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用孔石莼变异株Ulvapertusa、活性炭纤维(ACF)和二氯异氰尿酸钠(NaDDT)对养殖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产生的自污染水进行净化,并用于饲养幼鲍。结果表明,孔石莼变异株能有效地吸收对幼鲍生长产生影响的水化因子──氨氮、亚硝酸盐,而活性炭纤维对污水中的COD_Mn和细菌的吸附率分别达82%和99.98%,经孔石莼变异株处理后的养鲍污水与未处理的养鲍污水对幼鲍生长影响明显不同。文中同时提出了用活性炭纤维、孔石莼变异株和二氯异氰尿酸钠净化养鲍污水的循环反馈投饵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养鲍自污染水净化处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孔石变异lva pertusa、活性炭纤维(ACF)和二氯异氰尿酸钠(NaDDT)对养殖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产生的自污染水进行化,并用于饲养幼鲍。结果表明,孔石莼变异株能有效地吸收地幼鲍生长产生影响的水化因子--氨氮、亚硝酸盐,而活性炭纤维对污水中的CODMn和细菌的吸附率分别达82%和99.98%,经孔石莼变异株处理后的养鲍污水与未处理的养鲍污水对幼鲍生  相似文献   

3.
鲍的养殖形式,目前主要有浅海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以及海底养鲍等。1海底养鲍及其优点所谓海底养鲍,就是人们通过科学的手段、合理的方法、将人工鲍苗投放于事先选择好的海区底部,让其自然或半自然生长。其优点是:1.1投资少它不用像工厂化养鲍那样需建设水、气、暖配套的大型生产车间;也不用像筏式养鲍那样需要购置大批的根橛、筏架、网笼和浮漂等养殖器材。其生产投资较其他养鲍形式少。1.2成本低海底养鲍靠自然潮汐进行水交换,不需用提水设施;所用器材、饵料和人工也都寥寥无几。1.3安全可靠养殖对象处于海域的底部…  相似文献   

4.
潮间带垒石蒙网养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潮间带进行垒石蒙网养鲍试验,4个岩礁区共设置136个石垛,放养壳长1.3 ̄3.0厘米的鲍55.1万只,经18个月养殖,共产商品鲍19.254吨,平均亩产1397.8公斤,平均壳长6.81厘米,成活率89.6%,实现产值693.144万元,利润352.81万元。该成果1996年被评为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新型养鲍网笼的结构及实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现有养鲍器材的优缺点及养殖工人在海上作业的习惯,采用目前扇贝养殖的物资而设计一种新型养鲍网笼。新型养鲍网笼在结构上的特点是:(1)采用具有鲍活动孔的塑料盘将网笼分隔成饵料区及鲍栖息区两个部分,改变了饵料与鲍在同一部位的格局;(2)采用顶端封口,比侧面缝合或拉链式封口更经济耐用。  相似文献   

6.
潮间带网箱养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从1993年5月~1994年10月开展潮间带网箱鲍的试验,在选好的岩礁区筑坝建池,防止落潮后网箱干露,利于鲍鱼度夏和越冬,利用网箱养鲍,便于管理,并可防止鲍鱼外逃及敌害生物侵入,苗种壳高2厘米以上,以提高其成活率;放养密度;壳高4厘米以前,每平方米200~300只,壳高4厘米以后,每平方米50~100只,可利于鲍鱼生长;饵料以海带,裙带菜为主,水温低于8℃时,很少投铒,水温8~15℃,每  相似文献   

7.
卡德藻自养、异养与兼养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卡德藻在自养、异养和兼养培养条件下的比生长速率、细胞密度、细胞色素组成及脂肪酸组成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兼养卡德藻的细胞密度大于自养条件和异养条件下细胞密度之和。兼养培养的卡德藻比生长速率是自养的 2倍 ,异养的 1.3倍。兼养和异养生长的对数期较自养的长。光合自养培养卡德藻最适光强为 10 0 0 0 lx,而兼养培养最适光强范围为 10 0 0~ 2 0 0 0 lx。在自养和兼养培养时亚油酸的含量很高 ,自养和兼养状态下分别为 16 .6 %和 17.4 9%。 EPA合成的量较低。异养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产量较自养藻和兼养藻要低。兼养藻细胞光合色素组成和含量与自养藻细胞的基本一致 ,但在异养条件下藻细胞色素组成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筏式养鲍的海区条件、苗种饵料选择、病害防治、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本实验共筏养10万头鲍鱼,经三年养成,成活率达80%以上,年亩纯益达四万元,明显高于其他海水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9.
养虾池半精养封闭式综合养殖的养殖容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虾病的困扰 ,养虾业近几年来一直未见有较大的起色。人们也试验了各种不同的养虾模式 :混养[1]、地膜养虾[2]、地下卤水养虾[3]、充气养虾[4]、卤水淡化养虾、封闭式养虾[5 ,6]和高位池养虾[7]。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这些模式往往只适合于一定的地区 ,也就是说只有当具备某些特殊条件时才能进行特定模式的养殖。实际上 ,虾病的大规模爆发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盲目追求高产量造成的。高密度放苗和大量投饵使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 ,从而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 ,养殖容量的…  相似文献   

10.
1991年4~12月,在大连湾鲍鱼(HaliotisdiscushannaiIno)养殖场的养殖区进行了底栖生物调查研究。应用生物丰度、生物量比较(ABC)法与种内个体对数正态分布(对数-正态)法,分析研究了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网箱养鲍诱发的有机污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水域已受到中等程度污染。该项研究还对两种生物监测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大湾养鲍     
邓烈志 《海洋科学》1996,20(6):68-69
大湾,就是在潮间带圈起的大池塘,面积从几百亩到几千亩,具独立生态系统,酷似小港湾,渔民习惯称之为“大湾”。在大湾选择适合养鲍水域,设置浮筏吊养,吊笼不需经剥离等繁琐工序,直接搬迁到保温车间。吊笼设计要依据大湾水浅的特点,水深一般5~6m,平均4m(有的水域不足3m),吊笼仅设2层,总高度不超过80cm,否则加上吊绳,吊笼要触底。1大湾养鲍1.1水交换挑选高质量鲍苗(2cm),保证运输过程和投苗时成活率100%。鲍苗入池后,每天要进行水交换。水浅,光辐射一般在2~3m,单胞藻和其他藻类繁殖迅速,从…  相似文献   

12.
九孔鲍肠道及其养殖水体中异养细菌产酶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俊鹏  程璐 《海洋通报》2006,25(5):22-28
2002年5月从汕尾健生鲍鱼场养殖水体和成鲍肠道中分离筛选到26株异养细菌,其中11株来自成鲍肠道,15株来自养殖水体。对它们产胞外酶的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肠道异养细菌中有72.7%能分泌蛋白酶、淀粉酶或明胶酶,9.1%分泌脂肪酶,45.5%分泌卵磷脂酶;水体异养细菌中则有46.7%能分泌蛋白酶或脂肪酶,66.7%分泌卵磷脂酶、淀粉酶或明胶酶。比较发现,肠道中脂肪酶或卵磷脂酶生产菌的比例小于水体异养细菌的比例;而蛋白酶、淀粉酶或明胶酶生产菌的比例却高于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比例。另外,水体异养细菌分泌多种胞外酶的能力强于肠道异养细菌。由此揭示现有鲍鱼肠道菌群结构的不完善,进而为通过添加有益菌而提高鲍鱼饲料利用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厦门沿岸海域贝类适养面积和可养量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厦门沿岸海域贝类养殖的发展与现状及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统计分析估计了贝类的适养面积,应用能流分析法和营养动态模式估算了贝类的可养量。估算结果贝类的适养面积约5500hm^2,可养殖量为100225t。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养鲍业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对目前浙江省养鲍业停滞的现状,对适宜于浙江沿海养殖的鲍鱼品种和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浙江省应选择盘鲍为主要养殖对象,以海陆交替养殖为主要养殖模式,走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渤海、黄海沿岸几种经济贝类及其生存环境中的异养细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渤海、黄海6个重点沿岸海域(吕四、青岛、北戴河、盘锦、大连、庄河)海水和沉积物及经济贝类样品中的异养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整个渤海、黄海沿岸海域经济贝类体内异养细菌总数的变化范围为2.0×103~1.6×106cfu/g湿重,平均值为2.7×105cfu/g湿重,其中异养细菌总数最高的样品是在吕四沿岸3号站采集的四角蛤蜊(1.6×106cfu/g湿重),其次分别在北戴河沿岸2号站采集的杂色蛤(1.2×106cfu/g湿重)和毛蚶(1.1×106cfu/g湿重),而异养细菌总数最低样品是在青岛沿岸采集的镜蛤(2.0×103cfu/g湿重)和在大连沿岸采集的太平洋牡蛎、紫贻贝和皱纹盘鲍(≤5.0×103cfu/g湿重).该海区表层海水中异养细菌总数变化范围为2.5×105~1.0×108cfu/dm3,全海域平均值为1.2×107cfu/dm3.表层沉积物中异养细菌数量变化范围为2.8×103~7.5×105cfu/g干重,全海域平均值为1.3×105cfu/g干重.根据上述结果和欧共体委员会(93/51/EEC)指令要求,对各海区贝类卫生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张起信 《海洋科学》1995,19(3):8-10
近年来,由于虾病大面积的连续暴发,给我国养虾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灾害。人们惊恐不安、思想混乱:有的持悲观消极情绪,认为明年宁肯撂荒,对虾是不能养了;也有些人持侥幸心理,盲目地认为对虾过去怎么养,今后还得怎么养。我们认为对虾是要继续养的,但必须尊重现实,彻底打破传统的养虾观念和技术观念,认真分析问题实质,找出新的规律性东西。进行“巧养”对虾,走“稀放、优质、高效”的路子,才能度过难关,迎来我国养虾业新的曙光。其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1把好清池消毒关清池消毒尽管是一个老问题,但必须当成新问题来强调。由于…  相似文献   

17.
对海岸侵蚀特征及防治措施效果的分析表明,人工养滩方法是最为环保、长效、经济的海岸侵蚀防治方法.在详细介绍静态平衡岬湾和人工养滩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人工岬湾养滩综合法的设计原则和总体思路,并以北戴河西海滩恢复治理工程为例进行了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养鲍业的迅猛发展,陆上工厂化养鲍也在全国沿海各地普遍兴起,为了深入地研究生态系养殖,进一步提高工厂化养鲍设施的利用率和人工养鲍的经济效益,我们在筏式网笼鲍参混养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90年,在石岛捕捞公司的工厂化养鲍槽中进行皱纹盘鲍和刺参混养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温文 《海洋信息》1999,(4):10-10
近年来,粤西地区湛江市和茂名市积极发展与推广一种养虾新模式——高位池养虾。经过实践示范,目前这一新模式已逐步进入了推广阶段,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粤西地区的高位池养虾开始于1994年。那年6月,湛  相似文献   

20.
虾塘鼓风机充气增氧精养高产试验,目前在我国很少见到报道。 鉴于当今养虾业日趋严重的虾病危害,又缺乏经济、有效的防治办法,在对虾养殖活动中实行精养高产,面临重重困难。为另辟蹊径,以求既能防止病害,又能达到高产高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