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南方红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第四纪红土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主要由均质红土和网纹红土两大不同类型的沉积层组成。运用岩石磁学、漫反射光谱和粒度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我国南方长沙(CS)、岳阳(HN)、南昌(NC)以及新余(XY)典型红土剖面的均质层和网纹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网纹红土层2μm的黏粒含量较多,网纹红土层形成时期气候更加温暖湿润,成土作用高于上覆均质红土层。磁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都是均质红土层和网纹红土层磁性矿物的主要载体。其中,网纹红土层的亚铁磁性矿物低于均质红土层,主要以较粗的假单畴PSD和多畴MD存在,反铁磁性矿物以赤铁矿为主;而上覆均质红土层却以较多的SSD磁赤铁矿为主。网纹红土层可见大量黑褐色铁锰胶膜和铁锰结核分布,这是由于沉积后土壤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还原环境中,强磁性矿物如细粒磁铁矿、磁赤铁矿等部分被溶解转化为弱磁性矿物(如赤铁矿和针铁矿,主要是赤铁矿),这种磁性矿物的转化可能导致了成土作用强的网纹红土层较粗磁性颗粒的增加,而超顺磁亚铁磁性矿物含量的减少以及磁化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金衢盆地TX红土剖面元素迁移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衢盆地汤溪红土剖面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揭示:(1)主量元素组成以SiO2、Fe2O3、Al2O3为主,K、Na、Ca、Mg等易溶组成含量很低。SiO2含量的平均值略低于UCC均值,Fe2O3、Al2O3含量则略高于UCC均值,符合亚热带地区风化成土中硅酸盐矿物大量转化为黏土矿物的脱硅富铝化过程的特征。(2)汤溪红土化学风化强烈,全岩样品的CIA指数(化学蚀变指数)高达89.10%~89.68%,ba(风化淋溶指数)系数为0.19~0.21。烧失量LOI与SiO2/AL2O3、SiO2/R2O3、CIA、ba系数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对红土脱硅富铝和化学淋蚀程度具有一定指示意义。LOI值越大,脱硅富铝程度越强。(3)SiO2/Al2O3和SiO2/ReO3较好地指示了TX剖面从网纹红土至均质红土风化强度渐弱的趋势,TiO2一Al2O3、TiO2-Fe2O3、TiO2-SiO2、AlO3~K2O等元素对协变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网纹红土风化程度较均质红土更强。(4)以zr为参比的元素剖面迁移特征表明,Fe2O3、Al2O3沿剖面向下呈相对富集态势,SiO2则相反,呈亏损态势;Na、P沿剖面均呈迁出特征,K、Mg、Ca呈波动式迁出,个别层段有轻微言集;Mn沿剖面向下呈亏损态势,与铁呈反向变化;Ti相对于Zr的迁移虽有波动但迁移量最小。τj.w系数总体上也反映TX剖面从上至下脱磕富铝化程度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组方法,以三元杂交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壳色品系两道红白斑马(TrWz)和红白斑马(OWz)为材料,进行了2种壳色蛤仔品系间的聚合杂交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期间杂交组幼虫表现出微弱的的生长优势及一定程度的存活劣势;中间育成期间稚贝表现出微弱的生长劣势及明显的存活优势。三元杂交自交组两道红白斑马子代均出现了壳色分离现象,而红白斑马子代均为白斑马,且壳面花纹颜色为红色;正反交组子代均表现为两道红白斑马,其壳色表达具有显著的母本效应;但其壳色表现呈现出非伴性遗传。  相似文献   

4.
随机选取1176尾浅色黄姑鱼其中有600尾雌性和576尾雄性研究其形态性状对其体重的影响,测定性状包括其体长(X1)、躯干长(X2)、尾长(X3)、头长(X4)、体高(X5)、最大体周(X6)、体重(Y)。利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并通过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其以体重为依变量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通经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雌雄性浅色黄姑鱼各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雌性浅色黄姑鱼中各形态性状中体长、最大体周、体高、尾长、躯干长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雄性浅色黄姑鱼各形态性状中体长、最大体周、头长、尾长、躯干长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雌性浅色黄姑鱼的体长和最大体周对其体重的决定程度最大;而雄性浅色黄姑鱼最大体周和躯干长对其体重的决定程度最大。经多元回归分析去除偏回归系数不显著的性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宣城官塘村第四纪红土剖面为例,研究了不同前处理方法对南方红土粒度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方红土中所含的有机质对粒度测量结果会产生明显影响,在进行粒度测量前处理时,必须加入双氧水去除有机质;(2)南方红土因淋溶强烈,碳酸钙含量极低,对粒度测量结果无影响,无需加入盐酸进行去钙处理。加入盐酸反而使得所测粒径偏粗;(3)与六偏磷酸钠相比,氢氧化钠作为分散剂因其强碱性产生的复杂化学反应,会导致所测得的粒度频率曲线峰态出现异常,且<1μm的黏粒组分含量减少,故不宜用作南方红土粒度测量的分散剂;(4)在对南方红土进行粒度测量时,建议使用H2O2+(NaPO3)6的前处理方法,即先使用双氧水去除有机质,再使用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并用超声波清洗仪震荡后上机测试。  相似文献   

6.
刘广发  林均民  林枫 《海洋科学》2006,30(11):23-27
以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小珊瑚藻(Corallinapilulifera)中提取出藻红蛋白,其纯度可达A565/A280大于3,得率为0.173g/kg。该藻红蛋白在498nm和565nm处有两处荧光激发峰,为双峰型。荧光发射光谱检测表明藻红蛋白在pH5.0~10.0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中以pH6.0和pH10.0的稳定性最高。该藻红蛋白对光照敏感,光照度800lx照射17h后荧光基本消失。对氧化剂(H2O2)敏感,在9℃以0.1%的H2O2处理24h,荧光基本消失。藻红蛋白不耐高温,80℃处理0.5h,导致蛋白液褪色,荧光消失。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信息伪彩化应用的研究现状后认为:海洋水色遥感图像的伪彩化应该是基于任务的,也只有基于任务的伪彩化才能保证伪彩化结果的准确性。基于任务的伪彩化要求必须从伪彩化相关的3个对象(信息、色彩与用户)所具有的特点出发,确定有针对性的伪彩化实现方案。在综合考虑了伪彩化3个对象的特点后,提出海洋水色遥感图像的伪彩化可以分3种方案进行伪彩化设计,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针对性、使用范围及局限性。方案1是针对对海洋信息作定量分析而提出来的,主要用于揭示海洋信息中的高频快变成分,同时兼顾揭示信息中的低频成分,被分析信息的波动幅度不大。方案2是针对对海洋信息作定性分析而提出的,不强求对信息量的准确量化,更多关心的是海洋信息相互间的关系,因此要求色标具有很高的信息表现力。方案3是方案1及方案2的补充,方案1具有定量能力,但总色差较小,对信息的解析能力有限,方案2虽然有较大的总色差,具有较好的解析能力,但只有定性能力,方案3将在保持局部区域的定量特点外,扩大整体的总色差。在伪彩化或可视化设计中,主要是关心数据信息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也即突出最重要的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对数据信息的低端及高端更感兴趣,这也是方案3中双反色调色板设计及使用的基础。3种方案的针对性设计将方便伪彩化在水色遥感信息分析中的准确、快捷使用。文章最后通过例子证明,在对海洋水色遥感信息的分析和研究中,选择3个方案中的1种或几种作适当的调整,海洋水色遥感信息可以得到较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粒度测试表明九江红土具风成特征。粉砂(4~63μm)为优势粒级,含量为66.20%~74.02%,富集风尘粒组。选择敏感粒组15~30μm作为气候代用指标,根据ESR测年和粒度年龄模型,建立JL剖面时间标尺,结果表明其沉积时代为2098.4~233.2kaBP,跨早、中更新世。下段网纹红土的沉积年龄为2098.4~441.5kaBP,上段棕黄色土的沉积时代为441.5~233.2kaBP。基于3PBase软件对234~2084kaBP期间气候周期的频谱分析,九江JL红土剖面记录了准100ka、准41ka和准30ka的地球轨道要素变化周期,并在734~784kaBP期间,气候周期发生了转型,由之前的准41和准30ka地轴倾斜率周期变成之后的准100ka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这一信号响应了全球范围内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谱密度分析还表明剖面气候周期具复杂性,可能与东亚季风的非线性反馈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北干旱区现代地表沉积物颜色指标与降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沉积物颜色(亮度L*、红度a*和黄度b*)与气候参数(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关系是理解地层沉积物颜色指标及其气候意义的关键。但绝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土壤及其古土壤序列,基本未涉及到现代河湖相沉积物。首次通过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大空间尺度上57个地表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分析,用以探讨颜色指标与气候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L*、a*、b*三组颜色参数变化范围分别为:67.0~80.0,1.2~9.4和7.2~22.1,其中L*和a*之间相关性较低(0.29),而a*和b*之间相关性良好(0.83)。同时,考虑到采样点远多于气象站(点)数量,二者之间不能进行直接相关,基于海拔与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技术上将L*、a*与对应样点的海拔高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相关性很低(分别为0.19和0.23),说明颜色指标与温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同样,基于经纬度变化基本可以和降水量的多寡联系起来,技术上将L*、a*与经纬度进行相关,结果发现相关性较好(前者为0.28和0.34,后者为0.55和0.53),表明a*优于L*与降水量之间的联系。通过进一步将气象站点附近的颜色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发现L*、a*指标与降水量之间存在着较好相关性(分别为0.44和0.55)。另外,研究发现L*与CaCO3含量之间相关性极低,而a*与赤铁矿关系不大。未来我们将进行有机质含量和岩石磁学的测试,以更好地确定颜色指标各自的致色矿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8年夏季我国第3次北极科学考察资料,基于流式细胞技术,对白令海北部陆架区的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细胞大小(碳含量)、色素浓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类群的环境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微型浮游植物中仅含聚球藻和真核藻,其丰度范围分别为0.14×106 2.69×106和0.23×106-12.49×106个/dm3。聚球藻的叶绿素a和藻红蛋白含量、微微型真核藻的叶绿素a含量与类群丰度以及微微型真核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细胞大小间均存在同向变化趋势。两类藻偏向于喜温嗜淡型,更适合在寡营养环境中保持较高的丰度,但能在高营养盐浓度下形成相对较高的碳含量。越接近陆地,细胞越小,丰度越大,碳含量及FL2/FL3越低;所处层位越深、纬度越高,则细胞越大,碳含量及FL2/FL3越高。北极气温升高和径流量的增加有利于陆架区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丰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对鸭绿江河口表层沉积物陆源组分进行了水动力敏感粒度分级,以消弱"粒度效应"对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的影响。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对不同粒级样品内常量元素含量特征、控制因素、源区特征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与全样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源区化学风化程度是控制常量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粒度效应"和表生环境下的自生作用对常量元素的分布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粒度效应"主要控制8μm以下样品内元素分布;源区目前处于以斜长石风化为主的中等化学风化程度阶段,风化产物未遭受钾交代影响;Al_2O_3、Fe_2O_3、MgO、MnO、TiO_2、P_2O_5六种元素在63μm、32~63μm和8~32μm 3个粒级内含量相近,8μm以下样品随粒级减小元素含量显著增加,CaO、Na_2O两种元素在各粒级内含量分布特征与上述6种元素相反,高K_2O含量且未受"粒度效应"控制,可作为鸭绿江端元的指示性元素。根据流域岩性特征分析,2μm粒级样品可能主要来自鸭绿江中下游地区变质基底和花岗质侵入体的风化产物;而2μm粒级样品则可能主要来自鸭绿江上游地区基性侵入体的风化产物。此外,对比分析还表明,全样测试结果仅相当于分粒级样品的均值水平,极大地掩盖了不同粒级内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因此,在利用全样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物源示踪时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稀土配合物在催化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以L 赖氨酸与水杨醛、糠醛作用合成了1种异双希夫碱配体C18H19O4N2 Li(HLLi)。在异丙醇和甲醇体系中硝酸镧与该配体反应合成了1种稀土希夫碱配合物[La(HL) (NO3 ) ]NO3 ·2H2 O。通过元素分析、IR ,UV ,TG DTG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镧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推断出第二步热分解的动力学方程,并计算出了活化熵ΔS≠和活化吉布斯自由能ΔG≠。对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比配体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斧足是织锦巴非蛤重要的食用部位。本研究检测了94个织锦巴非蛤斧足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和3个颜色指标L*(明暗度)、a*(红绿值)、b*(黄蓝值),发现织锦巴非蛤斧足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颜色指标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织锦巴非蛤斧足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颜色指标L*、a*、b*之间相关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46、0.569、0.449。本研究表明,斧足颜色越深,其类胡萝卜素含量也越高可能是一个普遍规律,这对我们接下来选育高类胡萝卜素含量贝类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洋玄武岩是研究地幔不均一性、岩浆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对象。然而,由于其长期与周围的海水相互作用,极易发生蚀变和次生变化。磷酸盐化是大洋玄武岩最常见的次生变化之一,会影响到其全岩地球化学成分,且目前仍没有去除磷酸盐化的有效方法。因此,研究磷酸盐化特征以及评估其对玄武岩全岩地球化学成分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太平洋海山群(九皋和紫檀海山)玄武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能谱面扫描元素分布图、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揭示玄武岩的磷酸盐化特征,评估磷酸盐化对其全岩主微量元素的影响。面扫描元素分布图显示,中太平洋海山群玄武岩的磷酸盐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玄武岩气孔和裂隙周围,以交代早期的碳酸盐化基质,形成细小的磷酸盐矿物,呈浸染状分布在玄武岩基质中为特点,并且磷酸盐化会不同程度地改变玄武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比如磷酸盐化会使玄武岩的MgO、CaO、Na2O、MnO含量降低,K2O和Fe2O3T含量升高,同时也会对相容元素(如Cr、Co、Ni等)、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Cs等)和稀土元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5.
应用1979-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和OLR,NCEP/DOE AMIP-Ⅱ再分析逐日资料,探讨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TC(简称MTTC)群发的可能机理,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5~10月季风槽强度及形态与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强弱、副高的位置以及南半球澳洲冬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不同区域季风槽强度增强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强氧化剂臭氧 O3 对空气中的冠状病毒进行杀灭试验。经不同臭氧浓度、湿度、温度处理灭活的冠状病毒于 1 0日龄鸡胚培养一代 ,进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测。结果表明 ,臭氧浓度在高于 2 0 .3mg/ m3 ,作用时间超过 1 5 min时就可将病毒完全杀灭。湿度和温度对臭氧的杀毒效果也有显著影响 ,即湿度越大灭活效果越好 ,温度越高杀毒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刘师成 《海洋学报》1994,16(2):95-100
本文用光镜(LM)、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在光镜下难以分辨的主要采自海南省西沙群岛的硅藻共6属13种,其中有4个新种,3个新记录种和1个新记录属(以*号为记),它们是:Synedracy clophoroides sp.nov.,* Cyclophera tenuis,Plagiogramma parva sp.nov.,Plagiogramma pandurata sp.nov.,P.atomus,P.reimeri,Opephora elliptica sp.nov.,O.martyi,O.olsenii,O. sp.*Fragilaria brevistriata var,elliptlca,*F.construens和Pseudostaurosira brevistriata.  相似文献   

18.
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和红罗非鱼O.sp.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在3个群体109个个体中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3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1、1.33和3.44,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28、0.056和0.491,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44、0.091和0.52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80、0.077和0.466。杂合子偏离度D值分别为0.148、0.222和0.044,表明3个罗非鱼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杂合子缺失。卡方检验表明3个群体的大部分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存在遗传漂变现象。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遗传分化指数FST在0.329到0.656之间,P<0.01)。尼罗罗非鱼和红罗非鱼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47)。上述分析表明,尼罗罗非鱼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奥利亚罗非鱼的遗传多样性最低,群体间分化显著。表明尼罗罗非鱼和红罗非鱼尚具有一定的选育潜力,而奥利亚罗非鱼遗传多样性低,不利于选择育种,需要引进新的种群。  相似文献   

19.
海底熔岩风化作用过程的研究对于澄清元素地球化学迁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简要介绍了海底熔岩风化作用及鉴定标志。在细致的岩相学工作前提下,利用指示风化程度的特征风化矿物如橙玄玻璃、黏土矿物(蒙脱石和蒙皂石)、沸石(钙十字沸石)以及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结合烧失量(L.O.I),K_2O/(K_2O+Na_2O)比值和Fe_2O_3/(FeO+Fe_2O_3)比值等识别风化岩石的化学鉴别指标,辨识了马里亚纳海槽熔岩(弧后盆地玄武岩,BABB)和火山玻璃、西太平洋海山省(白垩纪碱性洋岛玄武岩,OIB)及中生代洋壳(洋脊玄武岩,MORB)的风化程度,探讨了风化作用的原因及其对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超过5 Ma的海山和洋壳玄武岩相比,马里亚纳海槽玄武质熔岩风化程度很低,仅基质中的隐晶质和玻璃质及玄武岩的玻璃质边缘略微橙玄玻璃化,其余基本保持新鲜岩石结构。马里亚纳海槽熔岩和火山玻璃的很低的风化程度是因其在海底经历的风化作用时间很短。最后,我们指出,马里亚纳海槽处海底熔岩风化作用没有造成显著的元素迁移,对精确获得其全岩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不产生明显影响,而对超过5 Ma的海底熔岩的地球化学数据解释时要谨慎。  相似文献   

20.
锯缘青蟹的苗种生产和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类在分类上有3种,即锯缘青蟹(Scylla tranquebarica)、网纹锯缘青蟹(S.oceanica)、红螯锯缘青蟹(S.serrata,亦称青蟹),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水域,是蟹类中的主要资源。它个体大,成蟹每只一般体重在200~1 000克。锯缘青蟹也是我国珍贵海鲜品,属传统出口的名贵海产品。其肉质味美,营养价值高,含粗蛋白质19%,脂肪8%,糖质0.2%,灰分1.9%,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