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新疆库尔勒地区硬戈壁沙漠地杂波进行了研究.得到了C波段低擦地角(0.1°-7°)下有色杂波值,其值范围为-60--20dB;并进行了白化处理,得到相应此有色杂波的白色杂波值,其值为一常数-25dB,其电压幅度为±0.8V,不随擦地角变化.  相似文献   

2.
TDE系列地震数据采集器是一套16位(TDE-216C)/24位(TDE-224C)地震数据采集器。该采集器为低功耗、程控增益、现场模数转换,其带宽为(0~20Hz),动态范围为90dB(TDE-216C)/120dB(TDE-224C)。采集器通过接收GPS信号产生精确定时。介绍了该采集器的技术设计方案、性能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量程自动选通地震遥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多量程自动选通地震模拟遥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结果。采用此方案,综合动态范围可扩大到90-100dB,用事件判别触发发射的办法,维持功耗可小于1w。  相似文献   

4.
甚低纬哨声低电离层透射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波解算法模拟哨声波束在甚低纬地区黎明前低电离层透射的三维能量分布,依据波场能量和偏振分布及其对波参量和电子浓度剖面的依赖特征,分析了哨声透射、反射及与大地-电离层波导耦合过程.结果表明,哨声模波存在于90km以上高度,吸收、反射、波束扩展及波模转换主要发生于电离层底部80-90km区间;到达地面的透射能量密度衰减20dB以上,透射衰减随频率变化不大,但随波入射角呈不对称变化;距透射区150km以外区域的测向方位角有很大偏差;入射波能量的很少一部分(对5kHz约为-25dB)被反射并激发起哨声模波,反射波束能量集中于入射波束附近,并随频率下降而迅速增强.计算也表明,地面接收到的甚低纬哨声回波可能与使回波向极侧偏移的电离纬向梯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岱海湖泊沉积记录的小冰期气候环境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曹建廷  沈吉  王苏民 《湖泊科学》2000,12(2):97-104
通过对岱海深水区沉积柱样有机碳同位素,总有机碳、碳酸盐含量、频率磁化率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结合剖面的岩性特征和^210Pb定年,初步探讨了岱海小冰期以来气候环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小冰期初期740-540aBP,以冷湿气候为主;在540-480aBP为寒冷干旱气候,可能为小冰期盛期;480-370aBP,气候转温和,以凉偏湿气候为主;370-220aBP,凉偏干气候为主;220-130aBP,  相似文献   

6.
本系统包括用PC-1500A-CAS进行核旋仪野外比测(F、Z)记录程序(简写BCJL)及记录数据的通讯传送程序(简写BCTX-1)和(IBM-PC)微机通讯接收程序(简写BCTX-2)共3个程序。该3个程序采用BASIC语言编写。BCJL程序是在1992年的核旋仪野外经测(F、Z)记录程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本程序增加了主、副桩组均值限差大于3nT达40种情况的超限判断,解决了计算结果数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数字地震仪的分辨率和扩大动态范围,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地震仪设计中应用激光移频技术的新思路,简述了其基本原理及初步实验结果,用光f干涉原理制作地震仪能够获得很高的准确度和较高的分辨率,动态范围可达160dB.  相似文献   

8.
在种群累积培养状态下研究了培养液更换对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calyciflorus)休眠卵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液不予更换的情况下,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分别为 724 3333± 40. 5257ind(6d.20mL)-1和 6 .0361± 0. 3377ind(5 × 106 cells)-1(al-gae diet)与之相比,当培养液每 2天更换一次时,其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分别下降至637.3333±16. 8028ind.(6d·20mL)-1和5 .3111±0 .1400ind(5×106cells)-1(algae diet).随着培养液更换频率增大至每天一次时,其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下降的幅度进一步增大培养液更换对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无显著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培养液更换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的证据支持高频地震噪声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观点。在面波噪声、人文噪声和自然(风引起的)噪声起主要作用的自由面附近噪声振幅比较高。数据是在纽约北部的阿迪朗达克西北部低洼地的硬岩石场点采集的。在15和40Hz之间,这个点地表的噪声水平比在945m深处的噪声水平高10dB以上,且从40到100Hz,这个差大于20dB。此外,还表明频谱的时间变化在地表处比在335m或945m处要大。地表和地表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斯通利波速度反演地层横波速度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严格的Biot-Rosenbaum模型出发,在低频近似下得到井孔中斯通利波相速度的解析表达式。它与Tang等从简化的Biot-Rosenbaum模型所得到的结果类似。从理论上说明了在低频近似下简化模型的合理性,在不同频率下,对其结果中所含的声系大小修正和Norris修正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拉萨台长周期成分的感应尺度C值。周期范围从0.3-67d,超过两个量级。用Monte-Carlo法对所得的Cre(T)和Cim(T)结果进行反演计算,反演结果给出了深部电导率结构可能的多解范围和最佳拟合的电性模型。所谓最佳拟合是指目标函数值最小的一种拟合。  相似文献   

12.
13kaBP以来滇池地区古环境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DC93-1孔孢粉组合、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氮比(C/N)、有机碳同位素δ^13Crog、磁化率(x)、频率磁化率(xfd)等资料,结合^14C、^210Pb和^137Cs测年,汗池地区13ka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3-10.2kaBP,气候偏凉湿,湖水深度不大;10.2-7.5kaBP,气候向暖湿过渡,湖水渐深:7.5-4.0kaBP,气候暖湿,水热条件达  相似文献   

13.
太湖流域1999年特大洪水和对防洪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吴泰来 《湖泊科学》2000,12(1):6-11
1999年太湖流域梅雨期自6月7日入梅,历时43d,流域面平均梅雨总量670mm,是常年的3倍,致使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的特大洪水。项平均连续最大7d,15d,30d,45d、60d,90d雨量均超过历史暴雨实测最大值,接近或超过了百年一遇。流域降雨空间分布南部大于北部,浙西区、湖区、杭嘉湖区和浦东、浦西区明显大于湖西区和武澄锡区。太湖最高水位达到5.08m,超达1991年最高历史水位0.29m。  相似文献   

14.
深井水文谱及井-含水系统响应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文彬  刘淑芸 《地震学报》1995,17(4):519-523
深井地下水位动态受气压、固体潮、地震波、降雨荷载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各具有不同的频率分布和振幅。井-含水系统对这些激励有着或强或弱的响应,存在明显的频率依赖、频率选择现象。目前,对井-含水系统的响应研究大多侧重于对深井水位动态的分析,求得井-含水系统的弹性常数及水文地质参数,并从井-含水系统的弹性性质、含水层孔隙度和系统排水系统研究水位对潮汐和气压的响应(Bredehoeft,1967;Rojs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历史时期水面扩张和人类活动的环境指标判识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项亮 《湖泊科学》1999,11(4):289-295
对东太湖三种类型9个样品的沉积物-上覆水柱状原样在滤除藻类,蔽光,室温,微量充气条件下连续培养50d,上覆水中的P^3-4-P浓度在起初15d内增高了2个数量级,在随后的33d中又下降了1个数量级并趋于稳定。这一过程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沉积物磷释放,本文提出另外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6.
陕西交道全新全黄土—黑垆土磁化率的CB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土高原中部交道剖面全新世黄土-黑垆土剖面的非磁滞磁化率和CBD提取前后的磁化率,频率磁化率以及热磁分析结果,分析了磁性太物的种类和磁畴状态,讨论了古土壤的磁化率增强,指出CBD技术强有力的支持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土壤成因观点。虽然CBD能非常有效地溶解土壤成因的磁赤铁矿,但并不是守全选择性的深解土壤成因的磁铁矿颗粒。此外,通过对样品CBD处理前后磁化率数据的分析,从土壤化学角度为黄土的风成说提  相似文献   

17.
陕西交道全新世黄土-黑垆土磁化率的CBD研究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根据黄士高原中部交道剖面全新世黄土-黑垆土剖面的非磁滞磁化率和CBD提取前后的磁化率、频率磁化率以及热磁分析结果,分析了磁性矿物的种类和磁畴状态,讨论了古土壤的磁化率增强,指出CBD技术强有力的支持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土壤成因观点.虽然CBD能非常有效地溶解土壤成因的磁赤铁矿,但并不是完全选择性地溶解土壤成因的磁铁矿颗粒.此外,通过对样品CBD处理前后磁化率数据的分析,从土壤化学角度为黄土的风成说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8.
由峰值速度估算地震应力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Brune(1970)提出的震源位错模式,用发生在滇西地震实验场区鹤庆MS=5.3中强地震的地震数字化监测资料,计算了S波谱,测定了鹤庆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r.v)对地震应力降Δσ的依赖性.由地震标定关系给出(r.v)∝Δσ2/3,导出了用峰值速度参数求地震应力降的3个关系:lg(r.v)=d1+(1/3)lgM0+(2/3)lgΔσ;lg(r.v)=d2+(1/3)ML+(2/3)lgΔσ;lgΔσ=-1.0+1.5lg(r.v).假定对大小地震的平均应力降取3.0MPa,由鹤庆地震序列的观测资料定出常数d1=-3.88和d2=-0.38.序列震源参数测定结果给出,地震矩为1011~1015N·m,破裂半径a=200~600m.根据峰值速度测定的应力降Δσ=0.1~10MPa,平均为3.7MPa.用这些标度关系求出的应力降结果与Brune模式求应力降的结果比较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对地震应力降的依赖性比对地震矩的依赖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周翠英  张宇霞 《地震》1996,16(3):239-244
以模识别的CORA-3方法对42具有较大后续余震的序列分两类进行识别。从中提取了使用M1后1d的序列资料判断2-60d内是否有可能发生后续大震的综合指标,经检验,该指标正确识别率可达95%,且按为简单实用,可用于大震现场的地震趋势估计,同时给出了在M1以后2-60d不同时间段内最大后续地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云南省地震局遥测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多流逝时间窗分析方法,得到了云南地区不同台站的散射衰减和吸收衰减,并通过单次散射模型得到了不同台站的尾波衰减.研究结果显示,云南地区的散射衰减、吸收衰减、总衰减和尾波衰减空间分布以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为界,均表现出西部低,东部高的特征.云南地区地震波衰减以吸收为主,2~4 Hz、4~8 Hz、8~16 Hz三个频带各台站的吸收衰减Q-1i均大于散射衰减Q-1c,1~2 Hz除个别台站的吸收衰减明显小于散射衰减,其它台站均大于或接近散射衰减.尾波衰减Q-1c在1~2 Hz稍大于吸收衰减而小于总衰减,在2~4 Hz、4~8 Hz、8~16 Hz与总衰减接近,个别台站大于总衰减Q-1t.云南地区散射衰减与频率的关系为Q-1s=0.0138f-1.61,吸收衰减与频率的关系为Q-1i=0.0119f-0.86,总衰减与频率的关系为Q-1t=0.0247f-1.1,尾波衰减与频率的关系为Q-1c=0.0129f-0.71.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云南地区的散射衰减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吸收衰减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