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燕山地区的昌平组以豹斑状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假整合覆于震旦系青白口统景儿峪组之上,与上覆地层馒头组呈整合接触。昌平组在北京昌平县龙山一带发育最好。项礼文等(1964)在该地昌平组灰岩中发现Palaeolenus fengyangensis Chu和Redlichia sp.  相似文献   

2.
贵州北部中奥陶统碳酸盐地层发育良好,笔者在毕节、仁怀、桐梓、正安、德江、秀山等地试作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工作,获得了较多的牙形石资料,为牙形石带的建立和对比提供了依据(图1)。 一、剖面介绍 1.毕节燕子口剖面 上覆地层 涧草沟组 整合 宝塔组 35—39 浅灰至深灰色中原 至厚层泥晶龟裂纹灰岩,含少许 泥质,局部为粘土质灰岩.产角石:Sinoceras chinense,Michelinoceras sp.,Richardsonoceras sp. 等;牙形石:Dapsilodus similaris,D.procerus,Protopanderodus。liripipus,Panderodus gracilis,  相似文献   

3.
桂林地区峰丛洼地的形态量计及其演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朱德浩 《中国岩溶》1982,1(2):127-134
<正> 桂林地区的岩溶峰林地貌发育在质地颇纯的碳酸盐岩地层之中,这些地层主要是:上泥盆统融县组的泥亮晶颗粒灰岩,桂林组的层孔虫泥晶灰岩,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的泥晶生物灰岩和斑块状白云岩。少部分发育于下石炭统大塘阶和岩关阶的碳酸盐岩相地层之中。本区的这些上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经受了多次构造运动,裂隙、节理和断裂十分发育,对水流渗   相似文献   

4.
何锦汉 《地质论评》1965,23(5):429-430
前言:黔南三都地区锅塘组(O_1~1)是一套灰色条带状灰岩夹页岩的地层,富含Nileus(?)sp.,Symphysurus(?)wimani(Troedsson),S.sp.,Geragnostus sp,Niobella sp.,Apatokephalus(?)sp.,Euloma sp.,Macropyge sp.,Phalacroma sp.,Hysterolenus sp.,Asaphidae,Olenidae,Dictyonemasp.,Callograptus sp.,等。其中并没发现 Acroce-phalina。  相似文献   

5.
西藏班戈县保吉地区各昌茶玉剖面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约12属16种,分别为Calamophylliopsis?sp.,Clausastraea?sp.,Epistreptophyllum cylindratum Milaschevitsch,Epistreptophyllum sp.,Heliocoenia aff.etalloni Koby,Kobyastraea?sp.,Montlivaltia tenuilamellats Roniewicz,Montlivaltia?sp.,Myriophyllia?sp.,Pseudocoenia hexaphyllia(d’Orbigny),Pseudocoenia?sp.,Rhipidogyra?sp.,Stephanastraea?sp.,Stylina?sp.,Stylina cf.subramosa de Fromentel,Thecosmilia?sp.等。化石指示各昌茶玉剖面上部第42—80层时代为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表明各昌茶玉剖面地层并不属于原划的中二叠统下拉组。本文依据化石及岩性特点将其修订为上侏罗统吐卡日组。根据保吉地区的吐卡日组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岩性变化可划分为上下两段地层,各昌茶玉剖面代表吐卡日组下段地层,主要为厚层碳酸盐岩夹少量泥页岩及多层礁灰岩。久朗仓剖面代表吐卡日组上段地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夹大量粗碎屑岩地层。吐卡日组下段在措勤盆地内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广泛分布,指示晚侏罗世措勤盆地发育大面积广阔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其中生物礁表明晚侏罗世碳酸盐岩台地具有优越的油气生成和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川西高原沿甘孜-理塘构造带新发现一套侏罗纪地层,厘定为立洲组和瑞环山组。立洲组由陆源碎屑岩和基性火山岩建造组成,属山间坳陷—河湖相—滨海相沉积环境;瑞环山组为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广泛发育包括含生物礁灰岩在内的碳酸盐岩建造。立洲组含植物孢粉化石,瑞环山组含丰富的珊瑚、水螅、层孔虫、腹足、苔藓、藻类等化石,自下而上可划分为Verrucosisporites sp.-Punctatisporites sp., Thecosmilia cf .weberi -Pyotethmos cf. discus和Cladocoropsis mirabilis -Bauneia sp.三个生物组合带。以立洲组中的孢粉和柱状节理玄武岩(Ar-Ar法)194.8Ma的年龄值为依据,将该组的时代暂定为早—中侏罗世;瑞环山组生物化石丰富,其时代属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7.
尼玛次仁  谢尧武 《地质通报》2005,24(12):1141-1149
在1 :25万那曲县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根据岩石组合、化石鉴定结果及其中火山岩的特征,从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中分离出一套新地层,命名为嘎加组。嘎加纽是由硅质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组成的一套浅水相沉积物。从硅质岩中采荻的放射虫有拉丁期的Tritoris sp.,Triassocampe sp.,Pseudostylosphaera sp.,Muelleritortis sp.,Annulotriassocampe sp.等。岩石组合、沉积序列和火山岩形成环境判别指示该套地层为岛弧型建造,初步判断该套地质体的形成与特提斯洋早期消减、消亡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8.
羌塘盆地胜利河地区雀莫错组地层及其古环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羌塘盆地胜利河地区实测了多条雀莫错组地层剖面,在区块南部剖面中采集到大量的硅化木以及一定含量的双壳类Astarte delicata Fan,A.cf.voltzii Goldfuss,Pleuromya sp.,Protocardia sp.,Modiolus sp.,Neomiodon sp.,Chlamys sp.等和孢粉化石Cyathidites,Deltoidospora,Neoraistrickia,Classopollis等。雀莫错组地层之下广泛沉积了一套那底岗日组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其火山岩喷发年龄为205~220Ma。雀莫错组地层之上与中侏罗统布曲组整合接触,依据上述特征确定了雀莫错组地层的时代为早-中侏罗世。雀莫错组地层沉积早期,以冲积扇-辫状河砾岩沉积为特征,之上沉积了一套三角洲相碎屑岩地层及局限台地相灰岩沉积,表现为一个向上变深的海侵序列。雀莫错组沉积期,胜利河地区处于偏潮湿的热带-亚热带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西藏措勤打加错地区新发现上三叠统江让组,其为一套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岩性主要为不等厚层状石英质砾岩、深灰色薄层状—块状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含砂粉砂质微晶灰岩、含石英砾质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夹钙质细砂岩,产珊瑚Distichophyllia sp.,Volzeia sp.,Montlivaltia sp.,M.cf.xainzaensis、海绵:Hartmanina sp.和双壳类Xenocardita?sp.,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与下二叠统昂杰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江让组在该地区的发现,完善了冈底斯西部三叠纪的地层系统,为研究印支运动对冈底斯西部的影响和古特提斯洋的演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缝合线构造在碳酸盐地层中发育是极为普遍的,如在宁镇山脉奥陶纪仑山灰岩、中石炭纪黄龙灰岩、上石炭纪船山灰岩、下二迭纪栖霞灰岩及下三迭纪青龙灰岩、浙西皖南一带寒武纪灰岩、杭州石炭二迭纪灰岩、赣南湘南泥盆纪、石炭二迭纪及下三迭纪灰岩、桂林附近泥盆纪、石炭纪灰岩等地层中几乎都有缝合线的发育(参看图版Ⅰ及图版Ⅱ)。发育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了宁夏贺兰山地区上寒武统阿不切亥组发育的一套典型灰质风暴岩。在该风暴沉积中发现底面侵蚀构造、砾屑叠瓦状构造、放射状组构、生物扰动构造等,为典型的浅水风暴岩。该组下段发育鲕粒灰岩、砾屑灰岩以及泥质条带灰岩等;中段鲕粒明显减少,变为含砾屑、藻屑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上段出现白云质灰岩,表明为潮下浅滩沉积环境。该风暴岩的发现对重建宁夏贺兰山地区中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及等时区域地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贵州六盘水地区早二叠世发育一套层序完整、相区分异明显的沉积记录。通过普立幅等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对该区地层划分对比研究,认为其岩石地层划分仍有商榷之处。为了更好的反映研究区早二叠世岩石地层的时空展布关系,建立区域地层格架,本文将区内早二叠世地层拟定为三个岩石地层单位及三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即龙吟组、包磨山组、平川组和薄板灰岩、鱼塘灰岩、肖坪灰岩。该成果对研究NW向裂陷槽早二叠时期在六盘水地区的充填序列、岩相古地理特征等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高永利 《新疆地质》2015,(2):190-194
新疆西昆仑喀拉阿特河一带前人确立的下二叠统(未分)中发现一套火山岩夹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建造,与上覆昆盖依套组呈断层接触,与下伏喀拉阿特河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该套地层在岩石组合、生物面貌、沉积环境、接触关系等方面独立成组,灰岩内采集狭体贝(未定种)Stenoscisma sp.;小戟贝(未定种)Chonetinella sp.;韦勒贝(未定种)Wellerella sp.;扇房贝(未定种)Rhipidomella sp.;股窗贝(未定种)Crurithyris sp.;印度胡斯台贝Hustedia indica(Waagen);胡斯台贝(未定种)Hustedia sp.;扭曲虫Plectogyra sp.;拟犬齿珊瑚Paracania sp.等,时代为早二叠世,故将其从下二叠系(未分)解体出,厘定为玛尔坎雀库塞山组。该套地层单位的确立,为区域填图、建立岩石地层单位,及本区地层划分和区域对比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4.
前言陕南大巴山西段,位于扬子地台北缘,是我国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发育较全的地区之一。早在五十年代及七十年代,一些地质工作者,先后在宽川铺组顶部泥质灰岩中采到腕足类:Palaeocapucus cf.,Ladiensis(Meek),Saterclla sp.及软舌螺 Hyolithes等化石。我们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开展了对该区震旦系与寒武系界面的研究,首先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天山西端艾克提克群中放射虫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南天山西端的艾克提克群是卷入南天山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的岩石地层单元,其与相邻地层单元均以断层接触。以往根据在其灰岩和砂灰岩中发现的PseudostaffellasP.、Profusulinella sp·和Fusulinella sp.将其归属于上石炭统。我们的放射虫化石发现于托什罕河上游的哈拉道克剖面,主要包括Albaillella undulata Deflandre、Albaillellaparadoxa Deflandre、Albaillella sp.aff.A.paradoxa De-flandre、Albaillella sp.cf.A.deflandrei Gourmelon、Albail-  相似文献   

16.
奥陶系在天津平原区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基岩热储,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发现,该层岩溶裂隙发育极不均匀,富水性相差较大,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严重阻碍着地热资源的开发进程。为此,对全市近百眼揭露奥陶系地热井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构造单元奥陶系一、二类裂缝发育和原始出水量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其岩溶裂隙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岩溶裂隙多分布于灰岩较纯的马家沟组,泥质灰岩较发育的亮甲山组和冶里组次之;在埋深小于2 300 m的地区,奥陶系裂隙发育随地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上覆地层为新近系和中生界的岩溶裂隙发育厚度大于上覆地层为石炭系的;双窑和潘庄凸起岩溶裂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好;张性断裂附近岩溶裂隙最发育。据此可知,岩溶裂隙多分布在张性断裂附近、灰岩较纯的马家沟组,以及埋深较浅、上覆地层为新近系和中生界的凸起区,这些地区富水性较好,可为地热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地区开展1/5万矿产调查时,在原划分为中奥陶统多宝山组的灰岩中首次发现早泥盆世化石:牙形刺Pseudooneotodus beckmanni,Belodella resima,Belodella devonica,?Caudicriodus sp.;竹节石Nowakia sp.,?Homoctenus sp.;介形虫Tricornina sp.,Praepilatina sp.,Tetrasaculus sp.,Microcheilinella sp.,从而将这套缺少时代依据的地层确定为早泥盆世,归为泥鳅河组。  相似文献   

18.
我队施工地区地层,上部为壶天灰岩,中部为梓门桥灰岩,中、下部为测水煤组,底部是石凳子灰岩。上、中部溶洞、裂隙发育,所有钻孔都漏失。施工中采用泡沫泥浆,虽然无法堵住溶洞、裂隙等严重漏失通道,但是由于泥浆比重小,可以有效地防止中小型漏失,保证正常钻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天津城区JNR-16孔石炭纪孢粉及其岩石地层研究,发现本孔揭露的石炭-二叠系本溪组、太原组发育完整,其中的孢粉带可与山西、唐山等地孢粉带对比;本溪组、太原组厚度分别为33.5 m、41.1 m。在太原组中发现6个海侵体系域的准层序,每个准层序中均发育有灰岩,灰岩层可与唐山地区太原组灰岩层相对比。这些资料对天津基岩深埋区地质工作有借鉴意义,建议以该孔为基础建立天津城区石炭系次层型参考剖面。  相似文献   

20.
三峡东部中寒武统化石稀少。本文对在宜昌三斗坪中寒武世覃家庙组二段下部含鲕粒灰岩、细晶灰岩中所采获的三叶虫Xingrenaspis sp.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对含化石地层时代进行了讨论。此次发现,丰富了峡东中寒武世的化石资料,也为本区中寒武世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