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华  程鹏飞  蔡艳辉 《测绘科学》2006,31(1):67-68,66
RTK技术具有实时高效等特点,使其在测量与导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传统的RTK数据传输模式为电台数传链路,其时空局限性的特点制约了RTK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发展。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的蓬勃发展,GPS差分定位与RTK定位测量模式也相应产生巨大的变革,网络技术为GPSRTK技术提供了新的突破点:结合Inter-net技术来进行GPS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本文通过分析TCP/IP和UDP两种Internet传输协议、GPS差分数据RTCM类型和字节大小,及其在两种网络协议下数据传输速度的比较,对应用Internet作为差分GPS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测试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GNSS基准实时数据采集、传输与监测技术"课题要求实现多台GPS接收机秒级的数据实时采集与解析。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RTCM3.1数据格式,介绍了CRC-24校验算法,详细阐述了数据在缓冲区中实时存储的实现方法,分析了原始观测数据的还原算法及数据边界情况的处理方法;在TCP/IP协议模式下实现了天宝NetR8接收机的实时数据采集,并基于RTCM3.1实现了二进制数据流的实时解析。同天宝GPSNet软件进行比对,结果一致,程序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3.
IP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其多媒体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P网络的现状、实现方式以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若干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数据通信是实现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高精度导航、定位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探讨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参考站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通信所用到的TCP/IP和RS232接入模式,其次,针对用户与数据中心的数据通信,分析了NMEA0183信息、NRTIP协议和RTCM数据,并阐述了RTCM3.2较以前版本的改进内容。   相似文献   

5.
网格计算     
以E-mail为主要应用的第一代Internet把遍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TCP/IP协议连接在一起;第二代Internet则通过Web信息浏览及电子商务应用等信息服务,实现了全球网页的连  相似文献   

6.
IP(Internet protocol),就是一台固定/移动终端在登陆网络世界的身份证。而该终端所处的地理空间,则是其在现实世界的定位。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把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匹配起来呢?本文详细分析IP地址的分配方式以及IP地址与空间地理实体的各种对应方式。基于这些对应方式并在借鉴了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数据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库建库方式—GeoInterface,探讨将现实世界中的地理坐标和网络空间中的虚拟地址进行匹配的可能性.。文中对GeoInterface的数据获取方式、实现手段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程序都做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基于WebGIS技术与PDA技术的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两大模块(管理端系统平台和PDA终端系统)的功能需求与技术需求,设计了系统的架构;对管理端与PDA端的互动工作方式进行了介绍;此外,还对以下技术进行了阐述:①利用AJAX技术进行网页动态更新;②混合使用TCP/IP-UDP进行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8.
基于Socket通信的GPS车辆监控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龙泉驿交通局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例,阐述通过Socket(TCP/IP)通信实时获取服务器端的车辆定位数据技术,实现地理信息与GPS定位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出现以及物联网的建设使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出现新一次飞跃,这为地理信息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回顾了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论述了地理信息服务在分布式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新变化,基于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TCP/IP协议集的研究,提出了为未来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的一种分层协议架构,从而促进地理信息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化,加速全民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独立IP可视电话实现的关键技术,介绍了H.323协议的相关内容,并在H.323协议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独立IP可视电话的设计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将观测站的实时GNSS数据高速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可以打破GNSS数据事后处理的传统模式,从而实现GNSS数据的实时处理。对于数据处理中心而言,具备实时GNSS数据流管理功能的软件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自主实现的实时GNSS数据流管理平台软件的实现及应用进行了介绍。该软件采用C/S框架设计,实现后端服务与前端用户界面相分离的效果,可通过网络与观测站建立连接来获取实时GNSS数据流,支持TCP/IP通信协议及NTRIP通信协议,支持解码RTCM3.X、BINEX等多种数据传输格式,能够汇聚分布在各地的观测站的GNSS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实时处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并在我国所发起的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建设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现有IP的查询、统计和报表,其处理方式大都是对指定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字处理,而不能对这些数据所包含的内在信息进行提取。要想挖掘深层次的信息就需要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了如何增加用户上网时长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的框架和步骤,首先收集数据,接着把和用户上网时长相关的因子提取出来,通过多种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发现这些因子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并通过一定渠道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本系统是基于Android终端设计开发的一个集RS,GPS,GIS于一体的综合应用软件,以移动警务终端和公安网复杂的网络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移动终端与公安网内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过程、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回传公安网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存取过程,以及移动终端地图导航功能与公安业务结合的案件目的地导航应用。系统由终端单兵软件、GouWork服务接口、信息共享平台、后台业务系统及后台管理系统几大部分组成,采用SOCKET和TCP/IP技术保证消息在3G网络环境下的实时高效传递,采用WebServices服务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传递、接口调用和数据分发等功能。最后总结了在实际公安部门使用的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A distributed hypermap model for internet g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makes it possible to integrate GIS with the Internet,forming Internet GIS.Internet GIS is based on a distributed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and TCP/IP & IIOP.When constructing and designing Internet GIS,we face the problem of how to express information units of Internet GIS.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tributed hypermap model for Internet GIS.This model provides a solution to organize and manage Internet GIS information units.It also illustrates relations between two information units and in an internal information unit both on clients and servers.On the basis of this model,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expressions of hypermap relations and hypermap operations.The usage of this model is show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rototype system.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企业网IP电话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系统利用企业网这一高效的通讯介质 ,并针对目前Ethernet的特性进行优化 ,辅以三层数据应用实现了局域网内的话音文字通讯和局域网与PSTN电话网间的拨号及话音通讯。  相似文献   

17.
空间信息移动服务是GIS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然而无线互联网络的低带宽、非对称、不稳定等特性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运用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对网格计算和Mobile Agent(MA)分布式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MA的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分布计算模型.该模型集成网格计算、MA,GPS,CDMA,TCP/IP,UDP等理论与关键技术,从底层实现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模型原型平台,包括空间信息MA,MA代理服务器、分布式网格GIS服务器和移动GIS客户端等模块,可以进行空间信息的分布式组织与索引、网格计算和移动服务、移动目标的实时监控与调度等应用.利用该模型在上海市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应用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无线互联网络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现有基于网络测量的IP定位方法往往难以给出带有准确经纬度信息的可靠定位结果,通常仅能确定目标可能所处的大致区域(本文称为缓冲区),定位精度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网络定位结果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爬取的与网络实体相关的文本信息内容中,利用概率主题模型LDA的弱监督主题分类思想,提取与地物类型相关的从属主题;其次,根据提取的从属主题,确定实体可能所属地物类型;最后,将网络定位结果缓冲区与地理图层进行叠加,在叠加范围内检索所属类型的地物,确定实体的地理位置,从而完成文本主题与地物类型的匹配,实现对原有定位结果的优化。对仿真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原有网络定位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网络实体资源所处空间分布范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李劲  王华 《东北测绘》2007,30(6):19-23
以Visual C++为软件平台,应用ESRI公司提供的COM组件对象MapObjects,结合昆明城市固体废物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研制。阐述在MapObjects下应用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方式及实现过程。对系统选择开发方式、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开发结构和建立系统数据库等做了详细叙述,简要介绍了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并给出了部分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卫星高度角对GP S/GLONAS S/BDS/Galileo(G+R+B+E)融合定位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采用MGEX(Multi-GNSS Experiment)提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经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G+R+B+E组合使得参与定位的有效卫星增多,在不同的卫星高度角下均能保证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