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有关灸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灸法在国际上的研究状况及研究热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中以“Moxibustion”为检索主题词,年限为2010—2019年,将纳入的文献应用Cite Space 5.5.R2、Bicomb 2及SPSS 21.0对作者、机构、国家进行共现分析,对被引文献、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最后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76篇。频次排前5位的作者分别是HUANGAN WU(67次)、HUIRONG LIU(39次)、LUYI WU(35次)、YIN SHI(29次)、CHUNHUI BAO(28次)。中心度排前5位的作者分别是SHUGUANG YU(0.13)、BAIXIAO ZHAO(0.12)、XIAORONG CHANG(0.10)、JING LI(0.10)、YIN SHI(0.09)。频次排前5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中国(739篇)、韩国(135篇)、美国(83篇)、日本(44篇)、英国(28篇);排前5位的机构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112篇)、北京中医药大学(67篇)、中国医学科学院(57篇)、韩国庆熙大学(50篇)、韩国东方医学院(48篇)。期刊载文量排前5位的分别是《世界针灸杂志》(182篇)、《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杂志》(116篇)、《针灸推拿科学杂志》(71篇)、《中医杂志》(58篇)、《医学杂志》(34篇)。被引文献排前5位的分别来自DENG HY、PARK JE、HIGGINS J、ZHOU EH、HIGGINS JPT 5位作者。而被引作者排前5位的分别是MACPHERSON H、PARK JE、CHEN RX、LEE MS、WU HG。抽取文献高频关键词32个,经共词聚类分析分为3个类团。结论:对灸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初步揭示了灸法研究现状及热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文献的发表现状,为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计算机检索和筛选中国知网(CNKI)关于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的相关文献,从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文献地区、文献单位机构、文献类型及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定量描述,初步分析和把握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领域的研究现状。结果:共纳入文献575篇,以2015年发文量最多(66篇);《实用中医药杂志》刊文量最多(15篇);以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滕秀香(17篇);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70篇);发文单位主要集中在医院和高校,以医院最多(342篇);文献发表类型主要以期刊为主(448篇),研究类型主要以临床研究为主(341篇),其次为综述及理论类(175篇);除常规关键词外,使用频次最多的关键词为“人工周期”(40次)。结论: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文献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和理论研究方面,名医经验总结类文献较少,处于发展阶段,其中中医药、病因病机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分别从样本量与研究方法、年度发文量、抑郁症程度和中医证型、治疗方法、作者发文量、学位论文所在机构、基金项目、对照组应用西药情况以及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34篇,文献样本量偏小;应用随机对照方法的文献有206篇(88.03%),2011年的文献数量最多,为31篇;大多数研究未明确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特定人群以女性居多;中医证型中研究最多的为肝气郁结证;治疗方法以针灸法、中医综合疗法和中西医综合疗法为主;目前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公开发表学位论文的大学中基本形成针灸治疗抑郁症研究的“核心大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以省级基金项目为主;对照组选用西药以氟西汀应用最多;高频关键词研究结果符合研究主题。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方案呈多元化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内科护理教学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班为观察组(210人),2013级护理本科班为对照组(196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及大四临床实习过程中,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微视频为辅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多媒体授课结合临床带教实习。比较2组学生期末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观察组学生评价微视频辅助传统教学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数学生表示支持微视频辅助传统课堂教学,赞同微视频可以促进重难点知识的内化(94.29%)、提高临床技能(98.10%)、激发学习兴趣(97.14%)、学习主动性(92.86%)和提高学习效率(95.24%)。结论:构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内科护理学》微视频教学资源库,是辅助《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的良好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IGM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肉芽肿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和“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为主题词,研究对象以人为主题,在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6月发表于国内期刊上的IGM相关文献,采用医学文献王和Excel 2017数据管理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发文量、载文量、文献类型、作者机构、文献作者及文献高频关键词。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680篇,发文量居前3位的文献时间依次为2018年、2017年、2016年;载文量居前3位的期刊分别是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中国医药指南、湖南中医杂志及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文献类型主要为3类: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发文量居前3位的研究机构分别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文量居前3位的作者为司徒红林、宋爱莉、赵海军;发表论文的关键词中,排名居前3位的分别是诊断、治疗和乳腺癌。结论:IGM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总体发文量较少且主要内容集中在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上,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循证医学实践,应加大研究力度,提升整体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的中医药治疗NAFLD相关文献,建立中医药治疗NAFLD的方药数据库,统计每味药物使用频次,同时对所有药物的功效、性味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7篇,涉及方剂69首,药物179味,共计1038药次。179味药物中出现频数前5位者依次是丹参、泽泻、郁金、茯苓、山楂;按药物功效可分为18类,按频率排前3位的依次为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药性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寒、温、平;药味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苦、辛、甘。结论:中医药治疗NAFLD总的治则是祛痰化瘀,同时兼顾肝脾同治,辨证施以健脾疏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印堂穴古文献检索分析,归纳印堂穴临床应用规律,为印堂穴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有关印堂穴内容,对印堂穴病证诊断、主治病证、单穴应用、腧穴配伍应用及中医疗法等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建立数据库。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条文124条,涵盖64部古籍,涉及五官科、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多门学科30种病证。印堂穴用于病证诊断的条文共计40条,涉及小儿痘疹、惊风、夜啼等8种病证诊断及预后推测。印堂穴主治病证条文共计79条,治疗最多的为五官科疾病,其次为儿科和内科疾病。与印堂穴相关的中医疗法有穴位贴敷、针刺、艾灸等6种,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范围最广。针灸疗法中,印堂穴配伍腧穴36个(106次),其中出现频次较多(≥4次)的有11个,总计69次(65.09%)。配伍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合谷穴,其次为百会穴和攒竹穴。印堂穴在养生治未病领域也有应用。结论:印堂穴在病证诊断、治疗、预后推断及养生治未病领域都有应用。印堂穴主治病证广泛,尤其在头面五官和小儿疾病中应用较多。印堂穴治疗以近治作用为主,腧穴配伍主要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天麻钩藤饮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与天麻钩藤饮相关的文献。采用NoteExpress合并去重,运用CiteSpace 6.2.R3软件进行作者共现、机构合作、关键词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829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期刊最多的为《内蒙古中医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冼绍祥;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出现频数及中介中心性均较高的关键词为眩晕、肝阳上亢、头痛、临床疗效、中风。结论:临床应用与辨证施治是目前天麻钩藤饮的主要研究热点,未来可深度挖掘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研究,并联合多团队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疗效研究,为临床更好应用天麻钩藤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柴芍六君子汤的研究现状、在重大疾病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关于柴芍六君子汤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从2010年1月至 2020 年 1月。按发表时间、作者分布区域、期刊分布、基金分布等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评价柴芍六君子汤文献研究现状、在重大疾病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文献质量。结果:共纳入文献128篇,其中122篇为临床研究,6篇为动物实验。从2010—2020年,柴芍六君子汤的相关文献计量年度变化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文献作者主要集中分布在华南(28.13%)、华东(25.78%)、华中地区(14.06%); 刊载2篇文献的期刊共18种(26.87%);共23篇文献有基金项目资助,共计18项,累计29条次;柴芍六君子汤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疾病(100篇)。结论:柴芍六君子汤的文献研究逐年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但文献整体质量偏低,未来要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为循证医学提供高质量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当归四逆汤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建库至2023年3月13日收录的有关当归四逆汤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软件合并去重,采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知识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560篇,涉及期刊375种,其中《新中医》发文最高;涉及作者2692位,其中作者发文最高的为赵国平;涉及机构578家,其中发文机构最多的是广东省中医院。结论:当归四逆汤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及中医药疗法的联合研究。临床研究的应用及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讨药效成分及治疗通路来阐明作用机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研究概况和热点。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Ⅴ对《伤寒论》中有关六经辨证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重点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和聚类。结果:纳入613条文献,经过可视化分析,得到六经辨证5位研究作者,10所研究机构,前10位热点关键词和前8位聚类高频关键词。结论: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研究中,其研究作者和机构合作不够密切,研究趋势从原文发掘向临床研究转变。提出对《伤寒论》的研究需结合原著和临床经验总结,加强地域间合作与交流,并且要加大经典与现代化研究,运用新技术,加强经典原著的可读性,更准确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使用SPSS 21.0软件,采用频次和聚类分析对中药处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108篇,含处方113首,其中涉及中药176味,频次1357次,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黄芪、茯苓、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中药用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显示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是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法则。结论: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法则;黄芪、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芍、柴胡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国中医医保支付方式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后续改革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与中医医保支付方式相关的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46篇,年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研究者与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程薇,发文量最多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高频关键词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中医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药”等,生成了9个聚类标签,未来的研究趋势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中医优势”“支付方式改革”及“医院管理”。结论:目前我国中医医保支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发展较快,但作者与机构之间合作仍需加强,研究热点聚焦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临床路径”“中医优势病种”“医疗费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挖掘腰痛中医古代文献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腰痛提供思路及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方书类——综合方书”部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进行统计,运用SPSS 21.0软件对中药的频数、频率、归经和聚类规则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4本古代医著检索出治疗腰痛的方剂,其中明代最多(14本),宋代次之(12本),共检索出326首方剂,其中《普济方》有108首。涉及药物219味,使用频次2045次,其中当归、杜仲、核桃仁、补骨脂等30味中药为高频用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为常用中药类别;高频药物的归经分别为肾经(21次)、脾经(16次)、肝经(13次)、心经(12次)、肺经(10次)为主;聚类分析结果第一类为核桃仁、杜仲、补骨脂、当归,与古方青娥丸相似。结论:古代医家治疗腰痛善用补虚药、活血药,多归肾、肝、脾经,补肾活血法是治疗腰痛的基本原则。药物之间的关联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自建库至 2022年1月31日关于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5.8 R3软件进行图谱绘制并解读。结果:共纳入文献527篇,相关论文首次出现在2002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朱京慈(12篇)、期刊为《护理研究》(57篇)、机构为山西医科大学(33篇),作者、机构合作大多在各高校及附属医院之间。频次≥50次的关键词为护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临床实践、护理教育。从关键词突现图谱可看出2004—2009年热点主要针对护理研究生教育、教学、实习及管理中的问题研究;2010—2016年研究热点转移至临床实践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能力培养;2017—2022年的研究开始倾向于专科化发展,注重专业能力提升,尤其是中医护理临床实践已成为近几年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研究者及机构间交互性较差,故应开展多学科、跨地域合作与交流;同时建议增加各专科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各专科统一培训教材及评价标准,以确保专科护理质量,培养技术精、能力强、业务专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近10年脑卒中并发症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近10年发表的脑卒中并发症护理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的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1278篇,发文量总体趋于稳定状态;研究热点可归纳为脑卒中发病类型、护理措施的选择、观察指标;研究前沿为肢体功能、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时间线图谱从研究内容、护理措施、研究对象、发病时期、并发症种类及观察指标6个方面呈现了我国近10年的发展路径。结论:脑卒中并发症护理领域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建议未来各研究团队加强学术研究及合作交流。加强对脑卒中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深入探究,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制定全面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方案,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索四逆散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与四逆散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经NoteExpress 3.5.0.9054去重及数据清洗后,利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作者合作网络、研究机构进行分析,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并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27篇,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李越峰(41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120篇),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四逆散的临床应用、组方配伍和基础研究等相关领域。结论:四逆散的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失眠、抑郁症、糖尿病等疾病方面关注度较高,近年研究热点为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痴呆症护理与康复领域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老年痴呆症护理与康复研究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Excel制作发文量折线图,应用CiteSpace 6.1.R6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相关知识图谱并分析。结果:共纳入3641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作者群体及机构间的合作程度低,未形成多中心研究团体;热点主题为康复护理模式、认知功能、家庭护理、心理护理、护理与康复结局、安全管理;发展趋势为满意度、脑栓塞、睡眠质量。结论:老年痴呆症持续被科研人员关注,未来研究者应聚焦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机制、移动健康设备在老年痴呆症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安全评估量表的修订、老年痴呆症合并脑栓塞患者的多元化干预手段、非药物疗法对睡眠障碍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及建立健全社会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印堂穴相关古文献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古代对印堂穴的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中医古籍为检索范围,对印堂穴主治病证、腧穴配伍、配伍主治病证以及推拿刺灸法的相关条文进行归纳整理,并建立数据库。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条文172条,涵盖57本古籍,与印堂穴主治相关的条文有142条,包括33种病证,涉及内、外、儿、五官等多门学科。其中单穴及配伍主治病证频次最高者均为儿科病证,配穴频次最高者为神庭穴。印堂穴刺灸法条文共计103条,使用治疗方法共7种。结论:印堂穴主治规律以局部病证为主,其中关于头面疾患的选穴体现辨证分经的规律,并以循经主治病证为辅;督脉穴、足太阳膀胱经穴等配穴应用主要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印堂穴刺灸法主要以针刺为主,针刺深度多为针入1分,灸法刺激量以灸3壮为多。  相似文献   

20.
《台湾海峡》2006,25(1):152-152
[本刊讯]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于2005年11月共同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5)》的统计结果:2004年本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别为0.494、400,比往年的均有进一步的提高。该引证报告提供的数据是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2004年5941种统计刊源析出的170万条中国期刊引文数,及“中国期刊网”中心网站2004年全文下载记录数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