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处于长江下游平原水网地区,并有丘陵,低山分布,属暖温带和北,中亚热带气候区,濒临黄海,东海,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农产品。要利用上海浦东开发,沿海,沿江城市开放的有利条件,通过改造中低产口,利用零星荒地,开发滩涂,水面,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加速发展优质稻,小麦,蚕丝,棉花,瘦肉型猪,水禽,海水鱼,对虾,茶叶,特种水果等农产品,满足国内人民需要,并增加外汇收入。  相似文献   

2.
该文指出:王化云的治黄思想,“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蓄水拦沙,宽河固堤,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实际上是治理黄河的系统工程,21世纪应该继承和发展黄河系统工程的方略,黄河地处中国腹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当今高新科技的发展,足以从更大的范围,以全国的水资源,土资源为核心来考虑黄河的建设,统一计算水资源中的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壤中水,生态不,环境水,生产水,生活水,统一计算土资源中的土壤资源,沙资源,沙石资源,真正按照地理系统工程来建设黄河。  相似文献   

3.
中国首都圈发展的三大战略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区域发展需要龙头,城市发展需要区域支撑,建设首都圈是中国南北经济格局协调,带动北京周边地区发展的需要,是首都北京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的需要,根据首都圈的划分对首都圈关系进行了重构,提出首都圈内4个新关系域,知识经济域,旅游文化域,工业经济域,出海通道网络,为建设发展4个新关系域,结合现实,提出首都圈发展的三大战略,空间联系网络化战略,职能疏导战略,空间结构发展战略。具体包括网络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市场体系,劳动地域分工,双核都市圈,世界城市战略等。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壤小流域生态系统综合开发利用的限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红壤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综合开发限制因子进行分析,主要限制因子包括人口,土壤,水,温度,饲料,粪肥和,燃料,为了改进和协调限制因子,必须进行水利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发展畜牧业,系统方法对流域开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内蒙,河北山区壶穴的成因探讨——兼论壶穴成因分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内蒙,河北等地新近发现的壶穴进行详细的计量及采样分析,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认为本区壶穴是非冰成的风化风蚀穴,它的发展受到风,温度,降水,8湿度,生物,地貌及岩体的结构构造等多种因子的控制,其中风化,尤其是盐风化等化学风化,是其主要控制因子,而风不仅加速风化,进行风蚀,并不断把风化物搬运走,作者综观国内外各类壶穴,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荧穴的成因进行了类型划分,这些成因皆反映了特定的环境背景,本区古人类文化相当发达,壶穴正是在夏家店文化年代跨度内达到了相对稳定,气候环境,地貌过程,文化类型三者存在很好的响应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及渤海莱州湾滨海区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三角洲及渤海州湾滨海区土资源以土壤含盐量高和肥力低为其突出特点,干旱的气候,黄河尾闾河道的摆动,咸水的侵染,风暴潮的侵袭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决定着土壤发生与发展的总趋势。生物与工程措施 相结合综合治理旱,涝,盐,咸,瘦,农,林,牧,渔,盐综合发展,是合理开发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居民的菜蓝子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普遍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为了更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探索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针对蔬菜生产,运输,供销,消费,宏观管理各环节上经常有关的空间信息,以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作为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分析,模拟,显示,输出,传输,发布的手段,通过流畅的信息,疏通各环节的障碍,把菜蓝子这一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8.
骈邑故城考     
孔子在《论语·宪问》篇中曾评价: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其中“伯氏骈邑”即处今之山东省临朐县。当时属周朝春秋时期,惟有“骈邑”之称,尚无“临朐”之谓。 《续山东考古录》云:“临朐,周纪■邑”,“■,一作骈”,即伯氏骈邑。此说不妥。 据《说文解字》注解:“■,从缶,并声,簿经切”,即bing;“■,地名,从邑,并声,薄经切”,亦即bing;“骈,驾二马也,从马,并声,部田切”,即bian。《辞源》则注:“■同瓶,皮形切。”即读ping,三字读音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其含义也有区别,并…  相似文献   

9.
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下游古河道三角洲演化的过程响应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根据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周期特点,结合华北平原古河道,古三角洲的演化过程,应用泥沙输移的过程响应,分析了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下游古河道,三角洲演化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之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基本上遵循自在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强裂侵蚀期发生在干冷向湿湿气候转化的过渡期,在强裂侵蚀的初期是古道形成期,强烈侵蚀期发生在干冷向温湿气候转化的过渡期,在强裂侵蚀的期是古河道形成期,强烈侵蚀的外营力迭加了人为作用,黄河下游河游泳以改道,三角洲横向扩展发生在强烈侵蚀的衰退期,人类历史时期,土壤侵蚀的外营力迭加了人为作用,破坏了地质历史时期的规律性,土壤侵蚀强度越来越强,基本上按照旱涝变化频率而演化,干冷期降雨不均匀系数增加,土训侵蚀加重,径流量较少,河床以淤积为主,是古河道形成期,正常年黄河泥少输移比接近于一,是三角洲进积期,温湿期降雨量增加,径流量加大,下游河流改道,三角洲横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初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时,无论是城镇,还是山村,在转了几个弯后,往往会迷失方向,不辨东西南北。在人多的地方,可以问路,若是僻远山区,一旦迷失方向,就得依靠自己平时积累的地图知识,分清方向,所以,学会野外定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虽然湖南农业目前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现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不仅对湖南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湖南省农业生产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农业生态危机突出地表现在5个方面:水资源失调、农用化肥使用过量、农产品质量低劣、水土流失和城市工业污染严重。在深入分析这些生态危机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8条对策:进行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优化和生态设计,加强科普宣传,培养生态农业典型,施用生态肥,完善生态税制,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强化检测,推行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绥化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嘉  尚金城  谢远云 《地理科学》2006,26(4):426-431
在全面性、简明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绥化市可持续发展趋势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该区域1990~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系统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趋势评价指在确定的指标体系下,采用复杂系统综合评价的方法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的状况、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或水平,并用相应测度和标准去衡量或者比较。绥化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该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态稳定,人口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占有趋势一直呈现比较波动的状态,特别是资源占有指数在2000年才呈现恢复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2000年之前的"高消耗"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发展综合指数与资源-发展综合指数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都比较严重,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造成二者数值都比较高。1998年后,逐渐进入环境质量提高,资源消耗量下降的时期,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与发展的综合指数越来越低,同时也可以说明绥化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辽宁沿海经济发展与近岸海域环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是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海是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近些年来,近岸海域污染已成为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分析了近岸海域污染概况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城市化和工业化角度探讨了经济发展对近岸海域水环境的影响,然后采用库兹涅茨曲线和协调度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近岸海域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辽宁沿海城市总体水环境与经济发展较协调;工业污水与经济的EKG曲线轨迹大体呈倒"U"型关系,但近年来污水排放量有回升趋势.最后提出了近岸海域环境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市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平顶山市环境污染现状和原因分析,探讨了环境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了平顶山市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都是从经济发展或人均收入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导致了环境污染先恶化后改善趋势,但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而且也没有揭示出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因此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的耦合机制与演变机理,并以甘肃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环境压力的结论。而且不同产业由于性质差异所产生的污染也各不相同,因此要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疆绿洲经济规模与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在简单介绍新疆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出发,分析了新疆绿洲经济发展与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给出了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简单概念模型。重点从绿洲经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工农业发展对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对绿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在制定发展战略、寻求经济增长的途径时,必须处理好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文章从资源环境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要求入手,对河南域这个特殊的经济发展单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通州区水资源综合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州区已被定为北京市的新的发展中心,但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已经严重限制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基于"自然—社会"水循环,提出了通州区水资源综合承载力量化模型。根据通州区的未来发展规划,设计了3种情景来提高该地区的水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表明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通州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外调水、本地区节水和控制污染是解决通州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含资源与环境项目的社会会计矩阵”分析1991-1998年河北省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值,分析表明资源大量损耗与环境污染成为河北省经济总量增长的巨大代价。其发展呈弱可持续性特征。针对河北省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系统能值理论与方法,分析巢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值投入和产出构成特征,并对巢湖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巢湖湿地生态系统每年投入的总能值为3590.12×1018sej,自然资源、周围营养物和社会经济投入分别占39.3%、53.7%和7.0%,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投入分别占25.6%和74.4%。巢湖湿地生态系统每年产出的总能值为3469.66×1018sej,其中鱼类产出比重最大,其次为水禽和底栖动物。巢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量-货币价值是巢湖湿地生态系统年产出的1.76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指标(ESI)和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EISD)分别为13.75、2.90、4.74和7.01,去除污染项重新计算,分别为13.75、0.81、17.07和25.27,这些指标表明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产业较为单一,能值产出率、可持续性和未来竞争力较高,但不可更新的污染物投入过大,造成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升高,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下降,严重制约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