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取山西地震台网2021年9月—2023年3月的实际震例,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编目结果为依据,将预警台站编目定位结果和正式编目结果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偏差做对比,梳理地震基本参数的偏差范围,探讨预警台站地震定位精度。总体来说,预警台站定位的地震基本参数数据结果整体可靠,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记忆梯度法,本文设计了测定近震时空参数的计算机程序。仅需三个台站的记录资料即可利用本程序进行测定,记录中的主要震相((?)、(?)、P_n、S_n)均可参与测定运算。本程序对台网内外近震的参数测定均适用,对远离台网的地震,其测定结果的精度不低于交切法。  相似文献   

3.
单台sPL震相测定珊溪水库地震震源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贞杰  孙侃  朱新运 《地震学报》2019,41(6):735-742
稀疏台网下的传统走时定位难以确定中小地震的震源深度,而地震波深度震相蕴含着震源深度信息,为确定地震震源深度提供了新的途径。近震深度震相sPL和直达Pg波到时差与震源深度呈线性关系,可用以约束地震震源深度。本文以珊溪水库2014年震群事件为例,利用单台sPL震相测定了地震震源深度。结果表明:震源深度的测定结果与基于水库台网高密度台站下Pg和Sg走时定位Hyposat方法和全波形拟合CAP方法测定的震源深度高度一致,为4—6 km,与区域活动断层探测结果相符。sPL震相的优势震中距为30—50 km,区域台网范围内sPL与Pg的到时差与震源深度的线性关系相对固定,因此利用单台sPL震相即可快速获取可靠的地震震源深度,适用于稀疏台网下的中小地震震源深度的确定,且误差可控制在1—2 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地震台网的震中定位精度判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已出版的地震报告中的数据对震中精度进行了可靠且保守的估计。因为大量的地震研究依赖于地震定位报告,所以要估算地震定位误差。地震定位和参数估算大多数都是通过传统的线性反演方法用一维地球模型计算走时来获得。假设误差是高斯分布、零均值和不相关的,报告给出的定位结果是不精确的。遗憾的是,这种假设通常情况下是不成立的,特别对高置信度而言,不能真实估算定位误差。研究发现,地震定位精度与地震台网的几何形状紧密相关。我们利用两个确定震中位置的爆破形成近震台网(0°~2·5°)的定位判据。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台网几何,我们发现当近震台网符合以下判据时近震台网定位能精确到5km之内,具有95%的置信度:(1)250km以内有10个或更多的台站;(2)方位角小于110°;(3)次级方位角小于160°;(4)30km以内至少有一个台站。为得到近区域台网(2·5°~10°)、区域台网(2·5°~20°)和远震台网(28°~91°)的地震定位精度判据,我们使用了大量定位很好的地震和核爆炸数据。当超过局部范围时,我们发现次级方位角足以控制定位精度。当次级方位角超过120°时,定位误差将增加。当台站覆盖的次级方位角标准小于120°时,近区域台网的定位精度为20km,具有90%的置信度,区域台网和远震台网的定位精度为25km,具有90%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5.
选取蒙城台虚拟子台网运行以来记录清晰的典型近震数据,对同一地震选取不同台站的组合用相同的定位方法(单纯型法)进行定位,将定位的基本参数与省局台网中心正式编目的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对各台使用地震计的性能差别及台基的噪声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远近台组合合理且能够均匀分布在震中四个方位的台站定位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6.
平武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近震震级及定位偏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地震台网地震目录》作为地震定位参考标准,对平武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的近震,尤其是汶川"5·12"地震序列定位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平武单台数字地震仪记录得到的测定结果与《四川省地震台网地震目录》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里给出了台站可以简单应用的偏差评估值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广东地震台网的固定台和流动台记录的2次人工爆破事件,通过随机模拟台网几何形态,获得了该台网近震定位精度的经验性GT(Ground Truth)准则。结果表明:地震定位精度与台网几何形态密切相关;当台网满足以下条件时近震震中定位精度优于2km,震源深度精度优于3km,具有95%的置信度:(1)震中距小于150km的台站数≥7;(2)一级方位角空区<180°;(3)震中距小于10km的台站数≥1。在评估震源深度精度时,发现对于壳内地震,可靠的近台数据能够提高震源深度的精度,而定位时震中距较大的台站数量的增加对震源深度的精度影响很小。最后,应用该GT准则对广东地震台网产出的地震观测报告进行了评估,获得了1160个GT2参考事件。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近震速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2000年开始使用新的近震定位程序KMSN-N,地震速报的精度和速度都有很大提高。从2000年的姚安Ms5.9地震到2003年的鲁甸Ms5.0地震,17次大震速报的实践,证明了定位程序KMSN-N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文对云南区域台网近震地震参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对2000-2003年间的17次大震速报与大震考察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采用黑龙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基于sPn震相,计算2005—2021年黑龙江省区域内发生的11次M≥4.0近震的震源深度。分析发现,在研究区域内,可精确识别单台震中距在3°—7°范围内的地震记录波形的sPn震相。计算多台站震源深度,发现其平均值与黑龙江地震台网采用HypoSat方法测定的震源深度结果基本一致,仅3个地震的误差较大。分析认为,采用sPn震相方法测定黑龙江地区近震的震源深度准确度较高,可为日常跟踪分析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藏地震台网检测能力与定位能力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西藏自治区地震台网的记录,对现有台站的检测能力和定位能力进行了评估,再把“十五”计划增加的台站加入西藏地震台网,估算了该区新台网的检测能力和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华南地震区地震带划分的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任镇寰 《华南地震》1998,18(2):10-15
对华南地区地震带的划分提出了一个新方案。认为北东东向断裂是控制华南地震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断裂,同时东部有北西向巴士系裂交汇,迭加。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钻孔应力-应变异常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枝花基准台距离2001年11月14日的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震中1312千米。虽然与震中遥隔千里,穿越复杂构造,但攀枝花台的钻孔应力-应变观测仍监测到了明显的中短期和临震异常。  相似文献   

13.
从地震构造环境、地形地貌、场地工程地质岩性特征、场址环境噪声勘测等,详细阐述鹤岗三道林场地震台阵场址的地质条件,并参考测震台站DB/T 16-2006、中国数字测震台网技术规程JSGC-01、地震监测台网项目地震台阵场址勘选技术指南及地震测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GB/T 19531.2-2004等台站建设规范和标准,认为该地震台阵场址地质条件符合台站建设的相关要求,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鹤岗市及周边地区微震活动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CDSN北京地震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20个远震记录中的S震相与Sp震相的到时差测定了北京地震台附近地壳厚度值H。得出了以北京地震台为圆心20~45km环形区域内地壳厚度平均值为40.2km左右的结果。并简要的讨论了Sp震相在北京地震台的记录特征。初步得出了Sp震相在北京地震台的可观测范围为11°~40°,S波震相高效率转换为Sp震相的距离约在30°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皖南地区区域地震台网20个测震台站的基本情况。对20个台站的背景噪声数字化记录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其背景噪声均方根RMS值、有效测量动态范围,分析了噪声水平并按照地噪声水平的规定对各台进行了台基噪声分类。结果表明,20个测震台站中有9个I类台址、9个Ⅱ类台址、2个Ⅲ类台址。同时,分析了皖南地区区域台网的最小监测能力,结果表明,皖南地区区域台网最小监测能力为M_L≥-0.1—0.6,台站监测能力基本满足皖南地区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提出3个思考,研究了2~4 Hz干扰的性质以及演变的过程,结合仪器响应以及背景噪声分析干扰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4 Hz干扰已成为成都地震台测震资料中的固有干扰,2011年开始出现且现今广泛存在于成都地震台5.5级及以下且震中距大于20°的远震波形、4.5级及以下的近震波形内。成都地震台的背景噪声水平于2011~2012年陡增,2012年达到峰值。干扰的演变规律与台基背景噪声变化走势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与仪器响应并无直接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新疆数字地震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2009~2014年新疆测震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运用震级残差统计方法,选择16269个2.0≤ML≤5.4地震事件,共计获得了179561个单台记录;利用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选用3.6≤ML≤4.5的746个地震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疆数字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进行了研究。将得出的量规函数值进行对比后认为,现阶段使用的量规函数值在0~200km的震中距范围内偏小,导致此范围内台站测定的震级偏小;在200~800km的范围内,测算的震级值较稳定,偏差范围在±0.1的范围内;在400~800km震中距范围内,由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得出的量规函数偏小。由于目前各地震台站使用的地震计仪器响应不准确,造成量规函数偏小的原因有待用计量更加准确的台站仪器响应参数进行验证,以便得到更加精确的新疆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  相似文献   

18.
周至地震台NS、NE和NW向测道地电阻率观测值2012年初开始出现显著趋势减小变化,经多次现场调查落实,认为变化与近年来农民在测区大规模搭建猕猴桃架有关.针对周至地震台地电阻率连续观测存在的环境干扰问题,建立环境干扰物理模型,模拟分析环境干扰对周至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并分析2012年以来趋势减小的可能干扰源.结果显示:2012年新搭建的猕猴桃架会造成周至地电阻率3测道观测值的趋势减小.当干扰电阻R=10 Ω时,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姑咱台和乡城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姑咱台和乡城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的安装观测环境、仪器运行情况、观测资料的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和观测精度、在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观测资料评比中名次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造成观测资料连续率下降、标定精度、观测内精度偏低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台站日常的观测工作和仪器维护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北京市测震台网连续三分量地震计波形数据,计算28个测震台站台基噪声,利用Welch方法计算噪声功率谱密度(PSD),进而计算地震台台基1-20 Hz地动噪声均方根值(RMS)和观测动态范围。结果表明,依照《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北京市测震台网中有11个Ⅰ类台、9个Ⅱ类台、6个Ⅲ类台、2个Ⅳ类台。通过分析北京市测震台网数字地震台背景噪声水平,为测震台网的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