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犀类是我国华南地区更新世地层中最为常见的化石哺乳动物类群之一。本文对广西崇左三合大洞中发现的犀牛化石材料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并与我国华南地区第四纪相关属种以及东南亚地区所发现的化石和现生种进行了比较,从牙齿形态特征和大小等方面来看,认为三合大洞中的标本应该归入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此次所发现的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化石根据相关文献记录,应该是爪哇犀化石在我国更新世地层中的首次报道,并且是我国有关爪哇犀的最早记录。形态学研究表明,该地区早更新世早期的扶绥岩亮洞、鲤鱼山百孔洞以及泊岳山巨猿洞发现的扶绥犀(Rhinoceros fusuiensis)可能是爪哇犀的直接祖先。三合大洞中爪哇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华南地区独角犀的种类,填补了该种类在我国更新世地层中缺乏化石记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邓涛  W.Downs 《地质学报》2002,76(2):198
中国新近纪的犀科化石有广泛的分布,但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犀科化石的系统分类,较少涉及到这一重要类别的生态意义。本文试图发现这些犀科化石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为恢复这一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提供新的依据。研究的材料包括中国从早中新世早期直到晚上新世晚期已知的全部犀科化石记录,共2亚科4族25个种。依据新近纪哺乳动物群单位(NMU)标定每个时期犀科的分异度、新记录和绝灭种。中国新近纪犀科化石的分异度变化显著,可划分为5个阶段,包括中中新世和晚中新世2个高分异期以及早中新世、晚中新世初期和上新世3个低分异期。 早中新世(NMU1~5)犀科的分异度非常低,占统治地位的是矮脚犀类。第一次重大的变革发生在中中新世  相似文献   

3.
关于丽江盆地蛇山组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云南省丽江盆地中的蛇山台地地层的地质时代,是赵国光(1965)提出来的,将构成丽江盆地南面的蛇山台地的粉砂、细砂、粗砂层,其中夹少量白色粘土和黑色炭质粉砂层称之为蛇山组,以蛇山台地两侧粗砂层中采得的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 Owen,1870)三枚臼齿和一些鹿牛类的破碎牙片化石为依据,确定其时代不早于早更新世,在地  相似文献   

4.
双河洞中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境内的双河洞历次科考中发现的第四纪动物群化石进行初步研究和总结,认为目前对双河洞第四纪动物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化石的发现者都是洞穴科考专家,古生物知识相对欠缺且重视不够是洞穴化石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为了加快双河洞第四纪动物群的研究进程,以今年中法联合科考过程中发现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为样本,采用ICP-MS铀系定年方法对这批大熊猫骨骼化石碳酸盐岩包裹物的年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化石群化石距今6.75万年,初步判定此动物群可能生存于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早期。这批哺乳动物化石及其地层信息将为贵州(尤其是黔北)第四纪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在青海共和盆地晚更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象类化石,对化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依据牙片的釉质层、齿脊频率等特征初步鉴定为猛犸象类化石,并在同一层位发现了钙化树木化石.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猛犸象属化石地层的沉积学特征、孢粉组合等的简要分析认为,共和盆地晚更新世晚期为干燥寒冷的气候环境.这一发现有助于认识中国猛犸象属动物的迁徙过程,以及青藏高原晚更新世的生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同时,也为研究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生物进化、湖泊与河流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与古环境变迁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广东佛山西樵和邻近的粤东北的临江地层剖面MIS5a网纹红土的主量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剖面MIS5a红土的SiO 2 、Al 2 O 3 、TOFE(Fe 2 O 3 +FeO)含量、硅铝率n (SiO2) / n (Al2O3) 和化学蚀变指数 CIA 值与我国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红土都有明显的差异,而与热带地区——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红土中相应的地球化学指标比较接近。此前,在研究区碧寿洞和罗沙岩洞穴发现的MIS5a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化石群中,都含有热带动物成员——长臂猿( Hylobates sp.)、犀( Rhinoceros sp.)、中国犀( Rhinoceros sinensis )、华南巨獏( Megatapirus cf. angustus )和亚洲象( Elephas sp.)。据此提出,西樵山和邻近地区MIS5a网纹红土代表了热带气候环境;MIS5a期间南岭以南广东境内的生物气候带属于边缘热带范围。  相似文献   

7.
王丽  刘晓庆  傅仁义 《世界地质》2009,28(3):265-270
以大、小凌河流域为中心的辽西地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 奥陶纪石灰岩为主的基岩使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 并在水溶蚀作用下形成洞穴, 为哺乳动物栖息提供了理想的场所。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发现过建平、凌源西八间房、喀左鸽子洞和锦县沈家台等化石产地, 之后陆续发现了喀左帽儿山洞穴、二布尺洞穴、朝阳马山洞和凌源沟门洞化石产地等。根据动物化石组合及其对比, 辽西发现的这些化石群分别代表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中期和晚更新世晚期4个地质时代。这些材料的发现, 对辽西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及区域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察尔汗盐湖作为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的沉积中心,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湖相沉积,其演化历史研究对于揭示柴达木盆地及青藏高原北部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AMS 14C测年的基础上,以察尔汗盐湖晚更新世钻孔(ZK53630-1)岩芯中介形类微体化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采样和室内分析,共识别出7属10种。基于分类学研究,识别出2个介形类组合(自下而上):Ilyocypris biplicata-Limnocythere inopinata和Ilyocypris bradyi-Ilyocypris sebeiensis。介形类及其伴生化石均显示察尔汗古湖在距今34~28 ka期间的晚更新世晚期(MIS 3a)主体为淡水—微咸水湖泊,气候温暖湿润,与现今极端干旱的盐湖环境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巫山县玉米洞遗址出土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晚更新世中-晚期的鼠科动物较为丰富,在层位上对应于MIS 4和MIS 2时期。形态学观察显示玉米洞的鼠科化石分别属于5属10种:笔尾树鼠(未定种)Chiropodomys sp.、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大耳姬鼠A.latronum、小林姬鼠A.sylvaticus、郑氏攀鼠Vernaya zhengi、巨攀鼠V.giganta、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andersoni和高原白腹鼠N.excelsior。这一组合既显示了浓厚的华南色彩,也有明显的自身特色,即Chiropodomys sp.的出现和N.excelsior占据优势地位。鼠科化石的生境分析表指示了晚更新世中-晚期玉米洞遗址与现代类似但更为湿冷的森林或森林灌丛环境。玉米洞遗址鼠科化石的研究丰富了中国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的记录。  相似文献   

10.
湖北房县桥上乡蛤蟆洞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挖掘的牙化石的初步鉴定,湖北省房县桥上乡蛤蟆洞洞穴堆积层中哺乳动物化石共4个目(啮齿目、食肉目、奇蹄目和偶蹄目)、8个种属(豪猪、虎、熊、中国犀、巨貘、鹿、水牛和羊),为中-晚更新世温暖、湿润、森林-草地化石动物群;该化石动物群的发现和地理位置为神农架地区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分布和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地点,并为该地区新构造抬升特点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证据,同时也为当地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11.
孙博阳  邓涛 《地层学杂志》2021,45(2):105-114
犬科动物是中国晚新生代地层中的常见动物.中国上新世动物群中最多的是始犬属(Eucyon),早更新世动物群中最多的是犬属(Canis),即真犬.通过对中国重要晚新生代动物群产出的地点、年代和其中犬科动物化石的修订和追索,犬科动物呈现出显著的地层学意义.始犬属的晚期成员小始犬(Eucyonminor)可视为早更新世早、中期的标志动物.犬属在旧大陆的首次出现与第四纪底界吻合,但由于其化石记录在欧洲缺失,利用真犬标定第四纪底界的应用性逊于真马.至早更新世中期,与现生犬类更接近的类群广布于欧亚大陆,同时出现的还有中等体型、四肢纤细的真马,这一事件在地层年代、气候变化和动物群转换方面均有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60年和1984年分别在广西桂林的屏风山及马山溶洞的灰华堆积物中发现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其中有数十粒类似花生的化石颗粒,已全部钙化。经研究其为原始野生花生的荚果,从其颗粒大小及果荚构造与现代野生花生(南美产)及现代人工栽培的珍珠豆型花生荚果对比,它表现出明寻的原始性。据与其共生的古脊惟动物的时代确定占花生的时代为中一晚更新世,命名为户alaeoarachis sinensis gen.et sp.nov.(中华古花生)(新属、新种)。 中华古花生的发现,证实了中国确是花生原产国之一,为研守花生的起源、栽培史及其传播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万州盐井沟是中国南方最经典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产地之一,因化石数量众多、种类多样和完整度极高而著名,但目前重庆万州盐井沟动物群已报道的猪科动物化石仅为野猪(Sus scrofa)和猪属未定种(Sus sp.)。现今可考证的化石点为建国以后发现的4个化石点,即大垭口化石点、平坝上洞、平坝下洞和媒人洞,而四方地化石点是重庆万州盐井沟地区新近发现的第5个化石点,出土了亚成年小猪(Sus xiaozhu)的2件不完整头骨和2件下颌骨化石,代表了迄今发现最完整且时代最晚(晚更新世)的小猪头骨和下颌骨化石,为盐井沟动物群中首次发现。经过与华南第四纪猪属(Sus)其他物种对比,小猪的鉴定特征可归纳为小型猪,面部和腭骨长度远不及李氏野猪(S.lydekkeri)和野猪(S.scrofa),牙齿尺寸小于裴氏猪(S.peii)、李氏野猪(S.lydekkeri)和野猪(S.scrofa),眶前孔位于DP4(P4)与M1界线之上,下颌骨联合部短且厚,终止于P2之前。雄性下犬齿横切面的形状介于“verrucose”型和“scrofa”型之间,属于一种过渡类型,臼齿低冠且呈丘型,结构简单,每个臼齿由4个主尖...  相似文献   

14.
首次在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犀类化石,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为犀类额鼻角犀亚科第三蹠骨化石,在同一层位中还采集了大量孢粉、微体古生物和植物化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和产出犀类化石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的分析,认为札达盆地上新世时代表着温暖湿润向寒冷潮湿-温和干旱的气候变化过程.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新近纪上新世的生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为研究青藏高原新近纪以来的生物进化、湖泊与河流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与古环境变迁,以及新生代地层的划分对比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顾乡屯动物群是由1931年尹赞勋先生在哈尔滨顾乡屯发现19种哺乳动物化石而得名,其后在东北、内蒙古一带多处发现,由于以被毛犀、猛犸象化石最为常见,一般也称为“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到目前为止该动物群至少有64种化石,分属18科37属。顾乡屯组代表东北地区晚更新世河-湖相沉积,与华北萨拉乌苏组有很好的对比性,属同期异地同相沉积。顾乡屯动物群化石层位仅限于顾乡屯组地表出露部分,年龄测定结果不超过60000─70000aB.P.,表明顾乡屯动物群相当于萨拉乌苏上部动物群,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顾乡屯动物群与顾乡屯组在时代上的不一致性,是东北地区第四纪研究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对大同第四纪火山群及我国近期火山的分布,自30年代由尹赞勋先生做了开创和倡导性研究以来,在岩石学、地球化学、树造环境和深部岩浆源及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顾乡屯动物群是由1931年尹赞勋先生在哈尔滨顾乡屯发现19种哺乳动物化石而得名,其后在东北、内蒙古一带多处发现,由于以被毛犀、猛犸象化石最为常见,一般也称为“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到目前为止该动物群至少有64种化石,分属18科37属。顾乡屯组代表东北地区晚更新世河-湖相沉积,与华北萨拉乌苏组有很好的对比性,属同期异地同相沉积。顾乡屯动物群化石层位仅限于顾乡屯组地表出露部分,年龄测定结果不超过60000─70000aB.P.,表明顾乡屯动物群相当于萨拉乌苏上部动物群,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顾乡屯动物群与顾乡屯组在时代上的不一致性,是东北地区第四纪研究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对大同第四纪火山群及我国近期火山的分布,自30年代由尹赞勋先生做了开创和倡导性研究以来,在岩石学、地球化学、树造环境和深部岩浆源及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流入型洞穴——山东沂源九天洞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学稳  韩道山 《中国岩溶》2007,26(3):189-195
九天洞是一个典型的直接由外源水补给形成的流入型洞穴。洞内大片分布的石花起源于四大古水池沉积物的存在。九天洞发育于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经历过成洞期、残余水流(古水池)活动期(中更新世中、晚期)石花发育期(晚更新世以来)和主要滴石、流石(含浅水池)沉积期(晚更新世晚期至今)等发育阶段。今日的九天洞又是一个残余洞穴,已被完全蚀去的近流入口段的洞穴长度不小于200m,约占洞穴全长的37%。九天洞及其洞穴群的景观资源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我国北方喀斯特洞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滇西北第四系的划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通过野外实测剖面研究,室内古生物化石鉴定,~(14)C年代测定,古地磁极性变化测试等手段,对滇西北第四系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确定本区第四纪下限为距今248万年,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三者的下限,分别为距今73万年、3万—4万年和1.35万年;滇西北第四纪重要冰期(大理冰期)则距今1.8—2.0万年。  相似文献   

19.
湖南杨二洞更新世晚期动物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仙竹  邓晓  郑利平 《第四纪研究》2008,28(6):1114-1128
湖南花垣县杨二洞化石点位于沅江上游,动物群种类包括有6目26种,动物群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杨二洞小型哺乳动物化石材料较多。有些小型哺乳动物在我国更新世时期首次发现,如大爪长尾鼩、大黑伏翼、大齿鼠等。杨二洞动物群在我国西南地区更新世末期的材料之中,具有较为突出的森林性特征,反映出湘西北更新世末期具有南亚热带森林古环境。动物群综合研究发现,小家鼠、褐家鼠在中更新世晚期分别产生于中国东北和长江下游,其中小家鼠在更新世晚期经华北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扩散,褐家鼠在更新世较晚时期分别向华北和岭南扩散。晚更新世以来,有较多小哺乳动物出现了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山区进行生境转移的现象,这种生境转移对认识大熊猫生态演变有重要参考。杨二洞堆积物特征反映,沅江上游晚更新世末期时河床侵蚀性下切明显,地貌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20.
1960年和1984年分别在广西桂林的屏风山及马山溶洞的灰华堆积物中发现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其中有数十粒类似花生的化石颗粒,已全部钙化。经研究其为原始野生花生的荚果,从其颗粒大小及果荚构造与现代野生花生(南美产)及现代人工栽培的珍珠豆型花生荚果对比,它表现出明寻的原始性。据与其共生的古脊惟动物的时代确定占花生的时代为中一晚更新世,命名为户alaeoarachis sinensis gen.et sp.nov.(中华古花生)(新属、新种)。 中华古花生的发现,证实了中国确是花生原产国之一,为研守花生的起源、栽培史及其传播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