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中的含汞量与土壤中岩石粒径大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弄清土壤中的含汞量与土壤中岩石粒径大小的关系,采集了内蒙古通辽市的130个第四系松散地层土样,用热释法测量了土壤中的含汞量,结果表明,土壤含汞量的大小主要受区域地质条件和构造活动强度的控制,同一地质区域内土壤含汞量的高低受岩石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岩石颗粒小,土壤含汞量高,反之,则相反。  相似文献   

2.
走滑断裂粘滑,蠕滑作用形成的地质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康明  袁道阳 《地震地质》1995,17(3):253-258
在室内航片解释的基础上,依据野外现场实测资料,应用地质地貌学方法,对走滑断裂上有作用形成的弧形,“正”、“逆”牵引变形山脊及断错变形冲沟的4种地貌形态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这些蠕滑志标,测量了昌马断裂带中、东段的蠕滑量。给出了粘滑与蠕滑量的比值及蠕滑量占总走滑量的比例在断裂带上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带相位信息的一维大地电磁曲线对比反演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大海  徐世浙 《地震地质》2001,23(2):227-231
在大地电磁连续介质曲线对比法反演的基础上,引入了相位信息,即在反演的模型视电阻率的修改量中加入了相位改正量,从而提高了收敛速度,稳定了反演过程。与其他方法的模型研究比较,加入相位信息的曲线对比法反演的结果,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模型的电性分布,并可为多维反演提供初始模型。  相似文献   

4.
走滑断裂粘滑、蠕滑作用形成的地质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航片解释的基础上,依据野外现场实测资料,应用地质地貌学方法,对走滑断裂上由蠕滑作用形成的弧形,“正”、“逆”牵引变形山脊及断错变形冲沟的4种地貌形态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这些蠕滑标志,测量了昌马断裂带中、东段的蠕滑量。给出了粘滑与蠕滑量的比值及蠕滑量占总走滑量的比例在断裂带上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分析了特殊地区的两种不同饱和状态的干压实土体在不同等级荷栽作用下产生的沉陷量,探讨了施荷时间对沉陷量的影响从而提示了两种干压实土体在荷载作用下沉陷量变化规律,并分析研究了这两种干压实土体的最大压缩模量与饱和度的关系。这一研究成果对干旱特殊地区的公路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文献(1),(2)建立的基础隔震体系实用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上部结构加速度反应的计算量,并获得了这几种速度计算量的传递函数及频率特征曲线,由此,提出了基础隔震垫动态参数的选取方法,本文方法合理,实用,可靠,对建立基础隔震体系实用设计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西地震带热流体对强震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淑亮  李冬梅  马朝辉 《地震》2002,22(1):84-90
以山西地震带热水点为基础资料,计算每个热水点的年热释放量,分析山西地区热水点的年热释放量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热释放量低值区中小地震不活跃而强震活跃,高值区强震不活跃,而中小地震活跃。通过研究,还表明山西地区地壳活动所积累的能量,每年以热能形式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7.3级地震,这对强震的孕育起到了缓解的作用,因此可能推迟或减少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地学常用基础量和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群  黄杰藩 《地震地质》1994,16(4):440-451
地学常用基础量和单位孙群,黄杰藩(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100871)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1];1986年,对量和单位的15个国家标准作了修订 ̄[2  相似文献   

9.
用宽频带辐射能量检验地震能量标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宽频带辐射能量的能量-频度关系,并试图以此对地震能量标度性假说进行重新检验.结果表明,宽频带辐射能量与其他震级标度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一个理想的能量-震级关系,然而至少对所研究的日本和阿拉斯加地区而言,直接针对宽频带辐射能量的频度统计可以得到更好的标度性.  相似文献   

10.
高边坡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岩石边坡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是有关工程界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分析对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研究,发现了高岩石边坡在水平动荷载下动力响应的加速度、速度、位移三量放大系数等值线在边坡剖面上分布的规律性特点。对于一定的岩土体材料,当边坡高度在一定时,边坡动力响应的加速度、速度、位移三量会随着边坡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边坡的角度一定时,边坡动力响应的加速度、速度、位移三量会随着边坡高度的增加而放大;边坡的下覆岩层的材料特性对于边坡的动力响应的加速度、速度、位移三量的放大作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边坡动力响应的加速度、速度二量受动荷载的特征周期影响较位移明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边坡的边缘部位对振动的反应幅值较之内部存在放大现象,坡度决定了三量分布的等值线方向的走向。其结论性成果体现了高岩石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征,为高边坡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对基岩标志存在影响,主要是水位变化间接引起有效应力的变化,最后使基岩发生变形。变形量的大小与水容重、水位变化的幅度、基岩的变形模量有关。计算出了水位对钢管标形变的影响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例岛津SCT-3000TE高压检修特殊故障的方法,说明KV波纹大对X线量影响较大,使图象质量变差,原则上mA越高,X线量越大,接收信号越强,但是,KV波纹大,低能光子数量增加,到达探测器的高能光子数减少,对X线量影响更大,我们测得故障时的KV波纹,虽然峰值正常,但波纹大,变化范围60%,正常对应小于10%,所以探测器测得的线量严重不足,引起图象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依据开挖剖面中的楔形体在受到断层作用时其厚度的变化量求解断层水平位移的方法。分析表明断层水平位移量S与楔形体在断层两侧厚度变化量Δh满足关系式S=Δh/ρsinβ。式中ρ为楔形体在断层走向上的尖灭系数,β为断层的倾角,该关系式不仅能满足纯走滑运动的断层,而且也满足一般斜滑断层,同时提出了在剖面上判断断层水平运动性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壤中气汞量测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多年工程地震探测实践和观测研究结果,阐述了在野外取样过程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壤中气汞量测量的影响.讨论了排除影响的方法并提出了在工程地震中壤中气汞量测量合理的取样深度和取样体积  相似文献   

15.
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及其Mohr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晋光文  孙洁 《地震地质》1995,17(4):439-445
论述了Mohr圆及其在大地电磁阻抗张量分析中的应用。并指出,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由于提供信息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在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点,而Mohr圆又将各种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分析研究大地电磁阻抗张量性质的重要图示工具,能直观、清晰、简便地给出构造维数、二维偏离度、各向异性等重要信息,可用来研究测区电性结构沿纵向和横向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断层间相互作用与地震触发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算地震引起的静、动应力变化量空间分布图象是国内外研究断层间相互作用与地震触发机制的两个主要方法。依据半弹性空间地震位错理论获得的静应力变化量,可以长期存在于邻近断层面上,直至下一次地震发生。因此,静应力变化量空间分布图象既被用来解释一次地震后余震活动在邻近断层上的分布规律,又被用来研究一个地区几十年至几百年地震活动过程中断层问相互作用特点和强震迁移规律。但静应力变化量随距离缩减快,空间分布与地震破裂扩展方向无关。动应力随距离衰减速度慢,量值大;在地震破裂扩展方向上,动应力变化量可以比相反方向高出一个数量级。由于动应力是伴随地震波传播而出现的,因此,动应力变化量是暂态的,作用于邻近断层面上时间有限。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目前在该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说明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线性度方法在前兆观测数据分析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空间线性度方法,对前兆场中不同台站,不同学科的前兆观测数据从总体形态上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关于描述前兆场的新的特征量a(空间线性度)本文给出了空间线性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并以华北地区为例,分析处理了区内1970~1994年部分地电阻率和地下水位观测资料,所得结果表明,新的前兆特征量a在中强地震之前一年左右时间内有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18.
地面荷载的变化,引起了垂直附加应力的变化,通过弹性理论中应变应力的关系,确定了水准标志沉降量的积分表达式,并用梯形法近似地求出。同时,进行了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9.
杨马陵  王海涛 《内陆地震》1994,8(4):305-309
在对单项观测资料进行概率化的基础上,以唐山地区和乌鲁木齐地区为研究区,计算分析了多种前兆观测资料的合成缺信量,结果表明在强震和中强震发生前,合成缺信量的低值异常过程是比较明显的。进行这项研究对于综合识别多种前兆变化图象及在实际预报中的应用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种简单的大地电磁阻抗张量畸变分解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大地电磁阻抗张量畸变分解方法,引入3d/2d模型,使得全畸变的大地电磁阻抗张量被生意人经,通过对比Swift旋转和Bahr分解后的资料,用联系二的畸变矩阵表示浅层三维电性异常体对区域二维构造的局部畸变影响,通过研究畸变张量矩阵,并对其进行分解,可将局部三维电性不均匀体产生的畸变与区域构造分离开来,从而了解区域构造的维数特征和局部畸变类型及其对区域构造的影响,最后,应用3个测点的实际资料,对这种简单的畸变分解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且应用方便,解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