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长约600海里,著名的新加坡屹立于海峡之首。马六甲海峡东濒南海,西连安达曼海,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是联结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是世界海运繁忙地区之一。每年通过海峡的船只约有5万余艘,经济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各国都很重视该地区的水文气象情况。  相似文献   

2.
王群  姜丽 《海洋信息》2014,(2):49-51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有重要的地缘价值、经济价值、军事价值和战略价值。因此,该海峡也成为各海洋大国博弈的焦点,它的安全畅通与否也得到各国的关注。虽然目前马六甲海峡安全形势相对稳定,但其仍然面临着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两方面的挑战,局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马六甲海峡是亚洲东南部的重要海峡通道,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本文利用马六甲海峡及其毗邻海域验潮站的实测水位资料,分析了马六甲海峡及马来半岛东岸的潮汐特征.研究表明,半日分潮平均振幅最大的区域位于马六甲海峡内部,而全日分潮平均振幅最大的区域为马来半岛的东海岸.马六甲海峡内部以正规半日潮为主,马来半岛东侧则为混合潮港,北部为不正规全日潮,南部则为不规则半日潮.半日分潮M2,S2和全日分潮K1在马六甲海峡内的传播为自西北向东南,而全日分潮O1则为自东南向西北方向.马来半岛东岸的半日潮传播方向以中部的Cendering站为分界线,南、北两部海区分别向南、向北相背传播,而全日潮传播方向相同,统一为自北向南.  相似文献   

4.
马六甲,当今海盗出没最多的海峡。20世纪末,我只身闯入这片令航海家谈之色变的海洋,追寻现代海盗的踪迹——试险马六甲马六甲海峡,是亚洲连接西半球和北半球最繁忙的海峡。从开普敦、好望角的船只进入亚洲各国港口,都要  相似文献   

5.
在两块陆地之间的狭窄水道均称为海峡,它是连接洋与洋或洋与海的通道。纵观世界地图你便会发现,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海峡,如白令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德雷克海峡和麦哲伦海峡,它们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此外还有英吉利海峡,佛罗里达海峡、托雷斯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达达尼尔海峡等等。我国沿海也有不少海峡,较为闻名的有三个,从北而南分别为渤海海、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堪称为中国的海上“三峡”。——渤海海峡  相似文献   

6.
南中国海具有广阔的海洋国土资源,环南中国海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使得其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南中国海不但拥有可出入太平洋的巴士海峡和大隅海峡,还有重要的马六甲海峡这个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通道,而且南中国海油气资源、渔业资源等十分丰富,战略地位可称得上是亚洲和中国的地中海。  相似文献   

7.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建立1988年、2000年和2015年3个时期马六甲海峡两侧的岸线数据,并从岸线结构、岸线变化速率、海陆格局和岸线开发利用强度等方面分析1988—2000年、2000—2015年和1988—2015年不同时段区域陆体以及槟城港等12个主要港口区域的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如下:岸线结构变化显著,人工岸线长度和比例急剧增加,港口区域逐渐从单一类型主导向多元结构转变;除个别港口外,两侧岸线均呈向海扩张状态,南北两岸的岸线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91m/a和1.20m/a;因海峡南岸沼泽广布、地势低平及海平面上升等原因,其岸线稳定性差于海峡北岸;岸线开发利用强度持续增强,并表现出明显的海峡北岸强于南岸的空间差异,以及北岸第一阶段增长快于第二阶段,南岸第一阶段增长慢于第二阶段的时间差异。马六甲海峡的交通运输功能是两岸岸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本研究对认识马六甲海峡两岸及港口区域岸线的时空变化和发展特征有重要意义,对海峡及港口岸线的综合管理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桑红 《海洋世界》2008,(9):40-44
太平洋作为世界第一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东经146°51’)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西经67°)与大西洋分界,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往印度洋,面积17967.7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5.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  相似文献   

9.
于2013年3-5月通过走航取样分别对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巽他陆架生物量较低,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083±0.043)μg/L,爪哇海的SS4站位生物量最低,仅为0.014μg/L,浮游植物粒级组成上主要以Pico-级为优势,占80%以上;马六甲海峡自西北至东南存在明显的盐度梯度,在盐度最低的SM5站,叶绿素a生物量最高,达到1.080μg/L;马六甲海峡站位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433±0.315)μg/L,同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较大。在海峡西北的SM1-SM4站与巽他海峡类似,主要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Pico-级浮游植物占60%~80%;在生物量最高的SM5站,同样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而在海峡东南段的SM6和SM7站,虽然叶绿素a浓度相对于SM5略有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其他马六甲海峡站位和巽他陆架站位,此两个站位硅藻比例明显升高,均可达20%以上。从优势类群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和营养浓度的相关性可以看出,研究海区叶绿素a生物量与水体盐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0),说明陆源输入对研究海区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另外,硅藻生物量也与磷酸盐浓度(p0.050)和硅酸盐(p0.010)浓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聚球藻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的优势度会受到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影响而降低,但仍然是整个研究区域最优势的浮游植物类群。  相似文献   

10.
海峡在航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那些处于主要海洋航线上、构成世界主要水道的国际海峡,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领海宽度确定为12海里,国际海峡的法律地位及通行制度遇到了新的问题。如果领海宽度统一定为12海里,世界上将有116个海峡由于宽度不足24海里而完全处于沿海国的领海范围之内,其中有30余个被认为是“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这些海峡是属于沿岸国领海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海-印度洋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该海域的自然灾害风险和海盗活动、恐怖袭击与军事冲突等人为灾害风险,基于风险评估理论从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估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得到了该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人为灾害风险和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冬季(1月),综合风险最高的区域为亚丁湾、孟加拉湾湾顶、马六甲海峡附近以及越南东南部近海,其次为南海东北部海域、南沙群岛西部海域、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科摩林角附近海域、霍尔木兹海峡及索马里近海;夏季(7月),综合风险最高的区域为亚丁湾、孟加拉湾湾顶及马六甲海峡附近,其次为索马里东北部海域、阿拉伯海中西部、斯里兰卡西南近海、吕宋岛西部近海以及巴士海峡附近。  相似文献   

12.
1967年3月18日,利比里亚油轮“托雷·卡尼翁”号在英吉利海峡中的七块石暗礁区因搁浅漏油12.3万吨。1972年8月21日,利比里亚油轮“泰克赛尼塔”号和“奥斯维哥护卫者”号在南非海岸处发生碰撞,10万吨石油流入海里。1972年12月19日,油轮“海星”号在阿曼湾沉没,泄油11.5万吨。1975年6月7日,日本油轮“昭和丸”在马六甲海峡出事,溢油23.7万吨。1976年3月13日,载有25万吨石油的“奥林匹克  相似文献   

13.
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北侧,南起北纬1°,北到北纬8°附近的普吉岛,西起东经95°的韦岛,东到东经104°,附近有著名的海港新加坡。它介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东频南海,西连安达曼海,东南——西北走向,长约600海里,是联结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勾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道,每年约有5万余艘船只通过海峡。为了解该海峡的水文气象情况,本文利用海上1958-1972年间的船的气象报,并参阅了其他有关资料,对海峡的风、浪、涌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掌握了该海峡的水文气象要素。其变化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为世界海洋交通中心之一,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它北与马来半岛隔1.2公里宽的柔佛海峡,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连。南隔新加坡海峡与万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相望。境内以新加坡岛最大,东西最长42公里,南北最宽22.5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困扰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北极关系的核心问题是西北航道是否属于国际海峡。什么样的海峡是国际海峡?根据国际法庭判决,国际海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地理标准和使用功能标准。地理标准在国际上没有多少争执的声音,北极群岛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通道也成为世界共识,存在重大分歧均是功能标准。  相似文献   

16.
漫长狭窄的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航道,研究该海峡内孤立波特征对潜艇、船只航行和海洋工程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哨兵1号(Sentinel-1)和高分三号(GF-3)SAR遥感数据,对马六甲海峡的内孤立波特征开展了详细研究。利用哨兵一号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20景有内孤立波的SAR图像和高分三号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24景有内孤立波的SAR图像,统计分析了马六甲海峡海域的内孤立波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内孤立波多以内孤立波包以及单根内孤立波形式出现,内孤立波头波的波峰线最长可达39km。采用高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反演模型可以计算出内孤立波的振幅与群速度,计算得到的内孤立波振幅和波包的传播群速度分别为4.7m ~ 23.9m和0.12m/s ~ 0.40m/s。由KdV方程得到的单根内孤立波的相速度为0.26m/s ~ 0.60m/s。可以得到,马六甲海峡内孤立波的振幅与传播速度与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海水分离了英国和法国大陆,两国隔海相望的最近距离仅有33公里。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随着国际海洋法不断发展和国家实践,两国在西从大西洋区域1 000米等深线为起点、东至北海最南端为终点横越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大陆架边界的划分,以及英国海峡群岛及其周围海域以“飞地”方式的划界,经过国际仲裁法庭和两国政府的积极努力已基本上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8.
海权是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主权国家的重要象征,它不仅涉及领海、领空物理空间意义上的范围,更涉及一个国家、民族的尊严。南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被多国围绕,有3大通达世界的重要国际海峡航道:1)连接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2)进入北太平洋,通达亚洲与美洲多国的巴士海峡、台湾海峡,油气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军事战略地位重要,涉及多国和国际规则与利益居多,进而成为多国,特别是大国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多方面角力的博弈场。从南海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资源、南海问题的由来、近期南海主要争端事件及其国际背景解析入手,对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管理学意义上的相关对策与建议。认为从法理上提出有理有据的证据,争取舆论优势,强化实质性的海上管理,利用多种多管齐下如政治、外交、经济等多种手段,按照分阶段实施双边谈判的方式解决南海诸多边界问题是需要认真进行顶层设计的,以达到"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黑潮(Kuroshio)作为太平洋上一支强大的西边界流,起源于菲律宾以东海域,经吕宋海峡,从台湾以东进入东海,穿越吐噶喇海峡进入日本以南海域,最后汇入北太平洋环流。本文作者所指源区是从菲律宾的吕宋岛以东至我国台湾岛以东之间,在此区域黑潮流经吕宋海峡,流态发生显著变化,是近几年来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关于菲律宾以东黑潮的研究较少,作者重点阐述吕宋海峡处和台湾以东黑潮的研究进展。一、吕宋海峡处黑潮吕宋海峡由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和巴布延海峡三个海峡组成。该区属于副热带海洋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吕宋海峡靠近台湾一侧的…  相似文献   

20.
日本:日本认为它的主要安全威胁来自不断加强的中国军事力量和中国在东亚称霸的野心,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开始谋求将其任务由传统的确保海航线的安全扩展到1000海里之外。为了对付中国在南中国海日益膨胀的野心,日本曾提议在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派出军舰进行护航,以打击那里日益嚣张的海盗。但在举行的东南亚国家地区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