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广西主汛期降水量的分析 ,初步确定了异常偏多和异常偏少年 ,分析广西主汛期平均降水量与太平洋海温场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筛选影响广西降水量的海温和 5 0 0 h Pa位势高度场因子 ;建立降水异常的统计诊断模型及概念诊断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陈德花  陈创买  周学鸣  孙琼博  韦晋 《气象》2013,39(9):1190-1196
建立福建汛期降水量气候场的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测模型,通过预测福建汛期降水量气候场的主分量来实现对福建汛期降水量场的预测。选取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场等含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诸多因子场的前若干主分量因子作为预测因子。计算分析了福建汛期降水场的主分量分布特征和分型特点。利用相关筛选和双重检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福建汛期降水场与多个因子场的关系,建立主分量的预测方程。通过对2012年福建汛期降水的预报,发现该模型对福建汛期降水的趋势和分布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赵华生  金龙 《气象科技》2013,41(4):690-695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了前汛期(4-6月)月降水量的预测模型,其中模型的输入因子是通过对3个前期月平均物理量场(海温场、500 hPa温度场和200 hPa高度场)大量的场相关因子采用系统降维的处理方法获得.为实现同时对多个站点的月降水量预测,将多站点的月降水量预测转换成多站点气候场的主分量预测,进一步利用气候场特征向量的近似不变性进行回算,从而得到多站点的逐站月降水量预测结果.对广西37个基本站的前汛期月降水量进行了6年独立样本检验,其预报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4.
广西汛期降水气候特征分析及客观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分析了广西汛期降水量主要气候特征,并通过旋转EOF,取其主要的旋转主分量高荷载区,将广西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的降水变化分别划分为5个和3个区域,并与传统的经验分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客观分区对广西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的气候分布有较好的表示.  相似文献   

5.
西藏高原汛期降水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周顺武  普布卓玛  假拉 《气象》2000,26(5):39-43
利用西藏高原26个测站26年(1973 ̄1998年)汛期(5 ̄9月)降水量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旋转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原汛期降水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解得到的降水空间分布形式较为集中,前3个特征向量场的分布型具有十分明确的物理意义,可表示降水场部方差的63.14%。旋转主成分分解生前6个载荷向量的累积方差贡献达76.67%,可较好反映西藏高原汛期降水6个异常敏感区:东南部、东北  相似文献   

6.
利用揭阳市1961~2010年的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揭阳市年降水、前汛期降水、后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小波分析对其周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揭阳市降水量年际波动明显,旱涝出现较为频繁,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复杂变化,其中年降水量存在2个主振荡周期,其时间尺度分别为1.3、8年,前汛期降水量存在2个主振荡周期,其时间尺度分别为8、1.7年,后汛期降水量也存在2个主振荡周期,其时间尺度分别为21、6年。据降水量振荡主周期判断,未来10年揭阳市降水量有正常偏多的趋势。降水量异常与ENSO存在一定关系。揭阳市年降水量具有山区最多,沿海次之,平原最少的特点,普宁和揭西处在莲花山脉的南侧,由于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成为年降水量超过2 000 mm的多雨中心。  相似文献   

7.
运用热带海温资料、500hPa高度场等建立气候场,对此气候场均取前6个因子,共建立1248个因子的物理因子场。将粤中西部10个县(市)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量场进行EOF分解,得出前四个主分量;分别用这四个主分量与1248个气候场主分量因子进行相关计算,最后选取10个因子进入逐步回归方程,对前四个主分量进行预测,从而可以预测肇庆市前、后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再经过反算拟合,得出前、后汛期降水量的预报结果。检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预测区域未来的降水空间分布与降水量,预报效果较好;物理意义上,可以揭示多个气候背景场的空间分布与某区域气候场的空间分布之间的联系,为小区域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热带海温资料、500hPa高度场等建立气候场,对此气候场均取前6个因子,共建立1248个因子的物理因子场。将粤中西部10个县(市)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量场进行EOF分解,得出前四个主分量;分别用这四个主分量与1248个气候场主分量因子进行相关计算,最后选取10个因子进入逐步回归方程,对前四个主分量进行预测,从而可以预测肇庆市前、后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再经过反算拟合,得出前、后汛期降水量的预报结果。检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预测区域未来的降水空间分布与降水量,预报效果较好;物理意义上,可以揭示多个气候背景场的空间分布与某区域气候场的空间分布之间的联系,为小区域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由华南区15、42个测站构成了相互独立的低、高密度两种站网。用1958-2000年5-6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两种站网华南前汛期降水量场特征的异同。统计表明:1)两种站网给出的华南区域平均季、月降水量无显著差异,候、日降水量有显著差异;2)两种站网给出的逐日气候及其异常场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0~1994年NCEP/NCAR月平均高度场和我国测站降水量资料,通过奇异值分解方法探讨了华北汛期降水与500,200 hPa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得到与华北汛期旱涝有关的两类异常环流型。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广州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18  
利用1908~2000年广州市逐月降水资料、Hadisst海温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讨论了广州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降水的旱涝等级分布特征、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百年来广州前汛期旱涝事件出现的连续性和间歇性比后汛期明显.前、后汛期降水分别经历4个偏湿时期、3个偏干时期和2个偏湿时期、2个偏干时期变化.前汛期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后汛期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两者均没有达到0.1显著性检验标准,所以年降水量仍处在自然振动变化范围之内.机制分析表明,前期春季(3~5月)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后期(4~6月)的大气环流,导致广州前汛期的降水异常.南海夏季风则通过与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的遥相关来影响广州后汛期的降水异常.  相似文献   

12.
马柱国 《高原气象》1995,14(2):185-191
通过对江淮主涝区深层(1.6m,3.2m)地温距平场的分析发现,江淮流域特大洪涝对应前期地温持续异常高温,江南大旱对应前期地温持续异常低温。历史资料表明,前期地温的持续异常高温对应汛期多雨,前期地温的持续异常低温对应汛期少雨。  相似文献   

13.
第 1期·天气分析与预报·广西主汛期降水量异常诊断分析……………………………李耀先 ,涂方旭 ,李桂峰 ,等 (1)……………………厄尔尼诺与广西致洪暴雨的关系……………………………林开平 ,李耀先 ,李秀存 ,等 (8)………………………广西致洪暴雨过程的要素场演变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林开平 ,张诚忠 ,董良淼 ,等 (12 )……………………广西致洪暴雨的影响系统及暴雨落区分析…………………林开平 ,姚 才 ,赵江洁 ,等 (17)……………………广西大范围致洪暴雨天气模型………………………………黄香杏 ,林开平 ,赵江洁 (2 1)……………  相似文献   

14.
覃志年  金龙  何慧  李艳兰  黄雪松  罗莹 《高原气象》2006,25(6):1184-1189
利用1960—2004年广西4月37个基本站降水量,NCEP/NCAR 1960—2004年逐日500 hPa再分析资料,对广西及邻近区域(10°~30°N,95°~125°E)高度场进行车比雪夫多项式展开,分析了广西4月异常多雨及少雨年降水量与车比雪夫多项式系数的关系及其降水异常的成因;利用相似合成方法对相关较大的车比雪夫多项式因子进行预测,进而作出广西4月降水量多、少的趋势预测,为有效利用近期逐日环流场资料制作短期降水气候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湖南汛期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利用湖南19个测站23年(1959~2001年)4~9月的降水量资料,用EOF、REOF、小波分析对湖南汛期降水的特征场分布、分区特征、周期性和突变性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OF分析得到的前三个典型场可以很好的反映湖南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异常结构,即具有整体一致的空间结构,南北相反的空间结构,中部和周围地区相反变化的空间结构。旋转后的前6个空间模态可以较好地代表湖南汛期降水的6个异常敏感区:湘北、湘中、湘南、湘东南、湘西、湘东北。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湖南汛期降水的周期性及其突变性发现,湖南汛期降水存在着明显的3年、7年和2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振荡;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湖南汛期的降水将逐年减少,并将转入干旱时期。  相似文献   

16.
广西地处北半球低纬,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易受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分析南半球大气环流与广西旱涝的关系,是寻找旱涝前兆信号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在大量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南半球的环流变化中,寻找预报广西汛期旱涝的一些重要信息。1 资 料  降水量资料取广西境内76个站1959~1996年5~8月逐月降水量,南半球环流资料取自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73~1996年逐月南半球20~85°S,0~360°区域的海平面气压场和500hPa高度场5°×10°的格点资料。2 广西汛期各月旱涝的统计标准…  相似文献   

17.
广西每年从3月份开始降水量逐渐增多,其中4—6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并且在这时段内的大—暴雨过程较频繁,形成了第一个降水量高峰期,称为前汛期。但由于各年前汛期环流形势建立的早晚不同,造成前汛期雨季(简称前汛期、下同)开始早晚却不相同。因此,对前汛期早晚的环流形势分析,作好前汛期早晚的中长期预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云贵高原东部8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011年和2013年4-9月逐日降水和温度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积温干燥度公式和视水汽汇公式,对2011年(拉尼娜年)汛期(4-9月)和2013年(中性年)汛期(4-9月)云贵高原东部干旱天气的基本特征和环流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汛期平均降水量比2013年汛期少,但均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2011年汛期降水量偏少,主要是4-5月和7-9月的降水贡献大,2013年汛期降水量偏少,主要是7-8月的降水贡献大,且积温干燥度指数较好地反映了2011年和2013年汛期的干旱程度。2011年、2013年汛期的南亚高压均偏强、面积均偏大、东侧脊点位置均偏东,但2011年汛期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面积均比2013年汛期的偏强、偏大,是2011年汛期干旱天气比2013年汛期偏重的重要原因。孟加拉湾、南海以及西太平洋中低层的水汽输送偏弱是云贵高原东部2011年和2013年汛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且云贵高原东部上空的水汽辐散中心与其降水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700 hPa的水汽输送异常减少对2011年和2013年汛期干旱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云贵高原东部2011年汛期700 hPa层上的水汽辐散比2013年汛期的强,导致其降水量比2013年汛期的少。视水汽汇揭示了2011年汛期干旱程度比2013年更严重的事实。500 hPa环流场、700 hPa水汽输送场对于云贵高原东部较长时间的旱涝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揭阳市1991—2020年国家基本站汛期逐日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系数检验、累计距平法、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揭阳市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揭阳市前汛期(4—6月)出现极端降水事件较后汛期(7—9月)略偏多,但后汛期的极端降水强度明显更强。前汛期极端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呈上升趋势,降水强度呈下降趋势;后汛期极端降水日数、降水量以及降水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前汛期极端降水强度存在准15年、6~7年、准8年的周期变化,其中准15年周期震荡最强,为第1主周期;后汛期存在准9和准17年两类尺度的周期变化,二者在整个时段表现稳定,具有全域性,其中准9年为第1主周期。  相似文献   

20.
陈贝  吴涧 《四川气象》2010,(3):1-11
利用方差统计方法分析了前期高原大气热源异常时四川及其周边区域的主汛期的位势场、相对湿度场、垂直速度场以及风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前期高原大气热源异常时,次年汛期四川及其周边区域的各要素场会出现显著变化。当前期高原加热场异常偏强,在次年的5-6月东北冷涡异常偏强、7-9月青藏高压显著偏强,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明显偏东;当前期高原加热场异常偏弱时,次年河套西风槽则异常偏强,青藏高压明显偏弱。其次当前期高原加热场异常时在次年汛期比湿场、垂直速度以及风场变率上都有异常。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理解青藏高原对四川及周边地区的天气及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