pH在5.2~6.4之间时,溶菌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溶菌活力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当反应时间大于100 min后趋于稳定。这为探讨菲律宾蛤仔免疫力的不同变化提供基础性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蛤仔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律宾蛤仔软体部经匀浆、乙醇提取、旋转蒸发浓缩,得到菲律宾蛤仔乙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经有机溶剂萃取,依次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和水溶性组分.在32 ℃,pH=6.8的Na_2HPO_4-NaH_2PO_4缓冲体系中,研究菲律宾蛤仔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力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IC_(50)为0.388 mg/mL.进一步动力学分析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对酪氨酸酶具有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水溶性组分对酪氨酸酶具有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蛤仔呼吸和排泄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菲律宾蛤仔是我国北方海区滩涂的主要养殖经济贝类,关于它的繁殖生物学、生态等规律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1]。但关于它的代谢如呼吸、排泄等规律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菲律宾蛤仔在有埋栖物如砂子,无埋栖物情况下的呼吸、排泄规律,为弄清它的代谢规律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菲律宾蛤仔(以下简称蛤仔)来源于青岛市农贸市场,随贝生长的不同时期采回后放玻璃钢水槽内暂养一周,每天定时投喂单胞藻并换水。实验前两天取出,去除其表面附着物,放水族箱内用过滤海水暂养两天,以备实验用。升温时每天升1℃,直到达到实验所需的温度。实验用…  相似文献   

10.
北黄海菲律宾蛤仔帕金虫流行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0年7-11月,对我国北黄海沿岸滩涂增养殖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大规模死亡进行了研究,并对病害暴发与温度、盐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利用FTM培养和组织切片方法对病害流行海域的菲律宾蛤仔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蛤仔体内寄生了大量病原帕金虫Perkinsus sp,感染率为20%-100%,感染强度为3-3 565 936cell/ind或2-1 670 615cell/g组织.感染强度与蛤仔大小有关,个体越小,感染程度越轻.经感染试验,进一步确定了帕金虫大量繁殖是引起蛤仔大规模死亡的原因.病害始于7月下旬,止于10月下旬;最初暴发于庄河栗子房海域,尔后逐渐向东西两侧海域蔓延.病害暴发时机主要受温度影响,高于20℃易于暴发帕金虫病害;流行范围主要受盐度影响,盐度为20-32海域适宜帕金虫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胶州湾是位于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和胶莱凹陷的交接部的断陷盆地,团岛——薛家岛海底隧道开挖段有大量火成岩出露。本文对采集于海底隧道的8件岩石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按岩性将其分为偏基性岩类和偏酸性岩类两类。其中除样品F4-5(辉绿岩)外,偏基性岩类均落入岛弧型钙碱性玄武岩区域内;而偏酸性样品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域,显示其原岩起源于同一种火山弧的环境。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表明,其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比较明显,其LREE/HREE也显示样品的分异作用较强。岩石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证明,研究区域的玄武质岩体为遭受地壳混染的岛弧型性玄武岩,应为在燕山晚期花岗质脉岩沿着青山群中构造薄弱带侵入,与地壳物质发生混染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在199培养基中加入促进细胞生长的亚油酸 ,对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肝胰腺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测定传代细胞的总磷、无机磷含量。当亚油酸的加入量为16×10 -5mol/L时,细胞的总磷、有机磷含量均为最高。表明培养基中加入适量亚油酸 ,可促进日本对虾肝胰腺传代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MINERALOGY OF COASTAL DEPOSITS OF NORTH-WESTERN SEA OF JAP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stribution of heavy, light and clay minerals in Late Pleistocene—Holocene deposits from different coastal environments (beaches, lagoons, dunes, relict lakes, ria bays and inlets, open inlets) was analysed.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of coastal deposits was a result of provenance and its hypergenous changes, transformation of material within transit zone, and accumulative conditions of inshore zone. Contents of stable minerals increase in deposits of the inlets confined to mouths of the small streams and in horizons of the sections, formed during regressive phases. Unstable minerals amount is higher in deposits of inlets, confined to mouths of the large river. The clay mineral fraction of shelf sediments consists mostly of illite. Authigenous pyrites dominate in deposits of ria bays, lagoons and relict lakes, formed during transgressive phases. Volcanic glass, found in deposits, is product of Holocene eruptions of Baegdusan (Baitushen) Volcano.  相似文献   

14.
起源于台湾东南和非律宾东北海域的黑潮,在沿台湾东岸北上的过程中,其表层流轴的位置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异。本文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主要是GEK资料),粗略分析了台湾以东及东海南部海域黑潮表层流轴的季节变异,并对引起变异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季风和海底地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该海域中黑潮特有的路径特征,而季风是引起黑潮表层流轴季节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7—1998年的水温实测资料对麦岛、石岛海洋站和海阳水温观测站的水温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表明3个站位的水温相关性较好,但8月较差。利用得到的相关关系和等间距分布法,在推算出海阳15 a的水温后,对3个站位1991—2005年的水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夏半年海阳的水温最高,石岛的水温最低,而在冬半年海阳的水温最低,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分析了不同大小斑节对虾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肌肉蛋白质 的氨基酸组成。虾体肌肉中有各种游离氨基酸存在,但数量很少,而且比例与肌肉 中结合氨基酸不一致。不同大小斑节对虾,其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基本一样,不同的 是小虾的半胱氨酸、蛋氨酸含量比中虾、成虾的低;成虾的缬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比 小虾、中虾的低,而酪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较高。随着虾体的长大,甘氨酸、 丙氨酸的含量逐渐下降,而脯氨酸的含量升高。雌雄虾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只 是雄虾的甘氨酸含量偏低,精氨酸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17.
对虾工厂化育苗在我国沿海已经普及,对虾人工养殖也在沿海地区蓬勃发展,到1992年养殖面积已达200多万亩,人工育苗场全国约有上千个。养殖对虾已成为我国水产业中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的水产品。但近几年来沿海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沿岸海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各对虾育苗场卵孵化率普遍下降。今年我国养殖对虾又出现了大面积暴发性死亡,原因是复杂的,但作者认为,治虾病之本应是治水质。众所周知,一切生物的幼体阶段都是最敏感的时期,海水中的金属离子对对虾幼体生长的影响已有报道(吴彰宽等,1988; Lawrence et al.,1981),但其实验环境、方法及条件各有不同。作者于1992年5月至1993年4月在海阳育苗场作了现场实验,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研究了Zn、Cd、Pb、Cu金属离子对中国对虾受精卵及无节幼体生物毒性的影响;不同pH值海水加入不同浓度的混合金属离子,对无节幼体生长的毒性影响;不同盐度的海水加入不同浓度的混合金属离子对无节幼体生长毒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82年4月,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704》科研调查船在南海北部水深394—525m处,采得角鲨科标本多尾,经鉴定为一新种:尖吻角鲨Squalus acutirostris Chu,Meng et Li sp.nov.正模标本存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模标本存上海水产学院。  相似文献   

19.
陈海 《海岸工程》1999,18(4):64-67
青岛市中港东区码头工程水下爆岩工程量1.3万m^3,施工中采用了多段微差爆破,毫秒延迟爆破,导爆管起爆等多项为先进和成熟的施工技术,合理的施工组织,完善的施工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20.
陈国华 《海洋与湖沼》1980,11(2):115-120
1969年电导盐度定义确立以后,电导测盐法迅速普遍地替代了氯度滴定法,成为日常最广泛的测定海水盐度的方法。氯度与盐度(或相对电导率)已成为两种独立的海洋参数,而国际标准海水为各国海洋工作者提供海水氯度滴定及盐度测定的标准。Park,K.(1964),Poisson,A.,Millero等人(1977)和Culkin,F.(1978)分别对国际标准海水的氯度盐度和电导盐度作了比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