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碧玮 《地理教学》2013,(11):43-44
正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中学地理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地理学习能够给学生留下些什么?近几年来,笔者一直试图从自己的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一、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修养人类的文化根植于地理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初中地理教材开篇就是"景观地图"篇,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地区的地  相似文献   

2.
正地理教师就像沙漠中的引路人,带领一群新手前行,如果教师没有一张地图或者是没有一个引领群体前行的行动计划,那么在前行的过程中就会容易迷路,地理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就是这引领学生前行的地图或计划。在一节地理课结束后,你希望学生能知道什么?或者是能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做什么?在学完地理课程的某一章节后,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在一学期结束后,学生们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从事地理教学已经有十年光景了,我不仅没有对此厌倦,反而更加享受这个过程。我把地理课堂当成一种旅行,在旅行中我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欣赏地理课堂的风景,一起探讨地理问题,一起感悟生活,珍惜生活。教学的风景在哪里?首先,教师应该成为一道"风景"。我听过一些教师的公开课,教师准备的很充分,讲解分析也细致,但一节课听起来总觉得缺少了什么。那些教师丢掉了的是自己的"表情",课堂上不论讲什么都是"面无表情",即使表扬学生也是一脸的冷漠。学生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中照出自己的表情。其实,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4.
回顾"世界的人口"的教学,笔者有如下心得。巧妙导入自然激趣,精妙结尾留有余音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汉字的魅力会让地理课堂新颖别致。我采用说文解字的方式,以"和"字切入新课,看似与世界人口无缘,却意味深长。中国是文明古国,早在商代便有和字,和的意思对一个国家就是田地里的庄稼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是和平、平和。假设"和"变形,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有一张口,人多吃的多;但人也有一双手,能劳动。如果"人""禾"失调,必然引起人口问题。剖析"和"字,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远比播放视频、欣  相似文献   

5.
胡岩 《地理教学》2012,(21):1-1
教学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自己学,教学生从"学会"提升到"会学"和"能学"。聪明的学生之所以聪明,在于他们善于独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明的老师之所以高明,在于他们善于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下面的这则事例是笔者亲历所为,今记述下来,以资各位地理同行在参考之余能有所启迪。半年前,到学校视导时与一位高三学生谈心,得知其地理学得不好,感知她很郁闷。她说,老师,地理好难学啊!何以见得呢?我问道。不是吗,大家都说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她反问道。是的,有这种说法,我答道,地理你最怕做什么题?她说,我最怕综合题。你语文学得怎么样?我又问道。语文是我学得最好的,她无不  相似文献   

6.
侯建成 《地理教学》2014,(17):64-64
正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就是要改变学生"被问"的状况,要为学生提供"问"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学生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不是"不问"问题,而是"不敢问"问题。表面上看,是因为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其实是因为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如果教师能够"蹲下来"教学,走到学生中间,主动有意识地去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前  相似文献   

7.
叶慧 《地理教学》2012,(19):27-29
【教材分析】"产生时差"是地球自转的三个地理意义之一,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理解晨昏线、昼夜交替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点均有帮助,所以本节课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学习至关重要;同时该内容也是学业水  相似文献   

8.
房晓飞 《地理教学》2014,(3):41-42,58
正为了使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复习更有针对性,我对所教三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地理学习方面的调查。其中,"你认为初中地理最难学的是哪一部分?"这一问题,80%的学生回答为"区域地理"。对学生而言,抽象的"地球的运动"不是最难的,晦涩的"地形图的判读"也不是最难的,而丰富多彩的区域地理却让他们陷入地理学习的困境。那么,区域地理难在何处?——我想,问题应该源于学生意识里的"繁与杂"。  相似文献   

9.
正发挥地图的作用,发展地图思维对地理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案例一在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的时候,先让学生看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看图回答以下几方面问题;①我国地形以什么地形为主?②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请学生上黑板指  相似文献   

10.
地理新课标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情境教学主线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情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主线的特色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一、情境教学主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特点1.让地理教学更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老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地理能力和解题策略的培养,然而教师却常发现学生上课听懂了,但实际做题时总会遇到很多障碍。这种"能懂不能做"的现象说明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具有内隐性。《地理学习论和学习指导》一书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理学习过程是学习的心理过程。"[1]在认知心理学看来,我们不仅要关心解决问题的结果,而且更要关心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它认为:"采用什么策略去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地质学和地理学学科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地质学关注地球内三圈问题,而地理学关注外三圈情况。如果机械地把地质学知识缩写成地理专业学生的课本,他们可能会不理解地质学和地理学的关系。为此,应根据地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即,那些地方有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人类应该怎么办?)来编写地理专业学生用的地质学教材。  相似文献   

13.
正大约100年前,德国著名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赫特纳在形容地理学科地位低时说过:"地理学科在学校像小媳妇似的受到歧视,必须在楼底下当杂役。"这是为什么?大约在20年前,我国中学地理教育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取消了地理高考。为什么取消的是地理学科,而不是别的学科?有学生这样说过:"我对地理非常感兴趣,可是把地理当成一门课程在学校学,我就不感兴趣了。"这又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高中地理新大纲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地理内容的比重增加了,尤其是下册更是如此,并首次鼓励采用案例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新教材新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很多教师都尝试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什么是案例教学?怎样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15.
什么样的地理课为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一堂地理好课至少要有"四有"。1.有地理。地理好课首先要挖掘地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懂得地理学科的特有属  相似文献   

16.
正什么是"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提倡的"过程"是指学生感知、构建、生成的学习过程,学生被动的接受记忆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过程";"方法"是指学习一定知识所运用的地理科学方法,如地理实验的方法、地理调查的方法、地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等。同时,"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的教学中,教学片段化和教学内容多且杂,缺乏逻辑主线等问题突出,造成学生的高认知负荷.为此,文章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按照课标要求、学科逻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是什么—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带来什么影响—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为探究主线,重构本课的教学逻辑,旨在降低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帮助学生"构"逻辑、"养"能力,对中学地理教学逻辑的把握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陈玲 《地理教学》2014,(17):33-35
正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着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正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呢?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本质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就是能够看到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之间的关系,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意味着为所学习的内容赋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安排了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的学习。在这一章中有两节内容,分别  相似文献   

19.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曾说:"一个国家的任何事情都与地理有关."斯坦福大学生态学家哈尔·莫尼认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地理学家"的时代.当今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地理学.那么,地理学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地理教育?《地理学为什么重要》一书将回答这些问题. 本书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为什么重要"丛书之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学科意义和价值,梳理了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通向地理学的大门.本书作者是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学教授、国际著名政治地理学家亚历山大·B.墨菲,墨菲教授曾先后获得考古学、地理学和法学博士,同时对地理教学怀有极大热忱,他的宽阔视野能为地理学习带来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杨雪娇 《地理教学》2010,(16):24-26,37
“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是地理科考试大纲对计算能力的明确要求。由于地理计算问题能够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能够较全面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地理计算又是地理学科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运算过程也是对地理知识、地理原理掌握和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