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制备了2-氨基嘧啶缩邻香草醛希夫碱配体C12H11N3O2(HL),将其与Cu(Ⅱ)作用合成了1种新型的铜配合物{[CuL(NO3)(C2H5OH)].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TG-DTG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铜为六配位,八面体结构:配体中-C=N-上的N原子、嘧啶环上的N原子、酚羟基上的O原子均参与了配位,配合物中硝酸根以双齿形式参与配位,溶剂分子以配位形式存在,水以结晶形式存在。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黏度测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通过插入作用结合,并得出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为Kb=8.12×104L.mol-1。  相似文献   

2.
研究稀土配合物在催化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以L 赖氨酸与水杨醛、糠醛作用合成了1种异双希夫碱配体C18H19O4N2 Li(HLLi)。在异丙醇和甲醇体系中硝酸镧与该配体反应合成了1种稀土希夫碱配合物[La(HL) (NO3 ) ]NO3 ·2H2 O。通过元素分析、IR ,UV ,TG DTG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镧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推断出第二步热分解的动力学方程,并计算出了活化熵ΔS≠和活化吉布斯自由能ΔG≠。对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比配体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设计合成具有应用前景的低毒抗肿瘤药物,本文合成了1种未见报道的铜(Ⅱ) 苏氨酸 咪唑混配配合物。根据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 热重分析及摩尔电导率的测定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电子吸收光谱法及溴化乙锭(EB)荧光分析法研究了此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配合物[Cu(Thr) (Im ) 3 ]Cl·H2 O(HThr =DL -Threonine ,Im =Imi dazole)与DNA作用时,使DNA电子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发生微小位移,但该配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猝灭EB DNA体系的荧光,表明此配合物与DNA是以弱的插入作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利用模板法合成 1种新的含醇羟基西佛碱型大环冠醚 L (7,11-二氮杂 - 3,15 -二氧杂 - 4 ,5 ;8,10 ;13,14-三苯并环十六 - 6 ,11-二烯 - 1-醇 )的铜、锌配合物。经元素分析 ,IR、MS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 M(L2 ) (NO3 ) 2 及其配位情况 ,由模板反应得到 [1+ 1]型西佛碱大环化合物。 DMF溶液中的电导数据证实它们均属非电离型 ,并运用 TG- DTA分析比较铜、锌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 2 -羟基 - 1 -萘醛缩 4-氨基安替吡啉 (以 HL表示 )的 3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分析等方法 ,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 [Ln(HL) (C2 H5OH)(H2 O) 2 ] (NO3 ) 3 (Ln=La,Nd,Eu) ,并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 Eu( )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推断出第 3步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 e-E /RT· 1 /2 (1 -α) [- ln(1 -α) ] -1 。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一种尚未见文献报道的酚醚型双臂开链冠醚化合物L(L=2,6-二(8’-喹啉氧甲基)-4-甲基-苯甲醚),经元素分析、IR、1HNMR、MS等方法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其Ag(Ⅰ)、Cu(Ⅱ)、Ni(Ⅱ)固体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不同,则其配合物的配位比(M∶L)不同,Ag(Ⅰ)配合物为1∶1,Cu(Ⅱ)、Ni(Ⅱ)配合物为2∶3。并运用热重-差热分析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海水中铁(Ⅲ)-氨基酸盐配合物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研究了高压汞灯模拟日光照射下铁(Ⅲ)-氨基酸盐配合物在天然海水中的光化学反应情况,结果发现,在氨基酸盐配体的存在下,铁(Ⅲ)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还原态的铁(Ⅱ),同时生成的铁(Ⅱ)会被容器内的氧再氧化为铁(Ⅲ).铁(Ⅲ)的光还原反应速率会受到配体浓度、pH和光强以及温度的影响.在氨基酸与铁(Ⅲ)浓度配比大于2的情况下,在铁(Ⅲ)氨基酸盐配合物的光还原反应初期铁(Ⅱ)浓度的增长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100min后浓度趋于稳定.光强升高和pH降低都能加快光还原速率,而改变温度则基本上对光还原反应速率无影响,这证明铁(Ⅲ)的光还原反应为一自由基引发的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8.
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抗O_2~-·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CMCS)的3种金属配合物CMCS-Zn(Ⅱ),CMCS-Ca(Ⅱ)和CMCS-Ce(Ⅲ),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抑制作用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004~0.02 g/L浓度范围内,CMCS自身具有一定的O_2~-·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MCS-Ce(Ⅲ),CMCS-Ca(Ⅱ),CMCS-Zn(Ⅱ)_3种金属配合物对O_2~-·的抑制作用较CMCS有了一定提高,且抑制率亦随配合物浓度增加而增大;其中CMCS-Zn(Ⅱ)配合物催化O_2~-·歧化的活性最强,CMCS-Ca(Ⅱ)配合物次之,CMCS-Ce(Ⅲ)配合物最弱,说明配合物对O_2~-·的抑制作用与金属离子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运用Gaussian03量子化学程序包,在B3LYP/6-31G*基组水平上对合成的化合物2-[[(2-氨基苯基)亚胺]苯甲基]-4-氯苯酚的晶体结构进行优化,计算了分子稳定构型的总能量、前线分子轨道能量、原子自然电荷布局、自然键轨道(NBO)及稳定化能等.计算结果与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得的晶体结构的实验结果吻合.此项研究可为异双希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硝酸根与1~3个水分子形成的水合物(NO3-.nH2O,n=1~3)的红外吸收谱,并与测量的硝酸钠水溶液的红外吸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硝酸根与水分子所形成的水合物具有多种稳定的结构,其中硝酸根与1个水分子结合的亚稳定结构,其硝酸根反对称伸缩振动的劈裂与硝酸钠水溶液中硝酸根的红外吸收谱结果一致,表明硝酸盐溶液中每一硝酸根与附近水分子的作用效果等效为NO3-.1H2O。  相似文献   

11.
选择铜(Ⅱ)-司帕沙星-邻菲啰啉Cu(sf) phenCl(sf代表司帕沙星负离子,phen代表邻菲啰啉)和铜(Ⅱ)-司帕沙星Cu(sf)22种配合物,通过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分析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了其与DNA的作用,首次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式生物,研究了它们的生物毒性,并对2种配合物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光谱实验结果表明:Cu(sf) phenCl与DNA的作用强于Cu(sf)2;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在抗坏血酸存在条件下,Cu(sf) phenCl对pBR322质粒DNA的切割作用更强;同时,斑马鱼胚胎毒性实验显示Cu(sf) phenCl对斑马鱼胚胎毒性也更大.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在我国热带地区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放养密度下水体pH值、溶解氧(DO)、总碱度(TA)、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化学需氧量(BOD)、硫化氢(H2S)、亚硝酸态氮(NO2-NT)、氨态氮(NH4-NT)及弧菌活菌总浓度(Concentration of Live Vibrio,CLV)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对虾死亡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70、100、120、150尾.m-2不同养殖密度下的养殖成活率。通过几种主要水质因子变化与对虾死亡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O、H2S、NO2-NT、NH4-NT和CLV等5种水质指标与对虾大量死亡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其中DO为负相关,其余为正相关。而pH、TA、COD、BOD与对虾死亡数无显著相关性。4种养殖密度下的成活率分别为80.44%、75.16%、51.74%和44.43%。建议我国热带地区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合理密度为70—100尾.m-2。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研究了Cd(Ⅱ)水合与水解产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水合产物的稳定性均优于水解产物,其稳定性顺序为:Cd(OH)2-4相似文献   

14.
前言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笼形晶合物(Clathrate) ,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其天然气成分有如CH4 、C2 H6 、C3H8、C4 H10 等同系物以及CO2 、N2 、H2 S等。其中当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时称为甲烷水合物(MethaneHydrate)。天然气水合物发现于1 9世纪初,当时,其生成与沉淀常给输气管道、气井和一些工厂设备带来许多麻烦。自2 0世纪60年代开始,原苏联、美国、荷兰、德国相继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构与热动力学研究。70年代初,原苏联学者论…  相似文献   

15.
探讨海区环境容量的估算,为海水水质标准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采用1次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的营养盐(NO3-N,PO4-P)条件下Pb(Ⅱ)对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Greville)Cleve)的生长影响.采用抑制率-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对数方程拟合求算出3种浓度营养盐(NO3-N、PO4-P)条件下Pb(Ⅱ)对2种赤潮藻的96hEC50值,分别为8373,2563,2307;18523,10445,3494μg·dm-3,并根据方程应用origin7.0拟合3种不同浓度的营养盐(NO3-N,PO4-P)条件下旋链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在不同浓度Pb(Ⅱ)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Pb(Ⅱ)对旋链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佳促进藻类生长浓度分别为454,258,51;351,194,35μg·dm-3;高浓度Pb(Ⅱ)对它们的生长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营养盐(NO3-N,PO4-P)浓度的增加,Pb(Ⅱ)对两种赤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是逐渐降低的,营养盐(NO3-N,PO4-P)与Pb(Ⅱ)之间可能存在着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磷酸盐、硝酸盐组成对海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应用 1次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磷酸盐 (PO4- P)和硝酸盐 (NO3 - N)对新月菱形藻、旋链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 3种海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L ogistic生长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不同组成 PO4- P和 NO3 - N条件下 3种海洋赤潮藻生长状况 ,其中拟合相关系数 R2 =0 .95± 0 .0 3。进一步研究表明 ,3种海洋赤潮藻均存在营养盐生长阈值 C*PO4,C*NO3 ,在本文实验条件下新月菱形藻的 C*PO4为 1.72μmol· L-1,C*NO3 为 4 0 .4 2μmol· L-1;旋链角毛藻的分别为 2 .0 7μmol· L-1和 4 4.76 μmol· L-1;中肋骨条藻的分别为 1.13μmol· L-1和 30 .2 6 μmol· L-1。当 PO4- P,NO3 - N初始浓度分别小于其营养盐生长阈值 C*PO4,C*NO3 时 ,随其初始浓度增加会促进 3种赤潮藻生长 ,但当初始浓度大于营养盐生长阈值时 ,随营养盐初始浓度增加反而会逐渐限制其生长。这表明 3种海洋赤潮藻都存在 1个适宜其生长的 (N∶ P) 最佳值 ,其中新月菱形藻的 (N∶ P) 最佳值 =2 0∶ 1,旋链角毛藻的 (N∶ P) 最佳值 =19∶ 1,中肋骨条藻的 (N∶ P) 最佳值 =32∶ 1。  相似文献   

17.
选择铜(Ⅱ)-司帕沙星-邻菲啰啉Cu(sf)phenCl(sf代表司帕沙星负离子,phen代表邻菲啰啉)和铜(Ⅱ)-司帕沙星Cu(sf)22种配合物,通过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分析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了其与DNA的作用,首次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式生物,研究了它们的生物毒性,并对2种配合物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光谱实验结果表明:Cu(sf)phenCl与DNA的作用强于Cu(sf)2;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在抗坏血酸存在条件下,Cu(sf)phenCl对pBR322质粒DNA的切割作用更强;同时,斑马鱼胚胎毒性实验显示Cu(sf)phenCl对斑马鱼胚胎毒性也更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采用 Nafion和 Co(salen) /Nafion修饰铂电极测定海水中的 NO,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 ,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即反应池通氮除氧 30 min,富集时间为 4min。同时用线性扫描法对海水中的 NO进行测定 ,测得海水中 NO的浓度与氧化峰电流之间有一定线性关系。对 Nafion修饰电极而言 ,线性范围 1~ 76.9μmol/L,R2 =0 .991 6,检出限为 1 μmol/L。同时对 2种方法修饰的铂电极进行了比较 ,即当 NO浓度在 1 0 -6mol/L数量级时 2种电极基本上无差别 ,而在 1 0 -7mol/L数量级时 Co(salen) /Nafion修饰电极要明显优于 Nafion修饰电极  相似文献   

19.
南黄海和中国东海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与海气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stributions and sea-to-air fluxes of five kinds of volatile halocarbons(VHCs) were studied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SYS) and the East China Sea(ECS) in November 200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1,1,1-trichloroethane(C2H3Cl3), 1,1-dichloroethene(C2H2Cl2), 1,1,2-trichloroethene(C2HCl3), trichloromethane(CHCl3) and tetrachloromethane(CCl4) in the surface water were 0.31–4.81, 2.75–21.3, 1.21–17.1, 5.02–233 and 0.045–4.47 pmol/L, respectively, with the average values of 1.89, 12.20, 6.93, 60.90 and 0.33 pmol/L. On the whole,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s of C2H3Cl3, C2H2Cl2 and CCl4 were affected mainly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while C2HCl3 and CHCl3 were influenced by biological factors as well as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concentrations of VHCs(except C2HCl3) exhibit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inshore to offshore sites, with the higher values occurring in the coastal waters. The sea-to-air fluxes of C2H3Cl3, C2HCl3, CHCl3 and CCl4 were calculated to be-56.00–(-5.68),-7.31–123.42, 148.00–1 309.31 and-83.32–(-1.53) nmol/(m2·d), respectively, with the average values of-6.77, 17.14, 183.38 and-21.27 nmol/(m2·d). Our data showed that the SYS and ECS in autumn was a sink for C2H3Cl3 and CCl4, while it was a source for C2HCl3 and CHCl3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溶解有机碳(DOC)浓度,探究了2014年夏季长江口CDOM的来源及河口混合行为。结合吸收系数a(355)、光谱斜率S275-295、比紫外吸光度SUVA254与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港水道受黄浦江输入影响显著,北港水道由长江径流控制呈保守性混合行为,二者CDOM的物质结构性质较为相似。DOC的浓度可通过a(275)与a(295)模拟估算:ln[DOC]=4.94–0.87ln[a(275)]+0.90ln[a(295)],a(275)8.0 m–1;ln[DOC]=4.77–6.79ln[a(275)]+8.05ln[a(295)],a(275)≥8.0 m–1。模拟结果表明,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CDOM对DOC具有示踪意义。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技术,可得到夏季长江口FDOM含有3个类腐殖质组分(C2,C4和C5)和3个类蛋白质组分(C1,C3和C6)。类腐殖质组分具有相似的来源及地球化学行为,且与a(355)及盐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类蛋白质组分则与a(355)及盐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揭示其与区域内微生物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