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宏基 《海洋科学》1988,12(5):71-72
一、石花菜的施肥 石花菜与其它海藻一样,需要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元素。海藻的叶片不仅是光合作用的器官,也是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石花菜既生长于营养盐丰富的肥水海区,也能呈大群落地分布于营养盐含量少的贫瘠海区。肥区生长的石花菜色浓呈紫红色,贫区生长的色淡呈红黄或黄绿色。  相似文献   

2.
石花菜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沿海的经济海藻。它既生长于营养盐丰富的海区,也能呈大群落地分布于营养盐含量少的海区。因而人们认为石花菜是一种耐低氮的海藻。经过1981—1983年在黄渤海沿岸十几个点试养结果表明,秋季海洋中营养盐含量较高,石花菜生长良好,而同一海区的春季,营养盐含量较少,石花菜的颜色变淡,呈淡黄或黄绿色,藻体纤细,重量较  相似文献   

3.
2014年3—4月间,在西沙群岛鸭公岛海藻资源调查中采集到一种石花菜类海藻,经鉴定为匍匐石花菜扁平变种Gelidium pusillum var.pacificum Taylor。其主要特征为:1.藻体紫红色,丛生;2.藻体高约1~2cm,由匍匐茎和直立枝构成,直立枝基部圆柱形或扁压,上部扁平,具有不规则或羽状分枝,匍匐茎近圆柱形,其下生有不规则或尖锥状固着器;3.皮层细胞2~3层,根丝细胞数量较多,集中分布在髓层;4.四分孢子囊生于小枝顶端,形成囊群,四分孢子囊横切面观长卵圆形,埋于皮层细胞中,十字形分裂;5.枝顶端轴细胞形态为穹形,突出于皮层外。上述特征1~3可将匍匐石花菜扁平变种区别于我国产的匍匐石花菜其他变种,特征5可将该变种区别于个体较小的蓝色拟鸡毛菜,特征4不能有效地区分近缘种。综合如上特征,利用营养生长特征鉴定我国分布的个体较小的石花菜和拟鸡毛菜类群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该变种为我国三沙市西沙群岛首次记录,丰富了南海诸岛海藻区系的植物地理成分,也为进一步分析该区系的植物地理全貌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4.
李宏基 《海洋科学》1988,12(2):69-71
石花菜在分类上属红藻门(Rhodophyta)真红藻纲(Protoflorideae)石花菜目(Geliceeales)石花菜科(Gelidiaceae)石花菜属(Gelidium)。 由于石花菜体内含有大量的胶质,是制作琼胶的良好原料,故为海藻中的重要种类。近几年来,我国采用石花菜人工筏式养成获得成功,为海藻养殖业增加了新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李宏基 《海洋科学》1988,12(3):69-70
一、石花菜筏式养成海区的选择 石花菜筏式养成海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风浪 石花菜是好浪性海藻,喜欢生活在开放的海岸,即岬角、岛屿、岩礁的向浪方向。  相似文献   

6.
黄礼娟 《海洋学报》1982,4(2):223-230
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Lamx.)Lamx.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称“冻菜”,南方则称“凉菜”、“红丝”(福建省)或者“凤尾”(台湾省).石花菜在我国沿海各地皆有出产,主要产地为山东半岛及台湾省.石花菜为暖温性多年生海藻,一般生长在自大干潮线附近至水深6-10米间的海底岩石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水富营养化导致近海海域大型海藻过量繁殖,为研究大型海藻与营养盐的相互关系,我们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4种大型海藻(孔石莼、小珊瑚藻、缘管浒苔、石花菜)单养和两两混养条件下的生长、营养盐(PO4-P和NO3-N)含量变化以及营养盐吸收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单养条件下,孔石莼的湿重增长最多(46.4%),其相对增长率显著高于缘管浒苔、小珊瑚藻、石花菜。孔石莼+缘管浒苔、孔石莼+小珊瑚藻、孔石莼+石花菜混养体系中,孔石莼的相对增长率显著高于缘管浒苔、小珊瑚藻、石花菜,其他混养体系中两种大型海藻的相对增长率无显著差异。在单养条件下培养10d,海藻对PO4-P、NO3-N的利用率分别以孔石莼(85.4%)、缘管浒苔(72.6%)为最大,而石花菜对两种营养盐的利用率均最小(51.1%和57.1%)。在混养条件下,PO4-P、NO3-N的最高利用率分别出现在孔石莼+小珊瑚藻(86.3%)和缘管浒苔+小珊瑚藻(81.7%)体系中。无论单养还是混养,海藻对PO4-P和NO3-N的吸收速率都在第2d达到峰值。因此,大型海藻可以有效地去除营养盐,4种藻中,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分别是去除PO4-P和NO3-N的最佳大型海藻。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利用大型海藻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李宏基 《海洋科学》1982,6(3):53-56
一、石花菜人工养殖 研究的概况 石花菜(Gelidiumam ansii Lamx)是制造琼胶的重要海藻。由于琼胶广泛为食品工业及微生物培养研究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需要量日益增加,天然石花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急需解决石花菜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9.
介绍广东省江蓠以及紫菜、石花菜、马尾菜、鹧鸪菜、海人草、海萝等海藻类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提出开发利用这些海藻资源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广东省江蓠以及紫菜、石花菜、马尾菜、鹧鸪菜、海人草、海萝等海藻类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提出开发利用这些海藻资源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琼胶(Agar),在我国有琼脂、洋粉、冻粉、洋菜等各种名称。它是由某些红藻如石花菜、江蓠等加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海藻工业中的一种重要的产品。其化学组成为线形半乳糖胶的硫酸酯。 琼胶的凝胶强度通常是用凝股强度测定器测定其1%溶胶凝固后的凝胶的耐压强度,即于凝胶表面上施加压力至破裂时的重量即其强度。 目前,我国的琼胶制造工厂以及有关的水产科学研究机关和商品检验单位都很需要一个统一的测定方法,以便取得数据能够互相比较。在本文中我们用一种改进的凝胶强度测定器对于在实验室所制备的石花菜琼胶和江蓠琼胶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测定温度的实验。实验证实,该测定器使用上比较方便、准确,可供有关方面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海藻在生物学分类中的地位是低等的海洋隐花类植物,人们日常所吃的海带、海苔、羊栖菜以及石莼、石花菜等都是海藻。山于海藻富含多种生命活性物质,如多糖、高不饱和脂肪酸,牛磺酸、类胡萝卜素、甾淳及海带  相似文献   

13.
秦皇岛海域属于我国渤海区域典型的大型海藻分布区,该海区资源丰富,在我国大型海藻区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于2021年秋季在该海域采集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样品进行活体培养,对其藻体附生的其他季节大型海藻的状况加以观察研究。通过实验生物学方法对石花菜附生藻生殖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合附生藻形态特征进行物种分类鉴定。经过培养与鉴定,确定该水域石花菜的附生大型海藻共有7种,其中红藻4种,即丛出旋体藻(Audouinelladaviesii)、旋体藻(Auduinella sp.)、茎丝藻小枝变型(Stylonema alsidii f. ramosum)和日本新管藻(Neosiphonia japonica);绿藻2种,即苍白刚毛藻(Cladophora albida)和浒苔[Enteromorpha (Ulva) prolifera];蓝藻1种,即丝状鞘丝藻(Lyngbya confervoides);丛出旋体藻、茎丝藻小枝变型和苍白刚毛藻为河北海域的新记录物种。研究结果表明,室内人工培养可作为个体微小的附生大型海藻分类鉴定的有效补充方法,也能为分子鉴定提供纯净的...  相似文献   

14.
石花菜是提取琼胶的重要原料,琼胶的用途广,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植物体呈紫红色、直立丛生,分枝羽状扁平,小技互生或对生,藻体高10—20厚米,最大可达30厘米。石花菜属暖温性多年生海藻、为顶端生长,其繁殖方法为多种多样,主要用孢子繁殖(四分孢子及果孢子),匍匐枝繁殖及营养枝繁殖等。当前,在发展石花菜栽培事业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是苗种缺乏,而石花菜苗种繁殖的最佳方法,人们还正在探索之中,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成功的报导尚未见到。  相似文献   

15.
大管岛礁区潮下带大型底栖海藻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5月和11月对大管岛礁区潮下带大型底栖海藻进行了两次定量调查。共采到23种大型海藻,其群落构成以红藻类占优。海藻种类的区系温度性质属明显的温水性区系。5月份平均生物量为240.939/m2,11月份平均生物量为164.399/m2。两季度月都以岛西侧的D7断面平均生物量最高,分别为820.159/m2和472.509/m2。就垂直分布而言,1—2米水层内海藻分布密度最高,达527.549/m2。优势种为海蒿子和石花菜。  相似文献   

16.
石花菜(Gelidiumamansii)是1种重要的大型经济海藻,本研究采用AFLP技术对青岛石老人海域石花菜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46个位点,多态性比例为47.8%。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布范围在0.029~0.390之间。群体内Na(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04 3,Ne(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98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5 5,Shannon信息指数达到0.263 3。UPGMA聚类分析将30个个体分为2个大的类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石老人海域石花菜群体遗传多样性不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江蓠属海藻分布广,数量多,藻体大,生长于潮间带或浅水中,易于采集和人工养殖。由于碱处理法研究成功,提高了江蓠琼胶的凝固性,江蓠已成为制造琼胶的良好原料,我国相继建立了产品质量可与石花菜琼胶相媲美的江蓠琼胶工业,使我国琼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据Whyte等估计,1980年世界用作琼胶的海藻大约有39000吨干品,其中60%是江蓠,35%是石花菜:5%是鸡毛菜。这表明目前江蓠已超过石花菜。成为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 江蓠属海藻的种类相当多,世界上约有一百多种,根据张峻甫和夏邦美1976年的报道,我国共有21种。种类不同的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理化性质差别很大:即使种类相同也可能由于生长地区、环境和采集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近年来研究这些变化情况的学者较多。但对我国不同种类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性质的变化情况,除很少数种类外,尚未有人作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测定了我国10种江蓠属海藻的琼胶产率、凝胶强度、粘度、凝固点和融点等主要物理性质,同时分析了它们的3,6-内醚-半乳糖,硫酸基和半乳糖的含量,并试图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一种产于黄海和渤海沿岸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都有很大变异的石花菜,经过定点、定期的周年观察,确定其为异形石花菜。文中提出并讨论了这种石花菜的形态变异与季节、年龄和习性间的关系并确认樊恭炬在1961年建立的葛氏石花菜新种不能成立,而仅是异形石花菜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9.
张英格  伍冠一  陈曦 《海洋科学》2021,45(1):129-138
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石花菜科石花菜属植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可食用红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琼脂的主要来源,石花菜还有滋阴降火、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等功效。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石花菜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炎等多方面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研究还不深入。本文从石花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市场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石花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琼胶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璐  李智恩 《海洋科学》1999,23(4):34-37
近年来有关琼胶研究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本国琼胶原料藻的养殖条件和新开发海藻品系提高琼胶产量、质量的研究,其中重点研究琼胶产量、质量的影响因素;另一个就是琼胶及其分级产品琼胶糖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1琼胶原料藻的开发和琼胶产量及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1.1红藻资源的开发生产琼胶的原料过去一直是以石花菜为主,现墨西哥等国的主要琼胶生产原料依旧是石花菜。后来,发现碱处理可大大改善江蓠琼胶的性能,尤其是石花菜资源被过度开采以及江蓠大面积养殖获得成功之后,江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生产琼胶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