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严重影响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疫情冲击下我国省域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对于旅游业恢复重振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构建疫情冲击下旅游经济韧性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空间差异测量指标,全面揭示了两次疫情冲击下我国省域旅游经济韧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差异特征,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高、低旅游经济韧性的组态影响因素,并阐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局上,旅游经济韧性由SARS冲击下的点片状分布逐渐过渡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U”形分布和“三点一带一片”分布格局;2)从SARS到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各省域旅游经济韧性差距在增大,韧性水平呈现极化趋势和“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3)两次疫情冲击下,旅游经济韧性在区域尺度上波动较小,较为稳定,七大地理分区内部韧性差异较大,其中华东和西北地区内部韧性差异最显著,华南地区内部差异较小且总体韧性表现较好;4)抵御、恢复、重构和更新4类共9个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基础保障型”“市场促进型”“创新驱动型”“就业限制型”和“产业结构限制型”5种高、低旅游经济韧性组态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城市星级饭店韧性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伟  梅林  姜洪强  姚前  石勇  付占辉 《地理科学》2022,42(8):1483-1491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旅游业、饭店业,但不同城市旅游业、饭店业应对和适应扰动的能力不同,即韧性存在差异。以中国41个旅游城市的星级饭店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累积损失的韧性评估模型,运用SARIMA、随机森林等方法,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干扰下2020年旅游城市星级饭店韧性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在中国疫情防控成效逐渐趋好的态势下,中国旅游城市星级饭店韧性不断增强,但韧性演变存在差异。②中国旅游城市星级饭店韧性空间分异明显,存在交通廊道效应和地理邻近效应。③影响旅游城市星级饭店韧性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客房平均出租率增长率、餐饮与客房收入比、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它们对旅游城市星级饭店韧性水平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的复杂作用。对指导新冠肺炎疫情干扰下旅游城市星级饭店韧性增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人员流动阻断,旅游业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各省区旅游业随之恢复,但表现出时空异质性特征。本文从“韧性”角度表征旅游业面对疫情冲击的抵抗与恢复情况,分析旅游韧性的变化趋势、空间格局及阶段性特征,探究旅游韧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业呈现出明显的韧性特征,多数省区旅游韧性走势呈现波动上升;甘肃、海南、贵州、河北、山东具有较高的综合韧性水平,西藏、宁夏、山西、北京综合韧性指数极低,其他省区呈现“北弱南强”的格局特征;考察期内我国旅游韧性经历了艰难抵抗—加速恢复—震荡提升三个阶段;各省区旅游业对疫情冲击的抵抗能力普遍较弱,恢复能力差异明显。疫情严重程度、防控政策严格程度、客源地–目的地连带影响作用、旅游基础、地理区位等因素均会对旅游韧性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的空间扩散过程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王姣娥  杜德林  魏冶  杨浩然 《地理研究》2020,39(7):1450-1462
研究新冠肺炎疫情的空间扩散过程与模式对于防疫抗疫资源的合理配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与应对以及未来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时间和空间尺度,从地理学视角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城际空间扩散过程,归纳总结扩散模式,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6个阶段,并在空间上表现出邻近扩散、迁移扩散、等级扩散和廊道扩散等地理模式;地理邻近性、人口流动、人口规模、交通网络、疫情防控管理等因素对疫情的空间扩散具有显著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空间扩散过程和模式一定程度上是“流空间”网络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模式的一种反映,与地理邻近性、社会经济联系的跨区域性及人类活动的时空规律等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期为世界各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也为中国未来应对公共卫生应急风险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宗会明  张嘉敏  刘绘敏 《地理研究》2021,40(12):3349-3363
COVID-19疫情全球爆发,成为载入史册的一次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在此期间,中国贸易的变化反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和地方贸易的影响,凸显了中国的贸易韧性。借鉴区域经济韧性理论开展中国贸易韧性的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利用2020年1—12月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贸易数据,对其贸易的整体状况和贸易韧性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地理探测器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的中国贸易韧性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① 根据与2019年同期比较,可将中国贸易韧性变化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1—5月为抵抗期,2020年6—12月为恢复期。② 在疫情影响下,各省份的贸易韧性具有较大差异,贸易抵抗性较好的区域主要包括四川、陕西、江西等内陆中西部省份和河北省,较差的区域主要为对外贸易基础较差、疫情严重地区以及边境省份。而贸易恢复性较好的主要为云南、贵州等内陆省份和疫情冲击影响最严重的湖北省。③ 疫情冲击下影响中国贸易韧性的因素是多源的,整体来看最大贸易国疫情严重程度、贸易伙伴数量、本地疫情严重程度因子等对贸易抵抗性解释度最高;对贸易恢复性解释度最高的因子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产业状况。除了各维度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增强了贸易抵抗性与恢复性的空间分异性。关于中国贸易韧性格局及影响因素的探讨,对认识特殊事件冲击下的全球化进程和区域贸易韧性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对构建中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余金艳  张英男  刘卫东  肖作鹏 《地理研究》2021,40(12):3333-3348
新冠疫情给全球化进程带来巨大冲击,流动性被切断是其中重要原因,尤以物流延滞造成的物资短缺影响最为严重。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时效性和格局在疫情冲击下发生了重要变化。通过对全球疫情及跨境电商物流大数据的挖掘、计算和分析,从韧性角度对物流时效的时空异质性展开研究,分析物流受冲击变化的特征,以及韧性空间格局、阶段差异和时间过程,并结合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物流时效性呈现“衰减波”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抵抗力阶段、恢复力阶段,以及韧性提升;北美、西欧的物流韧性相对较低,东亚及其邻近的中亚、中东欧、西亚、北非区域则相对较高,尤其是抵抗力阶段差异明显;全球物流恢复力指数普遍高于抵抗力指数,北美、西欧、大洋洲部分样本恢复力较弱;时间过程上可分为3个时期,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传导现象:前6个月急速下降、艰难抵抗后平稳恢复,第7至第11个月整体向好、局部震荡,第12至第13个月全球小幅波动后较快恢复;影响物流韧性时空异质性的因素较为综合,其中物流网络关系、疫情严重程度的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7.
彭荣熙  刘涛  曹广忠 《地理研究》2021,40(6):1732-1748
经济韧性的强弱决定着城市在面对冲击时可以快速度过危机还是陷入长期经济发展停滞。本文将城市经济韧性区分为长期经济韧性和短期经济韧性,分析中国东部沿海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韧性和产业结构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产业结构在不同时期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城市不同时期的短期经济韧性及长期经济韧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长期经济韧性和短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不同,表征产业整体技术含量的经济复杂度和表征产业关联程度的相关多样化指数能显著提升城市长期经济韧性,短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则因时期不同而存在差别。延长产业价值链、构建地方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水平,有助于城市提高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8.
刘帅 《地理研究》2021,40(2):310-325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从悲观、中观和乐观三种情景预测了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根据各地疫情严重程度分别用不同情景利用历史数据预测了各省2020年经济数据,随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即使在悲观情景下,中国经济在2020年仍能实现1.90%的增长,完全有能...  相似文献   

9.
李国平  杨艺  徐祯  李涛 《世界地理研究》2020,29(6):1091-1101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范围广、感染人数多,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以2003年中国非典型肺炎、2009年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2015年韩国中东呼吸道综合症和截至目前的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作为典型案例,比较全球重大疫情的经济影响与各地的响应措施,有助于积极探索更好地应对本次新冠疫情经济影响的政策响应途径。在历次疫情影响下,中国、墨西哥、韩国、美国等国家的经济系统都受到了突发疫情的重大影响。2003年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环比降低1.98%,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首当其冲;墨西哥2009年GDP增长率降至-5.286%,旅游、零售餐饮与猪肉行业受到较大冲击;韩国2015年GDP增速由2014年的3.3%降至2.79%,旅游业与零售业的市场需求受到极大抑制;美国2020年第二季度实际GDP按年率计算下滑32.9%,是自1947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为此,各国政府积极响应和应对,多策并举减轻疫情对经济系统的短期冲击:一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增加财政预算,全面支持经济复苏;二是通过为企业提供经营补贴、延缓税收缴纳等举措,减轻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的经营负担;三是通过电商平台、城市宣传、简化签证手续等举措,振兴旅游业和商业发展。为了更好地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各国应当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积极采取减费降税、减少企业负担、扶持第三产业等响应举措,尽快恢复正常的世界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以来开始出现的大量仿制景观,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重塑了中国的城市空间,但却没有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以新兴出现的微型仿制景观——佛山日本街为例,运用实地调查和话语分析方法,首先理清佛山日本街的仿制要素及其特征,以及佛山日本街的兴起原因,其次利用社交平台的文本数据分析新媒体影响下佛山日本街的形象塑造,进而探讨佛山日本街不同形象的产生根源。研究发现,佛山日本街的仿制要素虽受到日本城市街道形态以及ACGN亚文化的启发,但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借用式的网红打卡地;资本竞争和新型社交方式是佛山日本街兴起的主要动力要素,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旅游环境变化进一步刺激和提升了佛山日本街的打卡热度和知名度;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社交平台用户对佛山日本街的讨论主要聚焦于文化原真性和抄袭侵权两个方面,导致其塑造的形象正面、负面并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历史制度分析的珠江三角洲非国有经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文颖 《地理研究》2018,37(7):1334-1348
采用历史制度的分析视角,对珠江三角洲城市东莞和佛山在改革开放后非国有经济部门发展结构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两个城市在发展模式和路径上形成差异的内在逻辑。东莞和佛山在改革开放初期选择了不同的集体经济组织方式重组生产资源和发展地方经济,而在改革开放后期,佛山地方政府主导的城镇集体工业转制要远远慢于东莞的乡村集体工业,并采用了次优的内部企业转制策略推进改革。分析表明:珠三角的东莞和佛山在非国有经济部门发展路径上的分叉点在于经济主体对地方特定的历史禀赋和社会网络的利用方式,而初始的非国有经济结构对改革后期的发展进一步构成路径依赖,导致两个城市各异的转制速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同区域在本轮危机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能力,即各地区域经济弹性大小不一。但学术界对到底什么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弹性没有定论。本文以浙江省和江苏省为案例,采用统计年鉴、国家知识产权局和课题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解释。研究发现:①创新水平越高、非相关多样性越强及中小企业占比越大的区域越容易最小化甚至消除危机带来的损失;②财政支出较大、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区域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弱,更易受危机干扰;③相关多样性与区域经济弹性无显著关系。研究表明,财政支出对经济弹性与区域发展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应充分考虑其支出结构特点;要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占比对区域经济弹性的显著正向影响。为此,政府应鼓励创新,增加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注重产业多样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使中小企业自身的优势得以发挥;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健全鼓励消费机制以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动陆海统筹,转变和优化临海产业布局,制定和完善海洋开发政策与体制建设,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提高沿海区域经济发展韧性水平,中国自2011年以来先后启动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旅游业是中国沿海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中国沿海地区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总结和评估该试点政策对区域经济韧性及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推动区域经济韧性及旅游经济韧性的提升;而新冠疫情事件作为调节变量,削弱了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政策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在区域异质性上,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对中南沿海地区经济韧性的政策效应最明显,而对华东沿海地区旅游经济韧性的政策效应则更为显著。鉴于此,合理扩大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因地制宜规划沿海区域经济体系,对防范系统性风险、提高区域经济韧性及旅游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评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济系统影响,调控其负效应,提升经济系统韧性,是国家重要战略需求.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国得以有效遏制,而外源性输入与局部风险仍存,系统辨识其影响路径与作用强度,对经济系统恢复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改进的中国多区域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测度了中国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韧性是乡村地域系统的基本属性,对于推进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截至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然而,一些脱贫地区乡村发展水平不高,面临外界风险与挑战冲击时存在返贫风险,亟需提升乡村韧性。论文选取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区的阳原县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综合评价了14个乡镇、264个行政村的经济韧性。研究发现:① 阳原县乡村经济韧性平均值为0.13 (总分为1),水平偏低,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质量不高;② 经济韧性水平较高的村庄主要分布于邻近交通干线地区,山地区和距离交通干线较远地区的乡村经济韧性水平较低;③ 农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偏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乡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是经济韧性的关键制约因素。论文指出,应构建“农户个体—乡村集体—城镇中心体”的多级发展体系,强化乡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技能培训,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以重点镇、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的村镇化发展,实现村镇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16.
沈阳铁西区社区弹性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玉洁  张平宇 《地理科学》2018,38(11):1847-1854
基于问卷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分析沈阳铁西区不同社区弹性差异、影响因素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商品房社区社会弹性、制度弹性、社区资本分值高于单位社区;单位社区的经济弹性、物质弹性分值高于商品房社区。物质弹性、制度弹性对社区资本影响作用较为显著,社会弹性、经济弹性影响作用较小。从制度转型、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社区服务和社会与个人5方面探讨了沈阳铁西区社区弹性成因。沈阳铁西区在搬迁改造、产业转型等冲击下,城市更新过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弱的学习能力,这是社会弹性、经济弹性、制度弹性、物质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下健康码政策的空间扩散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怡村  汪明峰 《地理研究》2022,41(5):1496-1512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造成了灾难性后果。自2020年2月,中国各地政府出于防控疫情蔓延和促进复工复产的目的,相继出台健康码政策,迄今已成为中国有效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和经验。本文通过对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市的健康码政策扩散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事件史分析,探究该项首创于地方政府的应急政策迅速扩散至全国范围的时空过程及其机制。研究发现:① 数字化水平和经济实力优越的城市采取健康码政策的反应速度更快。② 邻近城市政府间的“学习”和“竞争”行为会提高健康码政策扩散速度,而省级政府的垂直指导压力所发挥的作用不显著。③ 政策企业家是加快健康码政策扩散的有力推手。④ 各市疫情状况以及与疫情热点地区的地理距离会对健康码政策扩散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健康码政策的扩散动因,为理解公共危机情境下应急政策的制定和扩散机制提供经验总结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