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字化遥测台网与模拟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记录波形的特征有一准确的认识,对山东、山西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与模拟台网的地震波形特征进行了比较。对同一台址的最大地动位移、振幅比以及波形的初动在清晰程度上作了比较,并对前者作了量化分析。初步结果显示,有91%的地震地动位移差在50%以内,地动位移符合程度较高,有93%的振幅比差在±0.5以内,即震级偏差落在±0.5级以内,波形特征很接近;对同一台址的同一地震,数字记录的地震波形较模拟记录的地震波形在高频段更清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上海地震局地震观测技术研究所分析上海深井地震波监视地方微震应记录地动速度,并提供了在工业大城市为了避免噪声干扰应采用深基岩井观测,认为用同一台短周期地震计(768)同时记录地动位移和地动速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地震能量估计、地球物理反演以及震源研究都与真实地动位移有关,由地震图来恢复地动位移是现代地震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由于CDSN(中国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观测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绝对值在低频端和高频端都分别趋近于0,故直接使用FFT及其反变换恢复地动位移会引入虚假的长周期和短周期成分。为了清除这些虚假的频率成分,本文介绍了一种迭代方法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4.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台站地动噪声功率谱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介绍了国家数字地震台站仪器的配置,通过对37个新建数字地震台站自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台基噪声功率谱的计算和分析,把37个国家数字地震台站的台基分为3类。为了得到台站地动噪声的变化情况,我们已经把计算地动噪声功率谱作为国家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分析处理的一项日常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频GPS峰值地动位移的震级标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地震学地震震级公式和目前连续GPS研究震级标度的成果,使用国内外M_W5.9~9.1的17个地震事件的高频GPS测站的峰值地动位移数据,构建了新的基于GPS峰值地动位移(PGD)的震级标度关系。依据新建立的关系和实际数据分析认为,GPS峰值地动位移的震级标度关系适用于M_W5.6以上大地震的震级计算,并得到不同震级的地震使用该标度关系的震源距适用范围,提出使用场地校正项和震源辐射与传播路径校正项修正基于GPS峰值地动位移的震级标度关系。  相似文献   

6.
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全部采用速度记录。我们将地动速度转换为地动位移,并统计出相应的最大振幅、周期,根据短周期地震仪近震震级公式ML=lgAμ+R(△)+S对各遥测台站对不同震级所能控制的距离进行了计算,得到台网监测范围。台网基本上能够控制我省中部ML≥2.0以上地震和全省及邻近海域ML≥3.0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7.
苏宏伟 《高原地震》2003,15(1):51-54
利用爆破记录的原始资料,计算出地动位移、振动速度,然后确定K、α值。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安全振动速度,给出安全爆破的最大Q(炸药量)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地动位移速算的一段BASIC程序刘建明(中国四川626001姑咱地震台)近震震级计算公式ML=lgAμ+R(Δ),右边第一项是水平向地动位移算术平均值的常用对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须查周期对应的放大倍数,尤其地震个数较多时很繁烦。笔者根据lgAμ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基本情况,阐述功率谱分析的计算方法,并对各台站地动噪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各台站的台址环境和观测仪器的性能基本优良,能够适应宽频带地震观测要求。部分台址观测条件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台站进行环境改造,为地震监测预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方益志  薛梅 《地震学报》2021,43(2):204-214
本文对大西洋中北部两侧五个地震台站2015年记录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噪声功率谱密度和概率密度函数,并通过极化分析对双频微地动不同周期的主导源区方位角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西洋中北部台站双频微地动发生显著分裂,各台站的峰值周期各不同,且来自相同方向和不同方向的双频微地动都有可能产生双频微地动分裂;大西洋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震速度震级公式的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的检测表明,用最大地动速度与相应周期乘积的1/2π倍,即TVmax/2π来替最大动位移测定近震震级是不合适的,其所定震级普遍比模拟位称震级偏小,而且两种震级之间也没有一种较简单的关系。用地动速度与相应周期乘积最大值的1/2π倍,即(TV/2π)max代替最大地动位移测定近震级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不便,对速度型数字地震记录通过积分恢复地面移后所测震级位移震级相对比,实测结果表明,两种震级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烟台、莱阳、五莲等6个地震台1980—1988年间短周期地震仪的记录资料,统计了1158个地震的水平向地动位移A_(μH)和垂直向地动位移Aμz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平向地动位移普遍大于垂直向地动位移,统计关系式为A_(μH)=1.237—1.838A_(μZ)。利用这些地震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地动位移分别计算了水平向震级M_(LH)和垂直向震级M_(LZ),而后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水平向震级比垂直向震级平均偏高0.152级。另外分析讨论了M_(LH)与M_(LZ)的偏差与震中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地震视应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四川和云南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记录资料。研究了包括地震视应力在内的震源参数。首先对资料进行预处理,然后计算地动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积分,再计算地震辐射能量和视应力等震源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分震级区间研究了视应力值沿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及该断裂带上中等地震的震源谱及参数差异,认为安宁河断裂带视应力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地震数字遥测台网子台地动噪声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云南数字遥测台网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地动噪声有效值和功率谱的计算方法。对选取的资料进行预处理后,计算分析了云南数字遥测台网全部子台的地动噪声水平,按地动噪声水平对子台进行了分类。指出了地动噪声分析对台网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阿坝州数字地震台网的动态范围与台网监控能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阿坝州数字地震台网布局入手,随机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台站地脉动记录数据,利用Noise_psd011噪声功率谱密度测定程序对样本进行分析,得到各台站的台基地动噪声均值,进而计算出各台站观测系统动态范围和台网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和监控范围估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安徽省“十五”数字地震台网由21个子台组成。我们根据测试记录的数据,将地动速度转换为地动位移,根据短周期地震仪近震震级公式ML=lgAμ+R(△)+C,对各台站不同震级所能控制的距离进行了计算,得到台网监测范围。台网基本上能够控制安徽省中部ML≥2.0地震和全省ML≥2.5地震。  相似文献   

17.
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十五勘选子台台址地动噪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山西数字遥测台网“十五”勘选的19个子台台址背景噪声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各台址背景噪声地动速度均方根值(RMS值)、有效测量动态范围、噪声信号功率谱。结果表明,各台址背景噪声水平符合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福建数字强震动台网加速度记录、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泉州台宽频带或甚宽频带地震仪的速度记录中,筛选出1998年7月至2008年7月,福建及邻近地区17个典型地震(帆3.6~6.7)在基岩和土层台上记录到的51条加速度记录和在基岩台上记录到的31条速度记录.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震级偏差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观测系统所测的速度型震级与地震波形仿真后的位移型震级进行了统计。求出了两者之间的偏差。并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陕西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所记录的省内地震。仿真后的位移型震级与速度型震级差平均为0.2。  相似文献   

20.
地动噪声功率谱及动态范围的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和田地震台阵中心子台安放9台CMG-40T型短周期地震计,采用EDAS-24IP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采集。对同一时段观测数据的地动噪声功率谱、动态范围等参数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在使用者的角度分析该类型地震计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