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简介高频大地电磁测量方法的技术原理和场源机制,探讨了该方法对解决地下岩溶、古采空区及积水、陷落柱、火区分布、供水井定位及温泉地热等地质问题的效用,并具体剖析了该方法的开发应用和基本解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划分含水层的准确性,提出将音频大地电磁法与核磁共振法结合运用的综合方法。运用该方法在内蒙古巴彦宝力格盆地某区开展野外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该区域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中的水文地质剖面图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①试验区100 m深度范围内,该方法所揭示的含水层深度、厚度分布与水文地质剖面图基本一致;②据该方法,介质岩性为泥岩、粉质黏土、粉土、气孔状玄武岩和砂砾时,其衰减时间分别为≤30、30~60、60~120、120~260和260~600 ms,据此得到的介质岩性分布与水文地质剖面图高度吻合;③该方法得到的含水层含水量变化与水文地质剖面图的涌水量变化规律一致。因此,运用该方法划分含水层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瞬变电磁反演方法对瞬变电磁数据解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下低阻薄层响应较弱,现有的反演方法很难将其分辨出来。文中基于正则化反演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约束加权方法,对地层的光滑度施加了周期性大幅变化的权值,通过两次迭代可自适应的反演出低阻薄层区。小权值使模型对电性参数的大尺度变化有较高的敏感性,便于筛选出异常薄层;同时,与小权值交错分布的大权值能尽量保证反演曲线的连续性,降低反演的多解性。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对低阻薄层区的分辨能力比传统算法更高,对较厚区域低阻区的分辨能力与传统方法类似。该方法迭代稳定,不依赖地层先验信息,具有很高的工程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瞬变电磁法成果资料快捷解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冰河 《物探与化探》2004,28(2):136-138
通过介绍几种典型模型的数理原理、时间谱特性和等效电流环性质,提出了一套瞬变电磁法成果资料的快捷解释方法。该方法简便、实用,有利于在基层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5.
电磁频率测深转换相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电磁频率测深转换相位法的主要原理,并在PC1500机上实现,它可以弥补不能实测相位的不足,因而有较强的实用性。计算结果表明:转换相位曲线与理论相位曲线形态一致.并且有分层明显、反映大深度基底能力强的特点,它同实测相位曲线一样,能够真实地反映地电信息和断面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相位和振幅进行频率测深综合解释的解释方法。使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绥滨测区频率测深的解释结果与钻孔和资料相比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远参考大地电磁测深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杨生  鲍光淑  张全胜 《物探与化探》2002,26(1):27-31,49
随着大地电磁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勘探环境的干扰背景也越来越复杂,而采用远参考方法是压制干扰、提高信噪比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从信号检测的角度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并讨论了其在压制各种干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小波变换对接收的瞬变电磁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析,通过分解与重构,从中提取有效信号,去除干扰信号,得到去噪后的信号。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干扰信号,又不会损失有用信号。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去除瞬变电磁晚期信号的噪声干扰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的基本原理及井下施工技术。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对解决巷道掘进迎头方向的水害隐患及确保巷道安全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勘查手段,可以为煤矿地质保障系统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EMAP法是Bostick 1986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大地电磁勘探方法,是ElectromagneticArray Profiling即电磁排列剖面技术的简称。该方法是根据沿地面一条曲测线观测得到的一系列电磁响应求取该测线的电阻率—深度剖面的。与传统的MT方法相比,EMAP在数据采集方式和数据处理方法上有它的独到之处,而正是由于这两点,使得它对复杂的三维构造价况显得特别有效。正数据采集方面,EMAP法采用的是高密度的空间排列数据采集。亦即,沿  相似文献   

10.
杨海斌  梁潇  常凯  隰浩 《世界地质》2013,32(2):379-383
为研究起伏地形对航空电磁响应的影响,利用二维频域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 FDFD) 计算模型中电磁场分布情况,并且用不完全乔里斯基预处理的双共轭梯度法求解大型稀疏复线性代数方程组。设计山脊和山谷两种起伏地形,同时改变坡度大小,比较不同坡度对电磁响应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线性校正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弥补了耗时巨大的带地形的反演方法的不足。任意地形下的地形校正后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指示地下异常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水体中硫化物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测定硫化物标准曲线的质量保证及不同污染程度水样的前处理方法的探讨,得出硫化物标准溶液需现用现配及针对污染程度不同的水样分别采取直接测定、抽滤测定和酸化-吹气法测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杨文明 《福建地质》2011,30(2):159-164
高密度电法是近年来在高速公路勘察中常用的一种探测手段,结合高速公路线路工程勘察,列举该方法在基岩面探测、隐伏构造探测、溶蚀发育区探测领域的使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弹塑性分析的堤岸分期施工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堤岸结构分期施工的特点,以有限单元法为分析手段,取用土体为Mohr-Coulomb模型,基于弹塑性算法,分析模拟了堤岸分期施工的整个过程.同时作为对比,将分期施工的堤岸转化为等效荷载作用于地基土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两种方式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分期施工模拟的方式更接近于实际,其结果用于设计和施工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4.
应用 D、18O同位素峰值位移法求解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18O同位素峰值位移法求出研究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通过野外地中渗透计法和降水入渗系数法对同位素法计算结果检验,发现D、18O同位素法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同时验证了在研究区用D、18O同位素方法求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是可行和可靠的。用该方法求解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具有方便快捷、经济省时的优点,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大气降水补给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广义S变换是一种可逆的局部时频分析方法,是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延伸和推广。利用广义S变换对广域电磁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除了可以划定噪声区域便于实施滤波去噪之外,还可以提高数据频谱分析精度。针对广域电磁数据特点,基于广义S变换提出了适合广域电磁法的广义S变换处理流程,进行了信号的仿真实验。同时,也对广域电磁法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高信噪比数据的处理结果证实了广义S变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强干扰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获取的信号质量比基于傅里叶变换的传统方法有明显提高。处理效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6.
显式拉格朗日差分法是相对于隐式差分法的一种新型数值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将基于该方法开发的FLAC程序应用于链子崖危岩体的锚固工程中,对锚固前后危岩体的状态进行了对比。最后总结了使用FLAC程序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基于PER-Kriging插值方法的降水空间展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RISM插值对高程因素的计算方法引入普通Kriging插值中,提出了综合考虑观测点与插值点的位置、距离和高程关系的PER-Kriging插值方法。通过引入计算参考平面并进行数学变换,使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在对高程~降水量采用线性拟合的基础上,加入非线性拟合,进一步提高PER-Kriging插值的表达能力。在澜沧江流域分别采用PER-Kriging和普通Kriging方法进行降水插值对比,结果表明:前者能有效地消除观测点与周围区域地形差异太大造成的插值异常,并且能较好地消除插值运算的平滑效应,平均误差比后者减少了20 mm以上;不同曲线拟合插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2%。  相似文献   

18.
马氏距离是一种多元异常识别方法,目前已有多种基于马氏距离的异常识别方法。笔者选择青海省东昆仑东段1∶5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对比常规马氏距离、基于最小方差行列式(FMCD)的稳健马氏距离、基于校正的最小方差行列式的稳健马氏距离(Adaptive)和基于协中值的稳健马氏距离(Comedian)4种方法在识别Cu、Co、Cr、Ni、V、Fe,Cd、Cu、Mo、Pb、Zn、Ag和Au、As、Sb三种组合异常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基于Comedian方法识别的异常效果最好,而常规方法识别的异常效果最差,因此Comedian方法是该区最有效的多元异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e vacuum permeability method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assessment of permeability in the near-field of rock excavations. The method, which resembles leak testing of vacuum lines, is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pneumatic response to evacuation of a rock mass. As the induced drainage area is in order of meters, the method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on the scale of the excavation damaged zone. The data can be evaluated either analytically or numerically. The evaluation is similar to the approach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drill stem tests in gas wells. Experiments on large scale laboratory models corroborated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and the evaluation procedure. Field tests were conducted at a wide range of geomechanical conditions. The collected data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three characteristic types of permeability distribution in the excavation damaged zone.  相似文献   

20.
岸滩侧蚀崩塌现象普遍存在于冲积河流演变过程中,是河道治理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岸滩侧蚀崩塌速率的准确量测则是崩岸机理及其治理措施研究的关键基础。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河岸侧蚀崩塌速率试验量测系统,通过图像追踪河岸模型上边缘示踪网格位置变迁,提出了一种河岸侧蚀崩塌速率测量方法。以试验水槽为例,对河岸侧蚀崩塌速率进行了量测,并与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对,两者基本吻合,可较好地反映流速、土体级配等岸滩侧蚀崩塌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江河崩岸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