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淮河系的建立——中上元古界层序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徐淮震旦地层研究现状 1979年5月,全国震旦亚界科研成果交流会上,《苏皖北部震旦亚界的划分与对比》一文提出,徐淮地区在凤阳群不整合面之上,上震旦统宿县群、寒武系假整合面之下的一套未变质的地层,建议建立“淮河系”.分下统淮南群,上统徐淮群。《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文,将辽河群不整合面之上,寒武系假整合面之下的一套未变质或局部轻微变质的地层,建议新建“系”一级年代地层单位。本文就淮河系的建立,谈谈我们的意见,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燕山地区原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的年代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年龄为1368±12 Ma,1370±11 Ma,1366±9 Ma);在研究区金州大和尚山侵入于“桥头组”辉绿岩也获得新元古代锆石U-Pb年龄(904±15 Ma~1125±38 Ma).这些年代数据使我们认为对于辽南地区前人所划“震旦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应进行重新考虑.本文以岩石地层和旋回地层为实际材料,生物地层和事件地层以及年代地层为手段,从长岭子组能否作为标志层入手,对辽南地区中-新元古界进行了系统研究,否定了长岭子组在地层对比中的标志层意义,首次提出葛屯组才是金县地区与复县地区进行地层对比的标志,并将复县地区的五行山群置于金县群之上,从而将辽南地区“震旦系”由老到新重新厘定为中元古界旅大群、革镇堡群和金县群与新元古界永宁群、细河群和五行山群.以碎屑岩为主要特征的岩石组合与海底火山喷发事件,将辽东半岛南部旅大群与蓟县剖面长城系进行了对比;以碳酸盐岩为主要特征并含丰富的叠层石Paraconophyton-Conophyton-Baicalia-Chihsienia等组合的革镇堡群与蓟县剖面蓟县系对比;富含叠层石Linella-Gymnosolen-Katavia-Cuijiatunia-Xingmincunella组合的金县群可与下马岭组对比,从而将金县群首次置于中元古界上部.含宏观藻类化石Chuaria-Tawuia-Longfengshania组合和蠕形类化石Pararenicola-Paleolina组合的永宁群-细河群-五行山群与加拿大新元古界小达尔群-含铜白云岩对比,永宁群-五行山群的时代应为新元古代早期.据此,笔者全面调整了徐淮胶辽吉中-新元古界的地层划分与对比,为在我国建立中-新元古界系一级的地层单元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层学和年代学意义.同时,由于对该区中-新元古界重新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确认了大连上升是中元古界与新元古界的分界面,并大体相当于北美格林威尔运动在华北地块上的响应,为探讨燕山地区与徐淮胶辽吉中-新元古代的沉积特征,海水进退归程,构造运动以及重建Rodinia超大陆提供了地层资料,具有重要的古地理学和古构造学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地层表(2014)中—新元古界尚存的地层学问题,并以十多年来有关专家及本课题组地层年代学成果为基础,结合地质事件的时空发育和对比关系,重点研究了中元古界底界、中元古界待建系、中—新元古代过渡时期地层关系、成冰系底界的划分及震旦系罗圈冰期的时代归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建议,并进一步讨论和对比了中国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地质特征异同。研究表明:中国中元古界以1800 Ma(或1780 Ma)为底界,比1600 Ma更合理;中元古界待建系虽在华北陆块北缘和南缘、扬子陆块北缘和南缘均发育,但以扬子陆块北缘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最佳,建议暂以神农架群为待建系候选层型进行重点研究;华北胶辽徐淮吉豫的原青白口纪地层很可能跨越了1000 Ma界线,有一部分地层属于中元古界;建议与国际接轨,原南华系与成冰系对应(720~635 Ma);青白口系以820 Ma构造面为界两分,下部称青白口系下统(1000~820 Ma),上部称青白口系上统(820~720 Ma),待以后证据更充分时再决定是否分为两个系;华北陆块南缘以罗圈冰川为代表的罗圈组及相应地层...  相似文献   

4.
洪镇变质核杂岩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洼区中的洪镇地区出露了变形变质的元古界结晶基底,并伴有主动侵位的燕山期花岗岩。在结晶基底与侏罗系至第三系基本没有变形变质的“稳定盖层”之间的“活动盖层”中可划分出三个滑脱剥离系,它们分别山元古界与寒武系、泥盆系与石炭系、中三叠统月山组与铜头尖组三个主剥离断层及其上盘相关的正断层系组成。本区包括变质杂岩核、基底剥离断层、“活动盖层”和“稳定盖层”的构造组合。具有不同于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的结构特征,称之为陆内伸展型变质核杂岩。它表现出上地幔隆升和中,上地壳多层次拆离、减薄,并控制了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体的侵位方式和层状多金属矿床的分布、形态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5.
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非常发育,出露齐全。文章运用沉积学、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依据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岩相岩石组合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参考前人层序地层划分意见,将该区青白口系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对层序内部的体系域进行研究,建立了本溪地区岩石地层格架和地层模型,认为该区青白口系在不同阶段的盆地演化过程继承了前期的古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6.
冀东地区东梁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梁矿区位于冀东地区宽城凹褶束东南边缘。金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期火成岩与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部位,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矿区岩(矿)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硫、铅主要来源于深部,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原生岩浆水;金矿床成矿温度125~305℃,成矿深度1.5km,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火山活动晚期。认为在燕山期板块构造影响下,东梁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活化变质岩系,属岩浆热液型中低温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燕山地区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斑脱岩锆石SHRIMP法U-Pb测年获1366~1380 Ma,下马岭组的时代已属中元古代。华北地台南缘苏-鲁-皖地区与下马岭组相当的地层当属徐淮群上部史家组至望山组,也有属中元古代的可能。淮北地区出露大面积的基性岩墙群,并侵入于徐淮群中,辉绿岩单颗粒锆石SHRIMP法U-Pb年龄为976土24~1038土26 Ma,徐淮群的时代显然老于该年龄。据此,苏-鲁-皖地区“青白口系至震旦系”的地层格架应重新进行划分与对比。结合宏观藻类化石Chuaria-Tawuia组合与蠕形类化石Pararenicola-Paleolina组合等资料,笔者将本区原“青白口系至震旦系”的地层重新划分为中元界长城系-蓟县系的徐淮群下部,金州系的徐淮群上部,新元古界下部的淮南群和新元古界上部的南华系。本区凤台组冰碛岩与劳伦古陆西缘750 Ma的拉皮坦群冰碛层似可对比;与五岗集组相当的陕西罗圈组上段泥质岩Rb-Sr年龄为722 Ma;凤台组冰碛层出现古磁极倒转,与扬子地台也有磁极倒转的古城组冰碛层大体相当,围干组-凤台组-五岗集组分别可与扬子地台的莲沱组-古城组-大塘坡组对比,其时代应划归南华纪为宜。据此,笔者全面调整了苏-鲁-皖区中-新元古界的划分与对比,并首次将华北地台南缘的冰碛层划归南华系下部,实现了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南华系的直接对比与衔接,初步解决了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南华系-震旦系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地层对比问题,为重新建立我国以蓟县剖面为代表的中-新元古界地层格架提供了坚实的地层基础,此建议无疑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和地质年代学意义。另外,该区新元古界亦可与劳伦古陆加拿大新元古界麦肯齐山超群-铜旋回和拉皮坦群冰碛层对比,进一步表明华北地台与劳伦古陆曾处在Rodinia超大陆范围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概述燕山地区前寒武系中金的背景值和近年在中、上元古界中新发现许多金、银矿床等事实的基础上,从伸展构造理论出发,研究了燕山地区金、银贵金属矿床的形成机制,认为中、上元古界中金、银贵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变质核杂岩一伸展构造密切相关,由此对燕山地区前寒武纪金、银贵金属矿远景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青白口系一直归属新元古界.近年来,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斑脱岩U-Pb同位素SHRIMP法测年为1368±12 Ma,1370±11 Ma,1366±9 Ma等,时代为中元古代.长龙山组至景儿峪组含宏观藻类化石Chuaria-Tawuia-Longfengshania组合,与北美劳伦古陆西缘加拿大西部麦肯齐山地区新元古界小达尔群所含Chuaria-Tawuia-Longfengshania宏观藻类化石组合完全可以对比,而骆驼岭组(=长龙山组)206pb-238U测年为930±10 Ma,长龙山组至景儿峪组的时代应为新元古代.长龙山组与下伏下马岭组在燕山地区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则青白口系应解体为下部属中元古界,上部归新元古界.因此,青白口系的含义显然应该重新修订,“青白口系”一名应废弃不用.下马岭组与下伏铁岭组也为明显的沉积间断,通过地层区域对比,金县群与下马岭组地层层位相当,金县群的时代相应也为中元古代,并且地层连续,出露较全,金县群提升为系一级的地层单元就更为恰当(同位素年代推测为1400 Ma~ 1000 Ma或1400Ma ~ 1200 Ma).青白口系含义的重新厘定与区域对比和金州系的建立,理顺了我国中-新元古代的地层序列和年代地层格架,为建立系一级的年代地层单元提供了地层基础,具有重要的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与辽北汛河流域中上元古界中陆源碎屑普遍较多,三者沉积序列相同、岩石组合相似、含有相同的叠层石组合,为靠近古陆边缘同沉积断裂活动较强的环境形成的。它们与燕山地区中上元古界均属陆台沉积盖层,可以对比。应以燕山中上元古界划分标志对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划分对比。  相似文献   

11.
永宁组在地层柱中的位置——一个科学推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秀夫  彭阳 《现代地质》1999,13(2):225-226
永宁组(Qby)系发育在辽东半岛基底岩系之上、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台组之下分布广泛的巨厚砾岩层,以砾岩为主,夹砂岩及页岩,属河流三角洲沉积。其时代一直与华北燕山地区下马岭组对比(辽宁省地质矿产局,1989)。这种对比主要依据古生物及海绿石年龄值将景儿...  相似文献   

12.
金山金矿成矿年龄测定及华南加里东成金期的讨论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金山金矿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金属床,属于变质细碎屑岩型,产于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中,矿石由超糜棱岩型及石英脉型组成。对于其形成时代有晋宁期,燕山期,晋宁期+燕山期,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等多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东西伯利亚、阿曼和中国四川盆地等地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开发已获成功,表明中—新元古界是一个值得勘查的油气新层系。中国燕山地区中—新元古界烃源岩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前人在该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但尚未取得实质性勘探突破。在总结燕山地区中—新元古界的油气勘查进展、研究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烃源岩生烃潜力和评估资源前景的基础上,提出准确落实中—新元古界构造稳定区、加强油气资源保存条件研究、以页岩气为主的资源勘查等工作建议,为国家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概述燕山地区前寒武系中金的背景值和近年在中,上元古界中新发现许多金,银矿床等事实的基础上,从伸展构造理论出发,研究了燕山地区金,银贵金属矿床的形成机制,认为中,上元古界中金,银贵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变质核杂岩-伸展的构造密切相关,由此对燕山地区前寒武纪金,银贵金属矿远景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燕山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沉积层序与地层格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燕山地区是中国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出露最好、层序较为完整的地区。从沉积特征研究入手,确定了各种沉积相、微相及沉积序列,在区内青白口系划分出4种沉积体系及5种沉积相、12种沉积亚相、16种微相。对副层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的研究,将区内青白口系划分出3个层序。在层序划分和对比基础上建立了燕山地区青白口纪的地层沉积格架并对其古地理演化进行了探讨。认为燕山青白口纪的沉积为华北陆块上真正的盖层沉积。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在构造上位于NNE向太行山深断裂带的西缘。白石山呈现“双层结构”,山体“底座”为燕山期花岗岩,“顶盖”为中元古界雾迷山组(Jxw)白云石大理岩,形成巨型“顶盘悬挂体”。这里实际上是燕山期以来构造活动带和强震带中的一块“安全岛”,既有产生构造峰林强大的构造应力,又能使峰林很好地保存下来。产状近于水平的白云石大理岩层,因受强大的燕山期主压应力作用,产生两组直立的、规模宏大的NNE和NNW向共轭剪切节理,形成“X型构造”。新生代以来,山体上升,在构造节理的主导下,配合物理风化及部分地表流水作用,逐步发展成为白云石大理岩构造峰林。这是中国地质地貌景观的一种新类型。  相似文献   

17.
辽东北部地区的陆相火山-次火岩型金矿床产于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岩体(筒)周边部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中,矿体形态以脉状为主,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等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具明显的相似性.矿床成因属与燕山期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基底重熔再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湖南共生与伴生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南的共生与伴生金约占全省金储量的60%以上.共生金主要赋存于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的韧性剪切构造带,与含矿层和变质作用有关,具层控特征;伴生金则分布广泛,主要与浅成或超浅成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伴生于各种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多数形成于燕山期的早、中成矿作用期.  相似文献   

19.
卢氏-栾川地体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氏—栾川地体是一个独立而独特的成矿地质单元,通过研究认为地体内铅锌矿床(点)的空间分布与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关系密切。首次提出区内铅锌矿除分布于远离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并受中、上元古界大理岩地层控制的脉状铅锌矿床外,还有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呈环带状分布于钼(钨)矿床外围,这三种矿床共同构成一个与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成矿系列。其中矽夕卡岩型铅锌矿床的找矿前景广阔,是进一步找矿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20.
燕山地区中元古界火山岩较发育,是中元古代一次较大岩浆活动的产物。该地区火山岩研究历史虽久,但到目前为止其岩性、岩石分类及命名等问题还需讨论。 1933年高振西等人将该地区中,上元古界(旧称震旦纪)地层发现的火山岩层统称为安山岩。1963年我所将其命名为富钾粗面岩。1979年北京地质矿产局在该地区同层位发现了“基性”火山熔岩,命名为玄武岩。后二名称一直在沿用。前者实际上属于碱性系列的中性岩,后者属于钙碱性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