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多卫星导航系统组合伪距差分定位可有效提升低成本车载单频设备精度。首先对伪距差分定位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阐述和推导,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频的窗口化相位平滑伪距定位技术。针对单卫星导航系统在遮挡等环境下观测卫星少,卫星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在统一多系统的时空基准基础上,选取一颗共同参考星,进行伪距差分定位。使用一组实测的多卫星导航系统单频卫星数据进行实验论证,结果表明:车载多卫星导航系统相位平滑伪距平面精度优于0.2m,高程优于0.7m,对亚米级北斗系统高精度应用具有实际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导航服务,即只要用户能够接收到良好的卫星导航信号,就能确定自身的准确位置。但是当卫星工作异常或因受到建筑物或地形遮挡而信号不佳时,用户定位将受到很大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导航定位技术,伪卫星技术应用于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可以大大提高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完备性和有效性。在论述伪卫星技术及其应用的同时,重点对伪卫星技术在已有导航系统星座几何布局改善、差分定位解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验证,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后续建设及其应用拓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应用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同时,对这几种导航系统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了全球背景下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卫星导航系统相关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世界主要几种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和发展情况。结合卫星相关技术和接收机相关技术介绍了卫星和接收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人们及时了解现代卫星导航系统相关技术发展动态,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伪卫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详细论述了无人机机载伪卫星系统的工作模式,并对系统误差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在机载伪卫星系统中引入伪距差分技术,介绍了机载伪卫星系统伪距差分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最后利用仿真的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伪距差分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机载伪卫星系统中最大的误差源——卫星钟差,进而大大提高定位服务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北斗三号系统新频点B1C、B2a的双频动态差分定位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1C、B2a原始观测值的站间单差模糊度参数的求解方法和实时动态定位获得卡尔曼滤波参数的方法,从而实现北斗三号系统联合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的动态差分定位.对在北京房山地区采集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欧盟伽利略计划的实施,美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现代化以及地区性广域差分增强系统的使用,原有的数据传输协议已经难以提供全面的差分和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服务,在国际海运事业无线电技术委员会3.1版本标准格式的基础上产生了3.2版本标准格式。本文集中讨论国际海运事业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协议第三版中两种格式之间的差异,并着重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差分信息,分析3.2版本标准格式的相关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陈刘成 《四川测绘》2004,27(4):147-152
EGNOS是欧洲建设的第一个卫星导航系统,它通过增强两个军用导航系统来向系统服务区内提供差分改正数据和系统完好性信息,来满足高安全用户的需求。本文全面介绍了欧洲EGNOS系统总体设计、技术亮点、系统体系结构、工程现状、系统性能以及系统开发和走向等有关方面的最新情况,为我们国家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向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的服务,该文对BDS/GPS/GLONASS 3系统融合网格伪距差分定位性能进行了分析。运用该文阐述方法的原理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3系统融合网格伪距差分定位较其他方案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解算成功率,可见卫星数大幅度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更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其中授权服务主要提供一维等效钟差改正数和完好性信息,实现更高精度的服务性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实时差分信息是基于CNMC平滑后的伪距观测数据计算,其精度受到残余伪距噪声的限制。为提升系统广域差分服务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广域差分新模型。该模型综合了伪距及相位观测数据,并新增了轨道改正数。模型中经相位平滑的伪距观测值用于定义钟差改正数和轨道改正数的基准,而相位历元间差分观测值用于计算约束差分改正数的高精度相对变化。论文分析了数据采样率、测站个数等因素对新模型的影响,并采用中国区域内的观测站数据对新模型进行精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1)基于新广域差分模型的GEO卫星UDRE指标相对原有模型提升了27%,IGSO卫星指标提升了35%,MEO卫星指标提升了24%;(2)基于新的广域差分模型,用户在南北、东西、高程方向的伪距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23%、32%和52%,实现了北斗系统用户导航定位三维定位精度优于1m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张昊然 《东北测绘》2014,(4):137-138
简要介绍了移动GIS技术的产生背景、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实际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讨论了GPS差分基准站与数据中心之间差分信息的传输。介绍了GPS差分网络系统的组成和VSAT卫星通信情况与优势,利用网络技术,以VSAT系统为实例研究了基准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实时信息传输,同时通过软件开发完成了数据中心利用VSAT网络对差分基准站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无人海洋测绘技术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无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测绘的时代即将到来。本文分析了无人时代技术特征与海洋测绘发展机遇;讨论了无人海洋测绘新理念,构建了无人海洋测绘技术体系,论述了无人海洋测绘技术关键技术;展望了无人海洋测绘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海洋经济、海洋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在钢铁厂恶劣工业环境下,铁水运输差分GPS组合导航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及有关技术指标,重点论述了根据钢铁厂铁水运输系统的特点,实施差分GPS组合导航的独特处理方法,开拓了GPS应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各省CORS站建设逐步完善,以及我国BDS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区域提供服务,促进了BDS+GPS双模融合伪距差分定位的研究和发展。目前,在PC机上伪距差分定位早已实现,且算法也已经比较成熟,但在移动终端上进行BDS+GPS双模融合伪距差分定位向用户提供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网格伪距差分定位算法嵌入到手持机,并且实现了手持机实时网格伪距差分定位。本文阐述了方法原理并进行了车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与TBC软件动态解算结果作为已知准确值的外符合精度方面,手持机BDS+GPS双模融合网格伪距差分定位结果的水平精度为0.522 1 m,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达到亚米级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科技奖励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对于某一行业或领域引导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激励创新主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科技奖励角度,通过统计和对比"十一五"以来测绘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数量、分布和完成主体的变化趋势,对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新形势下对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科技奖励在科技研发重点、推进区域协调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激励重要创新主体等几个方面引导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发展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亚平  孙晓玮 《测绘通报》2021,(4):17-21,27
本文通过对3S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进行研究,结合绿色生态屏障区动态监测重点内容与特征要求,融入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形成“空天地物人”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屏障区动态监测体系,以支撑区域建设实施、规划管控和日常监管工作的开展。目前,该体系已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中间地带绿色生态屏障区的工程进度评估、规划指标估算等方面取得一定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8.
遥感地质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遥感技术和遥感地质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能源和地质信息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地质理论、地球系统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地质工作的地质矿产调查、地质灾害和环境监测、矿山开发和环境监测的三大战略任务,提出建设和发展地质矿产和能源遥感勘查和评价技术系统、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及业务运行系统、矿山开发和矿山环境监测技术系统及业务运行系统三大应用技术系统和卫星数据采集与地质应用服务系统、全数字化综合航空遥感集成与信息服务系统两大信息服务系统的遥感地质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和实现遥感地质分析由定性向定量,遥感地质应用由单技术向技术集成,地质服务由数据向数据、技术和信息的综合服务方向发展和转化.提出了近期和中期重点发展的技术和重点研究领域,讨论了它们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研究重点和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测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于洲 《测绘科学》2011,36(6):238-240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与测绘相关的各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和特点,总结了科技进步对测绘发展的重大影响,指出科技进步使测绘的工作对象、服务主体、应用范围等持续拓展,推动了地理信息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崔嘉  刘亮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3):102-104
岛礁测量对于我国海洋国土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无基础控制网的海域,利用星站差分系统可以高效完成测量工作,其精度能满足岛礁测量的相关规范要求。介绍了星站差分系统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星站差分系统在远海岛礁测量中的应用,将其与传统的GPS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星站差分系统在远海岛礁测量中的优势,并进行了测量实验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