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县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温县1971~2000年各年平均气温及距平气温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温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一致。气候变暖,将可能造成粮食产量的下降。为避免或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一是采取主动适应措施,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选育抗高温产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减缓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全球变暖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的现象.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的气温、降水、气候转型以及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气温、降水、气候转型以及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中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对策祖世亨黑龙江省地处中高纬度,是80年代气候明显变暖的地区,预计90年代前期黑龙江省仍以变暖变干为主要趋势,变暖的季节主要是冬季和春季,变暖的时间主要是夜间,即夜间的最低气温上升,而白天的最高气温没有上升。未来气候变化的总...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气候变化及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廉丽姝 《气象科技》2005,33(1):73-76,86
根据山东省196l~2000年气象与粮食产量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①20世纪60年代以来,山东省气候有变暖和变干的趋势,各季节中,变暖趋势最明显的是冬季,变干表现最突出的是夏季;②气温和降水是造成山东省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在“暖干”气候背景下,气温与气候产量为负相关,降水量与气候产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③农业自然灾害是造成粮食单产产生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区的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根据广东省86个站1961~2000年气温资料、广州市1908~2002年气温资料以及1958~2001年南海海平面资料,论证了广东省气候变暖的明显趋势;从热量资源、作物和品种布局、作物产量、病虫草害、农业气象灾害等方面论述了气候变暖对广东农业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防范和适应气候变暖的农业对策.  相似文献   

6.
尤莉  王国勤  阎军  李飞 《气象》2007,33(S1):31-40
利用通辽地区1950—2006年的气温、降水、降水日数、积温、日照、无霜期等资料,分析了科尔沁沙地地区近57年来的气候变化越势、突变和周期波动,探讨了科尔沁沙地气候变暖对当地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195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已成事实,1987年是气候变暖的突变时间点。气候变暖后,低温日数明显减少,高温日数增加;农业积温增加;无霜期延长,曰照时数增加;全年降水日数减少,特别中雨日数明显减少。气候变暖对科尔沁沙地农牧业的影响有利有弊,综合分析是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7.
利用安康地区近50 a气象资料,分析安康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近50 a来安康区域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安康气候变暖最明显的是最高气温,其升温幅度及趋势比年平均温度明显,近50 a安康降水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8.
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0,自引:10,他引:110  
总结了近10余年对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重点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大暖期千年尺度气候振荡,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及现代气候变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化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9-2008年化州市地面站气象资料,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方面分析了化州市气候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化州市农业生产的影响.近20年来化州气温上升明显,高温天气明显增加,低温天气明显减少;降水以年际波动为主,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季节的降水量变化有升有降;日照时数年际波动明显,线性拟合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导致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气候变暖造成农作物生育期缩短、农田地力下降和农作物病虫害灾害频繁;降水变化波动大,导致旱涝交替出,这些都是气候变化对化州农业生产影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益阳市5个台站1961—2016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在对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开展益阳市农业气候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结果发现:益阳气温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并呈现以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特征;相对应的热量资源也呈现显著增多的趋势,以活动积温对气候变暖响应最敏感;益阳降水量无显著变化趋势,但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日照时数除春季外,年及其余3季均呈现显著减少为主的变化趋势,减少幅度以夏季为最。气候变化导致益阳市农业气候资源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需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