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对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改革设计研究——地震预测预报20年发展设计"工作提供借鉴,本文对国际上正在开展的"可操作的地震预测(Operational Earthquake Forecasting,OEF)"研究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整理,并初步讨论了其对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借鉴意义。其中,OEF的概念本身、相关研究关注的重要科学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实现和在实际减灾中的应用途径等,均对设计未来20年的中国地震预测预报的工作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姜丛  蒋长胜  张琰  毕金孟 《地震研究》2020,(2):208-215,417
跟踪和总结地震预测在国际上的研究进展,是调整优化我国自主进行与地震预测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反映近10年来国际上地震预测研究的进展与变化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国际科学研究计划介绍和主要研究成果总结等方式,给出我国地震预测相关研究在国际研究体系中可能的位置,并概括了近10年来在全球性科学研究计划主导下国际上取得的主要科学进展,包括预测模型研发、提升预测可操作性、拓展地震减灾应用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地震预测相关学科的科学内涵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这些将对我国地震预测相关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忠良  蒋长胜 《中国地震》2007,23(3):211-224
从"统计预测"、"经验预测"、"物理预测"的角度讨论了世纪之交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国际进展。"统计预测"包括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统计检验、"统计地震学",以及统计物理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经验预测"包括搜索可能的前兆异常的尝试、建立将可能的前兆异常现象与地震孕育过程联系起来的简单模型、发现对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现象,以及地球介质变化的动态监测试验;"物理预测"包括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模型、地震断层带性质的观测和实验研究,以及对震源的直接探测和钻探。讨论了"统计预测"、"经验预测"、"物理预测"之间的关系,对"把经验预测或统计预测变成物理预测"的发展战略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
葡萄牙地处欧亚地震带西端,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70年代以来,葡萄牙政府十分重视地震和减灾研究,以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简要地介绍了葡萄牙地震和减灾研究的主要机构和工作概况,对葡萄牙的地震监测台网分布、历史和现今的地震活动特征,以及地震预测和地震危险区域等作了扼要简述。为有效地应付突发的地震事件,使地震灾害减至最小的程度,文中还就首都里斯本市制定的“地震紧急管理”方案,包括小区划、人口动态、损  相似文献   

5.
承灾体基础数据是地震灾害评估的核心数据,是制定防灾减灾政策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据获取主要靠野外调查,费时费力,研究承灾体数据的快速获取方法刻不容缓。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主城区为例,对三维影像技术在承灾体基础数据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为基础,运用三维模型构建、遥感信息提取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房屋基础数据信息提取,获取了研究区真实房屋空间分布、结构类型、建筑面积及层数等数据,为该地区地震预测预防、地震应急、震时救灾以及震后恢复等防震减灾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6.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地层岩性解释、构造解释、储层评价、油藏特征描述以及油藏流体动态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震属性技术能提取隐藏在地震资料中的有用信息,提高对储层有利区预测的准确度.因此,对地震属性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地震属性的发展历程、地震属性分类、地震属性提取和地震属性的优化及预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地震属性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地震成藏学是随着地震勘探技术和油气成藏理论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现阶段油气勘探实践需要而提出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先进地震技术解决油气动态成藏问题,促使油气成藏从二维、静态向三维、动态方向发展.本文在石油地震地质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地震研究方法和油气成藏学理论最新动态,通过基本原理、学科特点等的综合分析,重新定义了地震成藏学的概念,厘定了地震成藏学研究思路、核心内容与技术方法体系.认为地震成藏学是在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和先进地震技术对油气成藏的静态地质要素、动态地质过程和油气藏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最终实现动态成藏建模的一门科学.认为地震成藏学大致包括四方面研究内容:1)静态成藏要素地震地质研究,2)动态成藏过程地震地质研究,3)油气藏空间分布地震地质综合预测和4)油气成藏地震地质综合评价及建模研究.其中,后三者将成为该学科研究核心和今后攻关主要方向.本文针对地震成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按照勘探区地质认识程度的不同,分别提出了基于烃源岩地震预测技术、成藏动力地震预测技术、油气输导体系地震预测技术和油气成藏地震演化剖面综合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地震成藏学解析技术和基于岩石物理模拟、流体置换等地震成藏单元随机模拟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地震预测研究的现状,作者对未来我国地震预测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①强调要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地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②建议在选定的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开展密集和综合的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以及资料的深入分析;③加强对板内地震发生物理全过程的基础研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理论研究人才;④充分重视和利用亚洲地震委员会的平台,推动亚太地区地震和防震、减灾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9.
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尺度、高精度的观测结果,为强震变形模型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观测约束。本文针对GNSS技术在中国大陆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系统梳理了断裂带滑动特征描述、变形场动态演化解析、应变集中过程识别、潜在震源危险程度判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典型震例总结了GNSS资料在长、中、短临不同的地震预测阶段的应用。针对地震中长期预测,基于构造动力过程给出了强震危险性时空逼近的科学思路,即“板块边界动力作用—大-中尺度动态形变场—应力应变增强/集中区—孕震危险段中短期危险性的时空逼近”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GNSS监测能力提升、地震孕育过程相关的多尺度地壳形变动态信息获取、GNSS多参量动力学模型构建及产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发展展望。总体而言,GNSS技术的应用显著增强了我国地震预测的地壳形变观测基础支撑,丰富了对大陆地震孕育发生物理过程的科学认识,推动了大陆地震预测科学思路和预测方法的发展,并促进了地震预测由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地震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SEP)和可操作的地震预测(OEF)等研究结果,促进了地震预测领域的长足发展。在CSEP计划获得的关于地震可预测性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基于不同时间尺度预测模型的"混合"模型(Hybrid Model)的概念被提出,并在新西兰和意大利等地区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混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明显优于单一的预测模型,其相应的发展动态和技术思路可能为中国正在开展的地震预测长期发展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Operational Earthquake Forecasting (OEF) is introduced from the major areas of concern, the concept of probability gain, hybrid model development,and the application to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OEF based on the global "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CSEP)" plan, it provides a significant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earthquake forecast modeling and a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solving the actual problems in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disaster mitigation.Therefore, related research and technical ideas provide inspirational and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for earthquake forecasting/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2.
Is Europe-wide operational earthquake forecasting (OEF) possible? We discuss the myriad problems that prevent it today, many of which relate to heterogeneities in earthquake recording, processing, and reporting. We contemplate the difficulty of building models that cross political boundaries, and we consider the prospect of European OEF in light of recent efforts to harmonize long-term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among several nations. Emphasizing the Strategies and Tools for Real-time Earthquake Risk Reduction (REAKT) project, we report achievements related to short-term seismicity forecasting in Iceland and Italy that could apply elsewhere in Europe. In Iceland, collaboration fostered by REAKT resulted in a revised earthquake catalog and a prototype OEF system. We report results from an experiment conducted with this prototype; these results suggest ensemble models provide an information gain, updating models more frequently improves their forecast skill, and that OEF is computationally feasible. In Italy, REAKT supported the creation of an ensemble model that now issues weekly hazard forecasts. We present examples of these forecasts, highlighting the problem that OEF often yields low probabilitie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and convert into actionable decisions. Motivated by such low hazard probabilities, we highlight Europe’s pioneering efforts in operational earthquake loss forecasting and mention solutions to problems that currently prevent OEF at the European scale.  相似文献   

13.
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是国家公共安全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为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地震应急指挥服务的专业技术支持系统。本文以数字观测网络项目为背景,全面归纳和总结了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地震局电磁学科技术管理组制定的《地电台站观测效能评估方案》,对宝鸡台地电阻率观测效能进行全面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宝鸡地震台地电阻率的台址结构条件、电磁环境、台站观测系统等均符合地电阻率台站建设规范要求;地电阻率观测精度不低于3‰测值,保证了准确测量不低于1%地电阻率异常的指标需求。宝鸡地震台地电阻率对本区及附近地区中等以上地震有一定监测能力,其观测数据在本区及附近地区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及相关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敬海  聂高众 《地震地质》2014,36(1):196-205
地震应急预案作为地震应急的核心文件之一,存在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在分析地震应急预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是地震发生后,为指导地震应急救援,针对具体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阐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特点及其与地震应急预案的关系。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组成,包括:处置方案框架、应急决策知识和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介绍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上应用地震应急决策知识修正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动态生成处置方案。以地市级为例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介绍地震应急决策知识的组成。从而为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生成与应用奠定基础,该方案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地震应急预案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地震局电磁学科技术管理组制定的《地电台站观测效能评估方案》,对新沂台地电阻率新场地观测效能进行了全面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新沂地震台地电阻率新场地远离或避开蔬菜大棚,有效地避免了蔬菜大棚的影响,台址结构条件、电磁环境、台站观测系统等均符合地电阻率台站建设规范要求,地电阻率观测精度符合异常识别的指标要求。新场地在2013年的试运行中能够记录到十分清晰的区域应力场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观测数据对本区及邻近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今地震预警技术及其在国内发展状况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从地震预警的概念、系统构成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入手,对目前国际上地震预警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继而通过对国内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认为地震预警系统的开展在政府、社会、台网建设和研究基础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结合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对地震预警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和非技术性挑战进行了估计,并建议加强法律措施、公众教育、震害防御等方面的配套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震预警系统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震可预测性研究的CSEP计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可预测性是当前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关注的前沿问题,对此问题的关注也代表了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现状,即采用更务实的态度、“循序渐进”地研究地震的可预测属性。本文介绍了国际上目前在地震可预测性研究中影响较大的“地震可预测性合作研究”(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CSEP)计划,通过对CSEP计划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的介绍,讨论了其对中国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可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in the project REAKT, we present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and costs of using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EEW) and operational earthquake forecasting (OEF) for real-time mitigation of seismic risk at nuclear facilities. We focus on evaluating the reliability, significance and usefulness of the aforementioned real-time risk-mitigation tools and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real-time earthquake information to end-users. We find that EEW and OEF have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the reduction of seismic risk at nuclear plants, although muc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sting is still necessary to optimise their operation for these sensitive and highly-regulated facilities. While our test bed was Switzerland, the methodology presented here is of general interest to the community of EEW researchers and end-users and its scope is significantly beyond its specific application within REAKT.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地震减灾计划(NEHRP)是美国提升国家减灾能力建设,改进城市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抗震安全性的国家协调计划。2021年12月21日,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发布了 “美国国家地震减灾计划简介” 报告。报告梳理了美国国会自1997年实施美国国家地震减灾计划以来的发展脉络以及当下国会继续实施该计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为及时了解美国地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政策参考,对地震行业和相关减灾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