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性-超基性岩中赋存有铜镍硫化物矿床、豆荚状铬铁矿床等许多重要的矿床,基性-超基性岩成岩成矿方面的研究多采用镁铁比值,但以往利用该比值时未考虑岩石的SiO_2含量、地质构造及岩石蚀变等一些重要条件。文章结合国内外一些重要的铜镍矿床和铬铁矿矿床,考虑到上述的几个条件,讨论了镁铁比值在划分岩石类型方面的应用,通过计算给出了与前人不同的镁铁比值划分区间。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北祁连山中段超镁铁岩带金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建国 《西北地质》1992,13(3):24-31
北祁连早古生代蛇绿岩是我国规模较大的蛇绿岩带之一,超镁铁岩体极为发育。在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相继发现含金超镁铁岩体20余处,矿点两处。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超镁铁蚀变岩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毒砂、黄铁矿、黝铜矿等。根据砂金、岩金分布特征及矿物组合,超镁铁岩中金元素丰度、载金矿物硫同位素特征、石英气液包裹体测温及成分测定结果,以及区域成矿条件等特征分析,提出金矿物质主要来自超镁铁岩,金矿成因属中温变质热液型。  相似文献   

3.
阿尔卑斯超镁铁岩的演化及上地幔的局部熔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鲍佩声  王希斌 《地质学报》1992,66(3):227-243
西藏新疆超镁铁岩是上地幔局部熔融的产物。超镁铁岩在矿物成分上的演化表现为两个平行的演化系列:一是随各亚类岩石的递变,硅酸盐矿物的100Mg,(Mg+Fe~(2+))值递增,即硅酸盐矿物向富镁方向演化;二是副矿物铬尖晶石的100Cr/(Cr+Al)值相应递增,向富铬方向演化;上述演化趋势与岩浆分异演化趋势相反。在组构上则由原粒结构向熔融残余、后成合晶,碎斑结构,然后递变为等粒镶嵌;板状镶嵌结构。二辉橄榄岩的熔融实验资料清楚表明、阿尔卑斯超镁铁岩的演化乃是地幔岩熔融的结果。各亚类岩石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局部熔融,岩体所显示的上部偏基性,下部偏酸性的垂直分带实属地幔岩的熔融分带。  相似文献   

4.
韭菜地和鸡笼山两地的玄武岩为新生代的火山锥体,主要岩石为碧玄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其中含有较丰富的超镁铁岩包体。玄武质岩石属碱性系列的钾质亚系,SiO_2不饱和,Al_2O_3较低且富含K、Ti和P等不相容元素,具有Al_2O_3/CaO值较高、M值在60—70之间、固结指数近于40、熔融程度低(4%)等特征,表明玄武质岩石是地幔橄榄岩低度熔融的产物。超镁铁岩包体中易熔组分与不饱和型包体组分相近,其矿物化学特征为:橄榄石的Fo值和斜方辉石的En值较低,单斜辉石的Al_2O_3、TiO_2和Na_2O较高,表明包体相对地富集易熔组分,与原始地幔组分相似。估算包体的矿物平衡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050℃和21.6×10~3Pa。  相似文献   

5.
东天山尾亚钒钛磁铁矿矿床是北疆地区最大的钒钛磁铁矿矿床,其含矿岩系为一套偏碱性的镁铁-超镁铁质杂岩。含矿岩石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和斜长石的化学成分与铁质系列的镁铁-超镁铁岩成分相似或相同;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以富钛为特点,这些矿物中Ti、Fe等在早期形成的岩石(辉橄岩、橄榄辉长岩)中较晚期岩石中有明显富集。含矿辉长岩的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为236±3Ma,主要成岩时代为中三叠世,代表后碰撞结束阶段的成矿作用。这套含矿镁铁-超镁铁杂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以ε_(Nd)(t)均为正值,(~(87)Sr/~(86)Sr)_i值较低为特征,与原始地幔相近,但在岩浆上移过程中可能有陆壳物质加入。  相似文献   

6.
万朴  彭同江 《地质学报》1997,71(4):297-305
超镁铁岩建造中赋存着以镁质非金属矿物为主的多种非金属矿产和丰富多样的矿床共生组合。本文讨论了我国三种主要类型超镁铁岩建造或杂岩(蛇绿岩套中的超镁铁岩建造、碱性超镁铁杂岩、碱性玄武岩及其深源超镁铁岩包体)中产出的非金属矿床及其组合与特征,以及它们的形成条件等,提出了进一步从不同层次深入探讨非金属矿床共生组合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平地区镁铁岩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哀牢山深大断裂南西侧的金平-黑水河裂谷带北段,由5个主要相对集中的(超)基性岩群(带)组成,以白马寨岩群岩体分异最强,矿化规模最大.通过对金平白马寨(超)镁铁质侵入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认为,金平白马寨(超)镁铁岩具有低钛低磷的化学成分特征,岩石主要属钙碱性岩系,具岛弧带和造山带的特征,岩石含镁较高并具苦橄岩的成分特点,表明岩石形成温度较高,可能与地幔柱尾部的岩浆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洋后变质超镁铁岩是由变质方辉橄榄岩和变质超镁铁堆积岩组成。变质方辉橄榄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矿物化学特征表明,应为亏损的残余地幔产物。通过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及年代学研究,认为洋后变质超镁铁岩可能为华南晚震旦-早古生代的蛇绿岩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新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控岩构造特征及成矿专属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受裂谷内部白地洼深断裂控制,走向北东东。该断裂西北侧为地幔隆起区,东南侧为一向南倾斜的地幔斜坡,岩带正好位于幔隆与幔坡之间,据同位素年龄资料及侵位地层时代,该岩带应为中,晚石炭世的产物。岩带至少有4-5个侵入期次的辉长岩、橄榄辉长岩、橄榄单辉岩及单辉橄榄岩构成。基性岩以富铝钙、低碱、镁铁比值较高为特征,超基性岩以低铝钙,贫碱的超镁铁质岩为特  相似文献   

10.
天宇和白石泉铜镍矿区含矿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是东疆铜镍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宇矿区杂岩体以角闪辉长岩、角闪单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二辉辉石岩为主;白石泉矿区杂岩体则以辉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橄榄辉石岩、辉石辉长岩、辉石橄榄岩、橄长岩为主;天宇矿区含矿超基性岩中SiO2,Al2O3,CaO,K2O,Na2O的质量分数比白石泉岩体低,Fe2O3,MgO相对较高;两个杂岩体的主要造岩矿物均以橄榄石、辉石、斜长石为主;铜镍矿石的矿物组成都较简单,金属矿物种类基本一致;两个杂岩体基性-超基性岩的成分接近原始岩浆,均来自于地幔,均属含铜镍中等的镁铁质岩石。  相似文献   

11.
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深源包体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吕伯西  钱祥贵 《云南地质》1999,18(2):127-143
首次发现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中存在深源的碱性超基性-基性岩,还有前人报道的常见超镁铁质岩,岩石类型有碱性辉石岩、碱性辉长岩、无辉斜长岩、正长斜长岩。系统研究了此两种岩类的产状、岩石学、岩石化学及成因机理,认为碱性岩和辉石岩是代表富集地幔顶部,由二辉橄缆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碱性超基性-基性岩和钙碱性岩岩片和楔形体。  相似文献   

12.
新疆香山铜镍钛铁矿区两个镁铁-超镁铁岩系列及特征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新疆东天山香山地区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产有香山中中型铜镍矿床和香山西大型铜镍-钛铁矿床。通过对这套镁铁-超镁铁岩进行系统的野外研究和采样,对各类岩石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识别出该区两个具有不同成矿专属性的岩石系列。(1)早期与钒钛磁铁矿矿化有关的岩石系列(简称“钛铁系列”),岩石组合为细晶辉长岩-钛铁辉长岩(钛铁矿石)-含钛(角闪)辉长岩-淡色辉长岩。从钛铁矿石-含钛辉长岩-淡色辉长岩连续演化,矿物组成和岩石结构逐渐过渡,岩石相对偏酸性,化学成分以富碱、富铁、高钛、硅、铝、钙,钙碱指数(calk/m)高而镁铁指数(m/f)低为特征,稀土和微量元素方面斜长石堆积作用和分离结晶作用特征明显;(2)晚期与铜镍硫化物矿化有关的岩石系列(简称“铜镍系列”),岩石组合为超镁铁岩-韵律状橄榄辉长岩-蚀变角闪辉长岩,与前一系列呈侵入关系。该系列岩石组合偏基性,化学成分上明显富镁,贫铁、钛,具相对较低的硅、铝和钾、钠含量,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平缓,与原始地幔/亏损地幔特征相近。此外,本区发育的浅成-超浅成脉岩(辉绿岩类)多为辉长岩类的晚期补充岩相,其岩石化学特征位于两个演化系列的末端,可能是两个演化系列残余岩浆混合-再侵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蓬莱地区超镁铁岩包体及其寄主玄武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建明 《矿物岩石》1991,11(4):22-32
蓬莱地区寄主玄武岩为晚第三纪火山喷发的产物,主要岩石为碧玄岩,碱性橄榄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其中含有超镁铁岩包体。寄主玄武岩属碱性系列,是地幔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超镁铁岩包体具有局部熔融的迹象和弱亏损型地幔岩的特征,推测为上地幔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后的难熔残余。  相似文献   

14.
根据物质组分的差异,基性超基性岩可以划分为镁质超基性岩,镁铁质,铁质,富铁质基性超基性岩,碱性超基性岩和煌班岩六大类,它们的成矿忖属性各异。镁质超基性岩体可以区分为纯橄榄岩型,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型和方辉橄榄岩型三种建造类型,以铬铁矿为其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15.
工农超镁铁-镁铁岩带由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辉绿岩及基性火山岩组成,以构造岩片状产于工农断裂中,无就地分异现象。围岩中无明显热变质显示。橄榄岩的m/f比值为9.04~9.48,属镁质超镁铁岩。从超镁铁岩到镁铁岩,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有规律地变化,反映出岩石由同源岩浆分异而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工农超镁铁-镁铁岩是金沙江小洋盆向西俯冲消减过程中,攀天阁—崔依比弧间或弧后盆地扩张的产物,属科迪勒拉型蛇绿岩。  相似文献   

16.
陈世忠  杨经绥  许志琴  朱筱婷 《地质学报》2016,90(10):2721-273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第三先导孔(PP3钻孔),位于秦岭-大别-苏鲁超高压造山带的东部,赣榆岗上超镁铁岩体中。钻孔中超镁铁岩的岩性包括纯橄岩和石榴超镁铁岩等,该超镁铁岩的SiO_2含量均值在43.68%,变化范围为41.9%~47.11%;MgO均值在44.71%,变化范围为47.12%~48.62%;Cr_2O_3均值在0.39%,变化范围为0.30%~0.47%;CaO均值0.12%(变化范围为0.006%~0.34%);Na2O均值在0.05%(变化范围为0.005%~0.32%)。超镁铁质岩的Mg#(Mg/(Mg+Fe)×100)稳定在91.9~93.0之间,Cr#(Cr/(Cr+Fe)×100)均值在38,较高;变化在30~45之间,变化小。其中闪石化金云母超镁铁岩具有最低的值(Cr#=19)。Ni含量在2100×10~(-6)~2500×10~(-6),CaO含量均值为0.13%,Al_2O_3含量均值为0.41%。岩体成分均一,表现为高镁,低钙和低铝的特征。超镁铁岩的不相容元素和稀土元素总量很低,稀土元素总量均值在0.60×10~(-6)。(La/Yb)N比值在6.9~51.2,均值在16.1,重稀土元素严重亏损,是中国东部最亏损的地幔岩之一。超镁铁岩中橄榄石成分(Fo在88.7~93.1之间,Fa在6.8~11.1之间),从早期到晚期,岩石Fo值从93→91~92.4→88.7~89.1。铬尖晶石Cr#值从51到89变化,TiO_2和MnO_2值分别低于0.26%和0.46%,晚期铬尖晶石Cr#值增大,Ti含量减小。单斜辉石由透辉石(Wo_(45.9)8En_(47.89)Fs_(2.73)Ac_(3.39))和顽透辉石(Wo_(27.61)En_(68.78)Fs_(2.27)Ac_(1.34))两种,透辉石(Cpx_Ⅰ)在顽透辉石(Cpx_Ⅱ)中呈被交代的残余粒状。角闪石和金云母呈明显的条带状和脉状,局部发育。岩石具有弱的Na和K交代作用,较高的Sr和Ba等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HSFE),以及特征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岩石中主要组成矿物橄榄石从早期到晚期,矿物Mg#指数下降(Mg#从93→88);单斜辉石中可看到透辉石被顽透辉石交代现象;次生角闪石和金云母的形成等特征都显示超镁铁岩经历了碳酸盐交代作用。在超镁铁岩矿物橄榄石中发现细小白云石和菱镁矿等碳酸盐矿物更有力证明了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超镁铁岩经历了深部碳酸盐交代作用。PP3钻孔超镁铁岩属于强烈亏损地幔岩区域,单斜辉石和角闪石等含水矿物在超镁铁岩中含量低,交代作用的范围和规模有限,且交代作用在动力学上是快速的和不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米仓山地区发现一种自然界较为少见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富镁钙质矽卡岩。矽卡岩产于晋宁中期超基怀岩与中元古代大理岩接触带上,并被晋宁晚期中基性浅成侵入体肢解和包裹。与一般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石灰岩接触带的钙质矽卡岩不同的是除了含有大量透辉石、钙铝-钙铁榴石、硅灰石、符山石、质矽卡岩常见矿物外,还普遍发育有钙镁橄榄石、金云母富镁硅酸盐矿物;岩石中缺乏长石、石英、金属硫化物及其他热液阶段矿物,所有这些特征在很  相似文献   

18.
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中橄榄石的矿物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主体岩石及包体中橄榄石矿物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岩石中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成分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橄榄辉石岩包体中橄榄石的Fo值最高,其亚种属靠近镁橄榄石端元的贵橄榄石;从霞霓钠辉岩→霓霞岩→磷霞岩,橄榄石的Fo值逐渐降低,其亚种从靠近镁橄榄石端元的贵橄榄石→靠近透铁橄榄石端元的贵橄榄石→低铁镁铁橄榄石。这些特征表明,本区三类主体岩石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橄榄辉石岩包体为Ⅱ类包体,可能为杂岩体原始岩浆早期结晶分异作用所形成的堆积岩碎块。  相似文献   

19.
磁海铁矿床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北山成矿带内, 为一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岩浆分异-矿浆贯入-热液交代型复成因铁矿床。对磁海矿区镁铁-超镁铁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认为这套镁铁-超镁铁岩石属于铁质钙碱性玄武岩系列。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与原始地幔成分接近,表明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局部遭受陆壳混染。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认为该矿床形成于后碰撞拉张构造环境。原始岩浆的结晶分异和后期热液蚀变对磁海铁矿形成和富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新疆兴地基性超基性杂岩分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将兴地基性超基性杂岩划分为南北两个岩带.南岩带(称为兴地河基性超基性岩带)形成于中元古代,系幔深橄榄拉斑玄武质岩浆活动的产物,具铜镍硫化物成矿专属性,北岩带(称为且干布拉克-团结村偏碱性超基性岩带)形成于晚元古代,系幔源碱性橄榄玄武岩浆、碳酸岩浆及类金伯利岩浆活动的产物,具蛭石、磷灰石、透辉石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