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莱州湾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取得的实测数据,并结合前人对该区的工程地质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将研究区陆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Ⅰ)、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Ⅱ)和鲁东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Ⅲ)。在综合归纳莱州湾海域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按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将研究区海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东滨海平原工程地质区(Ⅳ)、西部黄泛平原及滨海平原工程地质区(Ⅴ)和莱州湾中部堆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Ⅵ)。  相似文献   

2.
利用MAPCAD绘制工程地质图件的方法随着招商引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筑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型煤制气站、水电站、油气库、高层建筑群等等的出现,使工程地质勘查日趋重要,工程地质市场也随之越来越大。工程地质图件是工程...  相似文献   

3.
南沙群岛珊瑚礁岩体结构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珊瑚礁是发育于海洋环境之中、由造礁珊瑚和生物历经生物和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体,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类型。在南沙群岛珊瑚礁体上,水动力作用和沉积类型、地形地貌都具有成带分布的特点,因而岩体结构和工程地质性质亦具有分带性。在珊瑚礁海洋水动力环境分带的基础上.研究了南沙群岛珊瑚礁的剖面结构、内部结构和浅地层结构特征以及工程地质分层和岩性,将珊瑚礁岩体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和5个工程地质相带,并对各分带的工程特性及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烟台市芝罘湾软土地基工程地质特征及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芝罘湾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芝罘湾软土地基类型与工程地质特征,并探讨了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地区地壳稳定性较差,沿海地带软土地基、沙土液化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较多,存在崩塌、滑坡、侵蚀淤积等环境地质灾害。特别是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灾害严重。本文章介绍了环渤海港口工程地质环境,并就原生地质环境、次生地质环境、人为地质环境对港口建设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地质研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纪地质的研究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重要基础工作.一些大的第四纪沉积盆地、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和结构、新构造运动的性质等,决定着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规律.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及形成后的表生地质作用,对沉积物的岩性、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等一系列工程地质特性有着重要影响.现代物理地质现象的发生发展,是以区域的第四纪古地质环境为背景的.第四纪地质研究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意义愈加深远.  相似文献   

7.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领域。概述了珊瑚礁的工程建设科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来瑚礁工程研究的兴起,提出了必须加强我国瑚礁工程地质的研究。指出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珊瑚礁自然地、珊瑚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珊瑚礁砼料问题。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与选线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台湾海峡的地质状况了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台湾海峡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活动断裂、岩土体稳定性、海底底床活动性等是隧道工程将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隧道的线路选择应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平潭至新竹和厦门经澎湖至嘉义海滨是两个可选的隧道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9.
1998年9月第八届国际环境与工程地质大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代表出席了本次盛会。大会围绕“工程勘察新进展、工程地质与自然灾害、工程地质与环境、建筑材料、地表工程实例与新进展、地下工程实例与新进展及海岸与近海工程”7个...  相似文献   

10.
辽东半岛东部庄河海域分布有大量的人类工程活动设施,研究其工程地质特征和开发适宜性有助于提升海洋工程开发的安全和效率。利用海洋高精度地球物理调查、海底沉积物表层取样和历史工程地质数据收集等方法获取的各类调查数据,对庄河海域海岸带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调查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深在11.5~15.6 m、坡度较小、海底地形较为平坦、存在4个连续声学反射界面;海底存在软弱土层、埋藏古洼地和埋藏古河道等不良地质因素。表层沉积物液塑限性质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海底沉积物较为稳定,不需考虑软土的震陷问题。综合分析研究区各类地质影响因素,认为研究区各类环境指标较为稳定,适宜开展海洋工程开发活动,但是具体施工时需要重点考虑探测到的各类不良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1.
琼州海峡是粤西海域与北部湾的物质交换的通道,地质环境复杂。根据实测资料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琼州海峡海缆路由区的海底工程地质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表明,琼州海峡路由区水文条件、地形地貌、物质组成、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环境要素复杂多样,它们在分布和成因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晚更新世以来的琼州海峡海平面的变化,决定了该区域海底工程地质条件的发生与发展。未来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改变琼州海峡区域环境条件,将会对经济发展和海底工程建设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学是近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很强的地质科学.它在海洋工程建设和海洋开发上,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前导和基础作用.海洋土质学,它是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成因土质学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沉积类型的海底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沉积特征、成分、沉积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从中分析探讨不同沉积类型的海底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它的形成环境、物质组成、物理化学特征、微结构特征的相关关系.这个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研究海洋沉积物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机理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上也将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与滨岸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地遇到海洋地质灾害的影响与危害。为了避免并降低海洋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应开展海洋灾害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若采用以高分辨率地震为主,配合浅地层剖面、旁侧声纳、测深及磁力测量等综合浅层物探技术,对于了解海洋地质灾害因素与海底浅部工程地质特性等方面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一种既经济又较快速地提供成果资料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天津沿海地区近年来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得到该地区工程地层的物理力学特征,为天津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工程地质参考资料。同时,给出了各个地层的静力触探统计数据,以供地基基础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水平台吸力沉箱基础,讨论了与沉箱安装有关的分析方法及涉及的工程地质参数,分析了承受竖向拉拔荷载、倾斜与水平荷载作用的吸力沉箱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及涉及的工程地质参数,对与吸力沉箱设计有关的其它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与吸力沉箱设计有关的工程场地调查内容及需要确定的工程地质参数.其目的是为开发深水平台吸...  相似文献   

16.
港口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相然 《海岸工程》1998,17(3):36-41
近年来,我国相继扩建和新建了一些深水港,许多新的港址和新的深水泊位正在勘察设计中,但在筑港工程中也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港工建设中引起或遇到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主要类型,并提出了其管理与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月,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在上海召开了海洋环境、工程地质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石油工业部、国家海洋局和高等院校十余个单位二十余名代表,会议由杨启伦秘书长主持.地质矿产部赴美“海底不稳定性”考查组就美国有关海底灾害地质调查研究的情况作了重点介绍;石油工业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海上工程处的代表介绍了在渤海反承包石油井位工程地质调查的项目,要求和具体做法,并展示了调查报告样本;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的代表也就此项内容介绍了各自所做的工作,并出示了有关实地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18.
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学是根据人类为协调其海洋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迫切需要,在广泛的海洋工程地质和海洋环境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论述了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对象,研究内容、范围、学科基本框架,以及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地质系统、相、效应与灾害和环境地质工程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查明渤海中南部(含黄河口三角洲地区)沉积动力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为石油开发和港湾建设等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继1980年9月中美对长江口海洋沉积作用过程联合调查之后,中美又一次合作对渤海湾沉积动力学及工程地质进行专门考察研究,以期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一次中美联合调查是美国俄勒岗大学与山东海洋学院首次对渤海湾和黄河口地区进行沉积动力学及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历时三年。自1985年5月为调查的第一航次,从黄河口到附近-20米水深先开展调查,1986年和1987年每年出海调查一个航次。用山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揭示了天津海岸带影响经济开发的四个方面的地质环境特点;着重探讨三个方面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并防止其形成和减轻地灾害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